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那些并不闻名的古镇 [上一篇]

[ 2013-10-17 23:34:00 | 作者:airizu123 | 出处:原创 | 天气:晴 ] 字体:

古镇磁器口东临嘉陵江,南接沙坪坝,西接童家桥,北靠石井坡。曾经的磁器口是非常繁华的水陆码头,码头上常年万商云集。如今的磁器口,街道两边仍然商铺云集,人们置身其中拥挤穿梭,恍惚仍然当年码头的繁荣景象一直持续至今。 磁器口古镇并不大,一共有12条街巷,全都由青石板铺成。那一条条平平仄仄的青石板路,蜿蜒在古镇的每一处大街小巷,被岁月和人流打磨得光滑无比。在街道两旁,大多是明清时候的建筑,石板路与我们住的短租房民居相依和谐,房屋结构多为竹木结构,穿斗夹壁或穿半木板墙。沿街铺面多为一进三间,长进深户型,铺面后房一般为四合院,为商贾大户居所。雕梁画栋,窗花户棂图案精美,做工精巧。古镇上,青瓦灰墙、木格花窗的建筑随处可见,大红的灯笼也挂满了石板路的两旁。灰白墙、枣红柱、翘角楼、麻布幌子、小青瓦……古香古色的格调可以使你重温到明清时代老重庆的风貌。 来到磁器口,踏完青石板路铺成的街道,看遍吊脚楼和四合院,在宝轮寺再烧上一炷虔诚的香。你要么去吊脚楼上欣赏国画家们画笔下的磁器口,或者在大街小巷中寻找当年名人们留下的足迹。兴致来的时候,找一家茶馆,听听当地人的“龙门阵”,老人们在旁边下着象棋,如此的情怀,好似身处旧时光的重庆日租房里边。但楼下传来的阵阵辣香又将你瞬间拉回现实,这样的味道,在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境中是品尝不到的,这里只能是重庆,也仅仅只能是重庆。 陈炉是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交界的一个乡土小镇,也是中国北方最著名的民窑--耀州窑的延续者。到了铜川,我们便沿着山上公路不断往上爬,路两边不断出现的,是连绵不断一片又一片的麦田;麦穗已经成熟变黄,风吹过,阵阵起伏,似乎能让人闻到浓重的麦香;当地群众说,不出两三天,这里就要全部开割了,那收成的的场景十分气派。山路上转来绕去,大约开了40多分钟,我们就到了小镇陈炉。 绝大多数家庭都住在窑洞里,冬暖夏凉。洞外面的温度达到33摄氏度,我进摇动体验了下,竟有凉飕飕的感觉。站在几百米长的陈炉街道上,你能将整个小镇一眼打尽。依坡而筑的窑洞,层层叠叠一家西安日租房的院子,绝对就是另一家的洞顶;站在上面,下面窑洞人家的活动看的清清楚楚。窑洞错落处,分布着着不同大小、不同款式的烟囱和瓷窑,由此可以很明显地分辨出此镇的特色,据说陈炉也因为这种“陶炉陈列”的景观而得名。 没有到过中央大街,就不能说来过哈尔滨,中央大街是来哈尔滨旅游观光者必到之地,她的魅力已然成为城市的代名词。所以在各种旅行线路中,几乎都包含着游走中央大街的一项。朋友跟我说,可以上午从我住的哈尔滨日租房出发在这里逛街,中午吃一顿西餐或者老上号,下午去东北虎林园看老虎,或者到冰雪大世界玩雪赏冰灯。要是晚上来逛的话,也有另一番风韵。话说中央大街地面上是极为罕有的“面包石”铺成的,每块价钱相当于一块银元。大街足有1公里长,粗略算下来,整条街大约铺有87万块,真可谓是黄金铺路。 中央大街全长1450米,宽21.34米,其中马路方石路宽10.8米。最具特色的就是整条街由方石铺成。1924年5月,俄国工程师科姆特拉肖克设计并监工,为“中国大街”铺上了花岗岩石块,宽度为10沙绳,沙绳是俄制度量单位:1沙绳等于2.134米。铺路用的方石块每块长18厘米、宽10厘米,其形状大小就像俄式的小面包一样,石面呈浑圆型,精巧、密实、光亮、圆润,在中外道路史上极为罕有。据说,当时的一块方石价钱相当于一块银元。“中国大街”足有1公里长,粗略算下来,整条街大约铺有方石87万块,真可谓是黄金铺路。 文章来源:www.airizu.com
古镇磁器口东临嘉陵江,南接沙坪坝,西接童家桥,北靠石井坡。曾经的磁器口是非常繁华的水陆码头,码头上常年万商云集。如今的磁器口,街道两边仍然商铺云集,人们置身其中拥挤穿梭,恍惚仍然当年码头的繁荣景象一直持续至今。

磁器口古镇并不大,一共有12条街巷,全都由青石板铺成。那一条条平平仄仄的青石板路,蜿蜒在古镇的每一处大街小巷,被岁月和人流打磨得光滑无比。在街道两旁,大多是明清时候的建筑,石板路与我们住的短租房民居相依和谐,房屋结构多为竹木结构,穿斗夹壁或穿半木板墙。沿街铺面多为一进三间,长进深户型,铺面后房一般为四合院,为商贾大户居所。雕梁画栋,窗花户棂图案精美,做工精巧。古镇上,青瓦灰墙、木格花窗的建筑随处可见,大红的灯笼也挂满了石板路的两旁。灰白墙、枣红柱、翘角楼、麻布幌子、小青瓦……古香古色的格调可以使你重温到明清时代老重庆的风貌。

来到磁器口,踏完青石板路铺成的街道,看遍吊脚楼和四合院,在宝轮寺再烧上一炷虔诚的香。你要么去吊脚楼上欣赏国画家们画笔下的磁器口,或者在大街小巷中寻找当年名人们留下的足迹。兴致来的时候,找一家茶馆,听听当地人的“龙门阵”,老人们在旁边下着象棋,如此的情怀,好似身处旧时光的重庆日租房里边。但楼下传来的阵阵辣香又将你瞬间拉回现实,这样的味道,在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境中是品尝不到的,这里只能是重庆,也仅仅只能是重庆。

陈炉是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交界的一个乡土小镇,也是中国北方最著名的民窑--耀州窑的延续者。到了铜川,我们便沿着山上公路不断往上爬,路两边不断出现的,是连绵不断一片又一片的麦田;麦穗已经成熟变黄,风吹过,阵阵起伏,似乎能让人闻到浓重的麦香;当地群众说,不出两三天,这里就要全部开割了,那收成的的场景十分气派。山路上转来绕去,大约开了40多分钟,我们就到了小镇陈炉。

绝大多数家庭都住在窑洞里,冬暖夏凉。洞外面的温度达到33摄氏度,我进摇动体验了下,竟有凉飕飕的感觉。站在几百米长的陈炉街道上,你能将整个小镇一眼打尽。依坡而筑的窑洞,层层叠叠一家西安日租房的院子,绝对就是另一家的洞顶;站在上面,下面窑洞人家的活动看的清清楚楚。窑洞错落处,分布着着不同大小、不同款式的烟囱和瓷窑,由此可以很明显地分辨出此镇的特色,据说陈炉也因为这种“陶炉陈列”的景观而得名。

没有到过中央大街,就不能说来过哈尔滨,中央大街是来哈尔滨旅游观光者必到之地,她的魅力已然成为城市的代名词。所以在各种旅行线路中,几乎都包含着游走中央大街的一项。朋友跟我说,可以上午从我住的哈尔滨日租房出发在这里逛街,中午吃一顿西餐或者老上号,下午去东北虎林园看老虎,或者到冰雪大世界玩雪赏冰灯。要是晚上来逛的话,也有另一番风韵。话说中央大街地面上是极为罕有的“面包石”铺成的,每块价钱相当于一块银元。大街足有1公里长,粗略算下来,整条街大约铺有87万块,真可谓是黄金铺路。

中央大街全长1450米,宽21.34米,其中马路方石路宽10.8米。最具特色的就是整条街由方石铺成。1924年5月,俄国工程师科姆特拉肖克设计并监工,为“中国大街”铺上了花岗岩石块,宽度为10沙绳,沙绳是俄制度量单位:1沙绳等于2.134米。铺路用的方石块每块长18厘米、宽10厘米,其形状大小就像俄式的小面包一样,石面呈浑圆型,精巧、密实、光亮、圆润,在中外道路史上极为罕有。据说,当时的一块方石价钱相当于一块银元。“中国大街”足有1公里长,粗略算下来,整条街大约铺有方石87万块,真可谓是黄金铺路。





文章来源:www.airizu.com

分类:默认分类 | 评论:1 | 引用通告 | 阅读次数(310)

Tag:

暂时没有回复

验 证:  

标 题:

内 容:

导航

归档

我的简历

  • 昵称:airizu123
  • 注册日期:2012年07月18日
  • 城市:北京

公告

大家来旅游

最新回复

  • 暂时没有回复

统计

  • 访问人数:42677 人
  • 创建时间:2012年07月18日
  • 发表文章:78 篇
  • 上传相片:0 张
  • 回复总数:0 篇
  • 阅读总数:2315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