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旅游资讯 > 行业资讯 > 旅游热能带火传统民俗节日吗?

旅游热能带火传统民俗节日吗?

发布于2007-08-18 15:17:00 | 来源:网络 | 资讯分类:行业资讯
     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造就了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七夕”情人节。与以往“洋节”热闹、传统节日冷清不同,今年以“七夕”为主题的旅游市场热潮一浪高过一浪,越来越多的旅行社开始挖掘传统节日背后的巨大商机。正如一些民俗学者所说,传统节庆文化要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深层次传递,就必须“保护和经营”并举,既要重视对传统节日的保护和弘扬,又要重视其市场培育和经营。  

  那么,旅游热能否带火传统民俗节日呢?  

  “七夕”旅游市场热闹开场  

  前不久,宁夏甘肃内蒙古青海和陕西五省区的部分旅游景区负责人在银川宣布,将联合举办中国西北风情七夕情人节“爱之旅”活动。据介绍,参与此次活动的各旅游景区、景点将根据各自特色,挖掘景区的浪漫元素,打造不同的旅游项目。比如,贺兰山岩画区将利用景区最著名的太阳神岩画开展“祭祀太阳神,让爱神作证”活动;镇北堡影视城将推出参与模拟著名经典爱情影片、乡土婚俗等活动;月亮湖将举行“情人石旁,钟爱一生”等主题活动。  

  与此同时,中旅总社联合西汉才女卓文君的故乡——四川邛崃市推出了“七夕麻辣情人节”。据邛崃市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他们不仅在重庆、上海、北京、广州、深圳五大城市海选“相如”和“文君”,同时还将点亮999盏孔明灯、999盏河灯,以营造爱与浪漫交融的氛围。  

  与往年“七夕”一些地方举办“相亲会”“单身派对”不同,今年围绕着“七夕”,似乎整个旅游市场都做足了功课。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国各地推出的“七夕”旅游活动层出不穷。例如,江西新余有“仙女湖七夕情人节”、江苏无锡有“七夕·红豆情人节”、河南南阳有“七夕牵手会”、陕西有“鹊桥会七夕文化节”、云南丽江有“2007丽江束河中国情人节”……大大小小的旅游活动纷纷热闹开场。  

  挖掘传统文化内涵成为旅游业的新卖点  

  其实,无论是旅行社还是景区,之所以热衷于大打传统文化招牌,看中的都是其背后所蕴藏的巨大市场。  

  宁夏春秋旅行社组团部调度孙燕萍说,旅游已经成为人们休闲生活的一部分,游客对旅游产品的挑剔也变得理所当然了。因此,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并设计新产品,成为很多旅游机构和景区的共同选择。 

  “做旅游这一行,如果产品同质化太严重,必然会失去生气和活力。随着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目前国内旅游业已不再单纯地炒作国外元素,而是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民俗节日等非物质文化元素来吸引游客。”宁夏山水旅行社组团部负责人孟宪华如此表示。  

  西北风情联合会办公室副主任李学超说,去年他们第一次尝试在西北地区打出“七夕”旅游品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不少景区的收入竟然比往年同期翻了一番。李学超分析,“七夕”正是依托其背后的巨大商机,吸引了旅行社和景区的积极参与。至于这种旅游热能否带火传统民俗节日,一些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短期内不会有太大作用。  

  炒热传统节日不能光靠一个行业去“战斗”  

  据记者观察,虽然一些商家和学者对于传统节日热衷不已,但社会上对传统节日的兴奋程度似乎并没有多大提高。记者日前在周围朋友中随机做了一次调查,发现80%的人不知道“七夕”又叫“乞巧节”,还有一些人甚至不知哪天是“七夕”。  

  宁夏民族艺术研究所研究员邹荣说,“七夕”与许多传统民俗节日一样,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目前旅行社只是在炒作一个干巴巴的外壳而已,这样做的结果只是“形似而神不似”。他举例说,古代人过“七夕”要在瓜果棚架下聆听牛郎织女窃窃私语,女子通常做针线活来乞求婚姻美满。但现在,别说是城里,连农村也很难见到瓜果棚架,至于让现代女性缝衣、做鞋更不可能。这些美好的精神内核都已经流失和被遗忘了。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现代商业注重利用节假日推出促销活动,但是“七夕”的商业概念尚未炒作起来,难以形成整体氛围。“‘七夕’不被重视的原因有很多,但商家未能积极引导消费者是关键。”宁夏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通明说。他认为,商家必须善于改变观念,将传统节日赋予新的内容,以挖掘新的商机,反过来再促进传统节日的宣传与传承。  

  陈通明表示,年轻人对传统节日缺乏认同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一个适合他们活动的载体,旅游行业虽然在这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仅仅依靠一个行业的力量来推动传统节日的传承远远不够。只有不断开掘传统文化的新内涵,寻找新载体,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渊源,才能把传统节日的精髓延续下去。  

  邹荣、陈通明等人呼吁,提高人们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度,社会各界都有义务尽心尽力,推陈出新,把传统节日包装得更加吸引现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