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开满格桑花—西藏游记(一) [上一篇]

[ 2013-10-17 23:34:00 | 作者:mjlh523 | 出处:转贴 | 天气:晴 ] 字体:

西藏,世界第三极。浮光掠影在其间游走一番,虽惊鸿一瞥已铭刻于心。用照片定格下某些瞬间,却无法记录下背后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心情。不想事过境迁,不想雁去无痕,拿起笔,趁记忆尚未褪色,勉力将其化为铅字固定。寂寞时,我会看,它能让我忘却孤单;喧嚣时,我会看,它能让我远离浮躁。七月格桑,如是我闻。
西藏,世界第三极。浮光掠影在其间游走一番,虽惊鸿一瞥已铭刻于心。用照片定格下某些瞬间,却无法记录下背后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心情。不想事过境迁,不想雁去无痕,拿起笔,趁记忆尚未褪色,勉力将其化为铅字固定。寂寞时,我会看,它能让我忘却孤单;喧嚣时,我会看,它能让我远离浮躁。七月格桑,如是我闻。

  西宁篇

  “乘客们,列车前方到站为本次终点站---西宁,到站时间是19点46分,晚点两小时零6分……:”我伸了个大大的懒腰,活动了一下早已坐的僵硬的身体,将近35小时啊,总算熬到了。想起小钧嘱咐我补卧铺的话,不由得意一笑“哼,不就一天多点吗,小意思.”小钧是本次自由行的发起人,自打算好7月去西藏那天起,我便在各大网站旅游版上寻寻觅觅,搜罗有无组织招驴进藏,找来找去就被他招安了,原因嘛有如下几点:一、他定的路线日程很清楚,一个月的行程表都列好了。二、青藏入、滇藏出,是符合我等菜驴初次进藏既想看景又怕死的保险线路。三、据他自己说曾三去拉萨,那应该挺有经验。这第四嘛,就是他的经费预算,才人民币-----5000元,绝对市场最低价。想想看,从青海湖一路下纳木措、拉萨、日喀则、山南、林芝、到云南梅里、香格里拉、丽江、虎跳、泸沽湖、大理昆明,而且连来回车票也算在内了,呵呵,此人不跟更待何人。就这样,7月2号晚8点零3分,我便脚蹬登山靴,头戴运动帽,身穿冲锋衣……哦,刚才没来得及穿,SORRY,身穿T恤衫,后背登山包,全副武装,威风凛凛地出现在西宁火车站的夜景中,咦!夜景?等等等等,天还亮着呢,反应过来,此处天黑都得9点左右,原来,我真的到西部了,一时感慨万分,涕泪交加(夸张,呵呵,夸张)“啊!西宁!我终于来了,我……我今晚住哪?”还是乘天未黑快找旅店吧,西宁晚上只十几度,挺冷,我可不想露宿街头。在火车站附近遛了半圈,找了家铁一局招待所,便宜,一床位15元,公共淋浴。登记,吃晚饭(拉面),洗澡,睡觉。

  早晨,一阵鸟语把我从梦中叫醒,坐在床上想心思发呆:和小钧他们约好今天碰头,他和其他几位成员昨天先到兰州,今早去黄河源中午坐火车,下午3点到西宁,我这段时间干嘛呢?拿出手机查看,天呐,一格信号也没有。只好去公共电话亭打电话给小钧,定好下午3点车站见。然后就没了方向,房间也退了,背着包走哪都遭人围攻:“姑娘要住宿吗,我那又干净又便宜……”“小姐是来旅游的吧,我是旅行社的……”唉!为什么全国各地的火车站都一个样,全是这几句话,能不能点来新鲜的。想起昨晚去的拉面店,就去那解决早中饭吧。

  拉面的小二认出了我,边拉面边冲我笑。我回他一笑,他一看更乐,唱上了:“宁静的夏天,天空中繁星点点……”梁静茹的《宁夏》?感叹流行文化的无孔不入,真正成了“宁夏”,西宁的夏天。磨磨蹭蹭吃完面,不好再赖,和小二笑别,时间才11点多,去长途客运站问问青海湖的车次吧。问路人,路人斜指街对面,离火车站倒挺近的,走过去也就10来分钟。到问讯处查问,得知最晚一班是下午2点半,没戏,我们赶不上了。晃出汽车站,见对面立一大楼,金字招牌闪着寒光——“温州商品城”。看来温州货也和流行文化一样无处不在啊。

  噫?路边有人喝酸奶,莫非这就是传说中极好喝的酸奶吗?急趋向前,要了一份。看上去嫩嫩的,面上覆一层蛋黄色奶皮,用一寻常小碗盛着,碗口盖一玻璃片。摊主撒上糖递给我,迫不及待的舀上一口,不错,挺酸挺浓的,好喝(后来拉萨也喝过这种路边酸奶,味道与之差不多,云南就都是超市那种流水线型的了)。舔着嘴角,正东张西望,一辆公交车靠站靠了过来“干脆西宁市一日游吧”。摸出一元钱扔进投币箱,大摇大摆占了靠窗一座,赏景咯。

  也许所有的城市进程都大同小异,西宁也不例外。商业区内百货大楼林立,人流如潮;住宅区多为六七层楼房,唯一不同是都无空调,想来西宁最高温度不过28度,用不着。乘至终点换了一部车又乘回火车站,看看时间差不多三点了,于是在出口处侯人。

  人陆续出站了,先是一个,两个,后来是蜂拥而出。我伸长脖子打量着每个人,可惜近视眼加上记忆不好,压根回想不起小钧模样,远看每个都像,近看又都不像。正发愁,突觉背包拉链有动静,我停滞了一秒,迅疾转身,想看是哪个小毛贼不长眼连我等穷人也偷,映入眼帘的却是一张熟悉又陌生的笑脸。思维又停顿一秒,“你怎么才到?”一秒钟后我大叫,总算找到组织了。原来他们没赶上火车坐了长途车,手机联系不上我,就直接过来找我了。“我们先去买明天到格尔木的火车票,再去汽车站和其余人碰头。这是珂珂。”小钧介绍道。我这才注意到他旁边立了位小巧的女孩,皮肤白皙,眉青目秀,一看便知是江南小美女。顾不上多说,冲去售票处买了明晚21点46的卧铺票,就匆匆赶往汽车站。

  正猜想另几位的模样(希望能强壮些,万一不支还可帮忙背背包,嘻嘻),小钧走到几位美女前:“平平来了。你们相互认识一下吧。”“这是蕾蕾,她是慧慧,还有芊芊”啊?娘子军!天啊,万花从中一根草,眼前幻现出小钧一人扛6大登山包的惨状,忍不住心中狂笑,乐极生悲,坐下时脚一软,一屁股跌在地上。姑娘们被我的惨样吓着了,纷纷问我摔疼没有,努力屏住笑,用正常语调回答:“没事,没事。”

  见面会结束后归入正题----青海湖的走法。现在已经没有班车了,要去的话只能包车。谁也不想在西宁浪费一晚,于是来到汽车站门口找车——哦,不对,是车找我们,因为一到门口就被司机包围了:“青海湖包车吗?我有车……”问价,砍价,太贵,背包走人。少数不死心的还尾随着喋喋不休:“来回600,最低价了……”我们答曰“500就去”,拉锯战持续了十几分钟,终定为520元,今天去明天回,于是上车,青海湖去也。

  青海湖篇

  车出市区后大片的草甸迎面而来,牛羊散落其中,远望如点点黑白芝麻。阳光格外明媚,将远山的重峦叠嶂勾勒的异常清晰,民居在绿色的草地中若隐若现,间或有金灿灿的油菜花地从眼前掠过,惊起一片狂赞。不多久,青海湖便出现在公路边。沿着湖水,车往前开了半个多钟头才抵达景区大门附近。找了个帐篷营地以120元租下一个小帐后,一伙人奔饭馆而去。

  风挺大,我们都穿上了冲锋衣,蕾蕾和珂珂第一次出游,只带了衬衫和T恤。这下可把她们冻的够戗,到了饭馆里还直哆嗦。我们也好不到那去。又冷又饿,也顾不上形象了,纷纷大嚼起来。胡乱塞饱肚子后,乘刚充了热量,大家一鼓作气,又向湖边杀去。

  景区大门关了,但偌大一个青海湖又哪里关的住。随便转上条去湖边的小路,此时夕阳正将落未落,天边,云朵皆被镀上一圈金边;路旁,草甸上黄的、紫的小野花开的正艳,在落日的红晕下折射出点点微光;远处,湖水随风轻漾,波光滟潋……“嗡嗡嗡……”什么声音?回头一看,不好,几只类似大黄蜂的不明飞行虫正围绕着我们上下盘旋,大概入侵它们的领地了,赶紧拉上帽子抱头鼠窜。

  越往湖边走,风越是大。吹得眼睛都无法睁开,冻得我们挤成一片,呈螃蟹状横行前进。天哪,现在可是七月啊,俺前天还在家穿吊带短裤,咋一眨眼就数九寒冬了。湖渐渐的近了,太阳也落的差不多了,只余水天交接处小半个红圆点。云收敛起霞光,呈现出厚重的烟灰色。湖面的浪却更大了些,层涌而来,似海般浩浩汤汤、无边无沿。“我,我们回去吧,天黑,黑了,看不见,路。”我努力控制住打架的上下腭,从齿缝里挤出这句话。的确,天已黑下来了,小路上无路灯,伸手不见五指可在这里得到最好的阐释。于是,我们又挤成一排逆风归去。摸回公路重见光明(有路灯了),风也被抛远了,感觉回到了人间,差点冻僵的身体又活了。据热胀冷缩原理,一行人霸了大半条公路,昂首挺胸,张牙舞爪,一路高歌而返。

  啊,帐篷。远远的我们的帐篷出现在草地上。想想看:湖畔,扎一美丽小帐,卧看北斗,笑谈古今,多浪漫啊……可惜,现实与理想总有差距。到睡觉时才发现一个致命的问题:帐里是睡地上的,而地,就是草地,垫子放上去一会儿就潮了,这个嘛养花是不错地,可如果用来睡人那就……还好,大家居然都带了睡袋!呵呵,皮厚一下和蕾蕾共一个睡袋吧。

  “滴滴嗒嗒”的水声敲着帐顶,下雨了吗?钻出一看,真的。天空灰蒙蒙的,湖光山色间弥漫着水气,寒意阵阵袭来。昨晚大家首次露营都很兴奋,笑闹至凌晨方睡。这时都慢慢醒了。要了碗面片当早饭,吃完后,雨仍没有停的意思,大家决定提早去西宁,于是上车打道回府。中途又见到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地,竟然还有满山遍野的格桑花(一种紫色的小花,一簇簇团成花球状)煞是好看。再往前经过什么日月山之类,倒觉得没啥稀奇。中午时分,西宁到了。怨男收到一个网友短信,说他已在西宁火车站。于是先去与他会合,总算好来一男生(叫开心)。碰头后又是见面会,找了家饭店腐败一下。饭后自由活动,晚上火车站集合。我陪蕾蕾,珂珂去户外店买冲锋衣。经历了青海湖的洗礼,她们深刻体会到了西藏和西湖之不同,认可了冲锋衣之重要性。

  晚上坐去格尔木的火车,卧铺。发现旁边车厢一对年轻男女是上海人,一问,大讶,原来那男青年也是网上发贴的贴主之一,我曾动过念与之同行,但对他只招一女同游心有疑虑,故不了了之。未曾想竟还是凑在了一起,世界之大?世界之小?无精神寒喧,上铺倒头大睡。

  睁开眼,窗外已换了天地:无边荒漠延绵至天边,高低起伏的土红色小丘散落其中,裸露在外的岩块被风刻出条条印痕,一片冷寂。渐渐地沙地上冒出点点草尖,间或有小朵格桑花掠过眼前。“盐湖。”一人惊呼。果真,一个大湖迎面而来,湖面上白花花的一层,近岸处堆砌着淡黄色的盐堆,结晶比寻常食盐要大。往前,平地上隆起一条条黑土,列车员答曰“晒盐土”。再往前……格尔木到了,其时大约10点左右。  

 下车后顾不上吃饭,先找去拉萨的车。那对年轻人也加入我们包车行列。来到西藏客运站,几番口舌后找到一辆,1800到拉萨。我们又拉了两人凑足十人,用过午饭就上路了。车开出时已过12点,司机劝我们乘海拔低睡一会,因为过唐古拉山口是晚上12点,而高海拔睡觉会有高原反应,所以最好过了山口再睡。于是大家都闭目养神。  

 几个时辰后,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到了。集体下车,在公路边受着来自无人区的寒风,瞻仰那块高大石碑上书的“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几个大字及旁边那只藏羚羊石雕,然后拍到此一游照。闹哄哄的上了车,气氛开始活跃了。我和坐在身旁的多多(即火车上遇见的那位男青年)闲聊了起来。  

 慢慢地海拔逐渐攀升。慧慧看上去有些不适,多多让我们提醒她别睡着,那会头疼,自己又拿出水果来削给大家吃。慧慧不想吃,多多便故意装出可怜兮兮的口吻说:“求求你,让我削个梨给你吃吧。我太喜欢削梨了。”我们“哄”的笑开了,慧慧只得接过吃了,但脸色仍很苍白,低着头昏昏欲睡。坐我前排的张师傅(后来拉的2人之一)因肠胃不好,现在也不舒服起来。我也觉得头重想睡觉,多多重重拍了我几下:“别睡,别睡!吃点东西增加抵抗力,你嘴唇发紫了。“我吓了一跳,赶紧坐起来,拿起苹果就啃。多多的女友也不行,一直头晕昏睡了一路。

  为了鼓舞士气,打起大家精神,我们起哄让教音乐的芊芊唱歌。芊芊倒没高原反应迹象,落落大方的唱了一曲,引来掌声一片,只是唱完后不免有些气喘,司机师傅嘱咐别唱了,耗氧,只得作罢。这时,窗外远处的地平线上冒出了一排雪山尖。我大叫:“快看!雪山!”大家赶紧凑过来,一阵猛拍。一路上阳光时有时无象在捉迷藏,这会儿正好露出脸来,将金芒射向雪峰,映衬着深蓝的天空,棉花团似的朵朵白云,金黄的远山和大地,这景色足以扫除我们一路上的奔波劳累之苦了(虽然和后面比起来不算什么,但当时确实被震慑住了)。公路围绕着这丛雪山蜿蜒盘旋,那条雪线陪着我们走了很长的一段路。渐渐地,天要黑了,风更寒冷了,我们拿出储备,开始补充热量。每个人都拿出自己的食物从前至后的兜上一大圈,一时间车内糖来饼去、你来我往的不亦乐乎。唉!百家饭真香啊,让我怀念至今。   

九点半钟,下车吃晚饭。慧慧似乎连走路的力气都没了,哎呀,珂珂也不行了。赶忙扶到饭店坐下给她们吸氧(还好格尔木车站买了2个,25/个,事后证明买多了,直至出藏都没用掉,只好把气放了)吸了一阵,慧慧好些了,吃了一碗饭。珂珂要差些,只勉强塞了几口。又要上车赶路了,走到车门口,珂珂“哇”地一下吐开了,我们七手八脚的帮她擦拭,扶着她上了车。我心中暗暗担忧:看来珂珂没法和我们一起上珠峰了,(令人大跌眼镜的是,珠峰上最活跃的就属她了)希望她能撑下去,过了明天就好了。

  车在暗夜里继续前行。我和芊芊、开心坐在后排。因为还未过唐古拉山,我们只好强打精神,集体大合唱,从老鼠爱大米唱到笑傲江湖、满江红,唱累了就讲故事、猜拳,互相提醒别打瞌睡,当真是齐心协力,万众一心哪。就在大家都快撑不住时,师傅发话了:“前面就到了。”顿时如闻仙音,精神为之一振,啊!唐古拉,见着你我就能睡了。车停下了,下车一看,四周乌漆抹黑,抬头,漫天星斗,几乎伸手可及。在黑暗的唐古拉星空下呆立了2分钟,上车,睡觉。

  恩?肩膀怎么这么酸哪?迷迷糊糊睁眼:命苦啊,芊芊和开心一边一个靠在我身上。小心地转动身体,天哪,腰象要断掉似的,腿已麻木,颈部又酸又痛,这可怎么睡啊。外面还漆黑一片,唉,拜托,快点天亮吧。总算,天边露出一抹晨光,快到了吧?

  “当雄要到了。”司机师傅招呼我们。昨天计划到当雄找车去纳木措,省得从拉萨走回头路。我们睁开熊猫眼,茫然四顾。才6点,当雄还在梦中,别说车,连人都没一个。下车找旅馆吧,一问,一间双人间80,还没房,谁让我们来得不是时候呢。没办法,只能和师傅商量:“师傅,帮忙送我们去那木错吧,我们再加钱。”在我们的威逼利诱下,师傅总算同意了,每人再加50元车钱。可最后拉来的那人不肯去,于是我们贴他40元让他睡一觉,师傅送完我们就来接他去拉萨。解决啦! 三、拉萨篇  

 (西藏的寺庙前人已有诸多描写,我只爱美景,对人文不感兴趣,又没多少这方面知识,故在此只详述本人经历,如文中有不敬之处,请诸位见谅,我只是用吾笔写吾心、实话实说而已,绝无对宗教大不敬之意)

  车停在了当雄县中心街边,正好过来一辆去拉萨的小巴,又开始移包运动。等到人也全都移上去后,车向着拉萨进发了。比起前段青藏线,这里的高原风景更美,只是大家已见惯不怪,反而不如前天在车上那般狂呼滥拍了。

  沿路皆可见青藏铁路的铁轨或石桩,筑路工们忙碌其中。在这条线上牺牲了不少的人,我默默地在心中向他们致敬。望着延伸开去的铁路,不知是该高兴还是该悲伤:交通发展了,西藏经济也能得到发展;但得到的同时也会失去许多……希望这片最后的圣地能保持它的洁净,不会受到太多污染。扎西德勒,西藏。

  拉萨河奔流在公路边,藏居隐于大片大片的青稞田后,背靠有着坚硬线条的石山,油菜花没有青海湖开的那般灿烂,还有些青黄不接(大概是西藏冷花期更晚)。树木都不高大,只树冠上顶着一团叶子,其于枝干皆光秃秃的。远处,红山上的布达拉宫已能望的见了,拉萨,你会是什么样的呢?

  整洁的街道,底楼皆为门面,银行随处可见,街上行人多汉式打扮,除建筑带藏式风格,绝少高楼(最高6、7层)外,别的似于其他城市无甚差别。车到客运站门口,停下了。公元2005年7月6日午,我的双脚踏上了拉萨的地面,尘灰满面,发如乱草,唉!2天没洗漱当然好不到哪去。(那木错水倒不缺,可晚上太冷不敢洗)当务之急是安顿下来洗澡、吃饭。

  和多多他们告别后,一行人在小钧的带领下,背着包浩浩荡荡向八廊学进发。还好,在我问了第18遍“到了没”后,八廊学的大门出现了。八人间,15/床,一楼公共淋浴。气喘吁吁的爬上三楼,抢好铺,拿东西洗澡去咯。

  收拾干净,迫不及待的冲向对面川菜馆。在蝗虫般扫荡完点的饭菜后,这才松懈下来。因为布达拉宫需提早一天买门票,于是沿着北京东路慢慢晃过去。   

拉萨夏天温度不高,白天也就26度左右,夜晚还略有寒意。不过太阳光挺辣的,晒在身上能感觉皮肤在发红变黑,甚至脱皮。嘴唇也干裂了,润唇膏涂了一层又一层。脸上始终绷紧着,珂珂拿出包里的“依云”喷雾对着脸一阵猛喷,“你们要吗?这可是法国的山泉,很舒服的。”我得意的拿出一个小瓶“嗬嗬,你们谁要?这可是那木错的圣水,绝对国产。”“啊,我要试试”“我也来点”.看来大家都挺支持国货的嘛。有冷饮卖,一人买了根蒙牛雪糕,才五毛一根,奶味浓郁,超值。

  布宫实行登记制度,凭身份证每人登记一次,次日来时再付门票钱。登记完后自由活动,我和芊芊、慧慧往回走,顺便逛逛八角街。看了一会儿,没啥特别的,倒是一些卖尼泊尔饰物的小店不错,可惜经费不多不敢放手买。

  不知不觉天黑下来,以为不过六、七点,还早,不料一问已九点多。连忙赶回旅馆汇合吃晚饭,十点过了才开吃。中途被要过N次钱,有小孩,有老人,还有卖唱的,慧慧换了一沓一毛钱纸币,这时派上了用场。(此后每逢用餐都要给不同的人发奖金,也可谓拉萨一大特色)吃罢回房,迷迷糊糊中看钟已指向一点,看来在拉萨得倒时差咯。(后来几天晚饭时间都延迟至十点,睡觉也顺推到凌晨一、二点,此可谓拉萨又一特色)

  上午十点,一行6人出现在上布宫的山道(慧慧碰到两个老乡和她们去博物馆了)正门前,聚满了跪地叩首的朝圣者,其虔诚度让人不得不敬佩。沿山徐行,向下望,大半个拉萨市在山脚下展现开来;往上看,巍峨的布达拉宫高高伫立于山顶,不对称建筑因了统一的线条、色调显得和谐、肃穆。据说市内建筑是不允许有超过布宫的,也许这就是无高楼的原因吧。

  约一小时后山顶到了,先去了趟洗手间,哇!这个洗手间可不一般:半边悬空于峭壁之上。前视,窗外拉萨市容历历在目;下视,透过石坑可见其下深渊。昔闻虎跳有天下第一厕之美誉,不知与之相比何如?此去虎跳定当比较一下,呵呵。

  随人流涌入殿中,又涌出殿外,然后又涌进一个,再涌出来,N次后已分不清看的是什么殿,供的是啥子佛了。人多且吵,只觉得诸佛都很漂亮,一个个珠光宝气,镶红(红珊瑚)戴绿(绿松石);壁画都很漂亮,人物分明,栩栩传神;建筑也很漂亮,色彩绚丽,描画工细,引无数游客尽骚包,摆出各种姿势与室外的房屋合影(殿内不能拍,只能都挤外面来拍了)。

  跟在人群后面跑上跑下,好几处都在闭门维修。一路下来看见每个佛像前都堆满了捐的香火钱,当然大多数为一角面值(后来开心告诉我说,里面工作人员每天都用扫帚往麻袋里扫钱)。糊里糊涂地转了一圈,抬眼一看:出口处。啊!这就完啦。才2小时而已,还没看出啥名堂呢。再进去晃一圈?好象规定只能顺时针走,算了,反正我对这些也没什么兴趣,再看也看不懂。在出口处狠拍了几张照,呵呵,俺也不能免俗。没办法,空入宝山一次,好歹留点纪念权当自我安慰吧。

  根据定好的行程表,10号才去珠峰,这两天除去大昭寺、色拉寺外皆可自由活动。在旅馆留言栏里留贴招人同去珠峰。我问珂珂吃的消吗,能不能去,小女孩太可爱了,居然问我珠峰是什么,晕!“就是珠穆朗玛峰!”我一字一顿地大声说,小姑娘这才明白过来:“啊!那我要去的,我一直以为珠峰是其他什么山呢。”我再晕!

  8号,睡了一个大大的懒觉,幸福的坐在房间外面的走廊上发呆。经历了前两天的拉练赶路,深深地觉得这一刻真是来之不易啊。在拉萨,生活节奏是缓慢的,买上包薯片边啃边逛(据蕾蕾他们说薯片超好吃,可惜我没吃着),看看路人聊聊天,或者租部脚踏车兜兜小巷,淘点东东;或干脆什么都不做象我一样发呆。这就是旅行,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藏身于闹市之中,投入到它的生活里,却又超然于人事之外,这样你会在有限的生命里得到更多的生命体验……呵呵,这句话不是我原创的抄袭的,SORRY。

  下午去大昭寺。寺挨着八角街,行人熙熙攘攘,川流不息。从其他驴友处得知可翻进去,于是,围着它绕起了圈子,想寻找突破口。芊芊和开心打头阵,勘察了许久还未回来。我们在绕了一圈后又回到正门口,正泄气的想掏钱买票,一抬头,咦!那两人正站在高高的寺墙内呢。拼命招手,他们总算注意到我们,两人手舞足蹈比画了半天,才明白是叫我们从左边小巷翻进来。那里我们走过,没发现道啊?

  纳闷回走,原来要穿过民居院子上到房顶,那里和寺顶相连。于是一个个连摸带爬翻墙走壁,开心在上面接应,把我们一一拽了上去,一喇嘛可能听见声音,探头向我们张望,“完了,被发现了”幸好,大师没吭声走开了(后来在色拉寺翻墙也被僧人看见,也没揭发我们。看来大师们都是慈悲为怀,不与吾等计较。在此多谢诸位大师成全。)攀过一道矮墙,发觉已站在大昭寺二楼殿外。“就这么进来啦?”我尚有些不敢相信,大家你看看我,我瞧瞧你,忽大笑起来,原来每个人身上都蹭满了道道红色砖灰,呵呵,这就是佛祖对俺们不敬的惩罚吧。

  如今,对大昭寺看了什么已无印象,倒是对爬屋顶仍记忆犹新。除去省了一笔门票费外(70元),更多的还是怀念那种,回到孩童时代般恶作剧成功的感觉,那份打破成规,自由随性的快乐心情。

分类:默认分类 | 评论:4 | 引用通告 | 阅读次数(1298)

Tag:西藏游记

匿名网友 于 08年02月28日 发表评论 [引用]

去的话加我的QQ359206352

匿名网友 于 08年02月28日 发表评论 [引用]

还会再去吗,我也想去,这条路线也是我喜欢的,

验 证:  

标 题:

内 容:

导航

归档

我的简历

  • 昵称:mjlh523
  • 注册日期:2007年09月07日
  • 城市:拉萨

公告

欢迎大家一起发表对西藏的评论!

最新回复

  • 暂时没有回复

统计

  • 访问人数:75900 人
  • 创建时间:2007年09月07日
  • 发表文章:50 篇
  • 上传相片:0 张
  • 回复总数:0 篇
  • 阅读总数:34495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