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旅游资讯 > 旅游资讯 > “追红逐绿”:兴安盟乡村捧起“金饭碗”

“追红逐绿”:兴安盟乡村捧起“金饭碗”

发布于2021-07-22 14:19:00 | 来源: | 资讯分类:旅游资讯

听红色故事,走绿色发展之路,行乡村振兴之举。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乡村旅游的致富“金饭碗”就在身边的牧草与花树之中。

今年以来,兴安盟把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进行培育,推动乡村旅游产品由单一的农业观光型向休闲、度假、体验型升级,初步形成了乡村旅游产业链。今年前5个月,兴安盟乡村旅游接待游客53.0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1亿元。

兴安盟科右前旗巴日嘎斯台乡兴安村是内蒙古东部第一个农村党支部诞生地。在兴安村第一党支部纪念馆,几乎每一幢老屋、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沉淀着让人难以忘怀的红色故事。

依托红色旅游,兴安村村民李海娥的年收入非常可观。她说,红色旅游是巴日嘎斯台乡的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接下来,她还要在自己负责的兴安湖旅游点上建设1500平方米的多功能厅,增设以红色根据地为主题的多个体验项目。

慕名而来的游客追寻着草原深处的红色印迹,感受着红色旅游给村民生活带来的变化。近年来,兴安盟大力推动红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加强红色革命旧址保护利用,使红色文化和旅游体系更加完善、红色研学教育功能更加突出,推动了全盟农乐、牧家乐有序发展,实现了农副产品附加值就地提升。

兴安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地处大兴安岭南麓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带,发源于大兴安岭的200多条河流浸润着6000多平方公里的草原、森林。

依托丰富的山水资源,兴安盟推动农牧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理念成为现实。一座座采摘大棚,打开了兴安盟的兴村富民之路。

走进乌兰浩特市葛根庙镇先锋村设施农业园区,大棚内瓜香扑鼻,一个个又圆又大的香瓜惹人爱。大棚主人高双月说,进入成熟季的香瓜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采摘,一天能带来近千元收入。据了解,先锋村共有83栋大棚,以种植香瓜、草莓和蔬菜为主,每栋大棚年收入都在2万元左右。

突泉县是兴安盟有名的农业大县。在赛银花现代农业生态园区,沿路而建的标准化农业大棚形成一道别致的风景。棚内现代化的培育设施一应俱全,香瓜、草莓、葡萄、大樱桃、火龙果等水果蓬勃生长。截至目前,突泉县有赛银花现代农业生态园、曙光现代农业循环经济园区、突泉镇城郊采摘园、太平乡五星村、杜尔基镇东泉村、六户镇和胜村等多个旅游观光采摘园,共有设施农业特色采摘大棚1000余栋,年利润3000多万元,带动就业1100余人。

兴安盟文化旅游体育局局长斯琴都楞表示,近年来,兴安盟加快农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提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内涵,进一步完善提升扎赉特旗现代农业园区、突泉曙光和赛银花现代农业生态园区、科右前旗乌兰毛都现代草原旅游景区、中旗翰嘎利—五角枫休闲旅游景区,丰富乡村旅游产品,发展草原观光游、农事体验游、民俗风情游、城市近郊游,结合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让田园变花园,牧区变景区,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