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开满格桑花--西藏游记(二) [上一篇]

[ 2013-10-17 23:34:00 | 作者:mjlh523 | 出处:原创 | 天气:晴 ] 字体:

原先设想到日喀则后直接包车回拉萨,但师傅开的再快奈何山遥路远,直到次日凌晨一点多方到。随便找宾馆住了半宿,数小时后打着哈欠上了回拉萨的车。噢,上车前还去啥集市兜了一圈,在糊里糊涂的状态下买了一堆如今看来无用的东东。还超贵,不提了。
  有了大昭寺的先例,第二天我们又故伎重施。只是这次我表现的较为狼狈,代价是膝盖上多了几块瘀青。坐在辩经院的空地上,我们面不改色的等着看辩经(脸皮都变厚了)。下午三点半,大师们陆续登场了。三个一群,五个一堆,找空地或坐或站。站着的人向坐着的人击掌提问。看了几个回合,觉得多少有点演给游客看的做秀感,又听不懂他们说什么,便打算撤了。色拉寺是靠山建的,往后寺逛去,看见几幅岩画画于山上石壁,五彩斑斓。顺路而行,意外发现后山小道可直接通往外面,不禁大悔。   

回到旅馆准备行李,明儿要出发去日喀则。拉萨包车去珠峰较贵,要三、四千,日喀则大概两千左右就行。我们的留言招徕了两位独行驴,而慧慧、芊芊和开心想留在拉萨,一进一出,还是六人。

  在老大(指小钧,队长、保姆、管家也都是他)的催促中睡眼朦胧的起床,唉,松了两天,又要上弦了。开心坚持要送我们出大门,用他的口头禅来说就是:“不送怎么行!要被江湖人耻笑!(福建口音,江发音为ziang,人读作leng,耻笑要读成cixiao。)

  六人叫了三辆三轮车去客运站,车夫却把我们送到了航班巴士客运站,最后还是得打的士过去。一下车就遭围攻:“要去格尔木吗?”“山南去吗?”直接来到日喀则班车前,司机要65/人,10点半走,看过车,还到60/人,司机同意了,收了我们钱去打票。几分钟后司机出来了:“这班车没位子了,你们坐下班吧,一样的,这是票子。”早上三轮车已让我们不爽,现在又这样,一种被骗的感觉油然而生:“不行!不行!说好这班的,怎么能换。那车又破又小,人也没有,鬼知道什么时候开,我们就坐这辆,要不就退钱!”我大声嚷嚷道,其余5人也纷纷指责司机不守信用。

  那人见势不妙想溜,被小钧一把揪住:“别跑!把钱退给我们!”老大不愧是老大,嗓门也够大。暗暗庆幸有男生同行,要都是女生就只能忍气吞声了。吵了一阵,管理员出来了,不咸不淡地劝了几句,还算好,看我们态度强硬,那人把钱退了,不过硬扣掉10元钱说是手续费。我们懒得再吵,便作罢了。在旁边随便找了辆越野车,85/人,不早了,先离开这里再说吧。

 我和两位新朋友坐在后排(旅途中我基本都坐后排,自嘲“超级后补”呵呵)闲聊中,得知男孩叫滔滔,走川藏进的;女孩叫小丽,从青藏入的。问他们当独行侠感觉如何,答曰:没什么,很自由。而且一路上处处都可捡人,这不又被你们捡了吗?是啊,在西藏交朋友再容易不过了。同是天涯背包客,相逢不必曾相识。一个招呼就能拉进彼此距离,老外也如此。因为在这里,人心不用设防,所以真诚待人自然收获真心。下午四时,日喀则到了。我们请司机帮忙,把我们送到扎什伦布寺招待所。

  三面平房,圈起一片空地,推开门,一股浓重的酥油味扑面而来。外面是大间,墙上绘着画,四张铺;里面一小间,两张铺,15元/张,无淋浴(当地一般只宾馆标间有)。“就这儿吧,反正一晚上,凑合凑合算了。”无人反对,懒得找来找去了。 安顿好先去扎寺,兜着圈看地形,感觉无处下脚。寺也是依山而建的,一堵2米高墙将它严严实实包在里面。只有买票了。60/张,和售票的讨价还价,他不肯,一导游摸样的人自奋告勇帮我们买了四张票,说他能搞定,付给他四张门票钱进寺了。

  寺内都是一队队的旅行团,随便跟上一帮蹭导游讲解听。扎寺是班禅的老家,里面还有现世班禅的寝宫。一路走来,看了多少个殿、多少座金身已记不清,给我最大的感觉是个个身怀异宝,似乎西藏所有的财富都聚集在寺庙里了。不用说布达拉宫(据说它抵得上13个上海),就是大昭、色拉,或眼前的扎寺,哪一个不修葺的富丽堂皇,珠光宝气?与之相对应的却是藏民们艰苦的生存条件,听说藏人的财产有百分之五十都是捐给寺庙的。

  佛啊,您可知道,您虔诚的子民生活的并不好,他们把一切都献给您,您又为他们做过什么?佛拈花但笑不语。是啊,关佛何事?万物由心生,佛也由心生,是人们按自己意愿所缔造的。人爱披金戴银,佛便被披金戴银;人爱奇珍异宝,佛便被嵌满宝石;说到底,它也不过是尊泥塑木胎,身不由己。只是,那些磕长头的朝圣者啊,你们几时才能明白求佛就是求己。

  唉,自知很难。对于藏人来说,信仰就是生活,就是呼吸,是自然而然的。这也是西藏圣域之所以为圣域的原因之一,作为一个观光客我当然希望它能继续保持神性,但这对当地民众来说是不利的,太注重于虚妄的来世而无暇顾及对今生的改进。宗教,既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又是一幅沉重的精神桎锆。只是,他们内心的平和安宁,可能是我们创造多少的物质财富都无法企及的,那么追求外在的财富一定比追求内在财富重要吗?(苦笑,思维自相矛盾,罢了。)

  且说从扎寺出来已近六点,吃过饭得抓紧时间找车了。到上海广场停车场找车(西藏到处都有援建建筑,由哪援建就以哪个城市命名),可是已下班没车了。听说珠峰宾馆有,乘面的(1元/人)赶去,也没找到车。怎么办?难不成要在这儿呆上一天?悻悻然回走,不知何时,小钧和蕾蕾掉队了。不管了,先回去休息吧。

  几人回到房里坐了没多久,小钧就高兴地跑了进来:“找到车了,你们快跟我去看看吧。”赶到那等了半天车也没来。小钧又问到一辆车,2100元,除师傅吃住我们负责,其他都不管。当时已近午夜12点,便答应下来,付了200元定金给师傅,约好明早4点来接我们。我有些担心,私下问小钧钱给师傅会不会明天放我们鸽子?小钧一楞:“不会吧,应该没事的。”只好寄希望于师傅是个守信之人。


  扎寺招待所看门兼登记兼服务的是个年青小伙儿,笑眯眯地,很和气,我们要了N瓶热水一瓶酥油茶,他也不恼,还拎了瓶甜茶送给我们,那甜茶很好喝,比酥油味好接受些。灌了一肚子的茶水后,跳上床预备睡个好觉。滔滔和小钧睡里面小间,进去后,滔滔喊了句:“你们晚上别进来啊。”遭我们一致耻笑,反击道:“你们晚上不准出来哦。”笑闹一阵,声息渐消,黑暗中轻微的鼾声响起。

  我的意识逐渐变的模糊,突觉被上似有重物窜行“啊!老鼠!”脑子里一激灵,睁开眼抖了下被子,只听“咚”的一声什么东西掉在地上,看来是只惯偷酥油的硕鼠。我打开电筒抖抖索索的巡视一圈,什么也没发现。提心吊胆地重返被窝,迷迷糊糊刚要睡着,小腿处被子上又有什么跳了上来:啊!老鼠又来啦!狠蹬了下被子拧开电筒,惊魂未定的东照西照,旁边珂珂被我吵醒了,睡眼惺松的说:“平平,我和你换个床吧,我不怕老鼠。”顾不得装客气,仓惶逃离鼠窝,唉,总算可以睡安稳了。“咚”的一声,这回是珂珂打开电筒:“真,真的有老鼠,好大……”哈哈,原来她也怕的“干脆我们一起睡吧,那张床是鼠窝,这张床它不来的。”我提议道。于是,我们挤着度过了余下的三个多小时,很快,四点钟到了。

  还好,师傅如约来了,看来我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和守门的小伙告别后,车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出发了。我和小丽坐后车厢,乘天色还早,大家都开始补睡。一段时间后,车开上了土路,后厢椅子没靠垫,且是竖放的,很难保持平衡,一时间被晃的七荤八素,耳朵嗡嗡作响。终于,在我骨头散架之前,车停下来吃早饭了。包子,稀饭,竟还有油条,只是都经过瘦身,又细又短,属咸蛋最贵,2元/个。吃罢再上车,我和小丽坐前面,换小钧去后面,总算可以睡一会了。

  太阳升起,温度马上高了。车厢内开始干燥起来。从西宁过来一路没怎么出汗,但皮肤都黑了一层。小丽最惨,后背和肩膀都蜕皮了。忍着不敢喝水,(在公路上方便是很不方便的,只能找角落随地解决。开始不好意思开口要师傅停车方便,只好忍着后来才慢慢习惯。)频频往脸上喷水,最后烦了,索性连脸都不要了。估计忍者就是这样练成地。

  从日喀则到珠峰车程起码要12个小时,司机一刻不敢松懈,将车开的尽可能快。师傅是藏人,话不多,人挺好的。每翻过一座大山都叫声“索索”,问什么意思,回答是“顺利平安”之意。于是,我们也跟着“索索”不断。

  山,山外还是山,盘山路曲曲折折,上到山顶又下到山脚,复又上去,再下来,车内播放着《青藏高原》“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相连……”这些山都沙化的很厉害,金色沙山下是绿油油的青稞地,间或夹杂着黄色的油菜花,牛、羊们满地乱跑,有些甚至爬到了山腰上。路上没有行人,只有经过山脚下一个个相隔很远的小村子才能看见人。

  想象着此间与世隔绝的生活,世外桃源乎?蛮荒之地乎?那些村子真是小,也就十来间石屋,几十口人。见有车开来,在屋外的人都会笑着招呼“扎西得勒”,年幼的还会跟着跑两步。滔滔每见小孩就掏出笔来派送,可惜老是慢一拍,等他拿出来,车已开的远了。最后,还是路过一所学校才完成任务,多好的同志啊,我们应该向他学习。

  “那边有人骑马。”滔滔指着远处山脚下的荒漠告诉我,快抓拍,哈哈,被我拍到了。得意的展示给他看,想起沿路见他不停的拍照,就问拍了多少张,“2000多张吧。”大惊,原以为小钧拍的已够多了(有几百张,此人每到一处必拍,他的口头禅就是:“某某,来帮我拍一张。”)没想到强中更有强中手,自此,暗封他为“拍狂”

  渐渐的,沙山后冒出雪山来,路程已近半了。车拐了个弯,由土路开上了有名的“搓板路”,一棱一楞,咯的人牙直痒痒。一路上,修路工们辛苦的劳作着,看见车过纷纷举手打招呼,我们也被感染回以笑容,并一致决定,看见对面车就集体SAY“HI”。好半天,终于一辆越野车向我们迎面驶来,机会来了,打开车窗,我们大叫一声“HI”,对面车内的人似乎被吓了一跳,没来得及反应车已擦肩而去。初次失利并没打消我们的热情,又对另一辆开过来的车打起了招呼,是几个老外。这次居然得到了回应,不由信心倍增,誓将招呼进行到底。

  又爬山了,海拔显著增高,我的头开始有点发疼。开过一块写着“欢迎进入珠锋保护区“的牌子后,车驶入了一个银色世界:一望无边的雪从脚下延伸至天边,与天际的白云连接起来;远山银装素裹,万物浑然一体,不分彼此。下得车来举目四望,直感叹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数分钟后视线开始模糊,眼睛被雪光刺的睁不开,头疼更剧。“雪盲!”暗悔不曾带副墨镜,勉强眯着眼拍了点照,赶紧逃回车内。不敢再乱动,乖乖休息。

  再睁开眼已快到定日。珂珂边防证没办,得先帮她去办,其余人都已在家中办好。在旅游咨询中心买好珠峰门票(65/张,如逗留两天以上120/张。)得知边防证要到几十里外的县城去办,不禁有些泄气。司机师傅提议让我们混混看,于是直接杀向边防站。一路上拿珂珂打趣,这个说让她酝酿好眼泪见到兵哥哥就哭诉,那个说要准备好最甜美的笑容以柔克刚。可怜珂珂被我们弄的晕头转向,哭笑不得。

  远远的,营房能看得见了,大家都有点紧张起来。一小武警踱过来挥手示意我们停车,行了一个标准军礼后便要验看证件。故意把所有证件混做一团,忐忑不安地递给了他。小战士皱着眉头仔细看了半天,(汗!)终于——还是——把证件还给了我们,大手一挥——放行了。“噢!过关咯!”车内一片欢呼声。谢谢,太感谢那位可爱的小同志了,菩萨一定会保佑他,呵呵。大家一下子全活了,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看!珠穆朗玛鸭”小丽指着营房后的鸭子大呼小叫:“我在拉萨吃过喜玛拉雅鸡的,哈,真巧!我得给它拍一张。”此时我们的心情都大好特好,眼看着,离目的地是越来越近了。 进入珠峰区域后,山势愈发雄奇,一座座岩峰似被刀劈斧砍过,层层叠叠,线条硬朗,山的横截面上脉络分明,诉说着亿万年来沧海桑田的地壳演变,哎呀!有人骑自行车下来了!一直听闻有骑游,今日竟能亲见,定当看看此兄何等样人。那人渐渐近了,是一外国人。我们不约而同向他集体SAY“HI”致敬,他笑着向我们招招手,转眼消失在山那边。

  翻过又一座大山,对岸,一排雪峰并肩出现在蓝色的天际线下,其中,高出诸峰直插云霄的,就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不禁豪气顿生:珠穆朗玛峰,我们看你来了!  行至核心区大门,一道红线拦住了前路,经工作人员解说方知只有景区环保车才能进山。感觉有些强买强卖,一下子每人袋袋里又少了80元(来回双程)。行李和我们换车,司机和他的车留下。凑了50元给师傅食宿,明天中午我们下山找他。

  环保车内就我们6人,放开手脚乱坐,舒服啊。小钧嘟嘟囔囔抱怨经费又超支了。没办法,出门在外太多事无法预见。   半小时后,车停在了绒布寺招待所。招待所位于山间峡谷平坦开阔处,对面就能望到珠峰的上半部分。一问,40/床,这是这些天来住的最贵最破的了,偏偏只此一家,别无分号。现在已六点多钟,上大本营的马车也下班了,无法前行,唉,还是住吧。

  迅速安顿好一切后,套上所有家当:线帽、围巾、秋衣、秋裤、长的、短的、厚的、薄的,把自己包的层层叠叠、鼓鼓囊囊,拿着相机,看珠峰去啦!

  我们运气不错,据昨天来的人说前两天又是雨又是雪,到今天下午三点才放晴,我们来时雪峰正好露出真颜,呵呵,珠兄蛮给俺们面子嘛。噫?下小雨了,怎么搞的?刚夸你两句就骄傲了,拜托,不要这个样子啦!虽然站在招待所门口也能眺望到,但我有点不甘心,想更近的感受它,便冒雨向前行去。

  山路较平,都是石子,走起来并不费力,但毕竟海拔5000多,上行几步就得停下大喘两口气。慢慢地,人、寺落于身后不见了,偌大的峡谷只我一人缓缓独行。

  两边山相对而斜,顶生层云;峡谷前方深处,珠峰拔地隆起,高踞云端。其时,近绒寺上空冻云黯凝,重阴未开;珠峰那厢却斜晖徐徐,天疏云淡。当下万籁俱静,唯流水棕棕,寻声望去,谷底有一河床,水流极浅,河底大小石块清晰可见。

  石,满目皆石:石屑、石块、石堆,散乱四下,乱中含序;山,放眼皆山:岩山、沙山、石山,从列两岸,高低错落;千山万径,鸟飞绝,人踪灭。一如恒古以来的荒芜、荒凉、荒寂。天边,珠穆朗玛冰雪肃杀,凭高凝伫,冷光传天幕。置身其间,一时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残照渐消断云远,该回了。走了半程却遇见珂珂他们,原来她们停在半路开阔处没上去。在珠峰前和她们合了几张影,今天虽然有云挡住了小部分,但雪峰轮廓还是很清楚的,已该满足了。回来路上我们又碰到一个骑摩托车游中国的浙江人,据他说共有三人,珠峰后是阿里。强人哪!

  一帮人浩浩荡荡冲进绒寺招待所餐厅(也是只此一家),里面倒挺暖和的,中间的炉子上烧着水,四周一圈长条桌椅坐了不少人,外国人倒似比中国人还多。靠里有一小间是厨房兼小卖部,竟然有公用电话,2元/分钟,想来离天近开天价也无可厚非。不过俺是断断舍不得地。叫了份蛋炒饭(只供应蛋炒饭和面片,10/份)。看上去不大好吃,吃着也确实难吃,缺油少蛋。勉强塞饱肚子,暖暖地倦意涌上来,各自回房,休息。

  一夜好睡,清晨起来窗前竟有雪“昨晚下雪了?”我竟丝毫没觉察出。今天该上大本营了,中午还要赶下山找司机师傅呢。上了三辆马车(60/辆,双人坐。来回)沿着昨天走的路前行。才7点左右,太阳尚未露面,山们都藏在丝丝云絮后,如堕云里雾里就是这个样子吧。越往前,峡谷越开阔,水流也越大。至最开阔处,河水已汇成了一片浅滩,形成一个天然回旋形山谷。自此车又开始大幅度爬升

。   咦?滔滔怎么下车步行了?大声招呼他上车。他摇摇头:“太冷了,还不如走走暖活点。”倒也是,尽管裹得严严实实地,寒意仍充斥身体每个部位,手脚竟有冻僵的感觉。而且这山路也不难走,坡度不算大,步行应该两个多小时就可到了。算了,今天赶时间,早点上去也好。一个多点小时后大本营到了。

  所谓大本营就是若干个简陋的帐篷组成的宿营地。帐篷门口还挂着诸如“珠峰宾馆”“某某旅店”之类的招牌,有的还兼卖些日常用品。那些藏族马夫一下马就奔向一个个帐篷,一看,哦!原来那里都有藏族MM呀。

  马夫给我们一个半小时,十点集合回绒寺。才一个多小时,够干什么啊!只能走走看看,走的了多少算多少吧。第一次对赶路式旅游产生不满。我和小丽、滔滔往前行进,蕾蕾他们呆在原地没跟来。走出几十米,肚子“咕咕”乱叫起来,噢!一早急着赶路没吃早饭。幸亏滔滔背包里还有几块巧克力,不管了,拿起一块就啃:“借用一下,回去还你一块。”(回去似乎忘了还,不好意思。不过本人绝不赖帐,再见定当奉还,只是就看他有无运气碰见我啦!嗬嗬)

  前方是群山间的一片乱石滩,足有数个足球场那么大,山顶上仍是云遮雾罩,面目模糊。走到一半,一条小溪拦住了去路。水是雪山积雪融化而成,流至山下已有数米宽,搠流而上,山脚处略窄也有两、三米。小心地寻找落脚点,在岩石上跳跃前行,过的河来身上寒意全消。跑上前追赶小丽,却见两人呆立不动,纳闷趋前一看,MEFAINT,又是一条,比刚才更宽。我沮丧的说:“算了,就算过去了时间也不够,回去吧。”三人悻悻回走,走至溪边,对面珂珂正想踏石过河。“别过来,我们回去了。”我大声叫到。珂珂的帽子被风刮掉了,大家都帮她搜寻起来,意外的捡到了不少漂亮的石头,简称之“珠石”。

  那头,小钧已等的不耐烦,连声催促我们快走。一路上已习惯了他的催命角色,滥催的后果就是他催他的,我们磨我们的。马车停在下来的营帐前,见我们上了车,马夫们都围上来向我们兜售小挂件。不过是些八角街的货色,没兴趣。好半天车夫才上马,开始下行了。走了约半个小时,太阳这才冉冉升起,眨眼间云开雾散,天地变色,珠峰洁白的圣颜复又重现。唉!要是再晚点上山就好了。遗憾!不满之情又油然而生。

  远远的望的见绒寺了,车夫忽回头笑着向我们比画起来,半天方明白他想讨十元小费,只做不懂状:“什么?你要给我们钱吗?好啊。”逗得他干着急。蕾蕾她们的车夫过来,用汉语说:“他向你们要十元小费。”不能打马虎眼了:“我们付了马车费了,为什么还要付额外费用。而且小费应该是自愿给的,你们这样强要算什么。”我据理力争。队长小钧过来,双方又是一番口舌,最后给了每人5元了事。

  回到绒寺后,环保车还没来,在餐厅坐等。半小时后车来了。餐厅里的人一哄而出,敢情都等车的。坐在最后一排和登山包挤做一堆,不由深切怀念起昨日上山时的宽敞。下车见着司机师傅如见亲人,就差拥抱了。师傅也很高兴,帮我们搬东西问这问那的。运动了一上午,都累了。上车没多久就全东倚西靠的睡着了。

  “下去吃饭吧。”师傅叫起我们。人多吃饭还是方便很多,顿顿都能点炒菜,我的干粮还没机会动呢。要是一个人就难办了。一下车,冲过来一群小孩:“买个海螺化石吧,5块一个。”我兴趣不大,走开了。其他人也都一一进店。最后只珂珂被他们团团围住。

  五分钟后,小女孩进来了,手捧一堆石头,足有十来个,“珂----珂-----,你买这么多干吗?重死了,石头耶!”我们一个个做“友邦惊诧”状,“唉,反正也不贵,小的才一块钱,没事啦,让他们赚点钱吧。”正说着,一小孩推门进来:“还有几块都给你,算五块钱。”被我们集体轰将出去。好笑之余,不禁暗想珂珂实在是挺可爱(不过石头终是石头,挺重的,寄回去的邮费到比买的价还高。后来还送了我一块,在此多谢啦。)

  回去途中,本想再赏一下昨日漫天雪景,等了半天却始终不见。问旁人,答:“喏!前面就是。”前面?前面明明是片草甸啊,山色青青草色新,好象还有牛羊啃草呢。再问,曰:“今天化了。”什么?一夜之间化的如此彻底?俺算长见识了。

  原先设想到日喀则后直接包车回拉萨,但师傅开的再快奈何山遥路远,直到次日凌晨一点多方到。随便找宾馆住了半宿,数小时后打着哈欠上了回拉萨的车。噢,上车前还去啥集市兜了一圈,在糊里糊涂的状态下买了一堆如今看来无用的东东。还超贵,不提了。

分类:默认分类 | 评论:2 | 引用通告 | 阅读次数(770)

Tag:西藏游记

暂时没有回复

验 证:  

标 题:

内 容:

导航

归档

我的简历

  • 昵称:mjlh523
  • 注册日期:2007年09月07日
  • 城市:拉萨

公告

欢迎大家一起发表对西藏的评论!

最新回复

  • 暂时没有回复

统计

  • 访问人数:75900 人
  • 创建时间:2007年09月07日
  • 发表文章:50 篇
  • 上传相片:0 张
  • 回复总数:0 篇
  • 阅读总数:34495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