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re `id`='32031' limit 12012哈尔滨游记_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市游记攻略_山水旅游黄页
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旅游攻略 > 2012哈尔滨游记

2012哈尔滨游记

黑龙江省中国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 发布于2012-11-08 12:29:00 | 来源:转载 | 目的地:哈尔滨
哈尔滨一向被誉为东方的“莫斯科”、“小巴黎”,是中国北疆充满异国情调的大都市。

   王刚播讲的《夜幕下的哈尔滨》,手抄小说《花园街5号》,郑绪岚的《美丽的太阳岛上》这些上世纪70-80年代耳熟能详的作品,令我对哈尔滨神往已久。2009年仲夏,因公出差去了哈尔滨,忙里偷闲,大致游览了一下哈尔滨,虽只是皮毛,但感觉仍是不错。哈市令我印象深刻的第一感受就是凉快,比鞍山要低2°C左右。睡了一宿,醒来后发现天已很亮,却只有4:30左右,原来哈市比北京时间要早40分钟呢!亮得早是第二个印象深的感受!

   哈尔滨历史源远流长,是金、清两代王朝的发源地,“哈尔滨”是从满语“阿勒锦”转化而来,意为“名誉、荣誉”。近代哈尔滨兴起于19世纪末。当时,俄国在哈尔滨修建中东铁路,聚集了30多个国家16万余人的侨民,经济和文化空前繁荣,使哈尔滨成了东北亚最早、最国际化、最繁盛的商埠。

   哈尔滨现在最繁华的步行街――中央大街,当年是松花江边的草甸子,运送铁路器材的马车轧出一条泥泞的土路,后来铺上了石板,街边出现了商铺。时光荏苒,中央大街越来越热闹,两边盖起了一幢幢欧式楼房,有拜占庭式、巴洛克式、文艺复兴式、折衷主义式、新艺术运动式等等,浓缩了欧州几百年的建筑史。因此,去中央大街品味欧式建筑是游哈尔滨必选的项目。现在的中央大街北起松花江边的防洪纪念塔广场,南至十二道街口的松雷百货大楼,全长约1400米,宽约22米,花岗石砖铺地。从十二道街口东拐,沿街也都是商铺,向东接续的石头道街的东口是索菲亚教堂广场,这里有哈一百、华联等大商厦,还有哈市最高档的麦凯乐百货总店。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哈市的标志,是一座雄伟的拜占庭式东正教教堂,遗憾的是内部较破旧,已经不是教堂了,改为哈市建筑艺术馆。真正值得观赏的是漂亮的外观,里面不进也罢。20世纪初,随着哈尔滨的俄国人越聚越多,东正教空前发展,建立了许多教堂,始建于1907年的索菲亚教堂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座。

   索菲亚教堂原是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修建的随军教堂,木制结构,规模较小。随着东正教徒的增加,1923年,在现址重建砖石结构大教堂,历时9年才竣工。

   教堂通高50多米,占地近千平米,外观雄伟典雅、内饰富丽堂皇,是拜占庭式建筑的杰出代表。洋葱头式大穹顶是典型的俄罗斯建筑形式,最大直径达10米的“洋葱头”穹顶在建筑中央构成了特殊球面,形成巨大而丰满的室内空间,成为点睛之笔。外墙为清水红砖结构的复杂多面体,砌工精细。墙体以大小套叠的砖砌拱券构成母体,组成的细部丰富而生动。教堂正门篷顶为钟楼,原来悬挂着1大6小共7座乐钟。每逢重要宗教节日,敲钟人有节奏地拉动钟绳,铿锵的钟声乐曲响彻云霄,连几十公里外的阿城居民也能听到,堪称哈尔滨的一大奇观。

   同基督教的十字架相比,东正教十字架上方有一处平行略短的横杆,下方有一处倾斜的横杆。索菲亚教堂十字架主干仍是东正教十字架的形式,但在主十字架上又加装几处横竖杆,使十字架在横杆、竖杆的局部又形成数个小十字,十字架整体显得饱满、匀称。金黄色的十字架与绿色的穹顶互相映衬,使教堂愈发显得雄伟、高贵、典雅。在“文革”年代,这座曾经满载历史见证的文化遗产遭到破坏,面目全非,人去楼空。1996年,教堂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教堂修复并更名为哈尔滨市建筑艺术馆。2006年,教堂周边进行了改造扩建,新建的欧式艺术广场凸显了教堂的恢弘、庄严,广场一角新建的钢结构“索菲亚塔廊”洋溢着欧式浪漫,与教堂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防洪纪念塔是一座雄伟的雕塑!是为纪念1957年战胜特大洪水而建造的。1957年厦,松花江发生特大洪水,水位超出市区地面4米左右,来势凶猛,持续月余,沿江堤坝险象环生。哈市人民与洪水顽强搏斗,终于战胜了百年未有的特大洪水。当年,哈市人民在严冬里开工建坝,任劳任怨,不计报酬,仅用9个月就筑起一道永久性堤坝。竣工后,为纪念抗洪和筑堤的伟大胜利,表彰全市人民的丰功伟绩,修筑了“哈尔滨市人民防洪纪念塔”。塔由圆柱体的塔身和附属的半圆形回廊组成。塔全高22米,古罗马式回廊高7米,谐调壮观。塔身底部设11个半圆形水池,其水位即1957年最高水位标志。塔身以浮雕方式描绘了当年战胜洪水的生动情节。塔顶雕像是工农兵和知识分子,表现了战胜洪水的英雄形象。

   现在,纪念塔广场是哈市百姓休闲的乐园,沿江修建了景观堤路――斯大林公园。还有游船码头,可游江或驶往太阳岛等沿江景点。

   八十年代初,郑绪兰的一首歌--《美丽的太阳岛上》,让哈尔滨松花江里的太阳岛闻名全国。现在,太阳岛上有新泻中日友谊园、俄罗斯风情小镇等多处新建景点,风景秀丽,是个面积超大的城市公园。

   除了异域风情的景观,哈尔滨还有欧陆风味的食品:秋林大列巴、里道斯红肠和马迭尔冰棍是其代表,此外,地道东北风味的得莫利炖鱼也是哈市闻名遐迩的特色。

   马迭尔食品店在哈市赫赫有名,尤其是流传下来的面包和冰棍(每根2元)。马迭尔的声名据说与一个古老的故事有关:“马迭尔原是一个法国籍犹太人开的店。这个犹太人有个漂亮又有才华的儿子,在法国学习音乐。儿子回哈尔滨度假时,被日本人绑了票。匪徒送来了儿子的耳朵,但倔犟的犹太人,虽肝胆欲裂,却拒交赎金,结果儿子遇害。”

   哈尔滨秋林公司,创建于中东铁路时期,当时叫秋林洋行。在大批涌入的俄商中,它建设早,规模大,商号繁多,买卖兴隆,名贯中外,成为当时俄商的重要代表,号称“远东第一店”。专营欧美时髦百货,且商业与工业并重。它开办了红茶、葡萄酒、肉肠、卷烟、俄式面包、服装等加工厂,众多产品久负盛名。其大列巴(俄语:面包)、里道斯(俄语:鲜肉熏制的红肠),松仁小肚、奶酪、黑豆蜜、酒心巧克力一直是百年秋林的招牌食品。秋林大列巴是俄式传统风味,已成为哈市标志性食品,是哈尔滨欧陆风情饮食文化的代表。秋林历经百年传承下来的大列巴制作工艺,已列入黑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特点是:面粉用啤酒花发酵三遍以后,充分揉合制成大团,再放进烤炉里用硬杂木烘烤,使得外壳微焦且脆,内瓤松软可口,并有酒花芳香,口感微酸,风味独特。(大列巴每个重5斤,20元;小肚每个25元;红肠每根5元。)

   现在的秋林公司总店位于红博广场东面不远处的东大直街与果戈里大街的交叉口。其负一层有专柜销售大列巴、红肠、小肚等秋林特色食品。市内还有多家直销店,位于防洪广场东角凯莱酒店旁的直销店,对于游客购买秋林风味很便利,但亲往秋林总店逛逛,才不枉哈市一游。

   以秋林总店为中心,果戈里大街为主干的商圈,是哈市最繁华之地,尤其地下商场,四通八达,规模居全国之冠,既便不买什么,也该逛逛。

   中央大街和果戈里大街是哈市最主要的两条商街。

   中央大街上一条岔道里的“军转中心酒店”的得莫利炖鱼,据说是哈尔滨一绝,建议午餐时去品尝一下。这道菜的原产地是哈尔滨郊区方正县伊汉通乡得莫利村(“得莫利”是俄语音译),村子就在松花江边。1980年前后,村里的一对儿老夫妇在路边开了间小饭店,他们把当地的活江鲤和豆腐、宽粉条炖在一起,味道鲜美,又不失东北菜的豪放,吃的人越来越多,声名远播。菜的做法不胫而走,传遍哈市。以至于哈尔滨人有了个新说法:要是外地朋友不喜欢吃西餐和东北大菜,咱们就吃得莫利炖活鱼去。

   还有,中央大街旁边胡同里有多个敞开式大棚子,每到华灯初上时,这里便热闹非凡,当地人和外来游客在此豪饮哈尔滨啤酒(鲜啤、黑啤、格瓦斯),大嚼各式烧烤,甚是快意!尽管味道与别的城市差不多,但那热烈的气氛使人亢奋。仲夏之夜,友人欢聚,一定要到中央大街的露天酒吧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