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re `id`='5439' limit 1那片静静的柏树林_湖北武当山游记攻略_山水旅游黄页
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旅游攻略 > 那片静静的柏树林

那片静静的柏树林

山水国际旅行社 | 发布于2007-01-15 18:21:00 | 来源:转载 | 目的地:武当山

那片静静的柏树林

    他几乎足不出户,住在美国南方那 个“邮票那样大小的”小城附近的一片 柏树林中。他不愿意参加社交活动。甚 至拒绝肯尼迪总统邀请他去白宫参加 宴会,他说:“为了吃饭去白宫实在太远 了。我年迈体衰,不能长途跋涉去和陌 生人一起吃饭。”他连文学沙龙也不肯 光顾,他说:“我不是文人,我是个农 民。”
    是的,他像一个农民一样辛勤地耕 耘自己的那片土地,在沉默中创造出一 个惊人的世界。18部长篇小说,9部中 篇小说集和3部诗集,确立他在世界文 学史上的不朽地位。随着岁月沙暴的磨 硕,它们依然闪烁着耀眼的光彩。因为 他,在南北战争中失败的南方,时常可 以抬起头来;因为他,被商业气息污染 得混浊的美国天空,时常闪耀着星光。 
    他不想看到许多人,而许多人想看 到他,特别是在他离开这个世界之后。 无论你是什么肤色,什么信仰,凡是热 爱文学的,凡是到美国的,都怀着朝圣 般的心情,跑到遥远的南方,跑到那个 小城,看一看他——华发浓密,经常叼 着烟斗的威廉·福克纳。 
    几个月前,我因公务去美国密西西 比州的一个科研机构。闲暇之余,乘车 沿著名的“银园大道”北上,去福克纳故 乡——约克纳帕塔法县。路两旁葱郁的 森林,坦荡的草滩,稀落别致的房舍,悠 闲散漫的牛群,明镜一样银光闪烁的湖 泊,在眼前一一闪过。有人说,这才是真 正的美国。 
    路过坎顿、皮肯斯、威诺纳、格林纳 达这些宁静得好像睡去的小城之后,迎 着朦胧的夜色,开进小城牛津。这时我 才知道“约克纳帕塔法县”是福克纳小 说中编造的一个地名,他家乡的名字翻 译为牛津(Oxford)。小城确实不大,中心 广场最高的建筑,是二层楼的法院,门 前立着两尊塑像。以广场为中心的十字 街上,是一家连一家的店铺、书店、饭 馆,这些欧式的乡村建筑都被涂成淡雅 的米黄色和浅绿色,门前有木制的外廊 和古老的立式街灯。整个城市没有一座 高层建筑,广场和街道上停靠的许多小 轿车,大概是小城唯一的现代化标记。 这里基本是个大学城,密西西比大学牛 津分校的一万二千师生们,还有城里的 九千八百多人是小城的全部居民,街道 上经常静得看不到一个人。 
    福克纳给牛津带来骄傲,牛律对福 克纳却并末表现出格外的看重。我在小 城里绕来绕去,找不到福克纳故居的标 志。总算凭着一张地图,开进城南的一 片浓密的柏树林,公路已到了尽头,只 好向林中走去。古木参天,遮天蔽日,树下是浓密的灌木丛,落叶铺就的小径, 弯曲而绵长。走了大约十分钟,穿过幽 深的柏林,透过树叶,终于看见一栋乳 白色的二层木制小楼,被修剪得整齐的 树墙和木栅栏环围着,宽大的窗子掩映 在婆娑的树影中。“幽居四畔只空林,啼 鸟落花春意深”。看来,福克纳是有意隐 居在这个小城,又躲进这片密林中 的,他不想让纷坛的尘世打扰他平静 的生活,他苦苦地思索着这个世界, 编织着自己的故事。他自己就是一个 独立的世界。 
    房子里也是静静,没有人做什么解 说和介绍。大概谁也说不清福克纳。福 克纳想告诉人们的,都在他的书中。这 座命名为“罗湾澳克”的房子,是1848 年一位叫罗伯特的农场主建造的,1872 年卖给了当地的贝利家族。福克纳1930 年买下了这栋房子,并进行维修,一直 住到1962年7月6日去世。他最重要的 著作“约克纳帕塔法系列”的小说,都是 在这座房子里写成。楼下有三间房子, 一个图书室,一个写作间,还有一个客 厅。图书室并不很大,靠墙一排书柜,旁 边是一个装资料的小柜,抽屉拉开着, 摆放整齐的卡片让人看得很清楚,好像 他的主人刚刚查找出来。墙上的装饰画 是他母亲的作品。在这间房子里,福克 纳度过最多的时光。当别人间他,“写作 的最佳训练是什么?”他说:“阅读,阅 读,再阅读。什么作品都读——没有价 值的、古典的、好的坏的都读,看他们是 怎么写的。就好像木匠,学徒向师傅 学。读书!你会汲取到东西的。” 
    福克纳只读过两年中学一年大学, 博览群书,广采众长使他具备了一个作 家的优秀素质,而精细研读,又使他既 学到了先人的精华又创造了自己。他每 年通读一遍《堂·吉可德》。每隔四五年 读一遍《白鲸》。莎士比亚全集是他随时 要读的。对福克纳来说,读书是他最主 要的社会生活,他说,看不同的书就像 听音乐,看雕塑,欣赏建筑。他不常走出 这间屋子,可是他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和 了解,不比任何人差。 
    我在福 克纳的写作 间里停留很 久,这是一间 十几平方米 的屋子,一台 老式打字机 放在屋角,旁 边是木制的 圈椅,墙上贴 着一部书的 写作提纲。就 在这里,福克 纳的“约克纳 帕塔法系列” 小说,开创了 美国小说的 先河,其地方 感和乡土感 独具特色。他 笔下的白人、 黑人、印地安 人的生活,不 仅是美国南 方的,而且是 反映整个人类命运的寓言故事。福克纳 的永恒,大概还在于他不跟潮流跑,慎 重地对待新的东西,而又着力创造自己 的。他运用娴熟的“意识流”、“时序颠 倒”、“对位式结构”、“象征隐喻”等手 法,现在还被西方文坛视为“现代经 典”,并极大地影响东方文坛。福克纳的 孤独寂寞,在于无人理睬的冥思苦想。 现在世界上再没有出现福克纳,大概是 因为现在的作家太爱热闹,太爱虚荣。 
    “哒哒……”我听到福克纳的打字 机在响着,声音在宁静的树林中传得很 远,它似乎在呼唤着什么。 
    客厅里也是静静的。简朴得没有任 何装饰的长条桌上,摆着两支红蜡烛和 一个插满鲜花的玻璃花瓶,桌子旁边摆 着六把硬木椅子。福克纳没有在这里接 待过什么高贵的客人。只有两次,这个 屋里站满了人。一次是他母亲的葬礼。 一次,是他自己的葬礼。那一天,福克纳骑着马在林子中散步,也许他太精力集 中于思考,也许他太累了,他从马上摔 下来,心脏病发作去世了。那一年,他六 十六岁。他就是躺在这客厅的长条桌上 和他的亲友告别的,他的身旁摆着从柏 树林中采来的鲜花。 
    我在福克纳故居前的那片柏林中 徘徊。当年,福克纳经常在这片林中散 步沉思,或像一个农民一样干着零活。 大概也会象陶渊明一样:“晨兴理荒秽, 戴月荷锄归”。林子很静很静,我突然听 到从遥远的天际传来的声音:
    “人是不朽的,并非因为在生物中 唯独他留有绵延不绝的声音,而是因为 人有灵魂,有能够怜悯、牺牲和耐劳的 精神。诗人和作家的职责就在于写出这 些东西。他们特殊的光荣就是振奋人 心,提醒人们记住勇气、荣誉、希望、自 豪、怜悯之心和牺牲精神,这些是人类 昔日的荣耀。” 
    这是福克纳在1949年诺贝尔文学 奖的授奖仪式上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