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中国56个民族
柯尔克孜族简介 柯尔克孜族历史 柯尔克孜族礼仪 柯尔克孜族节庆 柯尔克孜族婚俗
柯尔克孜族服饰 柯尔克孜族饮食 柯尔克孜族建筑 柯尔克孜族禁忌 柯尔克孜族宗教
 
柯尔克孜族简介

     我国有一部闻名世界的口头史诗。
它规模宏伟:流传在人民中间的约有60多万行。
它历史悠久:至今,最少也流传了七八百年。

  它完整珍贵:在我国流传着前后相连、首尾齐全、内容完备的几部作品,共分为八集;而前苏联仅流传着头三集。现在这部作品已有用多种文字翻译的版本。

  它主题深刻:从头到尾贯穿着为争取自由和幸福生活进行不懈斗争的精神,具有高度的人民性和思想性。

  它色彩瑰丽:在艺术风格上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艺术水平较高。它塑造的上百个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突出;它成功地运用了丰富的联想,生动的比喻,美丽的语言和动听的韵律。与史诗相配的演唱曲调,多达20多种。这些曲调时而高亢豪放,好像万马奔腾的战歌;时而低沉缓慢,如行云流水般抒情。唱述时,再配以十几种民族乐器伴奏,让听众加痴加醉。

  它是百科全书:反映了本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研究这个民族的语言、文化、历史、地理,甚至于这个民族的文学艺术等等,都是名副其实的、不可多得的百科全书……
说到这里,朋友们一定禁不住地要发问了:这部史诗既如此伟大,它叫什么名字?是哪个民族创作的呢?

  这部伟大史诗名为《玛纳斯》,它是柯尔克孜族人民世世代代的集体创作。
史诗《玛纳斯》以第一集的故事情节最为曲折动人,它从柯尔克孜族的族源传说唱起,一直唱完民族英雄玛纳斯反抗侵略者黑暗统治的一生。其他几集,主要讲述了玛纳斯的子孙后代--柯尔克孜族人民与侵略者继续进行斗争的故事,也讲述了歌颂民族团结及忠贞爱情的故事。
史诗第一集一开头是这样唱的:


……奔流的河水,
有多少已经枯干;
绿色的河滩,
有多少变成戈壁滩;
多少、迹罕到的荒野,
己变成湖泊水滩;
平坦的大地冲成了深洞;
高耸的山崖变低塌陷。
一切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啊!
帷有祖先留下的史诗,
仍在一代代地)流传。


   据历史学家考证,柯尔克孜族的先民,史称。"鬲昆"、"坚昆",最初游牧于西伯利亚西部的叶尼塞河上游。公元840年,建立黠嘎斯汗国,唐朝曾封其首领为英武诚明可汗。元朝统一其地后,在此建立廉州,称其为吉利吉斯,并输送大量工匠和农民帮助他们改变叶尼塞河流域的落后面貌。16至18世纪,沙皇俄国侵占了叶尼塞河吉利吉斯的大片领土,他们被迫迁往大山西部的伊塞克湖地区。大约在明末清初,发展为柯尔克孜族。进入19世纪后,清朝政府更趋腐败衰落,沙俄又乘机强占了我国在中亚地区的大片领土。从此,柯尔克孜族成了一个跨境而居的民族,我国的柯尔克孜族人数较少。全国柯尔克孜族有14、1多人,主要分布在新疆,其中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有11万多人,其余分布在伊犁、塔城、阿克苏和喀什等地区。另外、在黑龙江省富裕县内有数百人,是200多年前清军强制迁往那里的。
 语言文字 柯尔克孜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柯尔克孜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来匈语支克普恰克语组,属于粘着语类型。

  柯尔克孜族的文字,在叶尼塞河流域时期用如尼文字母拼写的古柯尔克孜文。信奉伊斯兰教后,即使用察合对文。1955年经政府批准,用30个阿拉伯字母拼写的现代中国柯尔克孜族文字被正式使用。

  文学 柯尔克孜族有丰富的珍贵文学遗产,其特点是以民间文学的形式在口头上世代相传。柯尔克孜民间文学体裁多样,五彩斑澜,有史诗、叙事诗、歌谣、传说、故事、谚语、寓言等等。

  史诗 史诗在柯尔克孜民间文学中有着突出的地位。其中,最具有代表性,价值最高,影响最大的是英雄史诗《玛纳斯》。《玛纳斯》与藏族的《格联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传》堪称我国三大史诗。

  民歌 这是柯尔克孜民间文学的又一重要形式。可语称民歌为“额尔”。柯尔克孜族民歌浩如烟海,民歌的特点是短小精悍,容易抒发感情。一般都有曲有词,可独唱合唱。历代传唱的民歌都是具有高度思想性、艺术性和特殊风格的文学佳作。

  艺术 流传下来的较有名的乐曲主要有《康巴尔汗》、《苏勒交勒》、《恰衣克玛》、《沁格拉玛》、《纳斯哈提》、《喀齐肯》、《布托衣》、《盖尔别孜》、《穷哈扎提》、《都目布日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