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re `id`='33099' limit 1台北购物攻略:最爱的台湾购物地推荐_台湾台湾高雄游记攻略_山水旅游黄页
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旅游攻略 > 台北购物攻略:最爱的台湾购物地推荐

台北购物攻略:最爱的台湾购物地推荐

陕西中国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南大街分公司 | 发布于2013-02-21 13:08:00 | 来源:转载 | 目的地:台湾
西门町,台北的“原宿”
  西门町因为位于台北城的西门外,因此得名。在日治时代,西门町原本还只是一片荒凉的地方,后来日本人决定仿效东京浅草区,在此设立休闲商业区。其中最早的娱乐设施为1897年的台北座、1902年的荣座(现为新万国商场)及1908年的八角堂(西门红楼)。
  1930年代开始,西门町成为台北著名的电影街,日本战败后,荣景也继续维持下去,40年代起每家戏院门庭若市,黄牛票猖獗,电影院一家接着一家开,仅武昌街二段就连开了十多家戏院,其盛况自此可见一斑。但由于台北市区逐渐向东发展,西门町许多机能被取代,80年代起逐渐没落。90年代后期,台北市政府与西门町当地商家,重新将西门町规划为行人徒步区,并在周末和国定假日禁止车辆通行,才又将青少年拉回这个区域。目前在西门町,几乎每个周末都有小型演唱会、签唱会、唱片首卖会登场,各种电影宣传、街头表演等等活动也常常可见。目前西门町还有20家以上的电影院,在台北要看首轮电影,西门町几乎都找得着。而各种大小店家则有6千间左右。
  西门町现在被称为台北的“原宿”,除了有日文杂志专卖店外,各种日本的书籍、唱片、服饰等,几乎都同步流行,是所谓"哈日族"的天堂。除了独立的街边商店之外,这类商店也特别集中于区域内几栋专门的集合商业建筑里面,其中较著名的包括有老字号的万年商业大楼,狮子林广场,乃至于较后期的万国百货与诚品116等等。
 
忠孝东路,台北的“第五大道”
  很多人都是从童安格《走在忠孝东路》和动力火车《忠孝东路走九遍》的歌词中,知道台北的忠孝东路的。忠孝东路是台北市最贵的地段,两边的大楼都不高,大多是连在一起的,也就是所谓的“亲嘴楼”。这里充满了繁华与热闹的元素,是台北极有人气的一条街道,商店、吃食店林立,很多情侣会选择到这里来逛街。
  这里为台北市中心最热闹之商业区,捷运系统与公交车路线星罗棋布,台北一半以上百货公司都在忠孝东路上,整条忠孝东路仿佛是以百货公司为地标架构而成,而百货公司同时也代表了其提供商品的类加别与多样化,吸引了不同的购物者,找寻消费目标;然布就其类型,到东区风购物的人潮,绝大多数仍以购衣为主要大宗,这些知名服饰品牌除了在百货公司中设立专柜,此外,亦有许多开设了独立的旗舰店或独立店面,让消费者拥有更多的选择。
  此处夜生活繁荣,入夜时分偶尔还有摊贩聚集,群众摩肩接踵,热门音乐与叫卖声不绝于耳;为了满足来此逛街的顾客,到处都开满了咖啡厅与简餐店,装潢新颖亮丽,各家餐饮店内总是高朋满座,有许多知名餐厅,还需排队领号码牌才能入场。酒吧与舞厅各以不同风貌争奇斗艳,国际级的DJ表演或是乐团演奏都极为出名,KTV及电影院等的娱乐场所更是营业至天亮,每到周末,时髦的年轻人们聚集于此,饮酒作乐亦或纵情歌舞,清晨时才打道回府的人潮,形成台北夜间特有的风情。
 
信义商圈,台北的“曼哈顿”
  信义商圈位于台北市信义区,为一个新兴的商业中心,在不知不觉中,信义商圈已取代台北东区,成为大台北地区最具指标性的时髦都会区;白天的信义商圈是一个生活节奏忙碌快速的商业金融中心,而夜晚则是充满艳丽光彩夺目的时髦都会中心,周末假日的信义商圈又变成一个超大型的秀舞台,经常举办各种假日活动或园游会,所以又被称为“台北曼哈顿”。
  信义商圈是东区新兴的时髦都会地带,成为台北市最具指标性的地区,拥有各种面向的信义商圈,更加吸引了无数的厂商进驻,也让消费者们为之倾倒;让民众在朝九晚五的忙碌工作后便可投入灯光璀璨、车水马龙的购物圣堂之中,或是接受一下高级餐厅、地道异国料理的美食诱惑,民众在购物之余还可沿路欣赏各具特色的建筑样式与风格,为您的购物之旅增添一点乐趣,食衣住行育乐等娱乐活动都可以在信义商圈内满足您。
  信义计划区为近年新兴的商业区,范围包括新光三越信义新天地、新光三越二馆、台北信义威秀影城、纽约纽约购物中心、Neo19亚力山大俱乐部、Taipei 101购物中心、凯悦饭店等多家百货公司、饭店、时尚餐厅,号称台北最具价值的地区。
  Taipei 101购物中心紧邻台北市政府,有地上101层、地下5层、高508米的101金融大楼是目前世界最高楼。挑高宽敞的设计空间,将带给来此的消费者感受前所未有的购物享受及绝无仅有的视觉和空间感受,让逛街不再是拥挤的抢购,而是逛得轻松、买得优雅的超高级享受。
 
迪化街
  迪化街是台北最完整也最具意义的老街,街上的建筑有闽南、洋楼、现代主义、巴洛克式的特色,来这里不仅可访古,迪化街更是台湾南北货、中药、布帛的批发、零售集散中心。 150多年前,一个名叫林蓝田的商人在此创立了第一家店铺。迪化街距离淡水的大稻埕码头不过几百米,非常方便货品起卸运输。货品上岸后,由后门送入店里,经过整理或加工,便可直接在前门店面展示销售。这几百米的距离还护佑着迪化街免受河水暴涨的侵袭。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迪化街的繁荣,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它始终占据着台湾北部首屈一指的商品交易中心地位。
  随着台湾通商贸易的发展,各地乃至境外商人纷纷在大稻埕的街道上设立洋行,也带来不同的建筑风格。除了最常见的风格简洁、明朗的现代主义式建筑,迪化街上还有很多洋楼,比如仿自南洋的两层洋楼,这种房屋多用红砖搭建,屋顶上平直的“女儿墙”(即建筑物屋顶外围的矮墙)、拱形窗洞、花瓶状镂空排列的栏杆,给人温暖的感觉;仿巴洛克式的华丽房屋也是迪化街上颇具代表性风格的建筑,突显着此街曾经富甲一方的气势。单层的房屋多是闽南式建筑,斜屋顶上覆盖着瓦片,门窗是木板做的,屋檐下有闽南建筑典型的“亭仔脚”(拱形骑楼),但这种老屋如今已陆续被改建,越来越难见到了。
  如今的迪化街仍然保持着清代台湾商街的典型形式,百年来布局几乎没有什么改变。南街上药材行云集,中街是南北干货批发零售的集散地,北街则多是五谷杂粮店。随意走进一家参药行,店员说,他们的药材绝大部分来自大陆,质量不错,但近来偶有黑心商家从大陆进口劣质低价货品,让他们有些头疼。不过,店员们并不太担心,毕竟迪化街早年就是靠售卖大陆商品起家的,他们在这一行做了那么久,靠的就是信誉二字。有人统计过,800米长的迪化街上共有100多家纺织公司、300多家布行、200多家中药材铺,一年下来的产值超过上千亿元新台币。
  迪化街的闻名还在于它现在成了一条特殊的地下金融街。街上不少有钱的老板将大把的钱借贷给股市炒家收取利息。这些“金主”虽不露面,却有在股市呼风唤雨的能量。据说他们中的很多人身家高达数十亿,但举止做派却平凡如隔壁的老伯,衣着简单甚至寒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