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按 列表 | 普通 浏览

雨崩神瀑——走进香格里拉深处

[ 2008-04-17 17:14:00 | 作者:相约云南 | 出处:原创 | 天气:晴 ]

香格里拉,迪庆,梅里雪山,三江并流,这些一个个响亮的名字,已经成为冲出云南、走向世界的知名品牌,成为中外旅游者、藏传佛教信徒、乃至中外专家学者们共同的朝圣地。难怪近几年迪庆州年旅游人次达到了150多万之巨,超出该州人口5倍以上。然而,深居于迪庆藏族自治洲州德钦县境内有个叫雨崩的地方你知道吗?雨崩那个梅里雪山的雪水造就的被或近或远的藏族同胞们一致供奉的神瀑你 不支持Flash
人间四月天最美是江南
全球花样酒店生猛爆料
海港城亚非欧文化明珠
聚焦国内知名企业
知道吗?我可以料定,能够从容应对这个问话的人士绝对很少,尤其是对于到迪庆藏族自治州旅游的大多数游客来说,更是知之甚少。非常庆幸,2003年的深秋,由于香格里拉朋友的极力推荐和热情安排,我和几位友人,用我们的眼睛,我们的相机,不,用我们的身心和灵魂,接受了一次神瀑的沐浴与洗礼,承受了一次对“人与自然”这个当今最为流行、也最为严峻的话题的激烈的思考与震撼。

  从德钦县城出发,跨过澜沧江后,十几公里蜿蜒崎岖的沙石公路到热水潭就终止了,我们一行骑马上山。开始时,我的注意力被初上马背的紧张所局限。随着逐步适应了骑马,山路两旁的景物进入我的眼帘。啊,大树,森林!那遮天蔽日的古树,密密匝匝,无边无际。树间藤蔓纵横交错,树上苔藓湿润欲滴,好一派远古的原始景象,仿佛古猿人刚刚从这里出没过一般。最令我兴奋不已的是,那一棵棵、一林林抢着阳光往上生长的苍天大树,似乎在骄傲地向世人宣示,苍穹宇宙,舍我其谁!我禁不住请同行的朋友小韩围抱大树,比照出这些地球上几乎绝无仅有的古树的高大和伟岸,把它们留在我的胶片上,更永存在我的心间。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攀登,上到山顶放目远眺,美丽风光令我疲惫顿消。梅里雪山的神女峰近在咫尺,我的鼻尖似乎已经嗅到了雪雾的湿气,萦绕在雪峰尖顶的白云也几乎唾手可得。雪山下,一派郁郁葱葱,万山叠翠,茫茫苍苍的原始森林一直延伸到篮天白云下的天际,没有尽头。山林中片片秋色金黄艳红,如同一幅幅悬挂在香格里拉大墙上的精美国画,把山川点缀得无比妖娆。

  下到山腰,最使人惊叹绝伦的画面呈现在眼前:雪山映照,密林怀抱,高低错落别致的两块绿地上,悠然坐落着两个藏族小村庄。正当我忘情称羡陶醉的时候,引领我们此行的杨先生得意地介绍说,雨崩到了!那是上村,那是下村。下到村口,但见那藏式农舍庄重而神秘,千百年树龄的棵棵古树差不多长到了藏家院中。藏屋旁,小伙子驾着健壮的犏牛扶犁耕地,并在驭牛的吆喝中高唱着粗犷的藏歌。环顾下村,茂林重重,炊烟袅袅。此情此景,怎不令人赞叹,世外桃园何处觅,香格里拉在此间,好一个活脱脱人间仙境!

  在东部藏区,川滇藏三省区藏族同胞把巍峨的梅里雪山供奉为神山。神山属羊,2003年中国农历癸未年是神山的甲子年。藏族人民崇拜神山,敬畏神山,所以经常朝圣神山。他们认为,甲子年能到梅里雪山转经朝圣,是60年才有一次的乞求神山带来好运和消灾除难的机遇。无意之中,我们此行也加入到了转经的行列。刚进入德钦县城,城里城外,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前来转经的外地藏胞。进雨崩的途中,一路上更是人来人往,人头攒动,比赶街还热闹。有的扶老携幼,有的成群结队,更有不少看上去七、八十岁高龄的老者,尽管一步一喘,步履艰难,仍是那么虔诚地走向神瀑。

  难说我们一行和佛教还有某种缘份吧,进山途中我们有幸和一位大活佛带领的僧人队伍同行,其中还有一个面貌稚嫩而俊秀的小活佛。转经路上巧遇僧队,我顿长拍照兴趣,远远地把镜头对准了他们。大活佛到了我的面前,正担心他责怪我给他们拍照的时候,他却笑容满面地主动问我从哪儿来的。这一下我可高兴了,因为这样一来我可以把大小活佛和僧队此行的活动摄入我的资料库了。

  第二天,我们在神瀑下两次目睹了大活佛的佛事活动。第一次是在一个依岩洞而建的寺庙前,虔诚聆听讲经的信徒们静跪在活佛前,把寺庙围得水泄不通。我走进寺庙一看,里面香火正旺。一位僧人非常神秘地告诉我,今天这个寺庙迎来大活佛真是幸运了,寺顶原本干燥的大石岩正冒出滴滴水珠呢。我举目一看,光滑的岩石顶上确实布满了点点滴滴的小水珠,一些藏民还正用小木棍或荆竹杆戳取水珠。我边看边想,这滴滴水珠究竟和大活佛有没有关系暂且不去深究,但可以肯定的是必然和大自然的生态环境紧密相关。僧人和藏民把水珠和活佛联系在一起,倒是和佛教信徒们崇拜和敬畏大自然、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息息相通的。第二次是在神瀑下。难怪藏族同胞们把此地视作神瀑,一看这气势就够恢弘的了:万仞绝壁,拔地而立,直顶苍穹。陡然在雪山与绿地之间的悬崖峭壁简直是神界和人间一道不可逾越的隔障。沿着峭壁顶端,一字儿撒下一排清泉,在山岩前形成了一快巨大的幕帘。峭壁下,活佛和成百上千的僧人与藏族群众一起跪拜在水幕中,向着神瀑,向着神人之

分类:云南旅游游记 | 评论:1 | 阅读全文(1807)

束河印象

[ 2008-04-17 17:43:00 | 作者:相约云南 | 出处:原创 | 天气:晴 ]

有矫情的伪小资说,丽江的时光是柔软的,那儿的水车翻开一页又一页隐藏的岁月。他(她)们说丽江的巷子、酒吧、说丽江的水、丽江的艳遇、丽江的柔情。

  我一直是一个喋喋不休的人。可我在丽江,特别是在束河茶马古镇却不敢开口大声讲话。我生怕我的饶舌惊扰了岁月底层最最凄美动人的歌吟。

  徜徉在束河古韵悠悠流水潺潺的石板街上,我所能做到的仅是将脚步放轻些,再轻些。

  时是冬日 不支持Flash
人间四月天最美是江南
全球花样酒店生猛爆料
海港城亚非欧文化明珠
聚焦国内知名企业
午后。有金子般光泽的阳光跌落在束河沟渠里摇曳的水草上,有鱼儿在洁净的潭底梦见天空中多情的飞鸟……

  那些从钢筋水泥的丛林中逃到这儿疗伤的都市人,他们将啤酒、饮料装在竹篮中用一根草绳系了让它在潺潺的流水中上下浮动。

  我想,来到这儿的人都是有福的。他(她)们远离了喧嚣、倾轧来到这儿,他们都成了赤子。

  在丽江,有个传得很广的故事,说的是有个外国记者在丽江,看到那里的人都很悠闲,走路都非常慢,每天会有很多人在四方街上晒太阳,什么都不做。终于有一天,他忍不住对一个晒太阳的老太太说:“你们整天这样,不觉得浪费时间吗?”老太太反问:“你们忙忙碌碌活八十,我晒晒太阳也活八十,你为什么那么着急去赶死呢?”

  在去九鼎龙潭的途中,一位老太太朝我迎面走来,抬头见我,随即停下蹒跚的步履侧身让到一旁,慈祥地微笑着让我过去。那一刻,久违的感动撞击着我的心房。

  玉龙雪山在距古镇十余里外静如处子。

  粉墙黛瓦。鳞次栉比。空灵雅致。远离尘嚣。

  站在“一米阳光”外我自言自语:再有两天就是春天了。那时应是:春风又起漫山的花朵朝向温暖的阳光,寒冬已去铺天盖地的芳草一直连到了天边。

  束河归来已有时日,不经意间读到这样一段文字:“天上没有不散的云霞,地上没有不朽的年华。人类创造出的一切正如同人类自身,从诞生之日起便进入了消失的过程,无论它们多么富于创造力或多么坚不可摧……”

分类:云南旅游游记 | 评论:1 | 阅读全文(1834)

600年的大理古城 3000年的风花雪月

[ 2008-04-17 17:45:00 | 作者:相约云南 | 出处:原创 | 天气:晴 ]

大理旅游网

  冬季到古城去“看”风

  初识大理,大抵源于两处:金庸小说中段皇爷的“一指神功”点出了南诏古国的清远神秘,引人掩卷遐思;上世纪六十年代电影《五朵金花》一曲“蝴蝶泉边来相会”,更将大理风光唱遍大江南北。

  大理历史深远,素有“文 不支持Flash
人间四月天最美是江南
全球花样酒店生猛爆料
海港城亚非欧文化明珠
聚焦国内知名企业
献名邦”美

  樱花盛宴 绮丽美好 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

  三世同堂 全家出游 出游,寻找春花暖阳

  名。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给大理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而在玉洱银沧之间,自然风光绮丽多姿,苍山如屏,洱海如镜,蝴蝶泉深幽诡秘,风、花、雪、月四大奇景,更将大理引向3000年前的古远时代。

  大理还是白族的主要聚居地。多彩的民俗风情,“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建筑特色,都为人们探寻南诏古国打开了一叶窥秘之窗。

  寒冬悄悄而至,正是大理古城的“风”最撩人的时节……

  流水绕街巷 四季花常开

  在州府大理市,还给我们繁盛喧闹的感觉,而到了大理城,却是古朴而幽静了。大理城的城区道路至今保持着明清以来的棋盘式方格网结构,城内由南到北,一条大街横贯其中,深街幽巷,由西到东纵横交错,全城清一色的清瓦屋面,鹅卵石堆砌的墙壁,显示着大理城的古朴和别致。

  清冽的泉水从苍山流进城里,穿街绕巷,经过一家家门前。养花种树,已成为大理人的传统和习俗,他们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大小不等的花园,名贵的大理山茶花、杜鹃花,各种红花绿叶伸出墙外,连成一条条花巷,弥漫了全城。初到古城,穿梭于大街小巷,叮咚水声不绝于耳,如奏三弦。“家家流水声,户户养花忙”果然名不虚传。

  三方一照壁 四合五天井

  大理古城北23公里的周城是一个村落,全村居住着1500余户白族居民,是大理最大的白族村镇。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典型的以“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封闭式庭院形式构建的白族民居。有独成一院,有一进数院,平面呈方形。造型为青瓦人字大屋顶,二层、重檐;主房东向或南向,三间或五间,土木砖石结构,木屋架用榫卯组合,一院或数院连接成一个整体,外墙面多为上白(石灰),下灰(细泥)粉刷。

  与游牧民族不同,白族自古以来从事水稻为主的农业生产。定居是农耕民族最主要的特征,因此,注重居住条件成了白族最传统的生活方式。在客籍和土著杂居的地方,过去曾有这样的俗语流行:白族人是“大瓦房,空腔腔”,客籍人则是“茅草房,油香香”,意思是白族人节衣缩食到了倾其所有也要建造起结实舒适的住宅,而客籍人即便是住在简陋的茅草房里,吃食却毫不马虎,茅草房里经常油味飘香。在旧时代,建盖一所像样一点的住房, 往往成了白族人花毕生精力的大事。他们追求住宅宽敞舒适,以家庭为单位自成院落,在功能上要具有住宿、煮饭、祭祀祖先、接待客人、储备粮食、饲养牲畜等作用。

  白族民居特别重视照壁、门窗花枋、山墙、门楼的装饰。照壁是一主两厢三主庭院的必要建筑,多为一高两低的挑檐飞角青瓦盖顶的墙体;居主房正前,连接两厢山墙,使三方形成封闭庭院。照壁正中以石灰粉刷,书以四眼题字,或嵌大理石屏;四周镶勾出扇面、长方、圆形等图案,中以水磨或粉彩绘画。门窗特别是主房堂屋的格子门,多为云木、红椿、楸木、云山等名贵木材,雕上金鸡富贵、喜上眉梢、麒麟呈祥等吉祥图案。大门座选用海东青山石精凿成芝麻花点,砌出棱角分明的基座,上架结构严谨、雕刻精细、斗拱出挑、飞檐翘角的木制门楼。

  点苍山有灵 独生天竺石

  大理石头多,白族民居大都就地取材,广泛采用石头为主要建筑材料。大理民间有“大理有三宝,石头砌墙墙不倒”的俗语,指的就是建房取材的特点。石头不仅用在打基础、砌墙壁,也用于门窗头的横梁。这种用材的特征沿袭的是南诏时期的建筑方式。据记载,南诏的民居建筑就是“巷陌皆垒石为之,高丈余,连延数里不断”。

  滇西高原,群山间悠然升起的一列山屏,白峰幽峡,梦一般悬浮在流云高湖之上。这便是大理的苍山。

  苍山有灵,生于此山的石头,或玉润明洁,或苍翠晶莹,或含云纳雾,或陷峰藏泉,似乎天地独钟这片山水,把大千世界万般情景,都凝结在大理石中,幻为永恒。

  大理石的称谓很多:因石出自苍山而名“点苍石”,因有“凉生肘腑间”质感而被诗客称为“醒酒石”,因有“凤凰玉女点石”的传说而被山民叫作“凤凰石”,官家征石时作贡又名“贡石”,民间用于柱础称“础石”,因大理古称榆城而名“榆石”,大理古有“天竺妙香国”之称而名“天竺石”,最终称为“大理石”,当然是宋代大理国建立之后。

  世界所产的大理石,以意大利为最多,却以云南大理的最为奇美

分类:云南旅游游记 | 评论:1 | 阅读全文(1818)

首页 上一页 ...456 下一页末页

您可以按 列表 | 普通 浏览

导航

归档

我的简历

  • 昵称:相约云南
  • 注册日期:2008年03月13日
  • 城市:昆明

公告

欢迎大家来我的博客做客,相信一定能够给您的云南之行带来帮助。

最新回复

  • 暂时没有回复

统计

  • 访问人数:392767 人
  • 创建时间:2008年03月13日
  • 发表文章:208 篇
  • 上传相片:2 张
  • 回复总数:0 篇
  • 阅读总数:135157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