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景点介绍 > 砖塔介绍
砖塔
旅游景点所在地区 类别
江苏 >> 苏州 建筑

  砖塔位于相门内干将路甲辰巷市桥头,又称甲辰巷砖塔,1982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据《吴门表隐》载,苏州城中曾有七座小型砖塔,多为宋带所建。其中两座早毁,两座毁于清乾隆间,白塔于1928年拓宽临顿路时拆除,濂溪坊的一座也于50年代加阔路面时拆去。仅存的这一座,《吴门表隐》谓为“城中七塔”之第二,“在孟子堂东”,即今所称甲辰巷砖塔。

  该塔为五级八面楼阁式砖结构仿木塔,高6.82米,基座每边底宽0.51米,对径1.2米。腰檐、平座以菱角牙子和叠涩砖相间挑出,并有转角铺作及阑额、柱头枋自檐下壁面隐出。八面间隔辟壶门和隐出直棂窗,各层门窗方位交错设置,内部方室逐层转换45度。全塔以清水砖砌成,不施粉彩,朴实无华。

  该塔民国初年即被围入民宅,围着塔身搭建了房屋,仅上半截露出屋面。由于长年失修,加上1966年的人为破坏,原仅存四层,腰檐亦已残缺不全。1991年列入文物维修项目,经一年半动迁、测绘、设计等准备,于1993年5月动工维修,加固了底层,修复了各层塔檐、翼角、平座,补齐了斗拱等构件,重建了第五层和塔顶,制作安装了塔刹,并在拆除民房的地基上开辟了塔院。

  该塔建再年代无考,因宋《平江图》上在此位置上有塔的标记,而且塔的结构的造型与宋代楼阁式仿木结构砖塔如罗汉院双塔、上方山楞伽寺塔相似,因此过去都认为是宋塔。然而,在着次维修中对塔砖进行了“热释光”抽样测定,结果砖的制作年代为晚唐至五代末期,同时发现塔的有些部位和构件的做法和风格也表现出某些唐代建筑的特征,因此建塔时间可能早于宋代,确切年代尚待进一步考证研究。

  甲辰巷塔小巧精致,构造规范简洁,是苏州“城中七塔”仅存的一座,具有较高的文物研究价值。

>>苏州旅游景区、苏州旅游景点、山水图片推荐:(该城市的所有景点)
太湖风景区 苏州乐园 古镇木渎 耦园 吴越春秋游乐园 白公堤石幢 定慧寺 申时行墓
万佛古塔 文庙 西园寺 胥门 瑞光塔 灵岩山 英雄冢 残粒园
东吴大学旧址 泰伯庙 铁铃关 卫道观前潘宅 杨家桥天主堂 越城遗址 治平寺遗址 石嵝石壁
魏了翁墓 章涣墓 寒山寺 怡园 沧浪亭 盘门 玄妙观 北寺塔
天平山庄 太平天国军械所遗址 万景山庄(盆景园) 文星阁 下津桥 巡抚衙门旧址 吴门桥 梅园
伍子胥墓 草鞋山遗址 范成大祠 桃坞中学旧址 铁瓶巷任宅 文起堂 荫庐 张士诚纪功碑
垂虹桥 沈周墓 文昌阁太平军营垒遗址 南半园 虎丘 拙政园 枫桥 狮子林
艺圃 柴园 范义庄 太平天国忠王府 万寿宫 五峰园 兴福禅寺 砖塔
北塔公园 天池山 万佛石塔 畅园 鹤园 天香小筑 外五泾弄近代住宅 新民桥雕花厅
俞樾故居 章太炎故居 柳亚子故居 玉涵堂 留园 太湖 环秀山庄 网师园
宝带桥 城隍庙工字殿 可园 听枫园 卫道观 五人墓 行春桥 慈云寺塔
澹台湖 天平山 北半园 陈去病墓 朴园 王鏊祠 信孚里 渔庄
织造署旧址 茅蓬自然保护区 茶店头遗址 张士诚墓 剑门 桃源涧 方塔园 曾园
黄公望墓 石屋涧 言子墓 四高僧墓 周章墓 尚湖 小石洞 虞山门
赵园 柳如是墓 舜过泉 言子祠 小山台 瞿式耜墓 铁琴铜剑楼 兴福寺
剑阁 王石谷墓 钱牧斋墓 维摩寺 玉蟹泉 辛峰亭 沙家浜 破龙涧
虞山公园 燕园 读书台 秦坡涧 翁同和墓 联珠洞 仲雍墓 退思园
嘉荫堂 耕乐堂 天放楼 三桥 罗星洲 计成故居 务本堂 陈去病故居
长山岚翠 王绍鏊故居 陈家牌楼 崇本堂 费巩故居 丽则女校 严宝礼故居 沈厅
全福塔 澄虚道院 双桥 叶楚伧故居 福洪桥 迷楼 张厅 富安桥
全福讲寺 贞丰桥 澄湖 高仁歧油画馆 王锡爵故居 张溥故居 南广寺 海天禅寺
南园 吴健雄墓园 郑和纪念馆 天妃宫 乐荫园 憩园 吴晓邦舞蹈艺术馆 太仓港
梅花草堂 宋文治艺术馆 玉皇阁 曹溪阁 沈宅 澄湖 陆龟蒙墓 万盛米行
张陵公园 叶圣陶纪念馆 王韬纪念馆 保圣寺 叶圣陶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