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re `id`='9030' limit 1敦煌,将要成为第二个楼兰?_甘肃敦煌游记攻略_山水旅游黄页
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旅游攻略 > 敦煌,将要成为第二个楼兰?

敦煌,将要成为第二个楼兰?

敦煌市印象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发布于2007-08-01 18:54:00 | 来源:转载 | 目的地:敦煌
      敦煌,将要成为第二个楼兰? 惊呼,实非空穴来风。

  月牙泉,日渐干枯,容颜憔悴;莫高窟,日益老去,沉疴染身。莫非,傲立、瑰丽了1600年的敦煌,它的命运真的已被烙印上楼兰的悲剧?

  匆匆赶赴敦煌,听一听敦煌的守护者———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直言,告诉我们一个真实的答案,关于敦煌的命运、关于我们共同的关注。

  敦煌“病”了

  解放周末:曾经有一些专家断言,由于自然规律的作用,敦煌莫高窟活不过1000年。

  樊锦诗:从内心来说,我希望敦煌石窟万寿无疆。我也一直这样幻想:也许将来会出现什么高科技手段,让莫高窟得以永久保存。但物质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就像人一样,莫高窟总有一天是要消逝的。

  解放周末:问题是莫高窟还能活多久?

  樊锦诗:文物本身确实是有寿命的。根据记载,莫高窟已经有1600多年的历史。石窟内的壁画彩塑都是用泥土、麦草和木头为材料制成的,壁画的颜料主要是矿物颜料,也有少量的有机颜料,按照自然规律,这些东西都会慢慢衰亡。敦煌地处戈壁滩中,虽然干燥的环境使这些艺术瑰宝得以保存下来,但风沙等恶劣气候也对石窟及其文物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可以这样说,现在的莫高窟就像一位老人,器官都已经老化了,甚至还得了不治之症。

  解放周末:您是说石窟得了无法救治的“病”?

  樊锦诗:是的。比如酥碱,就是石窟得的一种“癌症”。敦煌虽然地处沙漠和戈壁,但集中的降雨透过岩石侵蚀着石窟内的壁画,就形成了酥碱现象。酥碱的壁画像卷起的墙皮,稍有风吹草动,就可能剥落飘离,零落成灰。目前敦煌莫高窟保存的壁画,有一半以上患有这种壁画“癌症”。又比如空鼓,它是因为壁画与洞窟石壁局部分离造成的脱落,是莫高窟壁画面临的最危险、危害最大的一种病害。还有起甲,它是壁画白粉层及其上的颜料层发生龟裂,进而发生鳞片状卷翘,甚至脱落。起甲后的壁画给人的感觉像是得了牛皮癣,治疗起来难度非常大。以上这些,还只是石窟得的几种主要“疾病”而已。

  解放周末:一位1600岁的“老人”,又得了这么多的“病”,真的是到了风烛残年吗?

  樊锦诗:可以这样说吧。我们作过比较,拿法国人伯希和1908年来莫高窟时拍的照片和现在的照片比,变化很大,有的壁画模糊了,有的脱落了。60年代工作人员抄录石窟壁画题记文字时,石窟里的墨书《莫高窟记》还清晰可见,可现在已经完全消失了,说明石窟在衰退。尤其在近100年的时间里,石窟衰退的速度非常之快。壁画属土质文物,本身十分脆弱,加上各种病害时有发生,年迈的敦煌石窟已经经不起哪怕是最轻微的磕碰了。`

  解放周末:那么像黄金周期间那么多游客涌入石窟,它怎么受得了?

  樊锦诗:是的,这就是我最担心的。来自旅游方面的压力,让石窟不胜重负。这里,最小的洞窟才几个平方米,一般的二三十平方米,狭小的空间很难容纳日益增多的游客。由于游客及停放窟区的车辆逐渐增多,垃圾、污水、车辆排放的尾气也相应增加,洞窟内的湿度、温度、二氧化碳值升高后,妨碍了洞窟小环境的稳定;游人、车辆的震动,对石窟也有这样那样的影响。现在,石窟面临着超负荷接待的局面,始终处于长时间不能恢复的“疲劳”状态。

  即使“病”了,莫高窟也绝对不会对游客关上大门

  解放周末:会不会像一些旅行社对外宣传的那样,为了保护石窟和壁画,敦煌莫高窟要停止对游人开放,成为第二个“三峡”?

  樊锦诗:虽然每年都有旅行社这样对外宣传炒作,但我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敦煌莫高窟绝对不会对游客关上大门。敦煌是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它是人类历史上最有价值的记忆之一,是很多人向往的地方。来敦煌既可以学习知识,又可以放松身心,还能传播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所以应该让游人来瞻仰。

  解放周末:这不是矛盾了吗?既要让人参观,又要延长洞窟的寿命;既要开放,又要保护。

  樊锦诗:是的,这正是大多数世界遗产地在保护过程中遇到的“通病”,国内国外都是这样。对莫高窟来说,这个问题可能更为突出。刚才说过,莫高窟已经是个岌岌可危的“老人”,重“病”缠身,需要静养,最好是闭门谢客。但情况不允许,游客还是一批一批地来。我们正在搞一个研究课题,题目是《莫高窟洞窟游客承载量研究》,就是研究可能损害洞窟的游客承载临界点究竟是多少。就比如一个人能喝10瓶啤酒,当过了这个量,他就会喝醉,洞窟也是这样。根据初步的研究,莫高窟的洞窟每天能接待的游客最大承载数在2000到3000人之间。而“十一”黄金周时,游客接待量有时要超过6000人。

  解放周末:也就是说,莫高窟在硬撑着“病体”坚持“工作”。

  樊锦诗:目前我们对石窟采取的是“保守疗法”,我们既当“救火队”,又当“家庭保健医生”。说我们是“救火队”,是指哪儿“病情”严重,我们就到哪里进行抢救。目前整个莫高窟4万多平方米的壁画,有十分之一处在危险之中,修复工作压力很大。说我们是“家庭保健医生”,是因为保健医生就要做预防工作,这些文物已经非常古老了,是一个不断发“病”的“老人”,这就需要我们监测它,观察它,就像保健医生一样做好预防保护工作。

  解放周末:此外,在分流游客、减轻石窟压力方面,又有哪些具体的措施呢?

  樊锦诗:首先是“轮休制”,将开放的40多个洞窟划分为12条参观路线,分散洞窟景点,让洞窟有一个休息、喘息的时间。其次是增加新的景点,比如我们开发了“藏经洞文物陈列馆”、“敦煌石窟保护研究陈列中心”等,来分散客流。还有是搞预约制,原来旅行社怕麻烦,都反对,可现在大家都认为这个办法好。我们现在将一天分成四个时段预约,分期分批有计划地接待每天的游客。过去没有预约制的时候,可能集中在一个时点一下子拥来2000人,洞窟承受不了,我们的接待也承受不了,现在情况有了改观。

  解放周末:听说还有一个“虚拟敦煌”的计划正在实施中。

  樊锦诗:2003年全国人大十届一次会议上,我提交了一个提案,题目是《建设敦煌莫高窟游客服务中心的建议》。针对现存的问题,既要保护好文物,又要向游人开放好,我们正规划成立一个莫高窟游客服务中心。利用数字技术,搞一个球幕影院,将洞窟、壁画、彩塑及与洞窟有关的文物加工成高智能数字图像,模拟洞窟里的情景;还可以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敦煌文物、文献、研究成果、相关资料,汇集成电子档案,打造一个“虚拟敦煌”。这样不仅可以解决洞窟内光线不佳、观赏性差的问题,向游客更加全面地介绍洞窟壁画的时代背景和特点,搞专题演示,还能减少游客在洞窟内的停留时间。目前这个计划通过了技术论证,正在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我们的任务就是让莫高窟“保重身体”,争取让它再活1000年

  解放周末: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您的工作就是为了让莫高窟“活”得更长一些?

  樊锦诗:是的,我们的工作就是要让石窟“保重身体”,尽量老得慢一些,争取让它再活1000年。我相信这是能够做到的。

  解放周末:让莫高窟再活1000年,这是一件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任重而道远。

  樊锦诗:所以,这不是凭一己之力、一代之力就能办成的事。要保护好敦煌莫高窟,就要建立起长效的世界遗产保护机制。有了机制的保障,才能一代一代地将文物保护下去。

  解放周末:莫高窟的文物保护机制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樊锦诗:这个保护机制主要包括规划保护、技术保护和法律保护,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首先是规划保护。2004年,我们历时6年,编制完成了《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它是我国第一份遗址保护和管理的总体规划。而且,它还是国际合作的成果,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澳大利亚遗产委员会等国际机构共同参与了编制过程。

  解放周末:制订这个《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呢?

  樊锦诗:最大的收获是建立起了石窟保护工作的科学模式,避免了随意性。比如,过去我们进行石窟的修复时,也做现状记录、保存档案、分析监测等,但与国外先进的保护管理经验相比,我们的工作随意性较大,无一定规范,没有制订明确的工作标准,各项工作之间也缺乏联系。现在,我们的保护工作就规范和科学多了。此外,这个《总体规划》还特别针对保护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制订了2001-2010年的总目标,分别就保护、研究、教育弘扬、文物回归四大问题设定了目标,这就使保护工作有了可持续性和科学性。

  解放周末:有了《总体规划》,莫高窟的保护工作就像是有了“行动指南”。

  樊锦诗:其次是技术保护。文物已经很古老了,所以我们必须诚惶诚恐地对待它们。就像莫高窟里的千年壁画,它不可能再生,利用不当、保护不当,结果就会被破坏。好人也会办坏事,文物保护也会出现利用性的破坏和保护性的破坏。所以我们要千方百计提高文物保护的技术水平。

  解放周末:给一位1600岁的“老人”看“病”,是不是难度很高?

  樊锦诗:是的,莫高窟本身在老化,病情也在发展,随时会出现各种新的问题。有的病害很不好治,比如岩石中的水汽,将外层草泥腐蚀,造成脱落。这就好像是绝症,治不好,但可以通过治疗延缓它的病程。还有的病,可以搞预防,通过做“心电图”,监测壁画的发病情况,这是一项很复杂的工程。给石窟带来病害的因素很多,都要有所了解,而且要有各种医治的方法,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也不能“病急乱投医”。这就要搞科研,以相应的技术去治理。我们要尽量延长莫高窟的寿命,以便将来出现更新的技术去保护它。

  解放周末:除了规划保护、技术保护,是否还有法律方面的措施?

  樊锦诗:莫高窟的保护现在就有了专门的法律条文,2002年,甘肃省人大通过了《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明确了保护的范围、内涵、职责等,从制度和法律上为莫高窟提供了保护依据。

  解放周末:有了这样全方位的保护机制,难怪您对敦煌莫高窟再活1000年信心十足。

  樊锦诗:但是要实现这个目标,仍有一定的难度。关键在于缺乏文物保护方面的人才。

  解放周末:您提到了文物保护方面专业人才的缺乏,但据说全国文物保护专业的博士,敦煌莫高窟就占了一半。

  樊锦诗:这是前两年的事了。我们敦煌研究院目前有11位博士,这在全国文博单位中肯定是最多的。但即使这样,高级专业人才缺乏依然是突出的矛盾。以壁画修复为例,研究院能独立承担此项工作的只有12人,而整个莫高窟4万多平方米的壁画有十分之一需要抢修。一个专业工作人员一年所修复的壁画十分有限,大一些的洞窟就需要10个人修3年才能完成。所以大力吸引和培养人才,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解放周末:在敦煌莫高窟,前有常书鸿、段文杰,后有您樊锦诗,靠信念和热爱在这里整整守望了一辈子。现在条件艰苦、生活单调的敦煌又拿什么吸引年轻人呢?

  樊锦诗:首先,我们为年轻人搭建起了施展才华的平台。每年,我们都要选送一批品学兼优的专业人员到国内外大学或有关机构继续深造;还制订了“中青年优秀学术成果奖励办法”,鼓励人才脱颖而出。同时,我们还解决年轻人的实际困难,为他们安排住房、解决家庭困难。只有留住了人才,莫高窟的保护才不是一句空话,莫高窟的未来才会长长久久。

  “申遗”的意义和内涵只能是两个字:保护

  解放周末:在“非典”时期,到敦煌旅游的人骤减,您当时说过:“希望总是能这样。”

  樊锦诗:我说这话的意思,不是反对开放,也不是反对旅游经济的发展。但我始终认为对文物的保护应该是第一位的,保护问题解决不好,其他一切免谈。这是一个不可动摇的原则。目前,全国各地有上百个项目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其中有的目的可能是为了追求巨大的旅游利润。可是事实上,公布《世界遗产名录》的目的,不是为了让这些名胜古迹有更多的游客来参观,而是出于对这些“文化和自然遗产越来越受到破坏威胁”的考虑,根据《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所有缔约国的责任是:要“竭尽全力”“保护、保存”这些人类共同的财富并把它们“遗传后代”。所以很明显,“申遗”的意义和内涵只能是两个字:保护。

  解放周末:您是如此强调保护的重要,那么您对目前国内世界遗产地的保护现状怎样看呢?

  樊锦诗:前几年我也出去考察过,对国内有些世界遗产地的做法,实在是不敢恭维。对于世界遗产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目前国内的世界遗产地,有的短视地进行破坏性开发,有的缺乏世界遗产保护的专业知识和专门人才。事实上,无论是世界遗产地还是正在申报的“预备队”,最重要的是应该提高保护意识和保护能力的“修炼”。

  解放周末:那么对文化遗产来说,怎样的保护才算是成功的呢?

  樊锦诗:我认为评价一个文化遗产保护得好与不好,是有客观标准的。这个标准是什么呢?就是完整地、真实地保留文化遗产所有的原貌。文化遗产是古代传下来的,那就要保留下它所有的信息,包括它的本身以及它的环境。目前这方面最大的误区,就是让太多现代的东西融入到文化遗产中,比如一些现代建筑、商店等。我认为,有一个原则是必须把握的,在重点保护范围内,绝对不能乱搭建。我们自己就是这样,以前,莫高窟景区范围内也搭过一些建筑,但后来统统拆除了。因为这些现代建筑,不伦不类,已经影响到文化遗产的观瞻和完整性。这个原则不管对于哪个文化遗产,都应该遵守。现在,莫高窟也有一些商店、游客休息的地方、厕所等,可是我们在建这些现代设施时都尽量将其隐藏起来,而且这些设施的设立都要经过专门的论证。

  解放周末:莫高窟在管理方面的井然有序,确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樊锦诗:文物的保护和利用之间的矛盾,是可以找到办法处理好的。只要我们想方设法,努力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和文物保护能力,就一定能找到积极的方法,在保护和利用之间找到平衡点,既让游客得以瞻仰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也让世界文化遗产“延年益寿”。

  樊锦诗 1938年出生,在上海长大,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学专业。现任敦煌研究院院长,全国政协委员,“CCTV感动中国2004年年度人物”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