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旅游资讯 > 景区资讯 > 这条胡同,独一无二!堪称北京活的博物馆!

这条胡同,独一无二!堪称北京活的博物馆!

发布于2020-09-01 14:22:00 | 来源: | 资讯分类:景区资讯

    “东富西贵”,是老北京的一句民谚,指的是旧京的内城格局,东城的大宅多,西城的府邸多,总之,都是富贵绝伦之地。
    而东城区的富贵,尤以东单到东四这一段的胡同为甚,就比如号称“胡同博物馆”的史家胡同。
    史家胡同
    帝都“胡同博物馆”
    史家胡同全长731米,西起东四南大街,东至朝阳门南小街,整条胡同内现存四合院80座,完整有规模的约30座,这两组数字,不知可否算作京城胡同之最?
    如此之多的高门大宅,庭院深深,又怎少的了富贵人家,名人轶事呢?这里不但住有权倾朝野的大宦官,还有富可敌国的大财主,以及民国名流.......
    史家胡同59号
    关键词
    史家小学史可法宗祠左翼宗学
    在史家胡同西口与东四南大街相交之处,路口可谓是一派开阔。
    而迎着路口处最显著的地标,便是位于59号的史家小学。记得在小北念书那会儿,这所小学还叫史家胡同小学,当时便是名校。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从何时起,校名改成了史家小学,名气也越来越大,如今已成了京城最难进的小学之一了。
    而这所小学不仅时下风光,其历史更是辉煌!
    这里最早曾是抗清名将史可法的祠堂,而后在几乎有清一代,都是供八旗贵族子弟学习文化的大名鼎鼎的“左翼宗学”的一部分。
    而到了清末,这里成为了清政府选拔赴美留学生的考场,竺可桢、胡适、赵元任等都是从这儿中榜,得到出国留学的机会。
    胡适
    从在清代不同时期的功用上来看这里的渐变,也是很有意思,清初这里为坚决不合作的顶尖汉族知识分子修盖了祠堂,而在清朝统治如日中天的年月,这里是培养八旗子弟梯队的学堂,而到了清末,大厦将倾,这里又成了为国取士的选秀场。
    而选拔出的人才,却依旧是顶尖的汉族知识分子;用近300年的时光,审视一个王朝的背影,时间,确实可以改变很多,很多。
    说回到史家小学,因为胡适等人的原因,在某种意义上,史家小学是新文化运动这场教育革命与文化革新的起点。
    而在今天,史家小学拥有集团数字化系统、功能强大的能源系统、科技馆、体育馆、游泳馆、乒乓球馆、校史展厅、美术展厅、书法廊、工艺廊、音乐廊、下沉式广场、礼堂及各种专业教室;
    而在软实力上,史家小学依托全国首家小学生“阳光公益社”开展志愿者行动,培养学生公民意识,如培养了首批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几十名学生在全国科技创新大赛中获一等奖。学校艺术活动以北京市金帆舞蹈艺术团为龙头,在世界各地展示史家学生的风采。
    史家胡同53号
    关键词
    史可法旧居赛金花婆家全国妇联
    前文提到的抗清名将史可法,住过这里;
    史可法画像
    到了清末,传说这里还是状元洪钧的宅子,洪钧有个小妾,是中国十大名妓之一,历史上“妓女救驾”的女主角赛金花。
    赛金花
    民国时期,这里曾是张治中私邸,民国末年又成为范汉杰的官邸,解放后,全国妇联驻扎在这里,邓颖超、康克清都曾在此办公。如今,这里是涉外宾馆:好园宾馆,大门上的牌匾还是邓颖超题写的,“好园”即“女子园”,恰与妇联工作“一语双关”。
    史家胡同51号
    关键词
    《大公报》办事处章士钊故居
    这座院落在解放前,原为香港《大公报》的北京办事处,还曾是山东抗日名将李树春中将私邸,解放后被外交部接管,后来成为章士钊先生的住宅。
    作为民国名士,章士钊一生传奇,他曾为营救李大钊奔走,为陈独秀出庭辩护,也与鲁迅有过著名的新旧文化之争,又出任段祺瑞内阁的司法总长和教育总长,还做过杜月笙的高级顾问。
    章士钊
    建国后,他参加了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1959年,周恩来总理亲自出面,将51号院赠予章士钊,其实如今的51号院只有原先一半,另一半就是如今的内务部街甲36号。
    住进51号院的那一年,章士钊的养女章含之,刚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研究生部毕业,并留校任教。
    当时章含之与丈夫洪君彦,还住在斜对面的报房胡同外交部宿舍,后来搬到51号院与章士钊先生同居,1961年,章含之与洪君彦的女儿妞妞出生,就是今天我们所熟悉的洪晃。
    史家胡同24号
    关键词
    “小姐书房”胡同博物馆
    如今是史家胡同博物馆所在地,而在民国时代,这里是闻名京城的“小姐书房”,主人是与冰心、林徽因齐名的“文坛三才女”,“新月派”和五四女作家群代表人物之一,凌叔华。
    出身书香世家,擅画和善文的凌叔华,其父凌福彭为光绪末年进士,曾拜缪素筠为师,受过辜鸿铭教育,幼时拜王竹林为师,又师从女画家郝漱玉。
    凌叔华
    凌叔华听过周作人的课,朱光潜评过她的画,她的“小姐书房”云集了众多才子佳人,比林徽因的“太太客厅”成名更早。
    史家胡同20号
    关键词
    老人艺驻地
    在布满平房、四合院的史家胡同里,20号院却是由几栋老式转楼构成的,故而显得很是另类。
    据说旧门牌号是56号,新中国成立后,华北文工团把这里作为驻地,前院大楼是苏联专家设计的,在当时很是高大上。
    1950年,文工团改名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史称“老人艺”,首都剧场建成之前,很多剧目在这里酝酿排练,焦菊隐、夏淳、于是之等建院元老都在这里生活工作了大半辈子。
    这就是史家胡同厚重的“人文历史薄”,人中龙凤,济世英杰从未在此断过章,这样的地界儿,高门宅院多多,也就不足为奇了。
    前些年,由于胡同自身条件的限制,存在着停车资源不足,便民服务设施欠缺和各类架空线路凌乱等问题。
    于是在2017年,史家胡同实施了环境整治提升改造,拆除违法建设478平方米,封堵违规开墙打洞20处,外立面粉饰2650平方米,架空线入地改造1.5公里。
    一年之后,史家胡同入围10条“北京最美街巷”,环境的提升,更加匹配这条胡同深厚的历史积淀。
    事实上不止是史家胡同,其附近的干面胡同、前拐棒胡同、内务部街等组成的“东四南历史街区”,在2017年入选了“中国人居环境奖”,且是唯一入围的获奖街区,这一大片在“东富西贵”的四九城内,都可堪执牛耳者!
    内务部街
    阳光灿烂的日子
    由史家胡同平行向北,便来到了内务部街,在2018年,因为姜文导演的一部《邪不压正》,让这条街的人气一时间迅速提升;论人文情怀,内务部街丝毫不输史家胡同。
    内务部街11号
    关键词
    六公主府总政宣传部大院
    在1965年之前,内务部街11号院的门牌号是5号,新中国成立后,这个院落便成为解放军总政宣传部的机关办公地,1960年后作为职工宿舍使用。
    在11号院的第一代居民中,有魏巍、黄胄、王愿坚等上百位军中才子,第二代中的大学教授、作家、导演、名记者也多达数十位,文艺与学术气息,如同炊烟袅袅,升腾于这个院子的上空。
    据说抗美援朝时期著名战地记者宫洁民也是11号院的居民,他时年14岁的儿子宫五零,曾带着国旗爬到了11号院的制高点——那座40多米高的大烟囱;
    就像父亲笔下“奇袭白虎团”的士兵那样,小宫同学向围观群众挥舞手臂,高呼口号,甚至沿着烟囱边走起了平衡木,这份无畏和勇敢,真有当年乃父之风。
    这段被王朔等大院子弟津津乐道的英勇壮举,终于在30年后被11号院的另外一位住户搬上了银幕,这个人就是姜文,影片么,正是《阳光灿烂的日子》。
    而若追溯这座院落的前身,则是清乾隆时期大臣明瑞的府第,他因平叛有功,被封为一等诚嘉毅勇公。
    后来,明瑞的曾孙景庆袭爵,并迎娶了道光皇帝的寿恩固伦公主,于是11号院便被称为“六公主府”,也称驸马府,很多老街坊如今还这么叫。
    内务部街39号
    关键词
    梁实秋故居
    旧时的门牌是内务部街20号院,也是近代著名文学家梁实秋的出生地。
    虽然祖籍是浙江省杭县,但梁家早已入了北京籍,梁实秋称北京是他儿时最流连的地方,他把北京当做第二故乡,喜爱内务部街20号院中那棵伴他成长的枣树。漂泊在外时,梁实秋曾在梦里无数次梦到豆汁、灌肠、羊头肉等京味儿美食;
    梁实秋
    以致抗战胜利后回到内务部街的家中,听到胡同里卖羊头肉的吆喝声,已经快入睡的他,还是披上衣服买了一包,回来躺在被窝里,品着蘸有椒盐的羊头肉进入梦乡。
    1948年冬,梁实秋去了台湾,此去便是永别,他再没能回到北京,没能回到内务部街,直到客死他乡。1981年,梁实秋的女儿带着他的愿望来到了北京故居,看见了当年院落中的那棵枣树挂满青枣,便折了一枝带给了身在台北的梁实秋。
    内务部街15号
    关键词
    北京二中
    前文提到的史家小学是京城重点小学,而内务部街上的北京二中则是北京市的重点中学,常年在东城区排名第一。
    和史家小学一样,北京二中的前身也是清朝左翼宗学一部分,创建于1724年。
    清末,左翼宗学改建为小学堂、中学堂,校址也移至史家胡同(即史家小学现址),民国元年(1912年)改为京师公立第二中学校,1936年由史家胡同迁入现址。
    其实,内务部街15号原本是北洋政府内务部的旧址,如今二中门口的那座民国样式的门楼,正是仿袭当时北洋政府内务部公署的门楼样式而建。
    内务部街甲44号
    关键词
    李莲英外宅李敖旧居
    在内务部街西部有一处宅子大门紧紧地关闭着,早先,上面清楚写着“甲44”,别看貌不惊人,曾居住过数位达官显贵。
    据说在清朝时这里曾是李莲英的一处府邸,身为老佛爷身边的红人,李总管在京的房产应该是多了去了,住在这里的日子,其实也有数。
    李莲英
    上世纪30年代末,这里留下已故的台湾作家李敖儿时的记忆,他两岁时随全家迁至内务部街居住,一家十口人在此住了十年;
    李敖
    后来,李敖在《回忆录》中写道,从他有记忆开始,他家就住在内务部街甲44号,想必和姜文一样,李敖儿时最美好的回忆留在了这条胡同里。
    干面胡同
    干货满满逸闻多
    位于史家胡同南侧,紧邻奢饰品一条街金宝街,这名字乍一听,还以为是到了武汉三镇。
    其来历其实是:明清时期,这条路是去禄米仓的必经之路,每天尘土飞扬,居民戏称“下干面”,久之大家就喊“干面胡同”。
    和史家胡同与内务部街相比,干面胡同或许名声不显,但同样是干货多多,内涵满满。
    干面胡同30号
    关键词
    梅葆玖旧宅
    在干面胡同通往东石槽胡同的拐角处,有一栋二层灰砖小楼,这是京剧艺术大师梅葆玖先生曾经的宅子。
    拐进东石槽胡同还能看到著名导演凌子风的住所,他执导过《骆驼祥子》《边城》。
    干面胡同53号
    关键词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旧址
    这里是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旧址,中国红十字会大院,隔壁是世界知识出版社大院。
    干面胡同61号
    关键词
    李鸿藻川岛芳子
    这个三进四合院是清末大学士、军机大臣李鸿藻旧宅,传说川岛芳子在此住过。
    建国后成为社科院宿舍,还有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就在此院住过,现在住的大部分都是外来租户。
    干面胡同49号
    关键词
    凌叔华出生地
    门前最显眼的是两块上马石,这是民初北洋政界约法会议议员、参政凌福彭私宅。
    1900年,前文提到的民国才女凌叔华出生于此。她的土豪老爸,在其结婚时将六进大宅的后二进送给她做嫁妆。
    干面胡同57号与甲57号
    57号和甲57号挨着,甲57号是西班牙风格建筑,57号是美国风格建筑,本是为培养铁路人才创建的私立畿辅大学,现在已是驻外机构服务局。
    以史家胡同为核心的东四南历史街区,以其丰富厚重的历史积淀,多彩多姿的人文情怀,辅以近年来环境综合整治后的宜居优美,愈发魅力四射。
    这里前抵东单、王府井的繁华商道,背靠朝内南小街的民生烟火,是一块得天独厚的宝藏之地,等天渐凉后,您得空了,一定得来转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