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re `id`='5084' limit 1游走云南的记忆片断_云南昆明游记攻略_山水旅游黄页
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旅游攻略 > 游走云南的记忆片断

游走云南的记忆片断

云南康辉旅游集团 | 发布于2006-12-08 22:09:00 | 来源:网络 | 目的地:昆明
确定了去香港的行程以后,GF就宣布要把最后的年假都用在滇西北的丽江、中甸。虽然早早就在携程的结伴同游发了帖子,但3月既非节日又非暑期,三十而立的男士们大抵都正被事业绑的死死的,遍寻不至之下,两个已经辞职和将要辞职的女士终于在23日清晨踏上征途。

  为了方便赶清晨的航班,前晚我们就借住在GF朋友OE的家里。直到现在我还清楚的记得他那张信心凿凿的脸:“放心,提前半小时到机场就行,我有经验!”出于对自己奇差记忆力的充分了解,尽管有所怀疑,我还是闭了嘴没有多说一句话。就这样,OE同志的经验让我们头一次体验了当VIP的感觉:一路小跑到候机室,看到满屋子的人刚吁出一口气,忽然发现登机口的指示牌分明是另一个目的地,我和GF顿时面面相觑,难道有两个3号候机室不成?幸好一位地勤人员及时发现了异行异状的我们,三两句问话以后指着门外的一小块空地,“就在这儿等着,我不来千万别走。”语毕转身而去,剩下两个做了错事的小姑娘争先恐后的拼命点头。过了没一会儿,我们身边的指定区域又冒了一个人出来,看着他似曾相识的表情,我们立时相视莞尔,心情大好:“嘿嘿,原来这还有比我们更惨的啊!”

  坐着小面的专车穿过停机坪,车上的几个人偶尔对视一下,目光里除了一点点腼腆和少而又少的惭愧之外,那一丝掩饰不住的得意神气倒是最让大家心照不宣。呵呵,劣根性!

  飞机起飞以后不知怎么放起了各色昆虫的科教片,色彩艳丽,镜头活泼,虽然一看就是高质量的制作,但想想3个多小时的旅程都要陪着一堆虫子,不免还是有些气闷。而且我们的座位又是后舱的头一排,躲都躲不开面前这诺大的屏幕,搞得声名昭著的怕虫子的GF只好一直低着头听音乐。实在无聊,坏主意很容易就浮上心来。看定了一个胖胖肉虫子的镜头,赶快拍拍GF:“快看,这个好看!”
  “没有虫子吧?”
  “没有,没有。”平日里为人诚实惯了,信誉就是有保障,话还没说完,GF的头已经抬了起来——“啊!!” ——天哪,要不是系着安全带,我身边这个张着大嘴的同志非得弹起来不行!受了这么一下,我下意识的一转头,我的天!本来还是树枝上绿绿肥肥的小胖虫,怎么忽然变成了一张狰狞斑斓的昆虫面部特写?!

  我自己都被吓了一跳,再看看一脸苍白的GF,只好乖乖起誓永不再犯。

  2.路过大理

  11点多下了飞机,没有多做停留,便转上了去往丽江的长途车。很宽敞的沃尔沃,坐了不过十几人。车子在傍晚于大理停歇,好让乘客用餐。计划里本没有在大理盘桓的打算,在右车窗看看夹在田野和山峦间的水面知道那是洱海,在左车窗望望连绵的苍山,念叨几句“上关风、下关花、苍山雪、洱海月”也就罢了。

  但是后来,当我第二次从云南回来,偶然间却知道了这样一件事情:我的外公在修滇缅公路时,他的一家老小曾在大理住了好久,而且,家里据说是最漂亮的三女儿就是在此童年夭折,并永远的留在了这块土地上……

  3.丽江

  前前后后在丽江古城晃荡了也有四五天吧。

  从斑驳的花石路面走过去,一块块的石板大多已经被经年往来的脚步和据说曾经在每夜蓄起的泉水磨的圆润而光亮。参差比邻的院落被苍老的石墙垒起、隔开,每一座木楼,每一处窗棂檐角都可以触摸到古旧的气息。整个城里没有一处突兀的现代建筑,没有汽车、自行车,更不要说什么灯箱、广告牌,任由你信步大街小巷,不离不弃的是涔涔流过的泉水,衬着玉龙雪山清晰的底子,这是一座真真实实,得天独厚的古老小城。

  和GF坐在石桥旁小河边的露天长椅里挥霍时间,感觉这一整条酒吧街是在用各种最古朴的元素表达着最摩登的想法。我们和身边三五成群的老外一样,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着,享用清透的空气,早春的新绿,和无所事事的惬意。才不过两天,GF就已然喜欢上了这个地方。也是,苍山翠岭之间货真价实的一座石木古城,却有着繁华市区几乎全部的生活便利,娱乐享受的设施更是一应俱全。空气里充斥着悠闲慵懒的味道,时间不再是每日里被追赶的猎物,面对尽可随手挥霍的光阴,反倒象忽然中了巨额彩票,多少还有些不适应暴富的形式。

  “不过,你觉不觉得,”在啤酒花园的绿萝架下呻一口清茶,GF终于还是不无遗憾的指出了当下的不足:“这么浪漫的环境咱们俩大龄女青年坐在这儿相面,实在有点儿浪费啊……”我无语苦笑,真是再同意不过。这般小资情调的肥沃土壤,最适宜浪漫的爱情成长,一眼初相见的喜悦如果是碰巧落地的菌丝,在这里几天就能长成一个大蘑菇,即便是一点点暧昧的种子,也能给你酿出美酒甘醇的味道。

  我当然很清楚对面的那个家伙巴不得将我七捏八揉,变成她心心念念的那个人,然而反观内心,最不经意时候浮出来的画面,却依然是曾经的那个瞬间,看到自己轰然粉碎,如落叶飘零。

  “唔,将来我一定要再来过!”GF真是兴致勃勃。

  老实说,刚到的几天我也是情绪高涨,可等到后来城转遍了,雪山看的多了,木头房子住的也不新鲜了,小吃尝腻了,东西买够了,钱也快花光了,开始觉得大名鼎鼎的丽江古城也不过如此。人多,3月末的淡季尚且熙熙攘攘,除了开饭馆的胖子敢于对着大街上来来往往而未入其门的行人大喊:“人呢?这儿哪儿有人啊?!”

  商业气息太重,——旅游圣地倒是不假,这里的建筑基本可以按数量归于3类:旅舍,纪念品商店,餐馆和酒吧,——你要是想在此找个老老实实过日子的本地人,基本就是白费心机。

  至于民族风情,除了严格按规定背着“七星戴月”的纳西布帘跟你侃价的本地妇女,你还能轻松的观察到全国各地,乃至来自世界各国游客的言语姿态和服饰。

  每当日过三杆,各色商店大开其门,街道两旁的墙壁,窗畔,甚至门槛外的窄小地面挤满了木雕、银饰、新奇的工艺品和服装。早已沦为商品的象形文字频频被下载到T恤、木刻、首饰以至钥匙扣、杯子垫等等但凡能够想到的地方。某某炸鸡和真维斯等连锁店在红色木房子后面极力维持着自己标准化的面孔。中心小广场上每个特定时刻会有成群的纳西老妈妈围着看不见的篝火跳不知是庆贺什么的舞蹈,唱人们听不懂的歌。

  看着面前“同志工作室”的招牌,忽然觉得这里好像是设在某古堡辉煌大堂里的游乐园,这几日的盘桓,我只看到了游人的喧哗,并不曾触摸到隐退在帷幔后面的生活,然而我却怀疑,随着时间的流逝,真正曾属于丽江居民的生活是否还能在这里存在,最终,这城中的一切古物,怕也不过就是一副没有生气的道具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