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按 列表 | 普通 浏览

天门文化——隐逸文化

[ 2008-05-12 21:04:00 | 作者:tianmenshan | 出处:原创 | 天气:晴 ]

天门山隐逸文化在整个天门山文化中占有很大比重,充满着神话色彩,显得扑朔迷离.开天门山隐逸文化先河的是神农皇帝的雨师赤松子.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中有张良“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的记载;清道光《永定县志》中亦称“良得黄石公书后,从赤松子游,邑中天门,青岩各山多存遗迹”.清同治《直隶澧州志》,《续修永定县志》及清光绪《永定县乡土志》等,也有关于赤松子在天门山炼丹的记载.山上,至今有赤松峰,金水池,丹灶峰,赤松桥,赤松岩,山下则有赤松村,赤松坪,赤松溪等地名或遗址.历代以来,留下许多吟咏赤松子在天门山炼丹的诗文.
战国时期的鬼谷子,是步赤松子后尘上天门山修炼的又一名人.他是纵横家鼻祖,苏秦与张仪都是他的门生.天门山西北谷石壁上有鬼谷洞,清道光《永定县志》载,此洞“石室幽邃,下有清流,相传鬼谷子居此学《易》,今石壁上有甲子篆文.”103年后的《永定县乡土志》说“洞在天门山绝壁,无路可阶,有樵者误入洞,见壁上画字如篆文,离奇不可辨.欲再往,云气怒涌不可支.归述之人,好事者往寻之,竟路迷不得入.”1981年有个采岩耳的汉子缒绳入洞,见洞口有四个石凳,他掀下两个打算留作纪念,走进三里许,水声哗哗,云雾怒涌,路断而返.下山寻石凳,竟不可得.此后无人入洞探求.相传鬼谷子在此洞面壁学《易》,苦心研究“捭阖策”,著书十四章.

传说鬼谷子还下山传授了“鬼谷神功”,北麓官黎坪一带的硬气功鼻祖就是他.清永定知县赵亨铃在《永定县志》中写道:“赤松之丹灶,鬼谷之清流,久为神仙所栖息.选胜探奇,低徊俯仰,应叹古人其往矣,犹幸遗迹之依然.”他肯定了这些遗迹的文化意义和价值,可谓见仁见智,鬼谷洞的学问很深,充满着神秘色彩.

生于晚唐,终于后晋的慈利县处士周朴,见藩镇割据,朝政腐败,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他愤世嫉俗,到天门山灵泉院拜佛参禅,终隐于天门山.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马殷入湖南被封为楚王,多次请他出山为官,都被谢绝.这位出污泥不染的处士,终于天门山,葬于山之南麓,石砌古墓至今犹存,其著作有《灵泉诗集》等.

入天门山隐居的还有明末李自成的干将野拂.《永定县乡土志》载:“明季野拂自夹山寺飞锡此山.野拂为闯贼余党,事败,削发为僧,竟逃天诛.”他在天门山寺当和尚多年,祖师殿匾额上的“天门仙山”四字,相传为他所书.死后葬于慈利县高峰茅庵,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邑人为之树碑,碑文称他“壮志轩昂,丰姿凛烈.抱经天纬地之才,久恨权阉;乘捣海翻江之势,敢逐寇林.枕戈待旦,方期恢复中原;拔剑登坛,定欲扫平寰宇.”“是以逐鹿不事,竟甘泉石之栖.”

其后多有上山隐居者,均为厌世,避世,迷恋于山水的文人逸士,都有着不平凡的身份和历史背景.天门山以博大胸怀接纳和安抚他们,终而得其所,得其乐,遂其意.他们上山隐居,或致力于寺庙营建,或苦修身心,或为诗为画为文,经长年积累,赋予天门山以深厚的文化蕴涵.

分类:默认分类 | 评论:1 | 阅读全文(609)

天门文化——山水文化

[ 2008-05-12 20:58:00 | 作者:tianmenshan | 出处:原创 | 天气:晴 ]

山水文化是天门山文化的主体。篇章较多的是讴歌天门山自然风光的诗文,特别是峰诗、洞诗、青山白云、朝晖暮霞之诗,历代吟咏不绝,异彩纷呈。
  这些诗文中,十六峰诗占绝大部分。天门十六峰是天门山近百座山峰中的佼佼者,它们造型各异,因形得名,竞奇斗妍,其名曰高远、玉堂、玉壶、金匮、丹灶、漆园、弩牙、箭杆、笔架、将军、老僧、天姥、负儿、猿点、鸡笼、簸箕。这些十六峰诗,有的写整体,有的写个体,有的写景,有的藉题发挥。

  清代熊国夏作《天门山赋》,将十六峰巧妙的联缀起来,读起来琅琅上口,给人艺术享受。刘耀黎有三十四韵的《天门山十六峰》也是联十六峰于一体的诗,重点在状其形,写其意,而不拘泥于十六峰峰名的文字局限和次序先后,故无刀斧痕迹,读起来自然流畅。十九韵的《天门山十六峰歌》,是戴联科的力作,有民歌特色,将十六峰联缀得生动、自然;其长短句式,使人联想到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高雅、隽永。这些一脉贯通、一气呵成的集十六峰于一体的诗章,气势磅礴,感情充沛,凝聚着作者对天门山炽热的爱。

  至于十六峰的个体诗,现保存下来的,平均每峰三至四首。元代杨 、明代沈钟、郑序、叶守礼等对十六峰皆分别有吟咏,现除沈钟外,其余均残缺。杨 十五首与沈钟十六首均为五言律诗,文字精深、内容含蓄、格调高雅,分别将各峰意境挖掘得很深,有独到的见解。

  古人从天门诸景中选出最为精妙的“天门八景”,分别为高远鸣钟、丹灶飞烟、石门凝碧、天漕瀑布、鬼谷清流、玉峰晴雪、断山飞石。清代庄以宽、俞永弼、俞良谋、俞耀、庄世恭、徐奏钧等分别有诗咏之。

  同时,与十六峰相匹配的还有雷、电、风、云、泥、蛇、龟、祖师、玉皇、鬼谷、果老、老龙、玄天、钟、合山、求儿十六洞,明清时期为之赋诗撰文者不乏其人。这十六洞大部分较为幽玄,有文学观赏价值。

  天门洞虽不在十六洞之列,但吟咏者却极多,诗的品位也较为高雅清悠。元代翰林张兑曾有“天门洞天云气通,江东峨眉皆下风”的惊人妙笔。明万历通判李有朋《风洞》诗中的“泉滴石根疑作雨,壁临天眼恍生风”,写出了它的奇特,而“欲穷极底深无际,觉处方知天地空”诗句,则含有深刻的寓意。

  天门山的龙、雷、电、龟、蛇洞在清嘉庆贡生王师麟的《游天门山记》中,显得清丽、离奇。他写道:“登玉堂绝顶,四顾豁然,惬人心目。见夫仙溪环其麓,灵泉出其巅,龙头现瑞,凤尾呈祥,仙人笔架诸峰,以及龙雷龟蛇之洞,积翠堆蓝,含烟喷雾,奇形幻状,皆收入顾盼中。”

  那个时候,这里树深林密,人烟稀少,举目南望,唯见“雪里杉松”,“叠嶂”盘,“备墩”静,从天门山一直连绵到崇山,气势不凡。

  天门山的古山水诗究竟有多少,现已无法清理收集。此后,天门山下文人,几度以天门山命名组织诗社吟咏内容已然超过天门山范围,而成为含天门山文化在内继承永定文化的诗社。

  清末民国初年,有侯昌铭、曾道坤、杨良翘等人组建嵩梁诗社,聚会唱和。其中许多诗配合辛亥革命,反对封建,宣传共和,提倡男剪辫子女放足,有强烈的时代色彩,惜无诗集传世。

  1947年6月,在普光寺成立的天门诗社,有覃鲤庭等28位文人参加,县长李善后担任名兴誉社长,三乐小学校长庹悲亚为副社长。后有《天门丛刊》第一期传世。年底李善后调离,诗社停办。

  天门山为武陵之首,它为广大文人名仕提供了良好的山水诗画素材,其诗文风格清逸脱俗,甚为后世学子之青睐,历来盛传为秀奇山水诗文一葩,成为张家界文化的精髓,深深的影响和倡导了张家界人的严谨学风,为现在张家界好进务学之风奠定了基础。

分类:默认分类 | 评论:1 | 阅读全文(678)

天门文化之一——书院文化

[ 2008-05-12 20:55:00 | 作者:tianmenshan | 出处:原创 | 天气:晴 ]

自元至清,永定卫,县先后兴办了天门书院,聚奎书院,嵩梁书院,城东书院和瀛洲书院,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天门书院和嵩梁书院.
天门书院于元代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建.此前有一位从四川来的“义不臣元”的官吏王申,征得长老和尚的同意,在天门山开馆办学,讲授孔孟之道.澧水河畔有一“先世蜀人,徙居天门山下”的财主田希吕,闻王申在山上开馆办学,以老乡身份,说服父亲和几个叔叔上山“受教,乐闻其说,思结屋以馆公.会大德七年癸卯改慈为州学”,“乃请于官,建学宫,立礼殿讲堂,具祭器,置学田二百亩.提学官闻于朝,名之曰天门书院”.田希吕既出钱办书院,也就被当道聘为山长.此书院开始建在天门“山中,傍邻獠峒,职教罕至”,因年久失修而“摧腐”,后由田怀德“输财力”,“度地于澧水之阳,天门之麓”而另修(见余阙《天门书院记》).永定卫“士民怀道,鼓箧而至”.有贯侯阿思南海牙为之“据经引史,开析释义”,教得生动活泼,使卫县学风“欣欣融融,有如邹鲁(引自余阙《天门书院记》)”,教育事业空前兴旺,人材辈出.建院十八年时,山麓杨中进士,擢升待制翰林.建院四十七年时,县人张兑又中进士,授翰林国史编修,受到皇帝接见.当时,一个县出了两个翰林,世人刮目.元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书院毁于战火.这个书院,共存了四十九年。

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河南信阳人郭六宰任永定知县,他认为“永邑为澧兰沅芷之近区,有屈平宋玉遗风焉.其泽既远,其教易施”.为了弘扬屈宋遗风,施以教化,他择址于县文庙之前,普光禅寺之侧,修建嵩梁书院.清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十一月竣工,有“头门五间,青云亭一座”.此书院虽建在天门山下,仍以嵩梁为名,旨在继承弘扬天门书院传统.乾隆获悉,颁赐匾一块,御笔题写“重道崇儒”四字.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知县韩凤仪对书院进行了扩修,“旧亭累石增高,塑吕祖像于其上;二门五间,课堂三间,楼二层,上供魁星;正房三间,中供文昌;左右书斋各五间;讲堂之下,耳房各二间,仓大小三间;在东耳房内,头门围墙内,田三亩,大小十四丘;青云亭下有荷花池”,规模相当可观.

一时,诸生王允香,王前凯,刘起鳌,戴联科,王庭驹,丁启文等纷起步韵唱和,书院内外,一片吟咏声.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拔贡覃怀远主讲嵩梁书院,其严谨的治学作风,使书院研究风气很浓.道光年间担任书院主讲的还有刘德尊,秦应远等人.清同治年间,六十三岁考中科举人的邑人张序枝,担任山长.他勤于治学,训戒学员极严,书院里文风纯正,雅士如云.

清末永定县二家河人侯昌铭,曾担任嵩梁书院主讲,他光绪十一年中举,四年后进京应试,被录任为内阁中书,为光绪皇帝撰稿并书写诏书.后因受维新思潮影响,和谭嗣同交往甚密,不容于慈禧,于1898年隐居原籍,自号退园老人.晚年,在知县王树人的恭请下,执教于嵩梁书院.由于名声显赫,德才出众,慈庸诸县才子争到他门下受教,书院讲学再次出现高潮.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废科举,改嵩梁书院为高等小学堂”.此书院历五朝皇帝凡143年,为弘扬天门山文化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此外,还有明初兴办的聚奎书院,清嘉庆年间兴办的城东书院,清光绪年间兴办的瀛洲书院,都对弘扬天门山文化,培植永定学风,净化民俗和培养人才,有着巨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分类:默认分类 | 评论:1 | 阅读全文(745)

星云大师游天门山

[ 2008-05-12 20:52:00 | 作者:tianmenshan | 出处:原创 | 天气:晴 ]

星云大师,江苏人,1927年生,12岁在南京栖霞山出家,后授记为临济宗第四十八代传人,1949年春到台湾,1967年创建佛光山,1991年创办“中华佛光协会”,1992年在洛杉矶成立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星云大师长期宣扬“人间佛教”,撰写出版的《释迦牟尼佛传》《星云禅话》《佛光祈愿文》等佛学作品,在佛教界和民间流传甚广.

2007年6月,星云大师来到了天门山.

佛家弟子在天门山索道下站列队等待

星云大师在众人的簇拥下抵达天门山索道下站

星云大师仰望天门,目光中尽是虔诚

星云大师在天门洞下接受湖南卫视的独家采访

分类:默认分类 | 评论:1 | 阅读全文(717)

天门山名篇佳作

[ 2008-05-12 20:49:00 | 作者:tianmenshan | 出处:原创 | 天气:晴 ]

天门南楼
唐/周朴
华亭参后最幽元,一句能教万古传.
猿抱子归青嶂外,鸟衔花落碧崖前.
虽知物理无穷际,却恐沧溟有限年.
为报五湖云外客,何妨来此老林泉.
弥勒峰
元/杨 辀
鹤立山椒望,天低万里沙.
过云遮豕肠,飞锡护晨霞.
猿献岩前果,鸟啼风外花.
不须新梵宇,此景属仙家.

天门山图
明/张兑
我家三世居山国,寝食嘻游见山色.去年前向京华行,万里平原载车辙.
荆山嵯峨镇南纪,华岳金精照秋水.太行绵延坠马首,北望居庸雪中峙.
归来泛舟淮与江,匡庐相接高崆凶.南过潇湘望衡岳,九嶷苍梧罗烟幢.
此生倦游历艰蹇,故山屼嵂聊游衍.今年直上天门峰,始觉从前兴犹浅.
天门洞开云气通,江东娥嵋皆下风.低昂二八若昆季,意气相倾争长雄.
清猿夜号霜竹折,猛虎昼啸山石裂.风来往往神听闻,日上时时天帚揭.
烟萝纷敷薜枝垂,细禽飞来如枣肥.六月仙源溪水涨,中有洞府藏蛟螭.
可怜宜都周内史,古冢垒垒在山址.感时抚景亦怆然,周朴短篇焉足拟.
兹山冠绝平生游,安得云梯登上头.左携赤松右浮邱,下视八极尘埃浮.
杨侯此图谁为写?天下名山无似者.他日功成期早归,相与为邻住山下.

游天门山记
清 胡世安
田子玉音,宗人诚一与予居近天门山,山甚高而景最奇,心窃慕之,畏其险,不果游也.丙子秋,三人约游,会以事阻.越三年戊寅秋,得遂所约,偕二,三童冠载酒携筇乘舆而往.西行数里,遇一老叟,年七十余,兴甚豪,步更矍铄 ,拉以前道,北向而登.初,遇一岭,横亘云表,苍翠欲滴.叟曰:“是名马鬃,对岭峰曰猿点.”久之,陟岭,同人喘息坐,忽虫鸟作世外声,草木作世外气.田子曰:“此别一天也.”叟曰:“犹有进.”无何,叟攀缘而上,同人亦缓随之,相与行歌,几忘乎形骸之外.既歌且和,上云梯,过土地垭;未几而断山桥矣.至桥,各选石坐.叟指曰:“桥之左,乃赤松山,闻丹灶存焉;右为足迹岩,闻有祖师拇迹.”坐久,复起,俯断处深不可测,白云满壑,流于峭壁,窣窣如有声.田子掷石试之,久方响,响在白云间,又久响在空谷,又久响在对峰,不知其所止也.过桥半里许,一石如人踞;援石而上,有古木,枝皆拳曲下垂.田子曰:“此岂倒生树耶?”童子曰:“雪压故也.”相顾而笑.陟岭,欲设饮,值微雨霡霂,飞洒如雾,四顾峰头,尽为云掩,林际万籁作声,益增岑寂.遂共投寺中,至则衣履尽湿.明日天霁,仰观群峰,浮于雾面.田子喜曰:“天其假我以游乎!”于是携手缓步,搜奇探胜.时诚一为僧请卜塔址,叟亦留.予与田子,童冠数人,离寺眺望,异态毕呈,信步而前,乎入仄径,萦纡曲折,藤萝络石夹道,幽趣逼人,遂扪石缘木而下,幽奇怪伟,莫可名状.既下,沿路皆峭壁,周环如城,石罅出泉声,铮琮如琴筑.据石小憩,忽睹青嶂间树动叶落,忽寂忽喧.审睇之,乃猿戏也.傍石壁而东行六七里,仰见天门洞启,吐翠吞青,云开阊阖,门下万石崚嶒,莫辨径同.相与跨石而登,且畏且喜.既至,而十六峰在望,眼界为之一空矣.门内多凤尾竹,门上约百丈许,有石乳下垂,悠扬倏忽,非雪非珠,謦咳一声,如花雨乱坠.田子脱冠而审之,坐玩良久,益觉山容变幻,幽趣横生.田子顾余而叹曰:“嗟乎,予数人生长于斯,谓是童子时嘻游地也,乃至今日,始识天门之奇异.”临返,又欲寻天漕瀑布,玉壶鸣泉,意倦于行,而童冠亦促之归,乃各折凤尾竹一枝,觅原路,投寺中信宿而返.

分类:默认分类 | 评论:1 | 阅读全文(678)

文坛巨匠沈从文与天门山

[ 2008-05-12 20:47:00 | 作者:tianmenshan | 出处:原创 | 天气:晴 ]

沈从文先生(1902~1988),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学者.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懋琳,休芸芸等.湖南凤凰(今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苗族.1918年小学毕业后随本乡土著部队到沅水流域各地,随军在川,湘,鄂,黔四省边区生活.1923年到北京自学并学习写作.1924年后开始发表作品,并与胡也频合编《京报副刊》和《民众文艺》周刊.

沈从文先生(1902~1988),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学者.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懋琳,休芸芸等.湖南凤凰(今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苗族.1918年小学毕业后随本乡土著部队到沅水流域各地,随军在川,湘,鄂,黔四省边区生活.1923年到北京自学并学习写作.1924年后开始发表作品,并与胡也频合编《京报副刊》和《民众文艺》周刊.

1928年到上海与胡也频,丁玲编辑《红黑》,《人间》杂志.翌年任教于中国公学.1930年起在武汉大学,青岛大学任教.1934年起编辑北平和天津的《大公报》副刊《文艺》.抗日战争爆发后,到昆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抗战胜利后,任北京大学教授,编辑《大公报》,《益世报》等文学副刊.从1926年出版第一本创作集《鸭子》开始,沈从文先生出版了7O余种作品集,被人称为多产作家.至40年代刊行的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蜜柑》,《雨后及其他》,《神巫之爱》,《旅店及其他》,《石子船》,《虎雏》,《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如蕤集》,《八骏图》,中篇小说《一个母亲》,《边城》,长篇小说《旧梦》,《长河》,散文集《记胡也频》,《记丁玲》,《从文自传》,《湘行散记》,《湘西》等.还有论文集《沫沫集》,《废邮存底》,《云南看云集》,批评专集《现代中国作家评论选》,以及多种沈从文的选集和多卷本《沈从文文集》等.

他的小说取材广泛,描写了从乡村到城市各色人物的生活,其中以反映湘西下层人民生活的作品最具特色.代表作《边城》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表现自然,民风和人性的美,提供了富于诗情画意的乡村风俗画幅,充满牧歌情调和地方色彩,形成别具一格的抒情乡土小说.

他的创作表现手法不拘一格,文体不拘常例,故事不拘常格,尝试各种体式和结构进行创作,成为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文体作家”.他的散文也独具魅力,为现代散文增添了艺术光彩.一些后来的作家曾深受他创作风格的影响.在文学态度上,沈从文先生一直坚持自由主义立场,坚持文学要超越政治和商业的影响.

1948年沈从文先生受到了左翼文化界猛烈批判,郭沫若斥责沈从文先生:“一直是有意识的作为反动派而活动着”.1949年,沈从文先生放弃了文学创作,被安排到中国历史博物馆,担任了一名历史博物馆的讲解员.

沈从文先生的下半生从事文物,工艺美术图案及物质文化史的研究工作.1978年调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任研究员,致力于中国古代服饰及其他史学领域的研究.先后发表了《唐宋铜镜》,《龙凤艺术》,《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学术著作.与沈从文先生在国内的默默无闻相反,沈先生在国外名声鹊起,于1980年应邀赴美国讲学,并进入诺贝尔文学奖的终审名单.1988年,86岁的沈从文先生因为心脏病复发离开了人世,为后人留下了无限的惋惜.

分类:默认分类 | 评论:1 | 阅读全文(584)

天门山游记

[ 2008-05-12 20:44:00 | 作者:tianmenshan | 出处:原创 | 天气:晴 ]

作者:水凌
天门山位于武夷山脉的西段,距上清镇七公里处,与嗣汉天师府南北对峙,是龙虎山旅游风景区新近开发的一处旅游景点。今年7月初,我应朋友的邀请,雨中游了一次天门山,虽然所见有限,却也别有一番情趣。
那天,我们到达天门山的时候已是下午四点多钟,原本不太晴朗的天空突然云雾笼罩,不一会儿就下起了小雨(说是小雨,实际上更像浓湿的雾)。细雨如丝,在微风中悠悠飘流,像一匹硕大无边的白绸从天际抛撒而下,将天门山严密地包裹起来,遮掩起来。从山下望上去,天门山与天际连成一体,白茫茫难睹真面貌,显得神秘,透出诱人的魅力。
霏霏细雨中,我们从两扇巨石对峙的“天门”进山,然后沿着溪旁的羊肠小道,在树丛中缓慢地踩着泥泞向上攀登。路很窄,只能容一人行走,龙虎山管理局的黎副书记告诉我们,天门山还刚刚开发,从今年“五一”黄金周起,游客逐渐增多,为了满足旅游发展的需要,现正在溪的对岸修筑一条人行小道,把上山和下山的道路分开来,方便游客游玩。正说着果然看见几个民工在对岸挖山开路,黎副书记隔溪大声叮嘱他们,要绕开树开挖,不能伤害一棵树。
我们一边气喘吁吁地攀登,一边四下观望。能见度很低,数米之外由树木筑成的一堵绿色墙铁桶似地把我们围在中间,绿墙后面是雨幕,密密匝匝,白茫茫分不清东南西北。那绿墙和雨幕似在与我们竞赛,无论我们或快或慢向上攀登,她始终与我们保持相同的速度和相同的距离,而在我们身后也有一堵绿墙和雨幕,以同样的速度和距离正一波一波地向我们追逼过来……
导游小姐说,雨天游天门山,与晴天游的感觉大不相同。睛天游,放眼四望,青翠葱郁,溪水碧澈,风烟俱净,天山共色,顿觉神清气爽;雨雾中游虽所看有限,但人行其中,云拥雾绕,得道得佛,飘飘欲仙。导游小姐是当地人,虽只有十七八岁,但在外边闯过世界,见过世面,能说会道。她绘声绘色地告诉我们,天门山一年四季景色不同,无论什么时候来游玩,你都可以感觉到她的神奇、神圣和变幻莫测。春天,绿染枝头,红闹山坡,鸟鸣空谷。晴则金光四应,红绿万端;阴则烟雨空蒙,云海变幻。夏天,横柯上蔽,绿荫如幕,疏枝交映,寒生树影,幽静深远。秋天,天高云淡,蝉鸣千转,红叶满山,瓜果飘香。冬天,或明静摇落,万物静谧;或银装素裹,梅香暗送。我们一边听小姑娘神侃,一边努力透过绿墙和雨幕的围困,极目张望。上视,则苍天茫茫,深邃不可测;下瞰,则雾海云烟,高低不可辨。蒙蒙雨雾中,我们置身其中,与山融为一体,声息相通,神灵互应,达到了人与自然的极致和谐。
溪上有木桥沟通两岸,溪水清洌,碧波荡漾。我们站在桥上看溪水时急时缓流过,便想起孔圣人说过的“智者乐水”的话。圣人说的话自然流传千古,不过愚意以为老人家这话说得不够周全,道理自然很明白,水、阳光、空气都是生灵万物生命所系,所以不仅智者乐水,即如我辈凡夫俗子见到如此柔和妩媚的溪水,也会忘却尘世的势利与卑污,心灵和理智得到洗濯。溪水从绿墙和雨幕中急匆匆地向我们奔来,又神秘地隐匿于我们身后的绿墙和雨幕之中。涓涓细流发自树端、岩层、洞穴,汇于山谷成溪,或崩岸激石,或飞流直下,或平缓流淌,一年四季不舍昼夜,泠泠,轰轰,哗哗,不知疲倦地唱着同一首歌,不畏千阻万险奔向大海。
天门山游览区山坡陡峭,深渊峡谷,怪石遍地,形成许多陡坎瀑布景观。顺路而上,我们先后看到了姐妹瀑、青云瀑等瀑布,听到不少与这些瀑布相关联的美丽传说。姐妹瀑是天门山最美的瀑布群,它由三叠大小、形状相似的瀑布组成。鬼斧神工的是,每叠瀑布的落差、幅宽大约都是4米。这些瀑布各有好听的名字:上面的叫紫胭瀑,中间的叫紫芸瀑,下面的叫紫英瀑。传说中,她们是结拜的三姐妹,都是美丽动人的鲤鱼精的侍女,在一次保卫鲤鱼精的战斗中,与水怪同归于尽,变成了天门山中永不枯竭的姐妹瀑。青云瀑则从30多米的高处注入下面的深潭,声响如雷,水雾飘洒,大有“瀑布天上来,飞响落人间”的气势。导游说,再上去就是浪荡矶瀑布了,它流过的河床,是一块宽约30多米、长约200多米的整石。遇上雨季,涧水流量猛增,顺溪滚滚而下,掀起层层浪花,非常美丽壮观,故有浪荡矶的美称。此外还有不少瀑布,层层叠叠,在绿色广袤的天门山奏响天籁之音,吟唱大自然的博大、美丽和永恒。浪荡矶距我们当时所在的位置还有很长的一段上坡路,而这时天已开始暗下来,大家纷纷往回走。我不想放弃一睹浪荡矶芳容的机会,便在泉源熊家村委会副主任的带领下爬到了浪荡矶。当时水量不大,洁白的浪花一叠一叠地向下滚涌,水声哗哗,虽算不上壮观,但有一种别样的美,是那种一见不能忘的、刻骨铭心的美。我本想再往上爬,但副主任阻止了我,他说天黑了下不了山。我只好无可奈何跟着副主任下山。这时候天已基本黑了,脚下的路模糊不清,好在有副主任带路,我跟在他的身后高一脚低一脚往下走,虽有几次头上碰到了树

分类:默认分类 | 评论:1 | 阅读全文(791)

天门山索道

[ 2008-05-12 20:42:00 | 作者:tianmenshan | 出处:原创 | 天气:晴 ]

作者:8848
张家界天门山有两个非常有分量的世界之最,一个是天门山索道,还有一个是天门洞。

今天我单说天门山索道。

天门山索道也有三最,世界第一长高山索道,从下站到上站7455米,最高处的相对高度1218米。索道中间有一个动力站,因为距离太远,山太高,地形太复杂,也为了安全需要,便于救助。它还有一个功能,就是索道乘客还可以在下山时从中间站下来,坐环保中巴车前往天门洞,还让坐索道的游客不至于失却领略一下通天大道魅力的机会,真是一举多得,高、长、人性,设计者智慧的体现,这算得第一最。

从市区的下站上索道缆车,到第一个山头,这是天门山索道这道大餐的开胃酒。这部分可以一口饮尽,开胃而已。

从空中俯览建设中的张家界,新火车站、杂乱无章的民居、因为建设而损坏的公路以及歪歪扭扭爬行的运输车,偶尔还可以看见泥路中间的“池塘”。远处自然是那第一座杂木丛生的、翠绿的小山头,天门山在此处是看不见的,随着缆车的运行,忽然,你会发现在那些杂乱无章的民房中间忽然出现一片翠绿的草地,似乎是一个未经修饰的小花园,如果只看此处,你会惊讶“哪里来的花园城市”。

掠过马路、民居、铁路、登上山头,四周环山中一处碧绿的田园风光,安静的民居散落在山脚、田边、溪旁、远山中。山中放牧的黄牛,地头劳作的老农,小溪河道里洗衣的村姑,阡陌中攀谈的乡人,一幅和谐的乡村图画。此地仿佛传说中的世外桃源,“如果生活在此处改多好啊”我怀疑很多人此刻都会从心底冒出这么个念头。

随着索道的运行,经过山腰、山地、泥土马路、小溪、田野、黛瓦红墙的民居,一片水域跃入眼帘,已经到达天门山脚。此时为止已经尽收第二绝。

到得天门山山腰(我以为如此,实际不知道中间这个山头是否还有其他名称),一片丛林,悬崖峭壁,耸立在山腰的索道基柱,正在目不暇接时,索道中间站,已近在咫尺。过索道中间站,忽然索道沿着山坡之下,在坠入一片云雾中时,“恩?!怎这样?”,心头疑惑时,索道又以38°的坡度向上攀登,高耸的天门山望不到顶,千韧绝壁几乎贴着你的鼻子,左边天门洞正在吞云吐雾,右边云雾中群山环绕,真有一点绝顶覧山小的感觉,此时没有后边,因为那已在脚下,通天大道如带,车如蚁,此时的高绝,此时的惊险,几乎没有人不惊呼的。

在这里,有很多趣事发生,如果稍微注意下身边,有人为险峻而惊呼,有人强作镇定地欣赏,也有人紧紧靠在椅子上冒着心跳加速而贪婪地欣赏这里的绝色,还有另一类人,此刻躲在椅子下面伏着直哆嗦(我没有瞎说,有人亲见一男伏在椅子紧紧板着椅子板),各种人面,各种形状,都算在这高绝之处颇为难得的体验。

正在你体验惊险刺激之时,忽然有一惊呼“天门洞”,在正责那人夸张之时,呵呵!自己也被震住了!无法形容的奇,云雾之中似有光芒自那洞中出,那气势,此时你才能够明白,为何没有被青藏高原折服的李娜泪水盈眶而跪拜!

在正为天门洞震慑之时,有一声鬼叫“老天”把你拉回,回过头去看时,云雾缭绕中,远处山头若隐若现,近处山头白云环绕,脚下此时已有若干白云飘荡,宛若仙境。估计此时,相机内存已经存满,电池也即将耗尽,而你也就在此酝酿了很多后悔!

在意犹未尽之时索道上站已经到达。下得缆车,已经忘却了258一张的全票耗你腰包时的痛,“值得”两个字已经在心里说了好几次。

呵呵!很多朋友,以为经典到此为止。

可惜了!真是可惜了!这就满足了?难道真的以为“大墉有座天门山离天只有三尺三”全是大庸人吹牛吗?这是惯性思维,以为谁都吹,其实都因为不了解这话里所包含的真东西。唉!这句话误了多少人啊!尤其那些只花3小时游天门山和天门索道的人。

高绝只是夸张的一部分,而这一夸张部分掩盖了另外一部分真实。唉!夸张的手法固然有好处,但是对于天门山来说却是弊端大啊!就像摄影无法体现这里的真实一样。

在我随后的天门山之巅的云梦之旅中,一定有人认同这一说。

我的文笔有限,码字匠的功夫也没有,没有说出天门山索道风光十之一二。只喜好涂鸦,就在此留下这些字。

要想真了解天门山以及天门山索道,我看除了亲历,别无他法。很难从那图片、宣传片以及文字之中感受它的魅力。去张家界旅游如果没有安排一整天时间游天门山,呵呵!那是一种损失。

分类:默认分类 | 评论:1 | 阅读全文(605)

天门山印象

[ 2008-05-12 20:39:00 | 作者:tianmenshan | 出处:原创 | 天气:晴 ]

作者:微空啤酒馆
这些年没怎么沾主流风景名胜区的边儿,此行张家界心里反到有点不托底。除了黄金周住宿问题,主要还是体力因素。因为我一向是一个假装环保、假装有文化、假装自然至上、假装向往自由、假装观察四季变化的旅游爱好者,所以张家界的索道、天梯、滑竿我是不屑一顾的。索道、天梯、滑竿上山,在山顶上一览众山小之后再索道、天梯、滑竿下山,说出来会让驴界同行耻笑你后现代。不是没钱,是没脸丢人。

在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索道、天梯、滑竿对抗了四天之后,我们从武陵源乘公共汽车返回张家界市区,同车的一位长沙游客为我们推荐了一家位于市中心北正街的小旅馆,到了一看,绝对是中心的中心,算是张家界的陕西南路。在张家界市区最令人愉悦的事情是打车,三块钱起步,晚上我们从北正街去三角坪的一家火锅店吃鱼头,计价器在4块2的价位上就再也不蹦了。这坚定了我明天去天门山打车的信念。在张家界,我要像一个真正的白领那样,出门就叫出租车。

如果你恰巧也是从张家界市区前往天门山,那么普光禅寺最好不要错过。这是一座在中国佛教界占有重要地位的寺院,有阳光的早晨,普光寺的氛围安详而神秘。光线穿过屋檐或者某个缝隙落在身上,人霎时充满禅意。我个人非常喜欢寺院的氛围,前提一定是古刹。普光寺儒释道三教合一,符合和谐理念。里面有些古老的东西,想去的话最好做点功课,否则20元白花。

上天门山必须乘索道(对游客而言),这跟我最初制定的旅行计划发生了本质上的冲突。不过这也正好为我们随后的凤凰之旅提供了体力保证。天门山索道站直接联通市区,从普光寺打车仅需5元。天门山因那个能过飞机的天门洞而出名,又因李娜在此修行而更加出名。天门山索道号称世界最长的高山客运索道,从下站到上站需40分钟。在缆车上能看到的有:张家界市区全貌,新造的火车站,荷花机场,湘西田园风光,天门洞,由连绵的山峦勾勒出的完美天际线,号称世界公路奇观的天门山景区公路。当然运气好的话,还能看到绝壁上的野猴儿。

分类:默认分类 | 评论:1 | 阅读全文(598)

天门山:半空的风景

[ 2008-05-12 20:36:00 | 作者:tianmenshan | 出处:原创 | 天气:晴 ]

作者:我是小妖精
天门山,世界最长的高空索道,好美的风景。
我坐索道的时候没有留下照片,真是一种遗憾,但那半空中的风景,我永远都不会忘记。
随着轨道的滑行,索道轿箱缓缓远离站台,那四周透明的轿箱,仿佛一座具有魔力的小屋子,带着轿箱里的人凌驾与半空之上,不断地变换着风景。坐在轿箱里,脚踏的不再是坚实的大地,因而心里也不踏实,坐在里面不敢有太大的动作,偶尔轿箱一摇晃,更是让人有种轻飘飘的感觉,就如一枚树叶般,经不起一点风吹草动。
可是,半空中如此美妙的风景,又怎会因为些许的胆怯而失色呢。放眼望去,可以看见整座山的全貌,在这个位置看,山似乎更绿了、天似乎更蓝了、云也更白了。瀑布哗啦哗啦从山顶下方的洞口倾泄而出,那水那么近、那么清,溅起的水雾和着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让全身的每个毛孔都来了一次深呼吸。收入眼底的每一个风景,都是那么宁静、那么安逸,如果在这个时候,能与恋人激情拥吻,那是再浪漫不过了。
脚下,依然有人义无反顾地沿着山间小道往前走,那稀少的几个人,也成为了我们观赏的风景,而我们又何尝不是别人的风景呢?
你坐在半空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地下看你,
蓝天白云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分类:默认分类 | 评论:1 | 阅读全文(719)

导航

归档

我的简历

  • 昵称:tianmenshan
  • 注册日期:2008年05月06日
  • 城市:张家界

公告

张家界天门山为国家森公园,位于张家界市官黎坪天门山索道下站

最新回复

  • 暂时没有回复

统计

  • 访问人数:508721 人
  • 创建时间:2008年05月06日
  • 发表文章:191 篇
  • 上传相片:0 张
  • 回复总数:0 篇
  • 阅读总数:229372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