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旅游资讯 > 旅游资讯 > 桃源深处有人家 林芝桃花朵朵开

桃源深处有人家 林芝桃花朵朵开

湖北九州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秦园路门市部 | 发布于2012-04-13 10:59:00 | 来源:网络 | 资讯分类:旅游资讯
      曾经,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落英缤纷,芳草鲜美,这种误闯桃花源的美妙经历。

  曾经让无数后来人为之追寻与倾倒。在现代社会,生活在钢筋水泥之间为事业奋斗忘了抬头看天的白领精英们,更是早已忘了一个关于世外桃源的梦。

  但在这个春天里,远在西藏林芝的一场桃花节拉开序幕,唤醒了许多人沉睡多年的心愿。去哪里可以寻找桃源?雪山桃花之中,与牛羊相伴,在蔚蓝天际下,与桃花共舞。这个梦想其实并不遥远,在桃花盛开的地方——西藏林芝,处处是桃花盛开,灿若云霞的桃源。

  在林芝桃花节期间,记者远赴西藏林芝,跟随媒体采访团深入林芝地区的每个乡镇,寻访中国最美的春天。此行穿越了中国最美的景观大道318国道的精华段与滇藏线上的明珠察隅。在林芝地区,既有中国最后一个神秘的原始僜人部落,也有雪山下怒放的桃花,中国最美冰川与原始云杉林。这桃花怒放的万般风情,从“醉”美林芝开始。

  


西藏林芝雅鲁藏布江野桃花(供图:CFP)

  四月桃花始盛开

  春季里,中国最美的观赏桃花之地,就是沿着318国道,从林芝县到波密,再转滇藏线的神秘部落所在的察隅县这一路的桃花大道。在林芝县的嘎拉桃花村,举办了第十届的林芝桃花文化旅游节开幕式。

  桃花村里,大株的桃花树如同桃花仙子,簇立在尼洋河畔,雪山之下,与云朵相拥,形成密集的桃林,吸引了无数游客纷至沓来。

  桃花村里的一对藏族母子,喜欢在桃花树下唱歌,每当春天来临的时候,就对着远方的雪山放声高歌,用自己编的诗词谱的曲子,在桃花树下踏歌起舞。民间的艺术歌手,也许就从这里诞生。

  这里还流传着一种民间体育竞技——工布响箭。当地小伙子弯弓射箭,箭在飞出的瞬间发出响亮的声音,往往会吸引无数姑娘围观。抱石头比赛也是一种独特的比赛。以抱的沉重石头在短时间内绕场圈数为多者赢。胜出的小伙子意味着体力强壮,更容易得到姑娘们的青睐。

  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派乡至直白村段,也有无数的桃花林争相怒放。藏族男女老少喜欢在桃花树下过林卡,与郊游相似,在桃花树下分享美食,晒太阳,闻花香,喝青稞酒,如果你路过此地,他们一定会拉上你一起喝酒,此等美景,何不停下脚步慢赏?在这里,生活永远是惬意的慢节奏,春风沉醉的阳光午后,在桃花丛下,不妨与当地藏族人一起踏歌起舞,聆听桃花在风中怒放的声音。 贴士 赏桃花的最佳摄影地,从林芝县的桃花村开始,一直到波密的桃花沟,朱西冰川附近的东琼村,318国道沿途,可赏桃花与油菜花、雪山相辉映的景色。此外,林芝察隅县古玉乡的罗马村,也一直有最美桃花村的美誉。林芝八一镇有大量住宿宾馆,旺季价格约400至500元。

  冰川桃花下的深闺秘境

  波密,拥有世界一流的冰川与原始森林之美景。米堆冰川,岗云杉林,还有美若仙境般沿途怒放的桃花林。在《中国国家地理》评选的最美的318景观大道之中,波密段,是景观大道最精华的部分。

  桃花沟 冰川下怒放的桃花

  通往朱西冰川的路上,在318国道拐入一条村级公路,就进入了波密的桃花沟。桃花沟的桃花连绵三十多公里,从海拔2600米到3300米,桃花随着海拔气候的变化次第开放,整个4月,都可以在此赏尽桃花。

  桃花沟的桃花繁密丰盛,是我见过最灿若云霞的桃花林。两年前,这里还是名不见经传,藏在深闺的原始桃林。几百上千年的桃花树在这里自开自落,揽河自照,河两岸的村庄更是被古老的桃花树包围。

  如今,随着这片绵延不绝的桃花林逐渐被世人所知,现在这条乡村公路上,已经有来自广东等地的自驾游摄影发烧友前来采风。

  上千年的桃花树,沿着河岸,在青稞地旁一路蔓延。远处的冰川雪山,近处桃花遮掩下的色彩斑斓的藏式房屋,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是一幅大美的图画。

  沿着桃花沟抵达朱西冰川,在冰川下的朱西村,是一个人迹罕至的村落,民风依然淳朴。在一个藏族家庭里,女主人以希热情地招待了我们。一进门,她就开始勤劳地忙活,拿出家中自酿的腊肠与腊肉,地道的藏鸡蛋,纯正的酸奶,刚挤的纯牛奶逐一端上。

  她很少出门,不会讲汉语,却一直憨厚地冲我们笑。她的收入来源和附近的村民一样,靠采集松茸、养殖牛羊为生。女主人的丈夫有几个兄弟,其中一个兄弟出家为僧侣,在有宗教信仰的家庭里,这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

  这里的生活悠闲自在。在冰川下的高山牧场放牛羊,与马相伴,累了在桃花树下背靠着酣睡,每日清晨挤新鲜的牛奶喝,蓝天白云下,是世外桃源般清净的生活。以至于同行的一个朋友感慨,如果有一天我无欲无求,甘愿在这个冰川桃花下的村庄终老此生。岗云杉林 原始的丛林徒步

  抵达岗云杉林,沿途亦穿越了无数个被桃花包围的村庄。但到了云杉林前,依然被高大原始的云杉森林所震撼。

  这是一个刚开发的原始森林公园,云杉林里大有乾坤。为了保护云杉林,只能徒步进入。徒步线路有三条,一条通往草湖,草湖春季是草长莺飞的湿地,夏秋则河水上涨成湖。第二条通往千年云杉林,上千年的云杉王有数百株,十分壮观,但通往云杉王的路被针织落叶铺满,沿途有古老的树木纵横交错,遮天蔽日的云杉将天空遮掩,难以辨清方向,也许一个不留神,你就会迷失在古老的云杉林里。第三条路,则是通往青岗树林。这一片青岗树林被称之为妖树林,因为每当风过的时候,青岗树林就会发出奇特的声音,远近的村民听到这妖娆的声音从原始森林里穿出来,神秘诡异,就把这片森林称为妖树林。

  中国最美冰川 米堆冰川

  米堆冰川是中国最美的冰川之一。在318景观大道上,它无异于一颗熠熠发光的明珠。从国道穿行10公里路,就抵达米堆冰川所在米堆村。

  这个村落靠旅游业起家,村民几乎都靠开家庭旅馆为生。这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冰川,末端海拔只有2400米。冰川下是大片的针织阔叶带林,每逢秋季,这里就是金色的波浪海。春季里,最美的事情,是徒步或骑马到米堆冰川的湖畔,三公里的路程,穿越丛林,抵达冰川脚下,在太阳跃出或日落时分,可以清晰地看到冰川在湖水里的倒影。

  当地专家介绍说,米堆冰川盛名在外,但随着全球气温暖化,游客大量涌入,并喜欢踏上冰川拍照,导致冰川日渐消融,已经逐年在融冰。再不加以保护,多年后,米堆冰川或将不复存在。为了保护冰川,现在已经在修建冰川下的景观台,并禁止游客踏入冰川。

  在米堆冰川附近,位于昌都的然乌湖也是一大亮点。与米堆冰川成为川藏线的神雕侠侣。

  贴士 米堆冰川在318国道附近,桃花沟在318国道波密段,拐入乡村公路,路口有清晰的指示牌,该路段直接通往朱西冰川。岗云杉林过桥进入,徒步三小时后可从另一出口出行。波密的酒店住宿在200元左右,旺季约300元。仁青家庭旅馆、神鹰酒店等最受自驾游旅客欢迎。

  走进中国最后一个神秘的原始部落

  在林芝地区东部的察隅境内,居住着大约一千五百人多名僜人。他们并非少数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却没有自己的文字。因此,他们属于少数民族之外特别的存在,无论是书籍还是影像,很少有对僜人这个特殊群体的记载与描述。只有近年来,随着察隅的开放,僜人才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

  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僜人,究竟有什么神秘的过往与非同寻常的生活?带着强烈的好奇与一千零一个疑问,我在颠簸的车上翻越了德姆拉山,绕过天险之路,在易发生泥石流、塌方与雪崩的原始土路上,提心吊胆地过了一个又一个垭口,10小时之后,抵达中国与印度的边境——察隅县城。

  僜人部落 原始的婚姻方式

  原来,从察隅县城到僜人生活的下察隅镇,还有两个多小时的颠簸土路。翻越重重冰天雪地的雪山之后,进入察隅,这一路,有清水河相伴,郁郁葱葱的原始丛林,掩盖各种动物生活的足迹。古玉乡的罗马村,大片桃花沿着村庄怒放。从高寒地带进入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景观的跨越反差之大,令人惊叹。

  在如南方春天一般的春雨连绵之中,我终于见到僜人部落的首领阿洛松。他家的房子是松木和竹枝搭建而成,院内有眺望台与芭蕉林环绕。在客厅的一面墙上,挂满了各式的牛头,据说,这是一种财富的象征。而另一种更隐晦的财富与地位展现的方式,是老婆的数量。在外界流传的说法之中,僜人部落的首领拥有多个老婆,并以纳的妻子数量为荣,这个传说,也在同行媒体中成为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显然,阿洛松逃不过媒体对此话题的围攻。他很坦诚地说,因过去僜人实行买卖婚姻,婚姻大事由父母兄弟或家里的牛羊数量决定。僜人从刀耕火种与狩猎为生的山上迁下村庄之后,从此废除了买卖婚姻,自己也改变僜人传统的一夫多妻做法,尊重女性的恋爱与婚姻自由,实行一夫一妻制。

  在古老的僜人首领屋子里,男女地位悬殊,须从不同的门进入。女性居住偏房,男人为一家之主,居住主卧。屋子的中心用以烤炭火,屋底下则是饲养鸡、猪等家禽的圈笼。17个房间里,多妻侍奉一夫,越是勤快麻利做饭,饭菜做得可口的女性,才可获得丈夫的青睐,搬到主卧。现在,这个屋子已经成为被参观的地方,僜人部落女性的地位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察隅的沙马村,是离中印边境最近的村子,距离印度直线距离七公里。

  原生态歌舞 古老的传承

  在察隅新村的广场上,我有幸看到了僜人原生态的歌舞表演。他们男女各半,以传统祈祷、踏歌起舞的方式,表达对太阳、土地等自然的原始崇拜。在对歌之中,男人头上系着头巾,敲打皮鼓向姑娘求爱。姑娘们笑着躲到一侧,眼波流转,身上佩戴着银手镯,举手投足之间展现曼妙的舞姿。在广场一旁僜人老妇人,光着脚,耳垂上带着硕大的银耳鼓,戴着上一辈留传下来不流通的银币,躲在人群里看热闹,一走路,身上的银器叮当作响。

  村长介绍说,老一辈的僜人妇女,以耳洞越大为豪,须从小就穿耳洞,并放入竹片扩大耳洞,直到可以佩带硕大的银耳鼓为荣。直到老年,银耳鼓的重量将耳垂拖长,是一种福气的象征。

  然而,这种做法在年轻的僜人姑娘身上已看不到痕迹。在现代文明的洗礼下,她们佩带轻盈的银耳环,尽情地跳舞,下雨天穿上小皮鞋,只是歌声依然延续了僜人的语言,踏歌起舞中,悠扬的声音穿越云霄,婉转动听。

  贴士

  下察隅的海拔平均1300米,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自驾游在边防四团办理过桥证,边防证在察隅边防大队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