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旅游资讯 > 旅游资讯 > 苍溪县铸造“梨花节”品牌突破发展生态文化旅游

苍溪县铸造“梨花节”品牌突破发展生态文化旅游

中唐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发布于2008-04-15 12:37:00 | 来源:网络 | 资讯分类:旅游资讯
雪梨之乡向梨花之都的华丽转身
———四川苍溪县铸造“梨花节”品牌突破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侧记
 
战略篇
 
2004年,中央出台《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并将在全国命名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苍溪县敏锐捕捉这一信息,抢抓机遇,充分挖掘曾是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强渡嘉陵江战役纪念地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地等红色资源,敢为人先,强力打造红军渡西武当山景区。2005年,红军渡西武当山景区跻身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去年3月,该景区被命名为国家AAA级景区。
苍溪县针对自然景观和生态旅游在全国升温、“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国际走俏的旅游形势,充分发挥多年积淀的乡村生态庭园良好的资源优势,着手建设梨博园、树博园、江南桃源等城周生态旅游“五朵金花”,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开发生态乡村旅游与山区生态小康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的路子,形成了以“阳春踏青赏花到苍溪,观田园风情;盛夏避暑休闲到苍溪,游青山碧水;金秋观光采果到苍溪,享绿色健康;隆冬温馨乡情到苍溪,品民俗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要内容的乡村生活体验旅游和以“观乡村自然风光、看梨乡新农村风貌、品民俗文化风情”为主要内容的乡村风情旅游模式。
深挖资源潜力,彰显生态旅游特色。苍溪县立足实际,深挖资源潜力,大做开发文章,努力打造生态旅游地方特色,初步形成了具有浓郁川北梨乡地方特色的生态旅游文化品牌。
苍溪结合在国省推广的“户办工程建家,三村建设连片”生态小康新农村建设,积极帮助有条件的农户发展生态乡村旅游,借助苍溪是中国唯一“雪梨之乡”和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的优势,依托回水农场,主打苍溪梨文化、川北民俗文化和水上休闲文化“三张牌”,建成了全国目前最大的集产业、科研、文化、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梨文化博览园,去年3月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针对旅游资源先天不足的现状,苍溪县深挖文化内涵,着力创造独具特色的人文旅游景点。史记苍溪境内云台山曾为中国道教二十四治所之一和道教鼻祖张道陵创造真武功炼丹飞升之所。该县结合县城东南有武当山的地名资源,与湖北、山西南北武当山道教圣地对接,将其精心包装并积极向外推介招商,依靠业主开发,建成了川北最大的道教文化园,被全国道协命名为“中国西武当”。
优化推进机制,高起点打造精品景点。在推进苍溪生态旅游开发中,该县坚持从机制创新入手,从重点景区突破,高起点,大手笔打造精品景点。
建设旅游景区,规划必须先行。苍溪县狠抓科学定位,在聘请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编制《苍溪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中,坚持把新兴旅游纳入全县经济发展“四篇文章”超前规划;结合生态县建设,聘请四川旅游规划设计院编制了《苍溪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确立了红色、生态和未来电站库区水上蓝色旅游三大特色。
为加快旅游业的发展进程,苍溪县按照“政府主导、业主开发、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开发建设思路,形成了“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以业主开发为主体,以社会资金和项目打捆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截止目前,江南桃园、川北古玩艺术城和梨博园内“梨王庄园”、“梨仙茶社”等旅游景点,都是业主自主投入或股份投入建成的。为扩大苍溪生态旅游的知名度,该县坚持以节促游、以会促游,连续举办了五届“中国·苍溪梨花节”,坚持一年突出一个主题、打造一批亮点。近年来,该县借助梨花节召开的有利时机,通过报刊、电视、网站、宣传画册、标语等多种宣传形式,大力度宣传苍溪旅游;同时,还在重庆、广元、南充等地举办了“雪梨花儿开”、“雪梨熟了”等推介活动,编印《风雅苍溪》、《旅游苍溪》、《金果香许雪》等画册和书籍近10种广为发放,积极推介苍溪旅游;建立了景区网站,注册了“中国苍溪·梨文化博览园”和“红军渡”景区旅游品牌。
 
成效篇
 
——生态理念入人心。
 “苍溪依山傍水,自然生态条件是最大的优势,建设生态苍溪是提高县域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苍溪县委书记邹瑾冷静分析苍溪现状后响亮提出了“建设川北生态经济强县”的概念。随后,他以非凡的决心和恒心、耐心与细心,带领县委、县政府及各部门,投入到创建活动之中,让生态理念深入到各级党政领导脑海中,深入到广大普通民众的心中。“建设川北生态经济强县”理念的广泛宣传,使苍溪县委、县政府对创建活动的认识高度一致,行动高度统一。苍溪县委副书记、县长任华兮定期研究创建工作,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督促创建工作顺利开展。政府各部门的行动感染着社会各阶层:在“建设川北生态经济强县”为主题的创建活动中,老百姓空前踊跃,参与者多达30万人。生态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建设川北生态经济强县”成为80万苍溪人的共识和行动。
——五大旅游区靓梨乡。
A 红军渡·西武当景区 红军渡是当年红军强渡嘉陵江主渡口,也是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如今,与红军渡景区同时规划建设的西武当道教文化园、中华百家姓氏追踪园已竣工落成,接待游人。现在,红军渡·西武当景区,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正在冲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B 中国·苍溪梨文化博览园旅游区 该县依托回水农场,主打苍溪梨文化、川北民俗文化和水上休闲文化“三张牌”,快速建成了目前全国最大的集产业、科研、文化、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梨文化博览园,去年3月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这里依山傍水,四季花果飘香,是体验民俗文化、农耕文化、梨文化的“世外桃源”。
C 桃花园风景旅游区 该旅游区集杜甫送客临江寺、佛教古迹宝云寺、清代书法寻乐书岩、千亩观光桃花园于一体。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留连于斯,歌咏于斯,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书画和碑记。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陆游“最忆苍溪县,送客一亭绿”诗句。苍溪,成了诗人魂牵梦绕的一方乐土!
D 梨乡生态家园旅游区 针对自然景观和生态旅游在全国升温、“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国际走俏的旅游形势,苍溪充分发挥多年积淀的乡村生态庭园良好的资源优势,初步探索形成了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要内容的乡村生活体验旅游和以“观乡村自然风光、看梨乡新农村风貌、品民俗文化风情”为主要内容的乡村风情旅游模式。
E 嘉陵江亭子口电站库区水上旅游区 苍溪植被茂盛,雨量充沛,溪河纵横,碧水如蓝。东河梯级电站、嘉陵江渠化工程、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等重大项目全面建成后,县境内将形成总面积近110平方公里的辽阔水域,可大力开发水上观光、水上运动、水上游乐等新兴旅游项目,是嘉陵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线上的重要节点,将展示“一江春水三百里,两岸繁花四季春”的别样风情。
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强、关联度高、涉及面广、辐射力大的经济文化产业。苍溪县确立了“旅游兴县”的发展战略,为革命老区、农业大县找到了一条发展之路。近年来,该县着力把旅游业作为县域经济最具活力的支柱产业来培育,成片的天然林、清山绿水的自然风光成为都市一族追逐的“美景”,旅游直接收入年均增长40%以上,去年接待游客8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6亿元,实现旅游产业由新兴产业向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大跨越。
 
展望篇
 
苍溪南接阆中古城,北邻剑门蜀道和女皇故里。全省五大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中有三条途经境内,苍溪将成为川北旅游环线和嘉陵江生态文化旅游的一个重要节点。放眼未来看苍溪,它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兰渝铁路、南广高速公路即将开工和嘉陵江内河渠化工程加快推进,将根本性地改变苍溪的区位劣势;元1井试气成功,将彻底改变“苍溪地下无资源”的传统定论;一批重大工程开工和工业项目陆续投产,将为苍溪更快发展增添强大后劲;全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赋予了苍溪先行先试的特殊政策;全省新兴重点旅游线途经境内,成为广元唯一被列入四川新五大精品旅游区之一嘉陵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区重要节点的县区。
如今,苍溪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确立了培育“四项产业三大基地”:做强以天然气、水能为主的环保能源化工产业,做特以红心猕猴桃、苍溪梨为主的优质水果业,做深以兔、生猪为主的肉食品加工业,做优苍溪生态文化旅游业,努力把苍溪创建成世界优质红心猕猴桃基地、四川环保能源化工基地和川北生态农林产品加工基地的目标定位,正朝着“经济总量四年再翻番,八年基本建成川北生态经济强县”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