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旅游资讯 > 景区资讯 > “不到易俗不知秦”

“不到易俗不知秦”

发布于2023-05-16 13:22:00 | 来源: | 资讯分类:景区资讯

“不听秦腔不识陕,不到易俗不知秦。”五一假期,来陕西西安旅游的游客,必然绕不过粗犷、朴实又豪放的秦腔古调,也难以绕过易俗社文化街区。依托百年秦腔剧社易俗社、以秦腔文化为特色打造的集秦腔演艺、老字号美食、国潮新零售于一体的文化步行街,逐渐成为年轻人的朋友圈“新宠”。

入夜时分,西安易俗社文化街区游人如织。在地理位置上,街区距离城市中心地标建筑钟楼景区,仅隔一条街道防护栏。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游客追着夜景,纷纷到此拍照打卡。“钟楼的钟声响着,易俗社的秦腔吼着,西安的心脏就跳动着。”退休教师西安市民杜女士多次前来畅游街区,她与记者分享道:“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表达,而易俗社不仅是陕西文化、秦腔艺术的符号,更承载着一代代陕西人的记忆与情感。”

从世界艺坛三大古老剧社之一,到全国首家戏曲文化街区,这处城市更新项目2021年改造完成对外开放。秦腔、话剧、相声表演,以及“东邦哥”怀旧特色主题街区,丰富了市民游客的夜间消费, 街区于去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值得一提的是,易俗社文化街区建设以古城规制“街、坊、巷、院”为基础,并未局限于仿古建筑群的固化思维里,而是提取了古建形态的基本元素,运用“色同形异,新旧交融”的设计手法重新演绎,完美地融入西安的城市更新中。街区里,中国秦腔艺术博物馆与易俗社百年博物馆比邻,全景式展示了中国秦腔艺术和易俗社的发展历程。一座仿明清风格的戏台位于街区中心广场,每当有好戏登场,戏迷票友或坐或立,听到入迷。

在戏台对面,是一众西安老字号。白云章的酸汤水饺热辣鲜美,让人上瘾;同盛祥的牛羊肉泡馍肉烂汤浓、馍筋光滑;西安饭庄的“酥不腻葫芦鸡”外酥里嫩……假日期间,不少游客走进老字号,品尝舌尖上的陕西味道。“美食是游客亲近一个城市的窗口,大量老字号品牌入驻,不仅有利于老字号的文化传承,也将文旅商相融合,赓续城市文脉,满足游客一站式享美食的需求。”西安饭庄东大街易俗社街区店负责人说。

不同于传统的商业步行街,秦腔文化、秦人文化和秦地文化是街区的标签。街区注重年轻化活态展示,将秦腔、老西安记忆和国潮时尚相结合,并融入多种业态,激活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在街区负一层,一条怀旧主题街区“东邦哥”,以“场景力量”为街区带来了话题、人流量、传播度等,身临其境的代入感,形成一种具有互动感、叙事感和社交氛围的沉浸式消费体验。

“这辆二八杠自行车、这台黑白电视机,我小时候在爷爷家里见过!”来自广西的游客韦女士兴奋地举起手机拍照留影。游走在“东邦哥”,20世纪80年代的旧时记忆被一个个老物件唤起。

创新夜间消费业态和模式,依托特色商业街区举办文创集市、文艺表演、夜游长安等室外活动,促进文商旅体跨界融合,提升夜经济活力……据了解,西安市政府日前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促进商贸业持续恢复事宜,并出台6条措施支持户外经济和夜经济发展。

通过重点培育夜间观光游憩、文化休闲、演艺体验、特色餐饮、购物娱乐五大夜间经济产业,当前西安已经形成了数量可观的与区域商圈发展相融合、具有一定带动辐射功能的特色夜游消费街区,“夜游西安”成为古都旅游的新亮点。“多姿多彩的文旅产品,正激发和释放着消费市场的活力和潜力,促进城市夜间经济蓬勃发展。”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孙超说。

易俗社文化街区只是一个缩影。如今,西安的夜经济正在不断推陈出新,形成了夜食、夜游、夜演等在内的多元夜间消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