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re `id`='35945' limit 1大哥的夏天【青岛旅游游记】_山东青岛青岛市游记攻略_山水旅游黄页
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旅游攻略 > 大哥的夏天【青岛旅游游记】

大哥的夏天【青岛旅游游记】

青岛中航国旅 | 发布于2013-07-18 05:39:00 | 来源:青岛中航国际旅行社 | 目的地:青岛

大哥的夏天

7月13日(日)晴。37度。

七月的窗外是暴热的夏天。大哥打来电话,问我是否去下海庙,他想买一点锡箔,听说庙里的比较灵验。我说,好啊,反正我的家离下海庙很近。

大哥坐公交车过来,约我在庙门口等他。我早到了,下海庙在修,门口一排算命的和讨饭的,我就站在他们中间,感觉挺滑稽的。

远远地看见大哥从那边的车站上下来,穿着黑绸衬衣,斜穿过马路。在耀眼的阳光中,突然感觉哥哥过马路的身影有点迟缓,什么时候我的大哥变得这样老了?

买了二元钱香花券,和大哥进了庙里。也许是因为修建的关系,感觉和进建筑工地没什么区别。只是头上缺了一顶安全帽而青岛旅游已。

虽然是盛夏,庙里还有很多人,排队在观音娘娘像前磕头。我和大哥跑到“法物流通处”,买了一盒锡箔。

这盒锡箔是要带到青岛去的。我的外公和外婆都葬在那里,我们已经有近10年没去了。这次我准备利用我的夏休,举家去青岛旅游并为我的外公外婆上坟。这个小型自费观光团里有我的太太、女儿小雯和我的大哥和嫂子。

买完锡箔后,我要叫车送大哥回家,大哥执意不肯,说公交车停在家门口,很方便的。最后,大哥找了一辆没有空调的公交车走了。

7月14日青岛旅游(一)晴。35度,微风。

大哥的脾气越来越差,这也许是因为他的病症。从去年开始,他已经好几次手脚抽筋、晕厥过去了。等救护车来了,却又好了,若无其事。有点像癫痫,看了很多医院,却不知道那究竟是什么病?医生说是忧郁症。蛮有诗意的一种毛病。也的确有道理。这些年,大哥操心的事情太多了,特别是自己的儿子,五大三粗,不爱读书,毕业了勉强混了个超市保安,别的孩子都开始在泡马子了,可他却老是一个人躲在房间里玩《奇迹》。

一提到儿子,大哥总唉声叹气,眉头紧锁。我劝过大哥孩子不偷不抢,你就让他去了,这个社会总要有人做保安的,不是吗?

可大哥并不这么认为看着吧,他现在这个样子,一旦有女朋友上门,我们两位老的都要马上滚蛋了。

我说我为你买房子,别担心。大哥说我和你走的路不一样,你自己过得好就行,不用管我。

这样说着说着,就争执起来。最后,我甩手出门了。悻悻地想这大哥越来越不通人情,我对他好,他反而怪我多事!

这一吵,就一个多星期没有联络。其实我并没太生大哥的气,只是觉得难以和他沟通。后来,太太给我一个主意你大哥不是一直想去青岛吗?你陪他去吧。散散心,他的病也许会好一点。我觉得这个建议不错,一经怂恿,大哥很快同意了。看他这几天忙里忙外地做着出行准备的样子,我觉得太太的建议实在太可爱了。

7月15日(二)晴。持续的炎热。

明天的票拿到手了。K2016次,正午出发,第二天早晨到达。我原本一直打算坐船去,可现在去青岛的船不开了,原因是铁路的提速,船无法与之竞争,索性停航大吉。

我很怀念那条船,除了晕旋,她还带给我阵阵爽朗的海风和漫天遍野的星雨。我记得母亲还在世的时候,我一个人坐船去青岛看她。那时的我是青春期的少年,有点像川端康成小说里的主人公,在咸湿的五等舱里,写自己人生中的第一首诗。

拿着火车票,心里突然感到有一点点失落。我自己对这趟旅行到底期待着什么?真的只是陪同大哥的短暂的夏季旅行吗?

7月16日(三)多云

宿醉,起床后感觉有点头痛。昨晚陪客户吃饭、唱歌和洗桑拿,一直闹到凌晨3点才鬼子进屋。

大哥说的没错,我和他不是一路人。他出生于红旗下,三年自然灾害、68届上山下乡的高材生、找后门回城、计划生育、最后是下岗、等待退休。这个社会所有的荒诞都在他的身上上演过了。

而我呢,社会精英、小白领、有出国经历、结了婚还有情人。

我代表先进的生产力,我是社会的火车头,我拼命地奔跑着,不过,必须要不停地加煤,也就是所谓的钱,我充满了赚钱发财的动机和渴望。

而我大哥,只是这个社会的一节微不足道的车厢,最多是拉着一筐廉价的煤炭而已。

这两个人怎么会一起旅行呢?

也许答案只有一个,他是我的大哥,仅此而已,谁也割不断的关系。

-- 以上摘自我的狂人日记。

带着满脑子乱七八糟的古怪想法,4个大人1个小孩还有12件行李,摇摇滚滚地踏上去青岛的旅程。

7月17日(四)

到站了,青岛下着小雨,出人意外地凉爽。青岛的二表哥接到我们,直奔舅舅家。舅舅家已搬到市南区,现在成了商业中心,有点像徐家汇,而以前的老房子所在的中山路却开始了衰落。(中山路被称为青岛的南京路

舅舅家的房子基本上没经过什么装修,非常凌乱。为我们腾出两张床。舅舅和舅妈睡后屋。舅舅原是青岛的特级理发师,现在退休了,在后屋放了一把美容椅,偶尔有些熟客上门理个发。看得出来,生活过得比较拮据。

最让人无法忍受的是抽水马桶上竟然没有盖子。所以,放下包,第一件事情就是出去逛街,买了一只木制马桶盖给按上,算学雷锋做好事。

晚上一家团聚吃着我们从市场上买来的螃蟹、扇贝和永远也吃不厌的青岛蛤蜊,并打了2口袋散装青岛生啤。

小雯有了两个朋友,他们是青岛二表哥和三表哥的孩子,小雯叫他们“瘦哥哥”(勇勇 14岁)和“胖哥哥”(东东 11岁)。

7月18日(五)多云到晴。

其实我很怀念小时候在中山路渡过的暑假。那时,外公还活着,他拄着拐杖带我兜遍了那一带,买盘桃和莱阳梨给我吃。外公是个严厉的人,对我是个例外。闷热的夏季的夜晚,他总用那把油纸折扇为我扇凉,我有时会一直盯着那把扇子,奇怪它为什么不会停下来,直到眼睛发困发黏。

有台风的时候,我会一个人去栈桥看海浪。而外婆会从阁楼翻到窗外的屋檐上,坐在那里等我。

所以,这次青岛之行,第一想去的也是栈桥。

和过去相比,栈桥美了很多,也喧闹了很多。海滩边挤满了拣贝壳的游人,像南极上面密密麻麻的企鹅。

舅舅原来的家已经变成了百盛大楼。我坐在对面的肯德基店的玻璃前凭吊它。

去了浙江路上的天主教堂。歌特式双塔建筑,内部装饰也非常精美,充满了宗教气息。

小雯在青岛旅游跪凳上口念阿弥陀佛。而后,又在上面表演平衡木,出尽了洋相。

我出来时正好带了一本介绍欧洲建筑的书,可以看懂一些类似拉丁十字、玫瑰花窗和券拱之类的皮毛,也知道了歌特式建筑原来是有别于中世纪那种神秘兮兮的严肃气氛,是一种愉快而世俗的文化特征。那绚丽的彩色玻璃窗里透出来的是上帝仁慈和蔼的光芒。

接下来又步行15分钟,来到江苏路上的基督教堂。德国塞堡式建筑,矗立着塔钟。和天主教堂相比,似乎简陋了一些,但有着乡村教堂般的可爱气息。有个来旅游的德国少女站在那里唱起了圣母玛利亚的颂歌,她显然有着很好的歌唱素养,加上穹顶的环绕,歌声让人痴迷,陷入缅想。

突然想到了教堂和寺庙的区别。教堂是供众人聚会并保持肃穆的地方,通过牧师和神进行交流或受到启发,是集体行为。而寺庙则更像一个办事机构,每个人都从这里川流不息,和相对应的神做着欲望的赎买和讨价还价,所以更多个人行为。

7月19日(六)晴

今天是为外公外婆扫墓的日子,也是大哥此行最重要的活动。外公外婆葬在青岛的百龄园,离崂青岛旅游山很近。靠山面海,环境非常好。

大哥扶着外公外婆的墓碑大哭。看着他,我似乎看到淮河泻出的洪水正在冲刷的土地,那浑浊翻滚的江水里有着太多的委屈和痛楚。

和我相比,大哥对外公外婆的感情更深,同时,他也一定想到了我那可怜的母亲。

烧完锡箔,而后又放了几串鞭炮,我们就回家了。

7月20日(日)多云。

上午去台湾路尽头的海滩上玩。那里的海水很干净,人也很少。我看中了海边的海预宾馆,部队开的,260元一晚。

中午在附近的一家台湾人开的日本料理店《御神户》吃铁板烧。很过瘾的大虾和带子。

7月21日(一)阵雨

早晨被海的声音唤醒。推开窗户,是墨绿色的大海。在乌云的威压下,天空顽强地露出鱼肚白。空气中充满了咸湿的味道。

海水正在变成银灰色。一阵急雨过来,天边那道晨光又像眼帘般地阖起,天与海又重新变成一块大幕,将所有的东西都笼罩在里面。

在海的面前,你只能承认你的渺小。

大哥来酒店看我,我们去了附近的石老人浴场。海滩水平如镜。大哥似乎有什么心思,扫墓回来,他一直很沉默。

下午和勇勇一起趁着退潮捉小螃蟹。螃蟹们都躲在岩石下面,把稍微大一点的石头翻开,总能抓到几只。有时也能捉到小鱼。

因为下雨,所以海滩上几乎只剩下我们两个人。

换了一家宾馆木槿花酒店。韩式房间,24小时有热水,290元间。

7月22日(二)晴。20-25度

今天去佳世客购物。买了泳裤和凉鞋。大哥还是呆在家里,陪舅舅和舅妈聊天。

因为我住酒店一事,舅舅生气了,说我嫌弃。不得已,只得重新搬回家住。晚上陪舅舅打麻将。

7月23日(三)晴到多云。20-27度

坐317去石老人海水浴场“洗海澡”。石老人浴场沙滩绵长,海水洁净。今天有风,适合冲浪,直到把我的乔治阿曼尼的眼镜都冲掉了,损失惨重。

青岛的海水似乎是我尝到过的最咸的海水。

太阳把皮肤晒得发红,觉得自己像一只炭烤鱿鱼。

7月24日(四)晴到多云。爽晴。

上午先去了福山路青岛旅游3号的沈从文故居。一间背山临海的两层欧式小洋楼,沈从文曾经作为青岛大学的讲师在此寓居。现在成了住家。门前居然还种了一小块玉米地,像瘦弱的诗人在风中摇曳。

青岛短短的2年生活,成了沈从文创作的旺盛时期。这也许是青岛宜人的气候和美丽的景致所致吧?

我想起沈从文的小说《八骏图》,讲的是一个即将结婚的知名文人在青岛疗养,却受到了感情强烈困扰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句这病离开海,不易痊愈的,应当用海来治疗。

这让我想到我的大哥,海真能够治愈他的病吗?

福山路往下走,转到福山支路的康有为故居,这是一间被“正式修缮”过的名人故居,外墙惨白一新,栏杆全被红漆漆过。门票10元。唉,不看也罢。

接下来参观坐落于信号山公园里迎宾馆,原德国提督府,典型的古堡式建筑。门口有很漂亮的草坪。我很喜欢里面的德国家具和各种风格的壁炉。让人缅想曾经在这里举办过的愉快的家庭聚会和朋友间高谈阔论。小雯说这里的楼梯扶手上有糖果的味道。

最后,坐车在八大关兜风,浏览那里各种风格的别墅。出了八大关,可以看到崭新的第一海水浴场步行道和鲁迅公园的海岸线。那是青岛最美的海滨风景。

7月25日(五)有雾,傍晚有阵雨。

外面一直下着小雨,哪里也不想去。勇勇和邻居的孩子打架,所以,今天他没有像往常那样一早来按门铃。我感到很郁闷,好几次都跑到楼下对着小雨透气。

舅舅看着大哥,说我为你理个发吧。大哥说我的头发不长。舅舅说还是剪一下吧,你到青岛来,我总要为你理个头。大哥同意了,于是就搬张凳子,坐在屋里开始理发。时间在慢慢过去,我看到微弱的光线中,两个人的身影,突然感觉有点心酸。

这次旅行,大哥几乎都很少外出游玩,整天陪着舅舅聊天或上街买菜。我有时真想和他吵架早知如此,干吗花钱跑到青岛来。但,看着眼前的大哥,我突然明白了,有些东西并不是我现在能够理解的,也许我永远不会了解大哥究竟需要什么。这一切并不重要。

我对着大哥说晚上我们陪舅舅打麻将吧,明天就要回家了。

2003-7-27记


本篇文章来源于中航国旅青岛旅游频道

旅游线路推荐
暂无内容
酒店预订推荐
暂无内容
旅游景点推荐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