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re `id`='9493' limit 1陕西游记(一)_陕西西安游记攻略_山水旅游黄页
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旅游攻略 > 陕西游记(一)

陕西游记(一)

陕西中超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 发布于2007-08-23 10:59:00 | 来源:陕西中超 | 目的地:西安
    又一个五一黄金周,又一次奔袭式的旅游,而这次旅游的目的地是陕西。我到了延安、宜川黄陵西安、临潼、咸阳宝鸡。这一路而来,见到了令我神往已久的黄土高坡,山水肥美的八百里秦川。一直以来都很想去陕西的土地上走走,却一直不敢冒然踏上那片承载太多历史与文化的土地,总觉得要有足够的准备——精神上和知识上的准备,才有资格去感受这片土地的历史的温度与文化的长度。然后,此次,我终于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踏上了陕西的土地,就让我轻轻开启这部记录了辉煌也好悲情也罢的美丽书籍,用我最真诚的心去倾听来自过去的呼唤,我分明听见那呼唤中有着骄傲与自豪,然而淡淡的哽咽隐约其中,让人听了有种莫名的悲凉与心疼。
    本来这篇游记,可以直接开始记录我这几天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悟,可是我必须用一个很长的篇幅作为开篇或勉强称之为楔子,原因是我在去西安的火车上结识了一个对陕西的文化颇有研究的女孩,可她真正让我感动的不仅仅是她对文化的造诣,更重要的是她的一种文化自豪感和使命感,她希望能通过她的力量让更多的人了解陕西的文化和文化背后的力量。我们聊得很投机,而我只想尽我个人能尽的一点点微薄之力,用我自己的一方天地,让来到这里的人,都能通过我浅薄的知识和粗浅的介绍,开启你们对于陕西文化的兴趣,因为那里有太多独属于我们华夏的文明和太多值得我们骄傲的东西,可因为它沉积的太久太久,有时竟被我们遗忘甚至是抛弃。如果你愿意,请就此开始去追寻那些可能即将失去的文明。我知道我还没有力量成为一个文化的传播者,我也在寻找文明的碎片,摸索文化的脉络,我自己也是个无知者,却希望邀约更多的有心人,一起捡拾文明的珍宝,那些珍宝里藏着我们感动的泪水和自豪的歌唱。
 
       陕西八大怪:正如很多地方的怪谈怪行一样,陕西八大怪也有很多种版本和说法,不过女孩告诉我的是下面的一个版本:房子半边盖,面条像裤带,油泼辣子是道菜,锅盔像锅盖,帕帕头上带,凳子不坐蹲起来,秦腔吼起来,姑娘不对外。我也做过一个粗略的考证,的确有这样的一个版本,而且是一个比较正式的版本。
 
    所谓“房子半边盖”是说关中平原的房子不像其他地方我们常见的房子,房顶是成人字型的,中间高出的是屋脊。关中平原的房子在外观上只有一半,它的屋顶是一个斜面,下起雨时,它有一个非常诗意而美丽的名字叫“半坡流水”。我在关中平原时,特别注意过这种建筑风格,不过很多新盖的房子,也大都不再是“半边盖”,而是盖成了我们通常见到的那种样子。
 
    “面条像裤带”说的是陕西的一种面食,名叫“裤带面”,正宗的裤带面宽约两寸,长约一米。我特意去吃了这种面,实在是美味,面精道而耐吃,汁儿鲜美而入味。相传是贞观年间,一位赵氏村妇,因为和丈夫吵架,和面时和硬了,于是加水,水又多了,于是加面,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如此反复多次,最后将面下锅,又凑合做了点汤汁,让丈夫蘸着吃,没想到丈夫连连称好。第二天,这个村妇又照前一天的方法做了一顿面,请全村人来吃,结果大家都连声称赞,从此一传十,十传百,传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耳中,李世民邀请村妇进宫做面,一碗热腾腾的面端到皇帝面前时,李世民大赞其味,并说这面像裤带一样,文武百官也随声附和,“裤带面”由此得名,并名扬天下。
 
    油泼辣子是道菜是说陕西人能吃辣,用油泼辣子也能当一道菜,据说正宗的油泼辣子制作过程十分讲究复杂,而现在人大多是用机器来打磨,工艺不及原来,味道自然也会打个折扣。“锅盔”是陕西的一种面食,因其形状像古代行军打仗的兵头上带的头盔而得名,又以其大如锅盖而有“锅盔像锅盖”一说。我没有见到锅盔,也没有吃过,不过陕西还有一种面食叫“石头馍”,据说是把石头烧热,然后把和好的面倒在上面烧熟,大致成圆状,表面凹凸不平。
 
    “帕帕头上带”是陕北的典型装束,就如我们所熟悉的“白羊肚手巾红腰带”,而我在陕北的时候,却并没有见到这样的装束,大多数都与生活在其他城市的人穿着一样,只是在虎口瀑布时,见到了两个我心目中认为具有典型的陕北农民形象的两个老人,黝黑的皮肤,深刻的皱纹,头带白手巾,手握旱烟袋。那一刻,我十分兴奋,抓起相机为他们拍了一张照片,就在我祝他们健康长寿,准备离开时,两位老人说照相是要给钱的,那一瞬间,我突然觉得这幅照片由人物写真变成了工艺品的摄影,由生命的变成了静物的。
 
    “凳子不坐蹲起来”说得是陕西人的一种生活常态,他们通常不喜欢坐而喜欢蹲,即使有凳子,也不会坐,要么蹲在地上,要么蹲在凳子上。“秦腔吼起来”,我没有听过秦腔,所以也不知道秦腔是如何吼出来的,我喜欢听陕北的信天游,每次听时,都有种想哭的冲动,终于有一天我听到一句话,觉得它点出了信天游的灵魂,这句话是:信天游中有一种悲凉的东西。我在火车上与女孩聊到信天游时,告诉了她这句话,她也好像一下子茅塞顿开的样子,她说:这句话太好了。就是“悲凉”这个词。她说以前她总用“凄婉”这个词,却不及“悲凉”来得真切,来得入木三分,来得精辟。“姑娘不对外”是说以前陕西比较闭塞保守,姑娘一般都不外嫁,本村的姑娘不嫁到外村,更不要说陕西的姑娘嫁到外省了。当然,如今陕西的姑娘肯定是嫁到了全国各地,甚至也可能嫁到了国外,“姑娘不对外”不过是以前的生活写照。
 
    女孩还跟我说了很多关中的方言,她说方言中有很多是古语,在很多历史文献中都有记载,可是现在的陕西人似乎有些看不起自己的语言,觉得它很土,所以很多珍贵的语言在慢慢被遗忘甚至开始消失,她无不痛心疾首,一直在说为什么我们的历史教育和文化教育不注重培养对于自己民族文化和历史自豪感的培养。当我们把历史都简单地归纳成为几点起因、经过、结果和历史意义时,我们看到历史真相的同时,却已看不到历史的血肉;当我们把文化变成枯燥的说教,形式化的低吟朗诵时,我们学到的只是文字,却不是文化。
 
    女孩还给我唱了几段信天游,因为在火车上,她的声音很轻,可是我听得出她的声音里有情感,因为这种感情,她唱得出兰花花的惆怅,也唱得出走西口的悲凉。信天游的风格通常是高亢的,豪放的,粗犷的,无拘无束的。我一直想着那陕北的黄土高坡上还回响着白羊肚手巾红腰带的老汉吼出的信天游,装着花袄的姑娘在窑洞前盼着他的亲哥哥来,一天几趟跑成了罗圈腿。那样的景象一定会灼伤我的目光,伤到泪水涟涟,像决堤的江河。
 
    一路上女孩用到的最多的词句是:文化侵蚀。如果把所有外来文化对于陕西文化的渗透都称之为文化侵蚀,这不免有些偏激,因为每种文化都是在不断发展的,发展的过程中借鉴和融入其它文化的精华也未尝不是件好事,闭门造车或是孤芳自赏,最终的结果不是固步自封就是夜郎自大。可是我听得出女孩的本意不是在排斥外面的文化,她更多的是对于陕西人不懂得自己文化的价值,盲目崇外,甚至对于自己拥有的辉煌文化居然有一种自卑感,而感到可惜甚至是悲悯。她一直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陕西人太不懂得他们拥有的东西多么宝贵,太不懂得发扬这些文化的价值了。她很焦虑,她生怕有些东西丢了再也找不回,永远成为历史教科说上的一段文字了。她的文化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她的文化自豪感,让我深深地感动,我想如果我们所有的人都有这样一份心思,我们的文化之树必会更加枝繁叶茂,郁郁葱葱。也是因为她的一席话,更让我觉得陕西之行,我似乎肩负着很多东西,追溯历史,寻根文化,体味悲凉,感慨过往。
 
    当我们的车开在去往茂陵或是乾陵道路上时,道路两边是连成片的庄稼,很多农民还在辛勤的劳作,他们看着一辆辆满载游客的车辆急驰而过。那一刻,我突然没有勇气去指责他们对于我们眼中历史与文化的淡默,也不想去埋怨他们缺乏对于文明的认知。那一刻我在想,那些坟头墓陵对我们而言是文化是历史,对他们而言应该只是生活吧,他们生来就在那些山脉墓陵的脚下,听了很多祖祖辈辈留传了很久的传说或是故事,没有史学的考证,更没有历史的依据。作为游客的我们来去匆匆,赞一句风水宝地,叹一声汉唐雄风,摸几下秦砖汉瓦,拜几下古往圣贤,拍几张照,留一些念,便匆匆离去,也许此后一生都不会再次重游故地,而永远守着这些墓陵的,是那些生长在这里的世代农民。我们嘲笑他们的浅薄,讥讽他们对历史的无知,对文化的冷淡,却不知,他们才是这里真正的守卫者,他们喝这里的水,耕这里的地,如果说感情,他们远比我们要深。如果说这里的文化,也是他们的先辈孕育。那些文明,他们说不出来,也讲不清楚,可是很多东西,已经流入了他们的血液,从过去流向未来。
 
    有些时候,文化对于一些人来说是一种奢侈品,我们不能强求,也无法强求。可是对于我们而言,我们总希望尽我们的能力,保护文化中的精华,传承华夏文化的脉络。对于我们的民族文化,古老的民族文化,它们也许不再适合这个变化万端的时代,可是我们依然应该用真诚的心,去倾听它们,热爱它们,保护它们。丢了它们,我们的根在哪里,我们的灵魂又归向哪里?能力也许有大有小,热情和赤诚却无论大小一样可贵,我早说过,我是个无知者,却希望可以和你一起结伴去寻找文明曾经留下的足迹,聆听文明穿越历史留下的绝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