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re `id`='9426' limit 1我从东岸走向西之——长城终点嘉峪关_甘肃敦煌游记攻略_山水旅游黄页
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旅游攻略 > 我从东岸走向西之——长城终点嘉峪关

我从东岸走向西之——长城终点嘉峪关

敦煌铁道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 发布于2007-08-18 16:14:00 | 来源:转载 | 目的地:敦煌

    久闻嘉峪关大名,今日一睹其貌,果然名不虚传。

    众所周知,嘉峪关与山海关、居庸关齐名,名列万里长城诸关之首。然而,嘉峪关之雄,非山海、居庸二关可比之。观嘉峪关,傲然屹立于大漠之上,纵看周围数千里戈壁大漠,难比嘉峪关之雄,故嘉峪关亦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美誉。

    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派遣霍去病、卫青等武将西征,扫荡了整个戈壁大漠,使汉代的长城超过了嘉峪关,去到了敦煌,并且甚至到了阳关、玉门关等关隘。此后,河西走廊才有了几百年的和平,直到南宋时期,河西走廊方被党项族拓跋氏建立的西夏国所控制为止。

    明朝时候,明太祖朱元璋接纳了:“高筑墙、广积粮”的建议,在全国各地大兴土木,同时采取了闭关自守的政策,建起了东起河北山海关、西至甘肃嘉峪关,全长12700里的万里长城,并设“三关五重镇”镇守险要地段。

    嘉峪关位处嘉峪山之峡口,地势险要,自汉代开始,曾在这里设置关隘,明朝用城墙将关隘连接起来,增加了嘉峪关的防御功能和重要性,嘉峪关因此成为长城西部诸关之首。嘉峪关城楼建于大漠之中,是东来所见第一座大城,古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美称。嘉峪关向北8公里连黑山悬壁长城,现为西去公路312国道必经之路,往南延长7公里,为天下第一墩,为古代嘉峪关的军事防务方面担当重要作用。

    如此重要的关隘,自古都不属于游人畅游的地方,即使来了也只能路过,因为这里隐藏着重要的军事秘密,山海关镇守官兵的生命安全与它密不可分。就在这里,的我们来到了嘉峪关城楼下的一块大石旁,听导游讲“击石燕鸣”的故事;在嘉峪关的城楼上,导游再讲了“定城砖”的故事。可是她偏偏漏掉了冰道运石、山羊驮砖的精彩故事,与前两个故事相比,后两个显得更贴近现实,更符合逻辑。

    “雄燕迟归,关门已闭,为会雌燕,悲鸣触墙而死”,是一个很浪漫但却很愚蠢的故事,嘉峪关城楼状虽雄大,但只能阻挡人类的去路,岂能阻挡燕子的去路?区区嘉峪关,就连麻雀也能够展翅而过,雄燕岂能受阻于关外?或者故事应该改一改,就说:“正在关门之际,雄燕飞回,被关门夹毙,守城官兵将其埋葬于现之击石处,雄燕怨死,每逢有人在此击石,雄燕就‘啾啾’而鸣诉”。如何?此改版之故事虽然夸张,但亦无不可吧!

    定城砖的故事就更加脱离实事了,嘉峪关曾经反复修建,一块“定城砖”怎么会长久地搁置在城楼上,风吹日晒雨林,还会这么完整吗?多余的一块砖,放在哪里不好,茫茫大漠,随便挖一个洞埋起来不就一了百了吗?监官又不会掘地三尺,查找余砖!编故事者还为此“最后一砖”指明了年代--明正德年间,如果他曾经到过河北省的潘家口水库去看看那里的残长城--水上长城,他就不敢编造这样的故事了!定城砖的故事太久远,嘉峪关城楼上的定城砖太新,太不可思议了!

    我反倒喜欢导游遗漏的那两个故事“冰道运石”和“山羊驮砖”,这两个故事虽然没有传奇色彩,但直接反映了古代中华民族的智慧,现在虽然无法看见这样的场景,但是淡淡的图像却在我脑海中悠然升起,好一幅“山羊驮砖”图,好一幅“冰道运石”图,都是中华民族的智慧象征。

    来到嘉峪关,别忘了买一张“通关文碟”,就在玄奘大师出关的时候,当时正在闭关自守,想要通关文碟还索取无门呢!当年,玄奘大师是偷偷地到西天取经的,是他天竺归来后的成就,才再度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唐朝才有了以后的开元盛世。今天的中国,也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奔向小康的,这充分说明了:“封闭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古城已去,新城犹在,今天的嘉峪关,除了远处的悬壁长城以外,已经很难看见明代的古长城了,但是久闻嘉峪关之盛名,来此看看这座大漠之中傲然耸立的建筑物,再联想百万工匠曾经在这里用冰运石、用羊运砖的场景。或者到嘉峪关,体会浩瀚大漠风吹尘扬的那种既苍凉又粗旷的气派。会让您不禁感觉心旷神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