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re `id`='6536' limit 1吉祥的礼赞——承德普陀宗乘之庙_北京北京游记攻略_山水旅游黄页
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旅游攻略 > 吉祥的礼赞——承德普陀宗乘之庙

吉祥的礼赞——承德普陀宗乘之庙

北京天地通达旅游公司 | 发布于2007-03-28 11:10:00 | 来源:转载 | 目的地:北京
吉祥的礼赞——承德普陀宗乘之庙 
公元1770年,在位35年的乾隆皇帝60大寿,次年又值其母皇太后钮钴禄氏80圣寿,内蒙、新疆西藏等地少数民族首领要来祝寿,乾隆皇帝效仿其祖父康熙皇帝60寿辰营建溥仁寺的做法,御命在承德修建普陀宗乘之庙。 
普陀宗乘为藏语布达拉的音译,是指观世音菩萨的道场,汉意为吉祥的普陀山。普陀宗乘之庙的建筑形式和平面布局均仿西藏布达拉宫,故又有小布达拉宫之称。寺庙建于避暑山庄北部一墙之隔的山坡上,依山就势,占地22万平方米,是外八庙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寺庙,是中国迄今唯一一座仿西藏布达拉宫的实体建筑,尽管规模小于西藏布达拉宫,却显得气势恢弘,令人惊叹。 
整座寺庙分成前、中、后三部分。 
前部分包括山门、碑亭、五塔门,至琉璃牌坊止,属汉式建筑。其中五塔门的设计与修建,显示出了乾隆皇帝的睿智,体现出了清朝统治者兼收并蓄的宗教政策和对少数民族宗教传统的尊崇。白台之上黑、白、黄、绿、红五座喇嘛塔自东向西一字并列,其颜色、装饰代表着不同的含义: 
五种颜色代表藏传佛教的五大教派:黑色代表笨波派(黑教),白色代表噶举派(白教),黄色代表格鲁派(黄教),绿色代表萨迦派(花教),红色代表宁玛派(红教)。黄色塔居中,是因为黄教是西藏地区的执政教派,又被清政府确定为国教。 
五座塔装饰不同,代表五方佛:黑色塔饰金刚杵,代表不动金刚佛;白色塔饰法轮,代表大日如来佛;黄色塔饰宝贝,代表宝源佛;绿色塔饰宝剑,代表不空成就佛;红色塔饰莲花,代表无量光佛。 
佛教的最高礼仪是“五体投地”、“顶礼佛足”,无论是皇帝本人还是王公大臣,从塔门下走过,就是“以头顶佛足”,等于向佛顶礼膜拜了。 
五塔门前有一对石象。象力大能负重,一头大象相当于500匹马的力量,能够承担起普渡众生的重任,因此成为大乘佛教的象征。另据佛经记载,佛祖释迦牟尼在讲经时多次提到,在他的前世中曾有一世为象,并且是大象王,所以大象又成为佛的象征。 
琉璃牌坊为三间四柱七楼式建筑,翼角翘起,斗拱层叠,色彩典雅,体现出皇家寺庙高超的建筑风格。它既是前部与中部的分界线,在当年又是一条等级界线,根据普陀宗乘之庙下马碑碑文记载:“嗣后凡蒙古扎萨克来瞻礼者,王以下、头等台吉以上喇嘛等,准其登红台礼拜,其余有官职者,许在琉璃牌坊瞻仰。余概不准入庙门。” 
琉璃牌坊至金刚墙为中部,其间依山势起伏筑有14座白台,当年用来作经堂、佛殿、僧房、塔形水门等。白台是西藏寺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用价值极高,是藏式建筑特色的体现。普陀宗乘之庙共建有31座白台,对寺庙起到了点缀、装饰、障景、添景的作用。白台最具特色的是盲窗的设置。盲窗,意似盲人的眼睛,有窗的形状却无窗的功用。其作用有三:一是适应藏区的气候环境,阻挡风沙,抵御寒暑;二是阻隔世间尘俗对僧人的干扰,增其向佛之心;三是起到装饰作用。 
金刚墙之内为后部。主体建筑大红台是整座寺庙的核心。 
大红台通高43米,气势宏伟。底部为18米高的白色座基,为实心白墙装饰性建筑。上部为25米高的红台,外观7层,1—4层为实心台基,盲窗装饰;5—7层为群楼的外墙,盲窗与真窗相间点缀。红台南面正中自上而下嵌饰6个工艺精美、色彩艳丽的琉璃佛龛,供奉6尊无量寿佛,暗寓为乾隆皇帝祝60大寿;上部女儿墙东南西三面饰有89个供有无量寿佛的黄琉璃佛龛,表示向皇太后祝贺80圣寿。89加6为95,暗寓九五至尊,君权神授,祈求国泰民安,江山永固。 
大红台内部为“回”字形3层楼阁,东南西北四面每层各有11间,构成“回”字外框。东群楼为“庋经之阁”,用来收藏经文,当年藏有藏经108套,满文般若经18套;南群楼为“秘密胜境”,是传授密法的道场,一层供有黄教五世祖,其东西各有一座8面9级19米高的紫檀木千佛塔,塔身佛龛内各供鎏金无量寿佛1 080尊,合计为2 160尊;西群楼为“大乘妙峰”,意指佛所居住的圣地;北群楼为“极乐世界”,意指阿弥陀佛所住的圣地。四面匾额均为乾隆皇帝御笔亲题。 
“万法归一”殿位于群楼中央,显示出了藏传佛教的崇高地位,又有四面朝圣之意,也隐含了皇权的中心地位。这里是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乾隆皇帝曾在这里接见过万里东归的渥巴锡一行;六世班禅曾经为蒙古等族王公大臣、喇嘛活佛讲经说法。“万法归一”殿面阔、进深各7间,重檐四角攒尖顶,四周有回廊。殿顶覆盖鎏金鱼鳞铜瓦,加上鎏金脊兽和惊雀铃,共耗费黄金一万四千多两,显得金碧辉煌,气势非凡。大殿的装饰、佛像摆设等均体现出了祝寿时的喜庆、祥和、隆重。其建筑艺术水平居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1929年11月,瑞典探险家斯文•海丁来承德时发现此殿,叹为“中国建筑史上一颗瑰丽的明珠,具有高超艺术的杰作”。他与美国大财阀洛克菲勒联手,仿制了一座与万法归一殿同样大小的模型构件28 000多个运回美国,组装后两次在世界博览会上展出,引起了世界的轰动,并由此引发了全球性的东方探险热。美国土木建筑工程名录只把中国的两个建筑列入建筑模型范例,其中之一即为万法归一殿。此殿在日军侵华期间曾经历过浩劫,时至今日,日军掠夺中国文物的痕迹依然清晰可见,提醒来此游览的华夏子孙勿忘国耻,勿忘历史。 
普陀宗乘之庙始建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三月,竣工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八月,历时近4年半,其间经历了洪水与天火的两次洗礼,是外八庙中建筑时间最长的寺庙。此庙落成之时,恰逢土尔扈特部在年轻首领渥巴锡的率领下,冲破沙俄的层层阻拦,历时半年之久,跋涉上万里,由伏尔加河流域东归祖国。此事在当时举世震惊,充分展示了清中央政府的凝聚力。乾隆皇帝龙颜大悦,传旨召见渥巴锡等人,并在刚刚落成的普陀宗乘之庙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封赏有关人员。 
土尔扈特万里东归,是普陀宗乘之庙落成时乾隆皇帝收到的一份厚重贺礼。同时,由于普陀宗乘之庙的建成,使蒙、藏等族人民心中至尊活佛的“神”常驻承德,加强了清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统治,巩固了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这是吉祥的普陀带给乾隆皇帝和清政府的吉祥,更是带给中华民族后世子孙的吉祥。如今,这种吉祥已经传遍了大江南北、五湖四海,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拥有的一份和平的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