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旅游资讯 > 行业资讯 > 全国双百强旅行社的排名 上海入围旅行社的数量首次超过广东

全国双百强旅行社的排名 上海入围旅行社的数量首次超过广东

发布于2005-05-13 09:21:00 | 来源:广州日报 | 资讯分类:行业资讯
     在国家旅游局昨天公布的全国双百强旅行社的排名中,上海入围旅行社的数量首次超过广东,更加致命的是号称广州四大旅行社中的广东中旅、广之旅、广东国旅排名分别退后5位、24位、23位,无一进入前十位。


  “广州旅游市场已经从‘大众观光型’转向了‘休闲度假型’,”广东金融学院工商管理系刘伟教授昨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然而,由于受制于体制问题,广州旅游业难以及时跟随这种变化,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


  现状:


  粤旅行社全线下滑跌出前十


  在广东旅游界一直以中国最大的旅游客源地自称,以旅游业各项指标都居全国首位自居,以“全国三分天下有其一”而沾沾自喜的时候,国家旅游局在“非典”后的第一次旅行社年检结果无疑是一盆“冷水”。昨天,国家旅游局公布了2004年全国旅行社年检情况报告和全国双百强旅行社的排名。在拥有双百强旅行社数量前十名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上海首次超过广东排在第一位。


  广东旅行社中排名第一的是广东中旅,在国际旅行社100强中排名第11位,而在2002年广东中旅排名是第6位。与此同时,广之旅和广东国旅的排名也分别从12位和17位,下降至36位和40位,这样广州的所有旅行社没有一家进入全国前十位。而进步最快的要数南湖国旅,排名从98位升至29位。这样“全军覆没”的结果在实行双百强排名后还是第一次出现。


  据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资深人士透露,双百强的排名标准是全国国际旅行社前300名中,以旅游业务营业收入、旅游业务毛利润、入境旅游外联人天、入境旅游接待人天、实缴税金、外汇结汇六项指标进行排序产生的,是以这六项指标位次之和由小到大选取前100名旅行社。广州的旅行社虽然在营业收入上表现不错,但在毛利润和外汇结汇这两个指标上排名落后,拖了后腿,特别是受到“非典”影响后,入境旅游团队方面一直未有良好的恢复。


  原因:


  体制挡住旅游业发展步伐


  南湖国旅总经理布立凯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一针见血地指出,广东旅行社体制改革的滞后已成为影响广东旅行社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他解释说,这是因为旅游市场正处于不断发生变化的经营环境之中,游客正不断追逐自助游、自驾游等休闲度假型旅游产品,而体制不灵活的传统旅行社显然很难适应这种旅游市场的快速变化。


  另一不愿透露姓名的旅行社负责人告诉记者,广东旅游业很明显处在渐渐萎缩的情形之下,这是因为旅行社本身的服务出现了问题,导致游客逐渐丧失了对旅行社的信心,旅游业的信誉度也在逐渐丧失。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造成这种结局还可能与旅游市场有关。这是因为广东的旅游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游客已经渐渐成熟,不会盲目去追逐一些观光型产品,消费方式越来越多元化,这导致旅行社传统的组团市场下降颇为厉害,也造成了排名的下跌。


  对策:


  突出特色、个性化产品


  有关专家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造成广东旅游市场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旅行社的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比如云南线,各大旅行社的行程、住宿、餐饮和景点大同小异,所以游客选择哪一家旅行社都可以,才会造成各大旅行社大打“价格战”,损害了整个旅游市场。


  他还表示,游客已经走向成熟,开始理性消费,也根本不在乎多花一两百元,只要旅行社提供的旅游产品有足够的吸引力,游客玩得尽兴,满意度高,旅行社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客源市场。


  还有专家认为,随着广州作为商贸中心地位的巩固与发展,旅游市场潜力也非常巨大,造成现在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旅行社没有认真分析自助游、自驾游以及商旅客人等散客市场状况,如果能够针对这些散客市场推出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将扩大旅游市场“蛋糕”,利于旅游业整体协调发展。


  专家看法:


  旅游市场从大众观光型转向休闲度假型


  广东金融学院工商管理系刘伟教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广州旅游业目前已经从“大众观光型”转向了“休闲度假型”,市场正在不断发生变化,然而目前大部分的广东旅行社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组团和接团业务上,甚至因为市场竞争的激烈分流了市场而造成企业经营业务的下降。而北京、上海等地的旅行社在体制改革后已经迅速确定了发展方向,或者重组上下游的酒店、餐饮等资源,甚至上海春秋已经从旅游包机进入到了廉价航空,这些在紧密资源上的多元化给了旅行社更大的发展空间。


  因此,他建议,广东旅游业应该尽快研究市场上的这一变化,并推出相应的产品来适应市场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