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旅游资讯 > 导游资讯 > 指尖编出万千“小生灵” ——记重庆市级非遗项目巴渝棕编传承人王先奎

指尖编出万千“小生灵” ——记重庆市级非遗项目巴渝棕编传承人王先奎

发布于2023-06-16 16:46:00 | 来源: | 资讯分类:导游资讯

重庆市万盛经开区万盛老街,一排古色古香的门店中,有一间特别醒目。门楣左右分别插着一面红底黄旗。旗子上,“先奎棕编”4个字十分亮眼。这就是重庆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巴渝棕编(老黑山传统棕编)传承人王先奎的棕编工作室。

走进工作室,三面靠墙的展示柜中全是棕编作品。大的近两米长,小的只有两三厘米。这些惟妙惟肖、精巧生动的作品全都出自王先奎之手。

缘起:有天赋 技艺精进

棕编,又称草编,是以棕榈树叶为原料编制的工艺品,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王先奎今年59岁,是重庆市万盛经开区黑山镇鱼子村人。鱼子村位于黑山脚下,依山傍水、竹林丛生,资源丰富。编竹器所需的材料——竹子,都来自大黑山。

王先奎的父亲是竹编手艺人。从小,王先奎就喜欢看父亲编竹器:竹椅、竹筐、竹篮、竹匾、竹筛……他天赋高,六七岁时看父亲编筲箕,不用专门教,不多久就会了。陪父亲上山砍竹子,随手撕几片棕叶,他就能编出简单的小动物。“我们小时候基本没有玩具,自己编几只蜻蜓或蚂蚱,约小伙伴一起玩,十分快乐。”王先奎说,“但是我没有想到,自己会与棕编结下了终生的缘分。”

2003年,在重庆打工的王先奎到渝北龙溪古镇玩,看到一个小摊贩在销售用新鲜棕叶编织的小蜻蜓、小蚂蚱,围观的游客还不少。他的心被触动了:“我也会编这些小玩意,怎么就没想到能卖呢?”后来,王先奎开始在景区、古镇门口摆地摊售卖自己的棕编作品,很受游客欢迎。

但是,他遇到了难题:新鲜棕叶编出的作品虽然嫩绿好看,但是保存不了多久,尤其是夏天。王先奎开始思考改进技艺:能不能用干棕叶来编呢?他开始尝试把鲜棕叶采摘回家,经过煮、蒸、杀毒、阴干等程序,棕叶熟透,由绿转黄。虽然颜色暗了一点,但是干棕叶不蔫不萎,编出的作品防腐防蛀,保存时间更长久。

干棕叶编出的作品更受游客欢迎。一次摆摊时,有位顾客问:“你可以多编一点吗?我想批发80件。”王先奎喜出望外,回答道:“当然可以!”为了准时交货,回家后他把家里人都动员起来赶工。手艺得到认可后,他的顾客越来越多了。

棕编作品如此受欢迎,激发了王先奎更大的创作激情。他经常钻研棕编技艺,除了最基础的撕、拉、穿、扣、折、绕等,他还钻研出单编、双编、四编、多编,以及单叶单编反扣法、双叶双编反扣法……“说出来很多人不相信,其实我的棕编技艺全都是自己琢磨出来的。”王先奎说着,摘下头上的鸭舌帽,“你看,我的头发都掉光了,就是钻研棕编磨光的。”为了让棕编“小生灵”们更加立体生动,有时候半夜想到一个方法,他立马起床开始尝试。很多时候,他一边钻研一边尝试,忘记了吃饭。

就这样,在他的指尖之下,更多的“小生灵”诞生了:狮、熊、鹤、鹿、龙、凤……

返乡:助就业 收徒传承

2010年,万盛黑山谷景区打造了一条旅游文化街。而且,景区正在申报5A级旅游景区,前景看好。经朋友邀约,王先奎决定返乡助力旅游发展。

他在黑山谷景区南门的旅游文化街开了一个“先奎草编”工艺品店。因为作品生动,与当地文化元素结合紧密,游客们非常喜欢。

2012年,他打造了“先奎草编”工作室,落户万盛街道、东林街道。因为订单越来越多,覆盖了全国80%的省市,王先奎忙不过来了。于是,他开始招收徒弟。“我的徒弟多是残疾人、家庭妇女,我一分钱学费都不收!他们会编成品后,还可以领工资。”说到这儿,王先奎露出质朴的笑容,“棕编技艺需要更多的人来传承和发扬。”

2019年,巴渝棕编成功申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气越来越大。

王先奎信心十足,他要将巴渝棕编传承发扬下去。

王先奎说,学棕编一般只需3天就能看出是不是这棵苗子。前3天学习基本手法:撕、拉、穿、绕、缠、扣、折等,从这些手法的练习效果,就能看得出这个徒弟是不是能坚持、能学会。

3天之后,王先奎开始教徒弟们编成品。最开始是简单的昆虫:螳螂、蜘蛛、蝎子等。素材简单,就是干棕叶;工具简单,就是铁丝、剪刀和钳子。当徒弟们对这些小玩意熟练掌握后,王先奎开始教他们编“大件”:马、鹿、鹤、熊、龙、凤等。

“一项技艺肯定要长期钻研和练习才有成效,但是天赋也很重要。到我店里学习的徒弟有数百人,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粟文菊。”王先奎说。

粟文菊是嫁到万盛的一个年轻女孩,她学习棕编的基本手法只花了两个小时。这让王先奎感到十分惊讶,他马上直接教粟文菊编成品,没想到她居然看一遍就会了。王先奎不禁赞叹道:“我的数百个徒弟中,你最有天赋!”

大徒弟钱某是个聋哑人,已经跟着王先奎干了十多年,如今他能编出工艺繁杂的龙凤呈祥等造型,甚至能根据一张照片直接编出作品。“这就算出师了。”王先奎说,目前,他店里的徒弟中,有七八名是残障人士,这算是帮他们找到了就业创收、实现价值的途径。

2021年,万盛开启“非遗进校园”传统手艺教学课程。王先奎带着他的棕编技艺,先后走进万盛职教中心、重庆市第104中学、万盛小学、中盛小学等中小学授课。

从今年开始,王先奎还在区教师进修学校为全区劳动课老师授课,并编写棕编本土教材。“今后,棕编技艺将‘散作满天星’,让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了解和学习巴渝棕编。”他说。

推广:走出去 获得荣誉

返乡之后,王先奎多次参加国家级、市区级棕编比赛,屡屡获奖。

2016年9月,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传统工艺大赛在济南举行。王先奎带着自己制作的一捆捆干棕叶参赛。“都是平时编织的物件,没什么好准备的。”他回忆说,参赛的选手来自全国各地,大家围成一个大圈,每人座位前一张桌子,现场编织,同台竞技。

按照大赛要求,王先奎事先已寄去了“中华龙”等3件作品。比赛现场,一个小时内,王先奎编出了一条蜥蜴、两只昆虫,造型精美,栩栩如生。最后,他获得了二等奖。

王先奎经常带着作品参加展会。他先后赴北京上海山东贵州等地参加艺术交流博览会,一些工艺复杂、造型精美的作品成为收藏家们追捧抢购的珍品。

展示的机会越多,王先奎作品的口碑就越好。随着新媒体的普及,他还学会了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作品、录制视频发抖音等宣传推广方法。

2010年,王先奎受邀参加新加坡国际文化交流展销会。他带着亲手编制的百余件作品来到新加坡的展台上,许多外国人十分感兴趣,纷纷上前询问、购买,供不应求。“有些外国人想学棕编,我盛情难却,现场收了几个洋徒弟。”王先奎腼腆地笑着,中国传统民间技艺如此受国际友人欢迎,实在出乎他的意料。

2018年,他通过微信结识了一位西班牙友人,收到一份出口订单。虽然收入不多,但是王先奎十分开心,“棕编作品能多次走出国门,说明在国外也有市场潜力,也许还有更多的人喜欢棕编作品、愿意学习棕编技艺。”他说。

日前,笔者走进万盛老街“先奎棕编”工作室,看到七八个徒弟正围着王先奎学习棕编技艺。大家兴致勃勃,王老师热情耐心。“这么多年轻人喜欢棕编,这是一件好事。好东西就是要有人传承。”王先奎说,“这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工技艺,我会一直坚守,不断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