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re `id`='4914' limit 1中卫印象_宁夏中卫游记攻略_山水旅游黄页
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旅游攻略 > 中卫印象

中卫印象

spt_xp | 发布于2006-11-28 19:13:00 | 来源:网络 | 目的地:中卫

     作为邻省近地的陕北人,中卫是我知道最早的宁夏的一个县,得益于中学语文教科书中竺可桢老先生的那篇《向沙漠进军》:包兰铁路从银川到兰州的一段,要经过腾格里沙漠,其间中卫县沙坡头一带,风沙特别厉害。那里沙多风大,一次大风沙就可以把铁路淹没。有关部门在1956年成立了沙坡头治沙站,进行固沙造林。这一工作已提前完成。包兰铁路通车以来,火车在沙漠上行驶,从来没有因为风沙的侵袭而发生事故。这篇文章发表于1961年的《人民日报》,即使是到现在为止穿沙漠而行的火车依然畅通无阻。如此可见这里闻名于世的治沙工程名副其实,堪称奇迹。于是就记住了中卫———一个神奇的地方。

     终于有机会到了中卫,正是夜晚,广场周围的几个星级大酒店和商场灯火通明,流光溢彩,各种肤色、操各国语言的老外流连其中,一副开放的大都市模样,气派十足。位于县城中央的高庙公园,我们是一大早去的,真乃“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高庙建筑群身处闹市,“钟磬余音远,万籁不都寂”。仰望高庙,层层高筑,气势恢弘,飞檐翘角,错落有致。挑水扫地的僧人隐现在翘角悬梯上,给人一种生活在天庭云端的遐想,不愧为“高庙”之称。僧人的出现又使寺院有些活泛和被关照的暖意。层层攀上高楼,中卫县城尽收眼底,一派繁华景象。和周围鳞次栉比的现代化高楼大厦相比,百年古寺,历经风雨,尽览人间市井沧桑巨变,至今巍然屹立,向一代代后来人展示着我国古代建筑巧夺天工的匠心和智慧,也给中卫县城带来悠悠古意。高庙的“地宫”,也叫“十八层地狱”,在高庙地下,迂回曲折,阴森凄冷,运用现代电子技术将其搞得光怪陆离,尽现恶人死后下地狱的种种酷刑。上面是仙乐飘飘、佛光普照、人们顶礼膜拜的西天极乐世界,下面是大刑伺候下鬼哭狼嚎、血流成河的地狱。一上一下,两个传说中的相对立的世界在方位上、情景展现上、所体现“因果报应”的佛家思想内涵上都恰到好处。所以,高庙和沙坡头一样,不愧为中卫一绝。

     到久负盛名的沙坡头已近中午,明沙无语,黄河有声。只见沙坡上驼队漫步,黄河上舰艇飞驰,坡底河岸上的绿荫带里人们饮酒品茶,乘凉赏景。其实在我看来,去沙坡头一是为了领略或祭拜那条因承载太多而被称为“母亲河”的黄河;二是为了玩“沙”。柔软细腻的沙如温暖舒适的被褥一样供人舒展躯体、恣意休息。和“沙子”嬉戏,可以让人放松,让久居闹市的人切实找到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表层有黄土、石林、冻土、草地、熔岩等多种类型,自然造化,丰富多彩。而惟独沙子温和静默的特质给人亲和力。虽然人类很早以前就向沙漠进军了,植树造林,防风固沙,但人又好像离不开沙子或想念沙子一样,时间长了就想和沙子亲近,大老远驱车从各地赶往沙坡头。从这个角度来讲,沙也是不可或缺的,但要适可而止,不要成“漠”。

     这话说来就长了,暂且打住。你看,滑沙的人“哧溜”就下到沟底去了———

旅游线路推荐
中卫沙坡头,通湖,高庙一日游包车旅游24

元起

趣味通湖草原一日游150

元起

360度玩转沙坡头52

元起

酒店预订推荐
暂无内容
旅游景点推荐
沙坡头0

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