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旅游资讯 > 行业资讯 > 山阳发现大型喀斯特岩溶地质地貌景观(图)

山阳发现大型喀斯特岩溶地质地貌景观(图)

发布于2007-09-20 10:48:00 | 来源:网络 | 资讯分类:行业资讯

海螺殿的喀斯特地貌 

 

  近日,有关专家在山阳县杨地镇海螺殿、黑龙峡等旅游景区发现多处大型喀斯特岩溶地质地貌景观,地质遗迹保护面积达100多平方公里,重点遗迹区域达30多平方公里,大小山头40多处,岩溶洼地20多处,岩溶范围大,景观丰富,种类繁多。

 

  此次发现的地貌景观从岩溶地质分布状况来看,呈金字塔造型,岩溶洼地特征明显,洼地数量分布群集中;石芽分布面积大,数量多,在方圆100平方公里范围以内皆有石芽分布,重点石芽景观分布区域在岩溶地质遗迹保护区的中心地带,石芽满山遍野,密度相当集中,石芽的高度相对积岩原始层位高出平均层位5-8米;岩溶落水洞数十处,有的落水洞穴规模相当巨大,不少洞穴水流从山顶洞口泄出,从山下河谷侧旁排出,其水体流经洞穴的路程相当漫长。  

 

  据长安大学屈茂稳等专家教授实地考察研究,山阳县海螺殿一带的地层受地壳运动的影响,其岩溶形成过程和影响区域时间长、范围广,可达几千万年,甚至上亿年的冲蚀溶蚀过程。“喀斯特”一词源于前南斯拉夫的喀斯特高原,为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貌形态,易形成石芽、石林、溶洞、地下河等特殊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