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旅游资讯 > 旅游资讯 > 四川乡村旅游再现勃勃生机

四川乡村旅游再现勃勃生机

发布于2023-07-06 10:40:00 | 来源: | 资讯分类:旅游资讯

近年来,四川乡村旅游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活力持续释放,不仅夯实了四川文旅经济发展基础,也有力拉动了全省文旅经济消费,已经成为文旅经济基本面的重要支撑。随着2023年春夏乡村旅游旺季的到来,四川各地乡村旅游活动丰富多彩,融合发展步伐持续加快,市场信心和消费活力快速恢复——

眉山:节庆推动消费复苏

“开春以来,生意就好起来啰,这段时间几乎天天满房!”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民宿“竹里人家”老板柳文明兴奋地说,“生意好了,精神就爽,身上好像有使不完的劲。”

柳文明的快乐生活并非个例。今年春季以来,眉山市适时启动了2023“寻美乡村·乐游眉山”大型乡村旅游季活动,截至目前已经吸引了超过1000万人次游客,带动文旅消费强劲复苏,激活了乡村振兴发展新动能。

眉山市青神县的竹林里、小溪边、山野中,成千上万的绿色光点在黑夜里如星光闪烁,恍若绿色仙子,吸引着很多游客慕名前来。“我们通过保护萤火虫,让青神生态资源转化为旅游吸引物。”青神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余瑶说,“截至目前,到青神观萤的游客已经超过了20万人次。”为了留住游客,青神县推出了萤火虫狂欢节、美食节、欢乐跑、民俗表演、篝火晚会、竹竿舞等一系列乡村旅游活动。在该县黄水凼观萤点,村集体利用流转农房开办的萤光餐厅和民宿,今年以来收益已经超过50万元。

在眉山,“好耍”的项目还有很多。

洪雅县青杠坪村依托2万多亩茶园,打造了以茶文化为主题,集精品民宿、特色餐饮、会议会务、文化体验、茶文化研学等功能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项目茶客空间。春茶才冒尖儿,西安游客王莉莉就带着全家老小来到了青杠坪·茶客空间,体验采茶、制茶的乐趣。今年,洪雅县春茶采摘暨品鉴展览会在青杠坪村举行,文艺表演、非遗手工制茶大赛、洪雅县首届汉服采茶大赛等一系列特色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青杠坪村党总支书记王顺说:“依靠着茶文化特色旅游,村集体每年保底收入5万元,示范区内农户每年固定收益达3万元,有力助推群众增收。”

油菜花开时节,仁寿县青岗乡一望无际的油菜花开遍整个原野。油菜花节的举办,让青岗乡热闹非凡,游客纷至沓来,各式当地小吃和旅游纪念品应有尽有,供不应求。农家乐更是家家爆满,让经营者和从业者乐开了花。

仁寿县的油菜花节刚过,彭山区黄丰镇的橘花就迫不及待地香艳了各处。橘花节上的庆丰收狂欢嘉年华热闹非凡,黄丰柑橘“花果同树”带火农旅经济,有效地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

眉山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王枫介绍,今年春季开始,眉山市以2023“寻美乡村·乐游眉山”大型乡村旅游季活动为带动,结合各区县、各景区开展的特色文旅活动,做到了月月有节庆,吸引了众多游客走进眉山踏青赏花、休闲度假,激发了文旅消费活力。

万源:茶旅融合促进振兴

深山藏古韵,茶香飘四方。在四川省达州市万源市30万亩富硒茶园,绿意盎然、茶芽肥硕,空气中弥漫着淡淡茶香。井溪镇猫坪村茶园中,茶农杜尚菊用手指夹住一簇鲜叶,指尖稍微用力便将茶叶轻松摘下,动作如行云流水。不多时,茶篓中铺满一层翠绿的鲜茶,她的脸上也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被命名为“中国名茶之乡”的万源市出产之茶香浓、味醇、回甘,拥有巴山雀舌、巴山早、一山青等20余个茶叶品牌。

阳春三月,万源市成片的茶园成为市民游客踏青的好去处。游客徜徉在茶园小道中,以漫山绿茶树为背景拍照留念,亲手采下一片片茶叶,体验采摘的乐趣。

大力发展茶旅融合,是万源市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近年来,全市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特色,突出万源茶叶个性化特点,加大了石塘、旧院、固军等地沿线茶叶基地的改造提升力度,在石塘镇瓦子坪茶叶基地进行了补植补造茶苗,对沿线茶园进行肥水管理,并通过乡村振兴衔接项目,在石塘镇杉林湾村建成茶叶加工厂,建立茶叶大豆融合示范基地,为精品旅游发展夯实了产业基础。

依托丰富的茶资源,万源市近年来着重突出茶叶、茶村、茶山主体,把茶产业发展与旅游业发展相结合,推出色香味俱全的万源美食、独具特色的茶园民宿,吸引游客品茶、体验茶文化,大力延伸产业链。一个个茶旅融合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在万源兴盛起来。

围绕“茶”核心,万源以富硒茶业为核、以秦巴文化为魂、以现代科技为本,着力建设集茶叶科研、茶叶生产、茶叶加工、产品销售、茶园观光、文化体验、茶艺培训等多功能多业态于一体的茶走廊。

通过深入挖掘千年茶文化底蕴,万源市还提炼形成了“以茶立德、以茶力行、以茶励志、以茶求同、以茶促廉”村规民约,坚持“以茶促旅、以旅带茶”的发展思路,打造出3条茶旅融合旅游环线。目前,万源市年接待游客量达500万人次以上,综合收入近50亿元。全市茶旅融合产业已成为助农增收、助推全域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万源市委书记倪欣坦言:“茶和旅是万源的支柱产业、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我们将持续以茶园为载体,以茶旅游为主题,以茶创意为动力,持续开展‘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行动,有力推动乡村振兴。”

丹巴:小民宿撬动大经济

近年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以“古碉·藏寨·美人谷——中国最美丽乡村”为核心品牌,以全域旅游和乡村振兴为抓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特别是民宿接待,收到显著成效。

每年,丹巴县安排不少于500万元的旅游专项发展资金,重点用于乡村旅游和民宿经济发展。该县制定出台了《丹巴县民宿国际旅游目的地总体规划暨重点村落特色民宿发展规划》,不断修订完善《丹巴县民宿提档升级管理办法》,对全县民宿行业作出科学规划和具体指导。同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审批和传统民居建筑风貌保护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村寨民居传统建筑风貌保护工作的通知》,最大程度地保护民宿的形和文化的魂,做到形神兼具。

发展乡村旅游和民宿经济,需要“环境、资金、设施、观念、人才”5个基本要素,从长远角度看,关键在于本土人才的培育和聚集。为此,丹巴县把招揽本土有识之士、企业家参与和大学生返乡创业作为聚人聚才的重中之重。

喜悦秘境民宿由一幢藏式民居改造而成,房屋内部装饰体现出浓浓的民族传统文化,外部则与周边的农房、田园和古碉完美地整合在一起。陈志便是这家民宿的老板,他在西藏拉萨工作多年后,一次偶然的丹巴旅游经历,让他决定留在这里创业。

喜悦秘境只是丹巴民宿产业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丹巴县邀请了20多名丹巴籍公职人员或企业家回乡,累计动员大学生返乡创业发展乡村民宿25户,对外招商引资发展30户。大学生返乡创业和招商引资企业为丹巴发展民宿接待带来了创新的理念和先进的管理,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市场,这些立足长远和根本的务实举措有力促进了民宿业的快速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丹巴县还成立了民宿联盟协会,采用规范标准、分散经营、统一管理、集中营销的运行模式,实现抱团发展。目前,仅甲居镇成立的民宿分联盟就有50家民宿加入其中。

目前,“农村就是景区,农业就是景点,农民就是旅游从业人员”的全域旅游理念在丹巴已经深入人心;“全域旅游走村入寨、乡村接待四面开花、民宿经济如火如荼”的产业格局已经形成。

数据显示,2022年,丹巴县接待游客30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3亿元,旅游从业人员达到1800多人,全县群众因旅受益达70%以上,旅游直接从业人员增收达3万元以上,示范户、高档民宿每户年均收入突破200万元,初步形成了“旅游惠民”全域增收产业体系。

安岳:“石刻+旅游”注入新动能

近日,当记者走进位于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的卧佛院时,这里游人如织。“安岳石刻的精美程度,放之全国也是难得一见。”来自江西的游客张明胜说,“因为爱好石刻慕名过来,才发现安岳有山有水有乡村,值得玩味的地方还挺多。”他计划多留几天,在安岳好好体验一下“石刻里的乡村”。

卧佛院是卧佛景区的核心景点,是唐代建设的摩崖造像石窟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逢节假日,大批游客慕名而来。2020年,四川省和重庆市正式启动了资阳大足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规划建设工作。同年,卧佛村农文旅融合示范点项目建设正式启动,通过“石刻+”,打造一个集旅游、会议酒店、考古研究、商业物流于一体的禅养旅居度假目的地,不仅吸引了不少企业进驻,带动了文旅项目的投资落地,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纷至沓来。

为了留住游客,近两年,卧佛景区周边的配套建设可谓如火如荼:从县城经快速通道去卧佛景区方便快捷,旅游绿道的打造让旅游交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沿途还建了许多农家特色小院、农家乐和度假村等。

如今,在跑马滩水库码头乘坐轮渡前往卧佛院,放眼望去,红墙黑瓦的民宿楼房依次排开,水月集禅意主题商业街区雏形已现……目前,该村已经建成5个景观节点和长廊码头游客服务区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卧佛书院、祈福长廊等景观,三期项目预计将于今年内全面完工,建成后预计带动经济增长2000余万元,吸引当地群众就近创业务工600余人,人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

卧佛村的热闹只是安岳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缩影。

作为全国知名的“石刻之乡”,安岳县近年来积极探索“石刻+旅游”发展新模式,重点推动北部、中部、东部3个文旅组团发展——依托卧佛院,建设“石窟+水”组团,预计投入23亿元,着力打造成渝中部康养旅游区;依托圆觉洞、千佛寨景区,建设“石窟+数”组团,预计投入21.7亿元,着力打造安岳石窟数字展示中心;依托毗卢洞、华严洞、茗山寺景点,建设“石窟+山”组团,预计投入40亿元,着力打造“安柠石光”巴蜀文化体验区。

截至目前,安岳县依托底蕴深厚的石刻文化和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已建成A级旅游景区6个。

安岳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李伶说,未来,安岳县还将新建一批星级农家乐、乡村酒店、旅游民宿,引导更多镇、村争创“天府旅游名镇”和“天府旅游名村”,为乡村旅游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松潘:乡村成为度假新选择

感受民族文化、品尝美味藏餐、赏冰瀑晒暖阳……入夏以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再度迎来旺盛的旅游人气,众多游客在游览5A级旅游景区——黄龙景区之余,走进乡村体验别样的民族风情和特色文化。

松潘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近年来,当地把乡村旅游作为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全力补齐各项基础设施短板,努力丰富产品体系,以此激发乡村旅游活力。

因距离县城近、民族文化氛围浓厚等因素,青云镇谷斯村极具旅游发展潜力。为此,青云镇党委、政府争取了400余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和乡村旅游区建设。

麦吉村则投资建设了观景平台、生态停车场等基础设施,恢复了松茂古道沿线关键节点茶马古道遗址遗迹,打造了一批民宿、土特产店、民俗风情体验馆等,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

通过基础设施补短板行动,松潘县越来越多的乡村正成为游客旅行度假的新选择,全县旅游迸发出了新活力。

“以前只是到黄龙景区游玩,现在还能去乡村买点绿色果蔬、吃点藏式美食、住一住藏家民宿,到了晚上还能围着篝火跳锅庄吃烧烤,体验越来越好了。”日前,自驾前往松潘的游客江依林向好友分享了自己的旅游体验。

在打造特色乡村旅游产品过程中,当地注重保留地域特色、生态风貌、民族风情,推出了一条串联各景区景点的独特民俗风景线,构建了“全域、全时、多元”的生态文化旅游格局。据统计,松潘县目前已建成上磨村、牟尼沟村等10个精品旅游村寨,完成了17个乡镇的25个特色微景观打造,形成了集休闲旅游观光、生态康养、民俗体验、亲子互动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松潘县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让当地百姓看到了机遇,他们纷纷利用自家房屋开餐馆、建民宿,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共享旅游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每逢夏季,自驾行驶在九环线途经松潘的路上,许多游客被占地3000余亩的薰衣草花海所吸引。“景区年均门票收入达到170多万元,景区内的餐厅、咖啡厅和其他娱乐设施多由本地百姓承包,有效带动大家创收。”松潘高原现代农业产业园相关负责人介绍。

最近几年,体验位于上纳咪村的光和云朵精品民宿出现在不少川西自驾游客的旅游计划中。民宿的成功“出圈”还解决了村民们的就业,他们中有的成为藏餐厨师,有的成为民宿管家,有的成为民宿摄影师。

“全村51户村民以土地入股,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每年村民们都能收到一笔不菲的分红。”上纳咪村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