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re `id`='7246' limit 1新疆饮食四大怪_新疆乌鲁木齐游记攻略_山水旅游黄页
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旅游攻略 > 新疆饮食四大怪

新疆饮食四大怪

新疆康辉大自然国际旅行社 | 发布于2007-05-11 18:18:00 | 来源:转载 | 目的地:乌鲁木齐

喝茶不用买

 

餐桌无论大小,吃饭不论多少,都有免费的茶水供应是新疆各民族的传统饮食习惯之一。这源于地处西北的干旱环境条件,无论来的都是客还是仇人对头,马背民族奉上茶水一碗本是一种自尊自重也是尊重他人的美德。当然这种茶水一般是用内地贩运来的砖茶熬制的。然而,近几年来,由于进入新疆的外来宾客多数是首次,对这一饮食习惯就不太了解,误会与笑话也就不免时常发生。特别是一些来自民风不纯之地的内地人,往往也以内地人之腹度此地民族之心,刚进饭馆尚未坐下,就见一碗驼黄的茶水端来,心里就盘算着值多少钱,更有甚者在问过不收钱后仍心存疑虑,深怕受蒙被宰上一刀。弄得自己在喝与不喝、吃与不吃之间忐忑不安,老板或小二都也莫名其妙,以为顾客看不起自己的手艺,偶尔还会引起不必要的冲突。

其实,在新疆不仅进入饭馆喝茶水是免费的,就是过路客要歇脚坐一坐,喝碗茶也会受到欢迎且不会要钱。只不过新来的内地人对少数民族的长像和衣着不太熟悉,怎么看都像遇上了老外,有的往往还看着很凶,又因双方语文交流有些困难,对纯朴的民风一时不能了解。当然,外来之人还是有需要注意的,在用餐前若洗手的话不要大手大脚太浪费水,毕竟新疆许多地方滴水贵如油,虽然洗手水也是免费的,民族兄弟看着也会心疼。

大蒜下饭菜
除了茶水免费外,在所有的餐桌上都有一两个小碟子盛着剥好的或整包的大蒜。这也是免费的,只是外来之人因不喜食生蒜而往往不太注意。当然老板或小二也不会主动邀请客人吃,这倒是主随客便的。但外来之人还是应吃上一两瓣为好,可以杀菌防病。其原因之一是由于新疆的水源往往来自高山积雪融化的水或打深井汲的水,而许多地方的水又含有较大的碱性,尤其在乡村无条件净化,不少人在饮食后都可能出现腹胀现象。可以说,初到新疆的内地人基本都要过肚鸣或腹泻这一关,因而外地人对新疆水有“灌肠水”的戏称。但若在吃饭时食用一两瓣生大蒜,就可能减轻甚至消除这种情况。原因之二是戈壁、大漠、山脉的植被虽然稀少,可新疆的蚊虫苍蝇却并不少,有的地方“三个蚊子一盘菜,三只老鼠一麻袋”,夏秋季的苍蝇之多之大也有一巴掌拍死一片之说。虽然这些都是夸张之辞,但饮食防病必须当心,生蒜配菜是灭菌防病的好办法,生吃两辨大蒜就更好了。原因之三还是因水源稀少而珍贵,就餐之前可能无条件洗手或洗不干净,吃点生蒜也可起到较好的防病作用。
生吃大蒜还得掌握技巧,即必须嘴里含有饭菜时咬上一点共同咀嚼下咽。都说四川人能吃辣椒,但往往不敢吃生蒜,因为椒辣嘴而蒜辣心,若空腹吃生蒜胃会被烧得火辣辣疼,而空口就咬则不仅滋味难咽还易引起口臭。但不管怎么说,就餐之时切记应吃上一两瓣大蒜,这也是新疆游行的基本常识之一。
 
屁芽子是种菜
 
在新疆进入饭馆或就坐于食摊后,可能会听到顾客在点菜饭时说:“屁芽子不要”,或“多放(少放)点屁芽子”,有时厨者也会主动问屁芽子要不要,要多要少的话。对此千万不要奇怪和感到不快,因为此“屁”非彼“屁”,而是在说一种菜,只是在内地叫做洋葱。
称洋葱为屁芽子,完全是因语言习惯的不同造成的。由于新疆少数民族众多,同一样东西会有不同的叫法,相互间翻译起来还特别麻烦,尤其是许多民族同胞的汉语水平并不高,有些话说出来就如中国人讲“中国英语”一样,真正英语国家的人不一定能听懂,而且因语法迥异,造成了不少民族同胞说汉语会颠倒用词,更增加了理解的难度。正是适应日益广泛的民族交往,汉语中一些容易上口、相对形象的词语就不胫而走,流行起来。洋葱正是由于食用后放屁较多,在新疆境内称之为“屁芽子”就比其本名更能通用了。
洋葱在新疆不仅是菜,而且也算得上是一种调料了。由于牛羊肉精瘦、结实,所以人们做菜时喜欢配点洋葱既助消化又提香味,特别是在炒肉、做炒面和拌面配菜时放点洋葱,其味更鲜。而且正如上面所说,由于水中碱性大,容易导致腹胀,在葱类因天气干燥不易保鲜的情况下,用洋葱替代也可顺气通便。
 
吃的没有拉的快
 
这也是一句容易引起食客不快的话。据说有一对夫妻初来新疆时进入一家餐馆吃饭,因要赶时间就催老板做快点。这是一家拌面馆,拉是做面条的必然方式,拉出的面条做成炒面或拌面更是民族风味美食。老板自然很热情而自信地说:没关系,你吃得快,我拉得更快。但令维族老板决想不到的是,在汉语里这句话引发的联想十分不雅,因而这对夫妻一怒之下说什么也不吃饭了,转身离去后还对老板忿恨难平。
这只是个笑话,毕竟不会影响民族团结。然而,在新疆旅行时不能不注意在语言习惯方面的宽容与理解。讲话时尽量诚恳地将话讲慢、讲清,听话不仅要听声,还要注意观察言者的表情,因为即使是错话,只要言者无坏心,表情也会很正常,这样就可减少不必要的误会。当然,有条件时还可多向别人请教一些语言禁忌,比如对回族同胞称“回回”,乃至“老回”,尚无人在意,而对维族同胞绝对不以可称“老维”,否则真有可能引起民族纠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