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re `id`='5062' limit 1老洞的回忆_湖南凤凰游记攻略_山水旅游黄页
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旅游攻略 > 老洞的回忆

老洞的回忆

湘西凤凰假期旅行社 | 发布于2006-12-07 12:56:00 | 来源:网络 | 目的地:凤凰

老洞的回忆

    凤凰能够吸引人,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苗寨风情。澳大利亚历史学家格底斯在《山地民族》中说:
世界上有两个灾难深重而又顽强不屈的种族,他们是中国的苗人和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这两个种族的历史,几乎是由战争与迁徙来谱写。
    据说苗人原来是在黄河之北的,由于受别的民族欺负,就迁徙到湘西贵州一带的深山老岭中。
以凤凰古城为中心,附近几十公里内有几十个苗寨, 开发较早的商业化比较浓有黄丝桥古城、奇梁洞、三江苗族家庭博物馆、都罗寨德夯苗寨、勾良苗寨等。在网上看,大家力荐的叫"老洞古苗寨",传说这是个原始风味最浓郁的苗寨,2000年才通电,今年才通有公路。没有什么商业味 。
    我住在"凤凰国际青年旅馆"。在旅馆订好了去"老洞古苗寨"一日游的票。在客栈买,只要80元,否则就是88元。交通、门票、中餐、看歌舞表演全含在内。
    早晨8点钟,导游来接我了。这是一个看上去很滑稽可爱的苗家男子。30岁的年纪,一身苗家土布装束,抓个苗家男人的烟枪(有一尺长,木制的)。扛面小三角旗帜。个子较小,皮肤黧黑,额头光光,真像个小喽罗。他谦和地笑,露出洁白的牙齿,顿时感到了苗民的纯朴。
   他扛着烟枪,只是做道具而已。他自己掏出一盒烟,敬上我一支。边走边聊。他说他们以前只知道在外面打工,他自己就是跑过广东、北京的。正因为在外跑过,所以能说一点普通话。
    二年前,他们村上的年青人生发了开发家乡搞旅游的念头。17个年青人集资了十来万,组织了导游、车子、表演、农家饭等一条龙服务。当地政府不收取费用,算是对他们进行"扶贫"。
   先坐中巴车离开凤凰城,沿着沱江向上游走,行了约20分钟,到了长潭岗水库。长潭岗水库就是在沱江上面建个拦水大坝,很高,有70多米,可以发电。所以这儿也叫"长潭岗水电站"。有了这个水库,就可以对凤凰城边的沱江进行调控,保证不旱不涝。因此沱江的水质总是清澈的,能给游客以美感。
    下了车,开始坐船了。我们上了一条木质机动船。全船16人。要求还是很严格的,每人都要穿上救生衣。两岸全是岩石,山势如刀削,直指云天。水路全长几十公里,机动船行了40多分钟。我以为这长潭岗水库并不漂亮,岩石狰狞,树木稀少。除了山高水清,别无长处。
我们一边看两岸,一边生发感叹:这么多层层叠叠的大山,藏个百把人土匪,怎么剿啊?解放军就是开进来一个团,也不够呀!
可想而知,当初解放军挺进湘西,开展剿匪,真是不易呀!
   弃船上岸,没有码头。还是在我的指挥下,找了一个略微水深的地方,泊了船。这儿应该是沱江的上游之一了,水流渐行渐细、曲曲绕绕。抬头依然是峻奇的苗岭。我们穿行在一条山谷中。因为是雨后,泥土地烂,大家就找有石头的地方走。众人跳跃着走,也饶有情趣。
在峡谷中又走了50分钟,才看到一条公路。上面有车子在等我们。
   早就在网上知道:老洞古苗寨还保留有过去的习俗,寨主可以有小老婆,据说寨主有三个老婆。
一上公路,我就发现一个男子像是寨主。因为在网上看过他的尊容。个子不高,但很壮实,一只眼睛不好,戴幅独眼罩,很像电影中的独眼龙。
    我问导游,导游说他正是寨主。我就把他叫下车来。他自己开着一辆依维柯快客,旁边坐着一位妇女,他说是大老婆,小老婆在寨里哩。在中国,可以公开娶有小老婆,可能还就独此一处吧。
同行中一位小伙子赶紧同寨主夫妇合影。
   这些充满"搞笑"的东西,我以为也是旅游的需要,也许是一种"表演"。可是导游坚称这是事实。
寨主说他在此等待另一批游客。
    别了寨主,我们又上了中巴车。车子在苗岭盘旋前行,走过一个个苗岭,绕过一块块云。回头看,下面是千沟万壑,远方是苗岭叠叠。真仿佛是走在天上。
    如此又行了十多公里,见到了几个小苗寨,终于开进了一片平坦地,仿佛来到了江南!群山环抱之中,是一马平川,田陌交错,水流淙淙。好一个世外桃源!
   古寨因寨旁有一神秘原始山洞,在汉代以前古寨的苗民居住在此山洞内因而得名"老洞"。导游带领我们进入了这个"洞"。洞,是原始的。高3米,宽5米,长10多米,可以住下几十个人。里面有三个人跪在地上,头部蒙着麻布,身上披着蓑衣,像鬼又像妖,一般人看了会吓坏的。我不怕,走近去摸摸他们的蓑衣。原来都是村民,装神弄鬼的样子,敲打着锣、钗,装模作样地做着法事,这显然是太人工了。我想他们大概是等游客来了,就敲打锣钗,等游客走了,就休息。我特地在一位村民旁边看了看,看见有烟头。那一定是他无聊时抽的。
洞中焚着香,烟雾很重。在这里,每人丢下一元钱。买张纸烧烧,保个平安。
出了这个洞,又拐个小山坡,看见了苗寨。
    在一方田地旁边,是一大片石头房子,一家挨一家,简直就是石头城堡。
    到了村口,有十几位苗家女子站成一排,拦住了路。导游介绍说:这是苗家人迎接客人的风俗,要过三关:一是喝碗苗家米酒,二是对歌,三是打苗家鼓。
喝酒我是没问题。对歌,我是不行。好在我们这一团队中,有一个台湾客人,50多岁,能唱歌,轻而易举过了关。打苗家鼓,更没问题。几个姑娘抢着打鼓,也过去了。
    已到了中餐时间,就进入了苗家院子。8个人一桌,坐下来吃。凳子很矮。菜肴也不丰盛,8菜一汤,腊肉、乌鸡汤、炒鸡蛋(是洋鸡蛋)等,多是蔬菜。 
    院子中坐着5、6位老人。大概也是把全寨子中的高寿老人集中起来,介绍说最大的是100岁,还有95岁的。都是精神矍铄。
院子中也有卖苗族服饰的,什么腰带、鞋垫、挎包等。
    饭后有两个行程安排。一是参观苗人的民居,二是看他们的表演。
   这个寨子的民居值得一看。近百户人家,全是以石头为主,你真佩服他们本事,不用水泥、石灰,全用山中扁平的石板垒起来,历经百年,依然不倒。整个寨子中没有一棵树,也看不到泥土,路面都用石板铺就。巷子七拐八拐,处处相连,像个迷魂阵。但在每一个拐弯处,都有几个暗枪眼对着你。如果敌人进入寨子,那等于进了伏击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样的寨子可以防火,防攻。
  寨子中有昔日"湘西王"的老屋,有寨主的老屋,也有土司的老屋。规模都不大,也就是一进房子,一个院子,再附带厢房。都不算奢华。
    至于苗族歌舞。只是热闹而已。在寨子边的一块平地上,用毛竹搭起的巨大棚子里,就是"剧场"。观众约有五、六十人。我边上的一批就是南京口音的。先前在村口的那些苗家女、村上的导游。都成了演员。有唱歌的,有击鼓的。击鼓是他们的一个重要节目,什么丰收鼓、迎客鼓、欢庆鼓等等,样式有双人击鼓、三人击鼓。小伙子的双手上下翻腾、步伐矫健,既像行云流水,又似江蛟出海,一气呵成,气势不凡。
还有互动节目,就是大家一起跳竹竿舞,苗族人、汉族人,姑娘小伙的,嘻嘻哈哈的,不亦乐乎!
    总之,这种不是专业演员表演的,我觉得反而真实、地道。因为它只是原生态、粗加工,没有灯光,没有舞美,苗家后生自己就是编剧、导演、演员,才更真实、更自由。
其实,乡村文艺,不就是自拉自唱么?
    通过苗乡一日游,我们看到了苗族人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也感受到了他们乐观而不屈的生活态度。苗族人大多皮肤黧黑,个头偏小,在我们的审美习惯中,并不漂亮,他们在现代城市生活中是不被人看重的,但他们有自己传统的生存方式,这应该是我们尊重的。
   下午3点多钟,我们坐上了返程的车。回来就是全程坐车,不要再渡船了,1个小时就到凤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