您可以按 列表 | 普通 浏览

丽江泸沽湖-风情万种神秘诱惑

[ 2009-08-06 15:03:00 | 作者:华夏生态旅游 | 出处:原创 | 天气:晴 ]

我的心中一直荡漾着的一座神秘的母湖,她就是泸沽湖。泸沽湖是位于云南宁蒗与四川盐源交界处的一座由断层陷落而形成的高原湖泊。水质纯净,状若马蹄。在云南的所有湖泊当中,她的深度仅次于抚仙湖。当然,这只是地理和旅游意义上的一个定论而已。在我的潜意识中,她更多地从属于一种精神的象征和生命的寓意。
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泸沽湖于我而言,永远是一潭精神层面上的,难解近渴的远水。她神秘、诱惑、不可深究。是一个被母性的光辉久远地笼罩着的,神秘的湖泊。即便我在湖边那些散发着古典气息的近水楼台中,非常香甜地安睡了许多个夜晚,但我依然感受不到她那种刻骨铭心的真实。在群山和天空的怀抱中,她始终宁静而吉祥地碧绿着,并且时时都在不经意地散发出一种神秘的文化意蕴。
我曾先后两次在泸沽湖的青山绿水间徜徉,但我对她的感觉,依旧更多地趋向于一种神性的敬畏。她的遥远与神秘,使我对她一直怀有一种宗教般的情感。我曾一直在努力尝试用一种平静的语调,来倾吐我对她的痴迷、忐忑,以及那种独特的难以诉诸文字的切肤之痛,但却始终没有做到。

在我的印象中,清晨的泸沽湖,神秘而又风情万种。漫卷的晴纱和变幻的雾岚,使得她既像是一个睡态庸懒的玉人,又像是一个羞怯的仙女。只有在正午时分,我们才能真实地洞察到她的深不可测和幽静广博。晴朗的阳光下,泸沽湖会呈现出一种深邃的颜色,相似于那种书写流利的劲松牌墨水的颜色。四围的群山和天空中的白云,幸福地倒映在她那缎子般轻柔的波光水色深处,格调鲜明,比真实的山水更为亮丽,更为诱人。
如果要想真切地领略泸沽湖那种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柔软而又博大的母性之美,只要到湖边租一条猪槽船就行。每一个划船摆渡的摩梭女人,都会用一连串爱意绵绵的“情歌”,把你一颗躁动不已的心由里到外“泼”个透湿。她们个个都是天生的歌手,那被清纯的泸沽湖水滋润过的好嗓子,一打开来,就会有一串串的好歌,在湖面上飘荡。

“不管你从哪里来,来了就是朋友,就是朋友,玛达咪!上火铺给你留着座位呀,谢纳米给你留着小舟。你看多情的格姆女神,也向你伸出了热情的手,玛达咪……

不管你从哪里来,来了就不要走,不要走,玛达咪!温暖你的心有苏里玛酒,甲搓舞跳到月照当头。这里是深情的一方热土,山和水凝聚着无限风流,玛达咪……”
在摩梭人的歌谣里,始终贯穿着一种神秘的生命意识。摩梭人礼赞此世的美好,感叹生命的易逝。遥望彼岸的不可知,感痛时光的不饶人……

泸沽湖真的是一座非常美丽的湖泊,但除了她自身所具有的那种圣洁、清净、深邃、神秘的魅力之外,最让人向往的,恐怕还在于湖边世代繁衍生息的摩梭人那种男不娶,女不嫁的原始氏族公社遗留下来的婚姻制度以及代代薪传的那种神秘文化。母性的大家庭、走婚、女山、母海、远游的喇嘛,祭神的达巴、浪迹天涯的赶马人…… 在这片宁静而难以把握和琢磨的深蓝色水域,一切都因为一个母系王国的存在而显现得是那样的神秘莫测,仿佛连日月星辰都被笼罩在了一种梦天魔地的光环之中。

对于泸沽湖,除了从湖边走出去的摩梭文化人拉木?嘎吐萨的一些文字之外,有关的音像制品也好,书籍也好,其实都只是表述了一种“外围”的东西,且大多语焉不详,实际的价值不过就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些零碎的线索而已。可以肯定地说,泸沽湖永远是摩梭人的。对我们这些“外人”而言,泸沽湖只是一个梦想,一个憧憬,一个永远难以破译的密码。我们永远只能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去揣测她,去曲解她,甚至去中伤她,而根本就无法深入其中。我们恶俗的双眼所看到的一切,其实只是一个表象,一个幻影而已。

我记得拉木·嘎吐萨曾对他生命的“母海”泸沽湖有过这样的评价:“在外地人的印象中,那是酿在时间深渊的一坛美酒,让所有的过客陶醉在往昔的岁月中,让怀旧者聆听消逝的脚步,让憧憬者领悟初升的太阳。在我的感觉中,那是一个黑色的土陶罐,里面装满了悠远过去的风声雨声、沧桑山湖的生命年轮,以及摩梭人的歌声、泪光、祈祷、犹豫、回忆、展望。”

泸沽湖是一个谜,泸沽湖是一个结。用三十年代的美国探险家约瑟夫?络克的话说:这是一个只适合神仙居住的地方。

云南旅游网:

分类:丽江旅游 | 评论:1 | 阅读全文(715)

丽江旅游,泸沽湖畔遗失的圣浴

[ 2009-08-06 15:05:00 | 作者:华夏生态旅游 | 出处:原创 | 天气:晴 ]

丽江泸沽湖充满静谧安详的美。这种美在冬季的一个清晨悄悄地潜入我的灵魂。
  与伴驱车从宁蒗出发,汽车沿着山间土路颠簸进行,翻过了三座山后,宁静美丽的泸沽湖就呈现在我们的视野中。

  在和泸沽湖短暂亲昵了一番后,我们一行就告别了这美妙绝伦的神秘之湖,因为在泸沽湖北面,有一个文明遐迩的地方,叫永宁温泉。据说那是一个露天温泉,犹遗古朴之风,从古至今,都是男女共浴。在水气蒸腾、蒙蒙的雾气中,摩梭族男女在池中或谈笑自若,或打闹嬉戏,旁若无人,那份自然、那份洒脱,曾让许多外族人疑入仙境。

 这在我看来简直是一则神话。但为了亲眼见证,我们还是一头钻进了这个云深不知处的神话里。

  到了永宁乡,当地摩梭人说,还有七公里,他们骑单车要半个小时,而我们开车只要十分钟。于是我们抓紧时间赶路,开车循着土路开去,经过了一些星散的摩梭木屋,就驶入了旷野,车在布满碎石的路上颠来颠去。我们一边向路边的老百姓问着路,一边颠簸地往前行。这条寻找神话的路,好长好远……但希望却勾引着我们不停地向前寻觅。

  坐在车上,我的心情是兴奋而紧张的,或者说是复杂的。有一种感觉,似乎是要去窥探人类的隐私一样,内心惊喜不安。古罗马崇尚人体,唐代亦有风范,30年代的黑海和今天的欧洲海岸,都有裸泳之风。但那毕竟是在古代或在国外,如今要我面对真实的“现在”,心里就像打鼓一般的忐忑起来。车越往前行,越逼近那个神话般神秘的温泉,这感觉就越强烈。

先民遗风,恒几百年流传至今,是一种启示暗示还是昭示呢?大约我们的祖先赤身裸体来到世上便这样自然无拘无束地相处过。这是人类的儿童期。摩梭人永宁温泉的这则神话,保留了一份人类未凿的童贞。所以,我更倾向于说它是一则童话。

  同车的一位女士阿芬嘀咕着打退唐鼓:“怎么这么远,我们是不是不要去了?”

  “都走了这么远的路,哪有往回走的事。”同车的另一位男士小郑接话道:“我想,快到了。”

  阿芬就不出声了。

  我把脸望向车外,窗外是农田,冬天了,居然还有几个农夫在田里劳作。那冬日景明、山野辽阔的画面深深吸引了我。

  “啊!到了,到了!”车里有人兴奋地喊了一声。

  我的思绪被打断。
  而温泉,也终于到了!

  一位摩梭汉子主动走来向我们介绍,他垮着一只手电,操着夹生的汉语跟我们攀谈,并引我们去参观。

  令我们大吃一惊的是,这儿早就不再是露天旷野水气蒸腾的园池,见到的却是一幢圆形的堡垒似的水泥建筑!走拢一看,这建筑将原先的温泉湖改造成男女分开的现代浴室。


我们的惊讶和失望几乎不能用言语来表述。

  一个随处可见的温泉澡堂。

  听摩梭汉子说,是某副省长到这里视察,决心一改陋习,用政府拨款地方集资的方式,修建起这座坚固的现代化建筑。

  一个自作聪明的领导,改变了这一切。

  又从摩梭汉子口中得知,管理这温泉浴室有三个人,工资靠经营收入支付。由于洗的人少,常常连工资都发不出。洗浴收费是1元和2元两种。

  “那投资什么时候能收回呢?”小郑问。

  汉子憨厚地摇了摇头。


  我们在村里转了一圈,就决定上车返回泸沽湖。

  “你们不洗了?”汉子问。
  “不洗了。”

  尽管我们几个人从昆明一路下来,匆忙中大概也有三天没洗澡了,但此刻的心情犹如被欺骗被愚弄了一番。所有来时的好心情化作了一种莫名的愤慨和失望。既然没有夏娃,何必充当亚当。

  我们赌气离开了那里。

  我想起了摩梭汉子刚才的一席话:

  在十多年前,村民来此沐浴是很隆重的,像过一个节日。男女老幼相拥而至,有的甚至不远从几百里赶来,搭起帐篷、升起篝火,在水里洗净一切烦恼和污秽。而现在,只能遥想那种无羁无邪的日子了。

  是文明战胜了陋习,还是时尚玷污了纯然古朴的民风?

  但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人愿意大老远地跑到一个荒僻的山沟,光顾一个随处可见的浴室。温泉,何处不能洗。

  永宁温泉,连同那个美丽的神话,从此将湮没无闻了。

  我很觉失落,很觉悲哀。

  一路上不说话的周兵无可奈何地说:“我们向往的其实我们都不敢。而失去了我们又赌气,这究竟赌什么气?”

  是的,我们的气赌得很复杂,谁也说不清楚。

  返程的途中,车内一片哑默。

  我依然把目光望向窗外,耳边是MP3传出的旋律,看着村庄渐渐在身后隐去……

  树叶一片片飘落下来,带着婆娑的沙沙声响,一阙蓬松的阳光从车窗外洒进来,落在我手中的书卷上。我带着连自己都捉摸不透的心思,拿出笔,在颠簸的车里写下了今天的日记:

  原想一次远游
  就能见到你秀美的双眸
  就能理出
  丝丝缕缕的情

分类:丽江旅游 | 评论:1 | 阅读全文(722)

香格里拉旅游—高原花卉怒放的季节

[ 2009-08-06 15:08:00 | 作者:华夏生态旅游 | 出处:原创 | 天气:晴 ]

喜不自禁的我们沿途屡屡大叫停车,贪婪地留连于花海丛林中,采撷了一车车的高山奇葩,一车车的花香... 香格里拉
沿着滇藏公路北上,我们进入迪庆藏族自治州的中甸地界。在蓝天之下,极目远望,巴拉更宗雪山、哈巴雪山、浪孝雪山就矗立在白云之上。此时是五月底,正是高原花卉竞相怒放的季节,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山脚、路旁一片片炫目的野生高山杜鹃丛林,一望无际,每一片杜鹃的品种和色彩各有不同;遍地紫色、黄色、蓝色、粉红、橙色的高原野花儿:报春风信子、山紫色蒲公英、黄坯杜鹃、山育杜鹃、红棕杜鹃、亮叶杜鹃、管花马先蒿、桃儿七、银莲花、白色的蓝色的兰花儿、龙胆、绿绒蒿、红景天、岩梅...随风飘来串串牛铃羊铃儿叮叮当当,牦牛、羊儿悠游于花丛中,就象一片片色彩绚丽的地毯上缀着星星点点白云,满目的青绿,满目的花海,美不胜收。 香格里拉旅游

众多高原花卉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种长于地表的黄色野花儿,一簇簇,肆意分布在高山草地、牧场上,一地的鹅黄色。据查证,它的学名是瑞香狼毒,属瑞香科,根有大毒,能消水肿,治外伤出血;花期为5~9月,夏季植株变绿,秋季10月植株又由绿变成火红,此时它的学名则为大狼毒。极目远望,大地就象熊熊燃烧着的火海,那是狼毒花燃烧了自己,也点燃了原野... 香格里拉旅游介绍


我们来到一户藏民家做客,好客的藏族姑娘和老奶奶为我们端上清醇的青稞酒、青稞面、味美的酸奶以及浓郁芳香的酥油茶。酸奶象雪山一样晶莹洁白,鲜甜可口,青稞酒似琼浆令人陶醉,色青,喷香四溢,不浓不烈。飘香的酥油茶,从热腾腾的铜壶里倒进地产的木碗里,盘腿坐在火塘边的羊毛毯上慢慢口味,小白羊和小狗儿在脚边欢跳嬉戏,那温情比高原的太阳还温暖。

香醇的青稞酒出自神圣的雪山
第一碗酒敬给菩萨
第二碗酒敬给远方的客人
第三碗洒敬给大家
祝愿 吉祥如意
甘甜的青稞酒 千杯喝不醉呀
你唱上一支歌 我的心就醉呀

据主人家介绍,这里地处滇川藏三省交汇处,人口30余万,居住着藏、傈僳、纳西、彝、白、汉、回等13个民族。在历史上是云南进入川、藏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中甸距昆明709公里,距丽江198公里,藏语"建塘",意思是"宽阔的坝子"。这里群山环绕,草甸宽阔,龙潭河、奶子河弯弯曲曲流过草原,它是自治州的首府,海拔3300米,面积11600多平方公里。中甸县城中心镇,藏语称"独克宗",意为石山上的寨堡。清雍正二年即在此设卡。中心镇公堂(藏经楼)是一座兼有典型藏汉风格的建筑,飞檐画栋,当年红军长征路过此地时,贺龙、任弼时、肖克等曾住过此地。 香格里拉旅游景点
中甸县境内,有4000米以上的雪山470座,海拔最高是巴拉更宗雪山,海拔5545米;随着山体的强烈下切,又形成深洼的河谷地带,最低点三江口的海拔只有1503米,相对高差3893米。这就使得中甸具有山高谷深的险峻地貌,同时又具有从寒带、温带到亚热带的气候特征。

每年5月至8月间是中甸气候最好的季节,冰雪融化,杜鹃花盛开,原野水草丰美,此时,过冬的牲畜便开始迁往海拔较高的夏季牧场。农历的五月端午是藏民一年一度的赛马节,这是他们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在赛马节的三天里,中甸县城万人空巷,各家各户都准备了丰盛的美味佳肴,汇集到舞凤山下的赛马场上,搭起帐篷,观看骑手们高超的赛马技艺。等人们酒酣脸热之时,便弹着弦子,跳起锅庄和热烈的热巴舞,把欢快的心情全融汇在自由的踏歌声中...香格里拉旅游网

喜不自禁的我们沿途屡屡大叫停车,贪婪地留连于花海丛林中,采撷了一车车的高山奇葩,一车车的花香... 香格里拉
沿着滇藏公路北上,我们进入迪庆藏族自治州的中甸地界。在蓝天之下,极目远望,巴拉更宗雪山、哈巴雪山、浪孝雪山就矗立在白云之上。此时是五月底,正是高原花卉竞相怒放的季节,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山脚、路旁一片片炫目的野生高山杜鹃丛林,一望无际,每一片杜鹃的品种和色彩各有不同;遍地紫色、黄色、蓝色、粉红、橙色的高原野花儿:报春风信子、山紫色蒲公英、黄坯杜鹃、山育杜鹃、红棕杜鹃、亮叶杜鹃、管花马先蒿、桃儿七、银莲花、白色的蓝色的兰花儿、龙胆、绿绒蒿、红景天、岩梅...随风飘来串串牛铃羊铃儿叮叮当当,牦牛、羊儿悠游于花丛中,就象一片片色彩绚丽的地毯上缀着星星点点白云,满目的青绿,满目的花海,美不胜收。 香格里拉旅游

众多高原花卉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种长于地表的黄色野花儿,一簇簇,肆意分布在高山草地、牧场上,一地的鹅黄色。据查证,它的学名是瑞香狼毒,属瑞香科,根有大毒,能消水肿,治外伤出血;花期为5~9月

分类:香格里拉旅游 | 评论:1 | 阅读全文(823)

香格里拉旅游:原生态旅游雨崩和神瀑

[ 2009-08-06 15:22:00 | 作者:华夏生态旅游 | 出处:原创 | 天气:晴 ]

“雨崩”:其实应叫“立崩”,只是发音是近似吴音中的入音,不拖尾音。就是藏文中“经书”之意。传说,莲花生大师在梅里地区藏下四**宝,其中有一本经书就藏在雨崩村的一块巨石中,此巨石就在村子里一座寺庙旁,传说会在将来的某一天经书会重现人世。每到雨崩下村,就会见到这个隐在村民房屋间不起眼的寺庙周围的走道上有不少藏人转经、转寺院、叩长头,五体投地,以额触地。


雨崩村:一个坐落于云南迪庆高原之上,梅里雪山怀抱之中的村落,雪山、峡谷、飞溪、古树、巨石、宗教……,茂林重重,炊烟袅袅,此情此景,怎不令人赞叹,世外桃园何处觅,香格里拉在此间,好一个活脱脱人间仙境。在那里,自然之神毫无保留的发挥着他的想象力,鬼斧神工之下,雨崩村最终成为神奇的香格里拉的缩影。优美的景色,淳朴的民风,亦是一处承脉于香格里拉“血统”的人间仙境,成为世人所向往的世外桃源。
雨崩村是一个四面群山簇拥,中间有一块略微平坦的田园村庄,分上下两个自然村,约有20来户人家。上村可以通往攀登卡瓦格博的中日联合登山大本营和冰湖,而下村通往雨崩神瀑。传说,雨崩在很久以前并不被外界所知,后来,梅里雪山后有一个老人常到澜沧江边的西当村借粮,西当村的人谁也不知道老人从哪来,便有人跟踪他,可总是走着走着就不见了。后来有人想出一个办法,当老人再来借粮时,西当村人说:“这次不借给你青稞,也不借麦子,借给你小米。”他们在帮老人将口袋扛上肩时,乘机在口袋上扎了一个洞。小米一路流着,村民们紧跟着找到一块巨石下,小米没有了。他们奇怪极了,众人掀开巨石,却发现下面有个村子,雨崩这才被外界发现。雨崩村地理环境独特,人烟稀少,自古只有一条人马驿道通向外界,因此有人说这里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国内外专家们则认为,这里是香格里拉的缩影。那里的藏族至今还沿袭着世外桃园般的闲适的生活方式和兄弟几个娶一个老婆不分家产的习俗。
雨崩村因充沛的降雨量及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植物的生态长势茂密而又奇异,在一些老树的主干上往往可以看到寄生着许多其他植物,这种奇特现象被人们称为“五树同根”。另外,又因为村子坐落在神女峰、五冠峰脚下,加之冰绩、古冰川、冰阶等等的演化作用,在雨崩村里就可以看到U形谷和大小各异、重达千斤甚至上万吨的“漂历石”,形成一个独特的地理景观。在通往神瀑的路旁一块“漂历石”下,可以清晰地看到几个深黑色、形体纹理走向犹如藏文字母,人们称为“石篆天书”的景观。

神瀑:雨崩是藏族到梅里雪山“内转经”的必经之路。在神瀑下,难怪藏族同胞们把此地视作神瀑,一看这气势就够恢弘的了:万仞绝壁,拔地而立,直顶苍穹。陡然在雪山与绿地之间的悬崖峭壁,简直就是神界和人间一道不可逾越的隔障。沿着峭壁顶端,垂悬着一缕瀑布,瀑布在降落过程中形成千万颗晶莹剔透的银珠把祈福洒向人间。神瀑的传说由来已久,据说见到神瀑的人就会得到神的祈福,祈福你的家人平安。有灾祸的人是无论如何也淋不到神瀑的水的,只有当水淋到身上,才表明卡瓦格博接受了你的祈求。虽然我在神瀑没有见到藏族同胞转山,却碰到一帮老外,其中有一老外手捧经书(没看清是什么经书),向着神瀑,向着神人之隔的巨岩,向着他们心目中万能的神山默默祈祷。在满山遍野的经幡衬托下,祈祷的人更显得肃穆、庄严。虽然神瀑的水不多,但沐浴其中,幸福享受着神山的恩赐与祈福,尽情承接着神水的洗礼与滋润。这是一派多么和谐的天人合一、神人交融、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美好情景啊!此情此景我多想能在神瀑前多待会,此时此刻我的魂已留在了神山………。而在莲花山寺庙旁有一个洞,据说只有心好的人才能钻过去。

香格里拉,香格里拉旅游,香格里拉雨崩,香格里拉生态旅游。丽江 香格里拉 巴拉格宗 梅里雪山 雨崩 独立成团9天8晚旅游行程

分类:香格里拉旅游 | 评论:1 | 阅读全文(811)

西双版纳旅游-勐腊“望天树”云中流连

[ 2009-08-06 15:41:00 | 作者:华夏生态旅游 | 出处:原创 | 天气:晴 ]

西双版纳橄榄坝海拨530米,花开四季,青山绿水,位于勐罕的橄榄坝傣族园,每天下午都有一场民族歌舞表演,散场后在泼水广场举行泼水狂欢。据说橄榄坝还是当年拍电视剧《孽债》的地方。

  西双版纳贯穿着澜沧江一湄公河,水系全长4688公里,发源于我国青海唐古拉山,流经西藏东部进入云南省,由北向南纵贯云南西部,从西双版纳出境,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从胡志明市注入南海,如今澜沧江-湄公河黄金水岸又重新繁荣起来,乘江而下,来一次异国风情游。
走到勐腊,已是云南的最南边陲,这里有原始森林近500万亩,生长着“望天树”,高达40~70多米,是“林中巨人”。望天树是云南独有的树种,架设在树间的“空中走廊”更是云南独有的风情,全长2.5公里,高20米,铁锁相连树间,晃晃悠悠空中步舞,既有趣又惊险,雨林奇异风光尽收眼底。西双版纳旅游
云南本多色,版纳更多姿傣族的花园,傣族的女子,像色彩斑斓的云霞,炫目叫人流连。

  曼听公园,曾经是傣王的御花园,它位于景洪城郊东南3公里的曼听村南,有西双版纳历史第一个总佛寺———洼坝姐佛寺,有周恩来总理欢度泼水节的铜像,有孔雀园和大象表演场,有泼水场和露天歌舞表演场。关于她还有个美丽的传说,傣王妃的灵魂曾被这里的美色所摄,所以又称“灵魂之园”。每当夜幕降临,大型歌舞澜沧江-湄公河之夜隆重上演,看完表演还可以参加“赶摆”,就是自助的傣味烧烤晚会,热闹喧天。 西双版纳旅游介绍

据说这里有26个少数民族繁衍生息,占全县总人口的72%,除了主要的少数民族傣、哈尼、瑶、彝,还有未定族称的“克木人”。 西双版纳旅游景点

  孔明山是一座石灰岩山,海拔1788.2米,坐落在象明乡内普洱茶古茶山“革登”附近,因俗传山顶上有一块平石为孔明当年祭风的“祭峰台”而得名,当地人也叫它龙谷岩,据说“千万种蕨树都比不上铁树,千万堵悬岩都比不上龙谷岩”,爬上孔明山后会发现此言不虚。 西双版纳旅游网

分类:西双版纳旅游 | 评论:1 | 阅读全文(845)

再次版纳旅游—风情依旧

[ 2009-08-06 15:44:00 | 作者:华夏生态旅游 | 出处:原创 | 天气:晴 ]

许多年前,我去过西双版纳。因为是到边境“那边”去,任务特殊,去也匆匆,回也匆匆。版纳给我的印象是,傣家竹楼一片一片、香蕉甘蔗道路两边、原始森林一望无际、酷热的天气只好忍耐、高楼大厦百里不见、民风民俗真有点怪……
  此次又要到西双版纳旅游,心情很激动。玉元公路刚一走完,汽车就开始了“绕山林”经过一天半的行程,来到了橄榄坝,从远处眺望,一座宏伟的竖琴式大吊桥像一根彩带把澜沧江两岸相连,夕阳西照,好不壮观气派。西双版纳旅游

  进入市区,宽敞的马路又宽又直,红绿灯是数字显示,高楼大厦傣式风味,硕大的油棕排列两边,25度的热风吹在脸上……哇!好一个亚热带风情园!

  版纳热作所里上万种奇花异草真让我们大开眼界,有的树高得入云端,有的草矮得半寸长,有的树成群如雨林,有的树成片似花海,有的花芳香真迷人,有的树杀人不眨眼。百花园、空中花园、周总理纪念碑、观叶植物区、热带果树区……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个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

  入夜的版纳也有风情,民族歌舞、卡拉OK、闪烁的霓虹灯不停变化。小食摊上,各式傣味小吃让人目不暇接,垂涎欲滴。西双版纳旅游介绍

  到版纳一定要去野象谷,这里能看到大象表演,野象谷清清的流水、繁茂的原始森林、阴森森的氛围都让人难忘。

  重游版纳,兴奋点太多,如今她已是我省乃至我国的重点旅游区,在她30公顷的怀抱里,种类繁多的热带植物、赏心悦目的热带动物、五颜六色的水果药材、名贵奇特的奇珍异草……把版纳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表现得淋漓尽致;她那神秘奇异的生活习惯、浪漫含蓄的恋爱方式、五花八门的讲究禁忌、情趣盎然的结婚习俗、不一而足的民族图腾、形式各异的丧葬礼仪、千奇百怪的人名姓氏、香美诱人的特色饮食,硬是把西双版纳描画得格外美丽、神奇、诱人……

分类:西双版纳旅游 | 评论:1 | 阅读全文(796)

西双版纳旅游-澜沧江·湄公河之夜

[ 2009-08-06 15:47:00 | 作者:华夏生态旅游 | 出处:原创 | 天气:晴 ]

西双版纳旅游我们观看了 澜沧江·湄公河之夜。

“精彩、精彩!这场晚会真正从文化艺术的角度,让我感受到了的精彩。”在观看了“澜沧江·湄公河之夜”歌舞晚会后走出曼听公园大门,还抑制不住兴奋的心情。

“澜沧江·湄公河之夜”歌舞晚会,是景洪曼听公园推出的,以展示及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各国民族歌舞、风情、服饰艺术为主的一台特色浓厚的晚会。整台晚会构思独特、编排精巧,是夜间旅游活动的一个亮点。 西双版纳

在春节“黄金周”之际,我有幸陪同来自青岛的两位朋友,到曼听公园观看了“澜沧江·湄公河之夜”歌舞晚会。当晚8点,晚会正式开始了。在传统的傣式建筑装饰风格的舞台上,鼓乐声骤起,缤纷的灯光把舞台照得华美而堂皇。从舞台一角升起的轻柔淡薄的烟雾徐徐弥漫了整个舞台,形成了一种神秘而缥缈的景象。此刻再听那飘荡在四周优美的傣族音乐,就好似在聆听一种天籁之音。而游客也好似被引入了一处长久期盼而不得但却又在这一刻意外出现的仙境一般。骤然间,舞台上的灯光由明转暗,忽又在台后的中央闪烁起四射的光芒。音乐也随之变奏,由宽广深邃的傣族胡芦丝音乐变成节击明快的木琴敲打乐。那乐曲分明是在表现一种流水的节奏,表现那源远流长的澜沧江·湄公河。在音乐变奏的同时,舞台上延展出两条象征澜沧江·湄公河水的巨大彩带,在那友谊的寓意中,在那五彩的“江水”间,舞台上走出了一队队身着中、老、缅、泰、柬、越六国民族盛装的少女。少女们在优美的音乐中移形换步、起舞弄影,舒秀姿、展笑眉,让人疑为仙子。一曲且止,一舞暂息,再看身旁的余先生张着大口,两眼直直地盯着舞台,朋友连叫数声“老余”,才把他从陶醉中唤回。“太美了,太美了。”余先生赞叹道。尽管不清楚他是在赞叹节目的精致,还是在夸奖演员的美丽,反正是晚会从一开始就把我、我的朋友和众多的游客们带进了一个欢娱的艺术天地。 西双版纳旅游介绍

接下来是展示各少数民族风情的舞蹈节目。如孔雀舞、象脚鼓舞、烛光舞、哈尼舞、布朗舞、基诺舞等。傣族舞蹈的轻柔舒展,哈尼族舞蹈的明快活泼,基诺族舞蹈的粗犷激越,凡此种种,无不引来游客们满堂喝彩、热烈掌声。而且每个节目都伴之以相应的民族历史文化概况介绍,使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们在欣赏一种民族舞蹈的同时,也能对这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有个基本的了解。看来晚会想传递给游客的还不仅仅是少数民族的诗与美……在晚会中,还穿插着一些游客参与的活动。有趣的傣家青年恋爱故事,幽默的学说民族方言,以及滑稽的瑶家婚俗小品,无一不令人捧腹释怀。 西双版纳旅游网

节目进行到一个多小时后,舞台上呈现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各国民族歌舞汇展的盛况,近百名演员身着中、老、缅、泰、柬、越六国不同的民族盛装,在象征友谊的明快而激越的旋律中,用不一样的舞蹈,描述着六国人民对欢乐、美丽和友谊的共同追求。在优美的音乐和华丽的灯光中,晚会走向了高潮。

任何美的东西不可过多,也不会过多。整台晚会的策划者深谙此道,把一台晚会当成精品来包装和推介。西双版纳旅游景点

晚会前半场的主角是舞台上的演员,而后半场的主角就是游客了。尽管角色和活动的形式有了很大变化,但晚会的主旨依然没有离开的民族文化习俗和特色。下半场的节目内容只有两个:一是傣族传统活动———放水灯;二是篝火舞蹈。如果说上半场的节目是以优美、欢乐和精致让游客陶醉的话,那么后半场的放水灯、篝火舞蹈活动则是以虔诚、神圣和热情奔放征服了游客的心。月光清淡,夜色空明。在雄浑悠远的 芒锣声的引导下,曼听公园古老的黑心树林中的小路上,上千位游客手捧“烛光水灯”,排成长队蜿蜒前行。那情形远远看去,既好似地上突现一条烛光的河流在缓缓流淌,又仿佛天上一条闪现着灵光的巨龙在轻舞漫游。没有话语,只有脚下那“沙沙”的声响。夜色笼罩了人们的身姿,却无法遮挡烛光映照着的一张张笑脸。那种静默,那份虔诚,那份神圣,似乎对每一个捧着“烛光水灯”的人来说,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升华。放水灯是为了寄托心愿和祝福。余先生一人取了两盏水灯,问他为何如此,他说:“多一盏灯就多许一个心愿。一是祝自己事业有成、家人平安;二是祝美丽长久、精彩永驻。”当余先生把水灯放到湖里时,湖面上已漂满了点点水灯。汇聚在一起的水灯映亮了湖水,好似在夜的帷幕上撒出的一把闪光的珍珠。水灯代表了一个个闪光的祝愿,也装点出了一个灿烂的之夜……

光,是晚会的灵魂。从缤纷的舞台灯光,到恬静的烛光,最后到热情高涨的熊熊篝火,光在整个晚会渲染气氛、营造环境、引导游客情绪的过程中,始终起着关键作用。

晚会的最后20分钟是篝火舞蹈。在公园的周总理纪念碑前,两堆熊熊的篝火窜出一两米高的火焰。刚放完水灯、辞别了恬静烛光的游人,又被引入了篝火的热烈氛围之中。伴随

分类:西双版纳旅游 | 评论:1 | 阅读全文(823)

西双版纳旅游-独特的魅力

[ 2009-08-23 23:58:00 | 作者:华夏生态旅游 | 出处:原创 | 天气:晴 ]

西双版纳位于我国云南省的西南端,是一个以傣族为主要民族的自治州。它的西南部与缅甸接壤,东南部则挨着老挝,四季之分不明显,是典型的热带雨林气侯。

来到西双版纳,不能不去野象谷。在历史上中国是一个产象的国家,但经过数千年来沧海桑田的变迁,目前只有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中还有约300头亚洲象在生息繁衍,野象谷成为西双版纳唯一可赏到野象的地方。在野象谷茂密的森林中慢慢地寻觅那野象的踪迹,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据导游说,在夜晚可一睹从森林走到此地觅食的真正野象风姿。有时天还没黑便有野象从高架长廊旁大摇大摆地走动,看到游人还驻足片刻,打量这些“不速之客”几眼。有时几群野象会同时出现于沟谷中,象群相互驱赶的吼叫声此起彼伏,令初来刚到的远方来客胆颤心惊。有些大象群并不惊慌,当着游人照样悠闲地觅食。

原始森林总因为“原始”二字显得神秘莫测。只有走进这森林世界的人,才会真的为眼前呈现的一切而惊叹、折服,才能真正地体会到这份独有的古老的美丽。原始森林的雨是说下就下,或许一分钟前人们手里还摇着扇子直擦汗,一分钟后就成片片伞花,而且雨量还是大暴雨级别。雨一下,空气中的热气就立刻烟消云散,有大量的新鲜空气扑面而来。走在被雨水冲刷过的石板路上,迎面是凉爽的风,会让人感到十分的惬意。一条水流湍急的“黄河” 咆哮着,水里还不时的露出大大小小带有棱角的石头,道路两旁千年古树经雨水的洗礼变得越发的葱绿,散发着新的青春,只有那盘根错节的树根还显示着它的苍桑。雨越下越起劲了,天空中仿佛垂下了一条雨帘,整个雨林都笼罩在雨帘里,从地面上升起一阵雨烟……不经意间,雨突然停了。立刻,收敛了一个多小时的太阳光像数千万支金箭一样射进雨林中,地面立刻升温,雨伞此时变成了太阳伞。刺眼的阳光很快就照遍了雨林的各个角落,强烈的阳光再加上潮湿的空气,立刻就让人开始不停的擦汗。

走在西双版纳的街头,道路两边是热带树木。东西走向种着椰子树,南北走向种着棕榈树,椰子树上还挂着大小不一的椰子。这是一般北方城市中所见不到的。在傣族村寨中是女人当家作主,女人有着很高的地位。傣族还有这样的一个习俗:外来的客人是不允许看主人的卧室的,否则就要留在傣寨里做三年的苦力。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傣族节日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在傣历中是新年,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人们把第三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第三天清晨,傣族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们一边翩翩起舞,一边呼喊“水!水!水!”鼓锣之声响彻云霄,祝福的水花到处飞溅,场面十分壮观。

作为游客,在原始森林公园,我经历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泼水活动。游客们换上了傣族服装,手端泼水盆,站在泼水场当中,在主持人的“开始”声中,立即所有人将水泼向别人,并不停地舀水泼水,而且所有人是越泼越勇,越泼越激烈,地上不一会儿就湿透了,每个人身上也是个透湿,但脸上却挂着孩子般的笑容。到最后干脆舀起一盆水就随便泼,不少人还往周围观众身上泼,是想把祝福的水洒在每个人的头上和身上。

这就是西双版纳,这就是原始森林,这就是浓浓的民族风情。西双版纳旅游以她独具的魅力吸引着大批的游客。有首歌唱得好:

梦中总有一个地方

它是我美丽的故乡

那有长长的河流

还有高高的山川

我的故乡,美丽的西双版纳

那是一个迷人的地方

那有圆圆的月亮

还有美丽的姑娘

…………

拍下一张张珍贵的图片,留下一串串彩色的记忆。虽然告别了美丽的西双版纳,但是,西双版纳的无限风光让我们终身难忘。

分类:西双版纳旅游 | 评论:1 | 阅读全文(535)

西双版纳旅游见识美丽的精灵-绿孔雀

[ 2009-08-23 23:59:00 | 作者:华夏生态旅游 | 出处:原创 | 天气:晴 ]

西双版纳旅游见识美丽的绿孔雀:孔雀公主和她的绿孔雀在西双版纳的热带森林公园,有一处孔雀观赏地,下午三四点钟,人群如潮,摩肩擦踵,在炎热的太阳底下,人们搭着遮阳伞,等待那期待的一幕出现。
忽然间,几百只绿孔雀从山上噗噜噜地飞到湖边的绿草地上,哇!从来没有见过折磨多的绿孔雀,过去顶多是在动物园里看见多一两只而已,如今见到这么多的绿孔雀,怎么能不心潮澎湃,花湖雀跃,所有的人和我一样,按动了相继快门记录下那持续几分钟反而感到有短暂的时间,几百只孔雀围着孔雀公主,等待她的喂养,孔雀公主那墨绿色的服装,和绿孔雀相得益彰,融为一体,那美丽的姿态,俨然就是高俏而美丽的骄傲的公主,几百只孔雀就像她的孩子或者朋友一样,人们纷纷把镜头对准了孔雀公主拍个不停,我的数码相机也记录下了这难得的瞬间,可以与各位博友一睹为快。

骄傲的孔雀公主和她的几百只绿孔雀经过一番展示,孔雀女又把这些美丽的精灵——绿孔雀引向了湖的对岸,几百只绿孔雀又噗噜噜地飞向了湖的对岸。

如果说这次假期的云南旅行最大的收获,既包括九乡、大理、丽江、茶马古道、拉市海国际湿地、楚雄恐龙谷等等,更加难得几乎十分难遇的野象谷大象、长臂猿、野猴群、和热带雨林公园里的绿孔雀(可以说也是难得的奇观),怎么能不使人感慨良多、心潮汹涌呢?

分类:西双版纳旅游 | 评论:1 | 阅读全文(826)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末页

您可以按 列表 | 普通 浏览

导航

归档

我的简历

  • 昵称:华夏生态旅游
  • 注册日期:2008年11月18日
  • 城市:昆明

公告

七彩云南,旅游天堂!

最新回复

  • 暂时没有回复

统计

  • 访问人数:167015 人
  • 创建时间:2008年11月18日
  • 发表文章:93 篇
  • 上传相片:2 张
  • 回复总数:0 篇
  • 阅读总数:66787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