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re `id`='5242' limit 1桐城龙眠山文和园游记_安徽安庆桐城市游记攻略_山水旅游黄页
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旅游攻略 > 桐城龙眠山文和园游记

桐城龙眠山文和园游记

安徽省桐城市光大旅行社 | 发布于2006-12-23 09:36:00 | 来源:转载 | 目的地:安庆
 

    山以形名,森林公园龙眠山犹如苍龙酣睡在桐城西北。境内层峦叠嶂,风光旖旎,古迹遍布,人文蔚兴。清代大学士张廷玉墓园——文和园即位于龙眠灵山秀水间。

    乾隆二十年(1755),历经清代康、雍、乾政坛五十载的张廷玉,卒于家乡桐城,奉旨按大学士品秩葬于龙眠山,墓园以
其谥号“文和”冠名。文和园藏于深山,出桐城市区,沿龙眠河溯流而上,行至龙眠山腹地相国桥,从林阴古道登阶百余步,豁然开阔,一座岿然的青山,一个依山的墓园跃入眼帘。园区修竹低垂,松柏青翠,山鸟时鸣,松涛阵阵,真是道骨清风绝佳地,清幽不与世间同。置身其间,神清气爽,令人发思古之幽情,心灵澄静。

    文和园由享堂和墓地组成,占地七千余平方米,既有园林空灵蕴藉的风趣,又不失墓地庄严肃穆的氛围。园区建筑依山构筑,因地制宜,布局主次分明,空间错落有致,色调朴素淡雅,鳞次栉比的古建筑和秀丽的自然风光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成为龙眠山独特的风景。

    进入园区,“张氏享堂”四个丰腴饱满的大字,镌刻在门楣上端石匾中间,烘托出墓地的肃穆。入中门为照壁,前后嵌有“赞猷硕辅”和“调梅良弼”八个石刻大字,意为“贤能的辅佐大臣”,是清雍正皇帝御赐张廷玉的手迹。照壁后进为祭祀性建筑享堂,享堂面阔三间,硬山抬梁式木构架,灌土山墙,白墙黛瓦,不事雕饰,因陋就简,建筑具有典型的江南徽派建筑向江北过渡带地域特征。享堂明间厅堂墙壁两边悬挂着古往今来许多名人的楹联诗句,“无声色玩好之嗜,退食泊然无谋营”这对联语,精辟地概括了张廷玉身居庙堂之高,却甘于宁静淡泊的一生。正中屏风上绘有张廷玉高大的画像,画像中主人公正襟危坐,栩栩如生,面对奔腾不息的龙眠河水,那满目的睿智、坚定,显得宠辱不惊,使人情不自禁地想到张廷玉历仕康、雍、乾三朝的艰辛,主修编撰《明史》等典籍的繁忙,开清初汉臣爵至侯伯、卒后配享太庙之先例的荣耀。

    过享堂,沿曲径登阶至山半腰即是墓地。墓地东向略偏南,北傍狮形地,南倚金交椅,凤翼展护左右,周围松柏环绕,含青吐翠。居高临下,近山如螺,碧玉滴翠,远山如眉,粉黛含烟,气势蔚为壮观。墓地以墓冢为中心,其下三层地墁石祭台扇形展开,上置供桌、香炉、烛台、香筒等石祭具。再下设九级拜台,依山势递降,中贯汉白玉铺砌神道。神道前方为礼制性建筑牌楼、望柱,两旁自上而下依次对称排列文臣、武将、马、豹、羊、狮、贔屭负御记碑等石像生。整组墓表装饰物展现了张廷玉生前身后无上的威仪和恩荣,见证着文和园的历史沧桑。

    谁也不曾料到,张廷玉去世二百年后,其墓地牌楼、望柱在一夜之间訇然坍塌,似乎是不祥征兆。果然,在紧随其后刮起的“红色大旋风”中文和园毁于一旦,群山为之愤怒,河水为之呜咽。所幸国家有关部门历经数年抢救修复,文和园再现旧观,成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给了后人一个缅怀前贤、激励来者的精神家园,为龙眠山又播布了文化的神韵,增添了历史的厚重。(叶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