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re `id`='4155' limit 1荆轲壮别白洋淀?_河北保定游记攻略_山水旅游黄页
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旅游攻略 > 荆轲壮别白洋淀?

荆轲壮别白洋淀?

石家庄天缘旅行社有限公司(西柏坡-红色之旅)专线部 | 发布于2006-08-07 12:18:00 | 来源:网络 | 目的地:保定
荆轲壮别白洋淀?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公元前228年,古易水上,燕太子丹为荆轲饯行。壮别之际,荆轲慷慨悲歌。于是世上有此一首《易水歌》流传,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也被世代传颂。随着电影《荆轲刺秦王》的拍摄,这历史书上沉重的一页,再度为人瞩目。

燕下都,神秘之地
对于易水别,《战国策·燕策三》记述:“(荆轲)遂发,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目真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为追寻荆轲旧迹,我来到河北易县。城东南不远即著名的燕下都遗址。放眼望去,只见有大段大段的城墙残存于地面之上。在城角村南的一段城墙残高近7米,可使人多少领略一点其昔日的雄姿。城东北部所残存的十余座土台排列有序,位于中心的武阳台高出地面约11米,东西长140米、南北长110米,其城墙与台基皆用黄土夯筑而成,战国之世,燕都蓟城(今北京),而另建此城为下都。其北邻北易水,又称濡水;南邻中易水,兼称武水,古以水北为阳,故称武阳城。上一世纪末这里有“齐侯四器”出土,本世纪初又发现“铜龙”,遂引起人们的注意。

1929年11月,著名学者马衡等曾亲临此地调查。1930年春,马衡又率燕下都考古团对此遗址进行了首次科学发掘。70余年来,经几代考古工作者的努力,已使燕下都武阳城的轮廓得以完整地揭示出来。其东城营建在前,西城扩筑在后,整座城东西长约8000米、南北宽约4000—6000米,为迄今所发现的战国第一城。与沉埋于丝绸古道上的楼兰、尼雅等城址相比,无论是就建筑规模而言,还是就历时久远而言,燕下都都远超于前者,所缺少的只是那种大漠风沙的背景和被西方探险者“重新发现”而引出的神秘感。

燕下都遗址有许多兵器出土,已发掘的大小墓葬中也多见有兵器为随葬品。城址南部解村附近有为世所瞩目的14座人头骨丛葬坑,据发掘者测算其所掩埋的人头骨在3万颗以上。葬坑内的头骨有的带有三棱式铁铤铜镞,有的被砍去下颌骨,有的被砍去枕骨。这一切都显示了其所处时代战争频繁和战争的残酷性,或有助于理解太子丹及荆轲等所作所为。当年,太子丹即以此为据点进行谋刺秦王的活动。在武阳城西,古有荆轲馆,为荆轲所居之“上舍”。今易县西荆轲山上立有“古义士荆轲里”石碑;又有圣塔院寺塔,始建于辽,明代重建,八角十三层,因碑文中有“寺与塔为山而设,为荆轲而设也”,故俗称荆轲塔,清代寺中供有田光、荆轲、高渐离三义士牌位。在荆轲馆西北,古有樊於期馆,为其授首于荆轲处;在荆轲馆西南,古有渐离城,为荆轲之友高渐离居所。对于这些遗迹,历代志书多有记载,虽互有异同,亦不能完全指实,然大体上是可信的。

寻觅祖泽
另有“送荆陉”在南易水(古又称雹水)之南,相传为太子丹等送别荆轲之处,则使我感到有些困惑。上引《战国策》所记“送之至易水上”后接“既祖,取道”。其“祖”,注家多解为行祭即祭道路之神,实太牵强。又查《墨子·明鬼下》有言“燕之有祖”,而清代大学者王引之、孙诒让等均释为“祖泽”,当指湖泽而言,似符合其本义。然在古书中不见此一带曾存有较大水面的记载;观察其地势,亦无蓄水为池的天然条件。祖泽显然不在这里。

我又将目光投向白洋淀及其周边的安新、容城、雄县等地。古书中有关荆轲壮别于此一带的记载亦多见。

在容城与雄县交界地带今残存有数座古城址。对照有关文献记载可知,其雄县古贤村遗址当即晋时易城县之所在;容城晾马台遗址为汉末公孙瓒所筑易京城,后世称“小易城”;而容城南阳村“燕国城”遗址则为周代燕都临易城,古易水流经其城南,故称临易,后世称“大易故城”,燕人为召公之后裔,周初召公受封于北土,建都于今北京西南房山琉璃河(当古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