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re `id`='5179' limit 1河源万绿游_广东河源河源市游记攻略_山水旅游黄页
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旅游攻略 > 河源万绿游

河源万绿游

河源市好世界旅行社 | 发布于2006-12-18 10:38:00 | 来源:网络 | 目的地:河源
各位朋友,请大家往上面的图上看,山顶上有一尊洁白的观音塑像,这是万绿湖的送水观音。世上观音都称送子观音,惟独万绿湖的观音叫送水观音。为什么呢?这源于一个美丽的古老传说。
    据说很久以前,南湖(现在万绿湖水底下)一带荒芜人烟,是毒蛇野兽出没的地方。后来,从中原迁来一批逃避战乱的客家人,他们建起围龙屋,安居乐业。但不幸遇上了连续三年的干旱,小溪断流,田地龟裂,庄稼颗粒无收。围龙屋的客家人走的走,死的死,最后只剩下一对年轻的夫妻。他们也面临着饿死的威胁,因为山上的野菜已经很难找到了,他们锅里仅有一点的野菜便显得珍贵无比。这时,门口出现了一位讨饭的老太婆,她颤抖地把一只破碗伸向他们。夫妻俩相互对视了一眼,毫不犹豫地将这生死攸关的一点野菜给了老太婆。这时,奇迹出现了!老太婆冉冉升空,变成了脚踏五彩祥云、手持净瓶柳枝的观音,而那对夫妻的锅里则盛满了雪白的米饭。原来,观音菩萨是特地考验这对夫妻,并终于被他们舍己为人的精神感动,便决定挽救南湖的客家人。于是,观音用柳枝沾了静瓶里的水挥了一挥,南湖便下了三天三夜的透雨,小溪欢快地流淌着汇成了一条江,而南湖成了河源的鱼米之乡。人们感恩观音菩萨,把这条江取名为新丰江,意思是观音菩萨赐给他们新的丰衣足食的生活。当地人还在观音山上修建了观音庙,内设观音坐像,称为“送水观音”。建成水库后,观音庙被水淹没。前些年,一个万绿湖出去深圳做了一番事业的同胞,捐资在观音山上重塑了一座18米高的观音像
    各位朋友,过去观音把水送给客家人,今天客家人把水送给深港人。未建水库之前,东莞、深圳经常遭遇洪荒、旱灾,香港饮用水非常困难,而修建新丰江水电站则解决了这一难题。但是,当年,当年背井离乡的十万河源父老乡亲有多艰难!为建水库迁移的几万人还没有安置好,小孩出来念书每天要走几十里路,为了防止污染在水库旁不能建工厂,经济发展不起来,为了保水不能上山砍树……为了万绿湖,河源人民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和牺牲。但是,河源人毫无怨言,默默地、无私地守护着这一湖碧水,让这湖水能洁净地、清纯地送往东江中下游,让那里的人们能喝上干净的水。这种奉献精神与观音的普渡众生无异,送水观音讲述的正是河源人民与深圳、香港“同饮一江水”的情结。为此,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梁晓声听了河源人民为国家建设惜别家园、无私奉献的事迹,动情地感概,“河源人就是当代的送水观音,这才是真正的崇高”
    如今,当代的送水观音河源人举起生态旅游大旗,一方面加快河源的开发与发展,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新丰江、东江的水资源增强经济实力。这是我们河源人的环境清结在推动一切,要知道,贫困将是环保的最大敌人和威胁。曾有一个时期,移民群众为解决温饱问题而乱砍滥伐山林,导致一些地方水土流失,这就是贫困让环保付出的代价。后来,他们懂得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而且从事旅游业远比上山砍树有价值、效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