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re `id`='24932' limit 1藏爱·藏婚_西藏拉萨游记攻略_山水旅游黄页
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旅游攻略 > 藏爱·藏婚

藏爱·藏婚

西部特色旅游网 | 发布于2011-03-12 12:56:00 | 来源:西部特色旅游网 | 目的地:拉萨
  
藏爱·藏婚:婚姻的道行
  有过两次被逼婚经历的鸠摩罗什,对婚姻的认识可谓刻骨铭心。尤其当他被姚兴逼迫留下“聪明种子”,一次性娶了10位美女不得已大破其戒之后,他的追随者和粉丝们似乎看到了无尽苦修的粉色曙光,纷纷跃跃欲试。10个不行,3个5个也足可令他们把佛祖戒律忘得一干二净。
  鸠摩罗什在佛学上的修为,决定了他对婚姻与众不同的感悟。破戒后的他时常对人说:结婚就像烂泥巴里长出莲花,我们只能采摘莲花,千万不可沾染污泥。
  凡夫俗子在一番闹轰轰的婚礼盛典之后,要继续修行的项目除了人生以外,也增加了一个新课题。如大师所说,婚姻生活就是一潭烦不胜烦的烂泥,不过也会盛开幸福清新的莲花,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取舍。
  那么,我们在婚姻生活中会弄得满手泥污,还是拈花微笑,那就得看自己的道行了。而婚姻的学问,也正是“微妙法门”,应当“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藏婚:一千零一夜中的一天
  雪山,草地,美丽的喇嘛庙,善良淳朴的藏族同胞……
  世上还有比这更完美的婚礼背景?还有比这更令人沉醉的幸福见证者?
一个走出大山的藏族姑娘卓玛,带回了她的比利时丈夫,在家乡举办了一场别具风情的跨国藏式婚礼,语言不通却幸福与共;一位走遍西藏的资深摄影师张鹰先生,用镜头解读了一场纯正的藏式传统婚礼,藏味浓郁,意味深长;一对在北京登记结婚的新人,专程赶赴西藏,为的是DIY一场能让自己铭记终生的另类藏式婚礼……
  参加完卓玛的婚礼,观者王郢有了这样的感悟:欢爱趁年华,在我们有力气去爱,会为爱而激动的时候,婚姻也许是相爱的两个人彼此赠送的最神圣的礼物。
  为自己举办了一场藏式婚礼的女主人公,对婚姻与人生也有了别样深刻的认识:那场婚礼的完美记忆,将在未来的岁月长河中,慰藉我们平凡寂静的人生,引领我们二人的每次牵手、美妙梦呓与争执,提醒我们相知相爱、珍重彼此、珍惜人生,将我们的幸福感长久延续,直至天荒地老。
  3场婚礼3 种风情,折射出不同人群的不同幸福,也凝结了他们内心深处永远无法化解的西藏情结。
对于婚礼,我们总渴望在花样翻新的同时追求唯一或永恒。“藏婚”应该是一种值得选择的形式。
 
圣山脚下的藏族婚礼纪实
在收获果实的季节里收获爱情
每年秋后,都是收获的季节,过节(春节和藏历新年)的季节,也是举行婚礼的季节,享受的季节。青年男女们忙完一年田地里的农活后,就开始梳理自己的生活,准备去收获甜蜜的爱情。老人们也盘算着一年的收入,准备为已经登记的孩子举办婚礼。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除非特殊情况,一般都把婚礼都安排在秋收之后举行,一来是秋收过后粮食丰富,经济宽裕,不愁操办婚礼所需要的各项费用;二来是秋收过后人们都有闲暇,各种节日也是不断,喜庆的气氛非常浓。乡亲们利用参加婚礼的机会聚在一起,一面分享着丰收的喜悦,一面盘算着来年的农事活动。所以每到秋冬季节,各村各镇婚礼不断,一直延续到春节期间。
讲究礼节的求婚过程
藏族青年男女在婚前的社交活动非常自由、开放,不论姑娘、小伙都可以不受约束地徜徉在爱情和友谊的海洋里,但是一旦谈婚论嫁,确定了自己终生的伴侣,则非常讲究礼仪、伦理,中规中矩地走完一系列程序。
不管是青年男女自由恋爱,还是父母之命,都要有一个郑重其事的求婚仪式。在向姑娘家正式求婚之前,男方家里就要请一位能说会道或者德高望重的长辈,一同前去女方家求婚。到了女方家的门上,必须带上一些礼物,礼物可轻可重,但有三样是必不可少的:一条哈达,一块砖茶和一壶青稞酒。不过这第一次的求婚并不能正式确定婚事,而只是得到了女方父母长辈的同意。在过去,正式的求婚仪式,其隆重程度不亚于婚礼仪式。
过去,在男方第一次提亲得到女方父母及家人的同意后,就要请寺里活佛占卜,择取一个良辰吉日后,男方才正式到女方家提亲。而这一次正式提亲仪式中,会邀请到女方的亲朋好友及村中的老人参与,这一举动的含义是:提亲仪式一旦进行,这门婚事就具备了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约束,也就可以说男女双方是未婚夫妻了,不可轻易悔婚,相当于现在结婚登记。等一切确定下来以后,接下来就要再请活佛占卜,选取一个吉日,将婚礼日期确定下来,双方家庭就要开始筹备婚礼了。
在筹备婚礼的日子里,女方要准备一份嫁妆。在过去,这份嫁妆非常隆重,包含着鲜明的农耕文化色彩,主要包括:足够女儿穿几十年的服装、首饰,以及四只脚的大小牲畜各一,各种农具一套,简单的生活用具一套等。这份嫁妆带到男方的同时,代表着新娘并不是只身来到男方家,而是带着独立生活能力走进男方。从此,新娘就享有了操持这个新家的责任和权力。
而现代的康巴婚礼,繁琐奢侈的风俗渐渐简化,同时现代生活元素渐渐渗透,家具、家电、电脑等渐渐出现在新娘嫁妆中,也许这正是一种象征,新一代的康巴人不忘传统的同时,积极融入快节奏的现代生活。
婚礼盛大而繁琐
藏族是一个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民族,特别讲究民俗礼仪、节庆、婚礼、丧礼、接人待物等都有一套完整、繁杂、深刻的礼仪。一场传统的婚礼大概需要三天两夜。父母要当着参加婚礼的众亲友的面教育孩子做人的道理,接人待物的规矩,操家持业的道理等。而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婚礼早已较昔日简化多了。
送亲婚礼由女方举办,但是男方会派出能说会唱的迎亲使者前往参加,送亲的婚礼几乎要进行一天一夜,少不了歌舞说唱。
模样俊俏的青年男女队伍,是整个婚礼中最亮的看点,不论送亲队伍还是迎亲队伍,均是身着色彩绚丽的藏袍和楚巴,女子楚楚动人,男子英武豪放。整个过程中,男女双方家庭特意邀请的能说会唱的男子,作为迎亲队伍和送亲队伍的领头出嫁的姑娘出门前,父母要作临行嘱咐,出门时要唱告别歌,如泣如诉,说不尽惜别之情。送亲、迎亲队伍骑马而行,一路上总是歌声不断,虽然曲调固定,而歌词全部即兴,道路、村庄、情人都是歌唱对象。
近年来,随着传统风俗的简化和对汉族婚礼习俗的借鉴,不少青年男女的婚礼出现了汉族式的“闹洞房”。一群新郎新娘的男女朋友,欢聚一堂,想出各种节目打趣逗乐,调侃新郎新娘恋爱结婚时的种种趣事。
婚礼也是一场歌舞的狂欢盛会
    深夜,自然少不了一场载歌载舞的狂欢。
    在婚礼夜晚的弦子歌舞中,弦子的演奏者也是领舞者,且都为男性(民间有女子拉马尾胡琴会掉头发的说),起舞时数名男子边拉胡琴边歌舞,在舞队中起到领舞的作用。羞涩的姑娘们也渐渐加入其中,她们穿着高领的水袖长衫,头上用彩色丝线或毛线编成长辫盘在头上,留出长长的毛线穗,跳起弦子舞时,轻盈飘逸,很适合弦子轻快的旋律,边跳边舞水袖,犹如彩虹跃动。不时有人将酒端给舞者,边舞边饮,饮酒渐酣,歌舞更是疯狂。
    欢快的舞步震荡田野,幸福的歌声透过核桃林飘荡在星光灿烂的夜空。此时的藏家人,通宵达旦,不知疲倦、不知累地一曲又一曲,陶醉在幸福的婚礼中、陶醉在丰收的喜悦里。
 
 
西藏民俗·伦理:婚姻、家庭的伦理道德
  人类以婚姻形式实现男女两性的结合,组成以夫妻为主体,包括父母子女等亲属的家庭。家庭既是基本的血缘关系结合体,又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有关婚姻和家庭的伦理道德,反映出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一个侧面。
婚姻家庭的产生和发展
  聂墀赞普之后是天赤七王。《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所列的世系里,每一位王名后都有一位妃子的名字,而他们的王子(下一代王)则以妃名的首字和王名的次字联合命名。这一世系似反映这时已出现一夫一妻制,而父母联名制则意味着吐蕃部落刚由母系会转为父系社会。这跟世界各民族的发展是相一致的,并可用古代文化遗址的发现作为旁证。如拉萨附近辛多山遗址的双人合葬墓、林芝杜布墓群的双人石棺,就可能是夫妻合葬。
  吐蕃王朝建立后,王室和首领的婚姻跟政治挂上钩,赞普可同时娶几位妃子,把婚姻当作联络别国、羁绊属国和大臣、壮大王室势力的政治手段。民间婚姻从吐蕃占领地的婚姻状况可见一斑:当时的沙州、瓜州等地,吐蕃人、唐人、吐谷浑人之间可以自由婚配;在战争中沦为奴隶的唐人和吐谷浑人妇女结婚成为妻室,可脱离奴隶地位。
  藏族进入封建农奴制社会后,婚姻更讲究门当户对,实行等级内婚制,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不能通婚嫁。百姓间自由通婚,唯不与铁匠、屠夫等“杀生造孽”者通婚嫁。同时一夫一妻制得到巩固和发展,成为最基本最普遍的婚姻制度。在某些特殊的情况或特殊的地方,也存在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的现象。
爱情婚姻的伦理道德
藏族民间青年人恋爱是较为自由公开的。姑娘们一成年梳起辫子围起帮典围裙,也就成了小伙子们追逐的对象。一般说,择偶虽然注意形态仪表的美,却尤为重视内心的美,要求对象纯洁、善良、聪明,在某一方面,如文武才艺、劳动本领等。一旦彼此交朋友,要求彼此忠诚,反对三心二意或中途变卦。要是彼此决定结婚,男方要禀告父母亲和兄弟,女方要禀告母亲和姐妹,取得家人的同意。如因门第或钱财等原因,受到父母的反对,双方往往逃走或殉情。没有得到父母同意的婚姻,被视为不道德。
  藏族严禁近亲婚配。凡堂兄妹等属父系血统者不得婚配,就是舅婊、姨婊等属母系血统者,在4代,有的在9代内也不许婚嫁。各地的要求辈数有所不同。违反者被视为伤风败俗,会受到神的谴责,招来灾祸,因而对这种行为进行严惩使之名誉扫地。乱伦是藏族最大的最严格的第一禁忌。青年男女一旦订婚有了婚约,要严守信用。
藏族亲属间的称谓颇简括
  主要的称呼有:曾祖父辈称“央波”;祖父、外祖父称“波啦”;祖母、外祖母称“嫫啦”。父称“阿爸啦”,母称“阿妈啦”。伯父、叔父通称“阿库”。儿媳、女婿称双方父母也通用“爸啦”、“妈啦”,或称“曲波”、“曲姆”。娘舅称“阿相啦”。称姨、姑夫通用“阿库”、“阿妮”或“爸啦”、“妈啦”。
  夫妻间称“觉啦”、“阿加啦”,或跟着孩子叫“爸拉”、“妈啦”,也可互称名字。
  妻称夫的兄弟姐妹为“归市”、“归姆”,但已是书面用语,通常与称呼哥哥、姐姐或年龄、辈分相似者同,都叫“觉啦”、“阿加啦”。
  对下辈、儿女或年幼者,男孩称“普”,女孩称“普姆”。
藏族婚姻习俗的演进——婚前的情侣制
  藏北牧民,男子到十七八岁,女子到十六七岁开始结交情侣,结交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男女在放牧或其它场合交往,事先约定晚上男友骑马到女子家去,女子作好准备或睡在帐篷外面看守牛羊,等待男子的到来。另一种是未经约定,男子在姑娘睡在帐篷外看护牛羊时骑马去找姑娘。建立了情侣关系的男子过着“多妻”的生活,女子则过着“多夫”的生活。所生子女由母方抚养,男方没有责任。因情侣关系所生子女,不受社会歧视。
多偶制与单偶制并存的婚制
  藏族的青年男女,多通过婚前的情侣和着桑关系建立感情,然后缔结婚姻关系。但是,正式结婚有的是以当事人的意志为主,有的则以父母的意志为主。以父母意志为主的婚姻,有的是拒绝当事人的要求,由父母为其另选配偶;有的父母通过媒人说合,缔结秦晋之好。不管通过何种途径结婚,藏族各地一般遵循以下原则:禁止近亲联姻,讲究门当户对,索取彩礼等是结婚的必要条件。婚礼选择吉日良辰举行,由男方请喇嘛占卜决定。结婚仪式隆重、热烈,男女双方要在佛像前磕头才算婚姻成立。 
 
 
阿里婚俗拾零——纯纯的爱
阿里位于祖国西南、西藏的西部,远古有过辉煌的文明,今天有灿烂的古迹文化。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的偏远,使这里的婚俗文化有着不同于其他地方之处的“奇”。
恋爱――金秋时节的青年男女
  虽然文化古老,但人却不古板,这里的男女讲求自由恋爱,时间一般是在收获的季节。这时姑娘小伙子总是找许多借口――守望尚在地里的庄稼,怕被人偷,怕牲畜连吃带糟蹋,怕……,反正他们大都露宿在庄稼地里了。有的小伙为了找意中人,从地里牵上一匹马四处游荡,从一个村子到另一个村子,见着姑娘就搭话、唱曲儿,要是看上谁了,就示爱;有的就白天摸情况,晚上把自己打扮个够,穿上最捧的服装,脚蹬最新的鞋子,头戴狐皮帽,再擦些香脂,带上手电直奔目标;有的整夜整夜的不睡,谈了一个姑娘又一个姑娘,直到找到意中人。姑娘们却集体行动,三五成群地走动在月光下那金色的原野里,若是与哪个小伙子“触电”了,两人就双双离去。开始了恋爱的日子。
求婚――“站门口”贵在坚持
  当恋爱的适龄青年男女感情发展到难舍难分时,就该是求婚的日子了。
  普兰县求婚的方式很是别具一格。想当新郎的小伙子(或是其父母、亲戚),一身新装戴上漂亮的帽子,提上青稞酒拿着哈达,早早地站在意中人家门口等候。待姑娘家里有人出来时,赶紧脱帽致意、问好,然后就站在离门口不远不近之处,只要姑娘家的人在此走动,都得毕恭毕敬。吃饭的时候小伙子家会有人送饭,如果是有人来替换,行前还得高声向院子里边打招呼请假。如此站上好几天,院里的人坚持不住了,就出来询问要娶的是谁。基本上只要站了门口,就没有站不出来的媳妇。有时也会扫兴地听到“大女儿当了尼姑,其他女儿还小”的话。如果在站门口之前走漏了风声,姑娘家一大早把上门儿,使来人不能靠近大门楣并粘上三点酥油,或是姑娘确实已出家等等原因不能出嫁,就另当别论了。还有,男方如果是铁匠、屠户、天葬师,或者有狐臭,女方也可以拒绝。
定亲之后就请活佛高僧算出吉日完婚。男方的聘礼,女方的陪嫁,两家商量时难免口舌之争,一般根据家庭贫富程度而定,但少不了牛羊、布匹、粮食等。
迎亲――难倒新郎 愉悦四方
娶亲的头一天要请一喇嘛来家里念经,婚事的一切安排喇嘛说了算。参加迎亲的人一般由男方家的亲戚、家族中青年男女或小伙儿的朋友充当,几十人、甚至上百人。行前,喇嘛给每位迎亲的人帽子上贴一小块白胶布作为迎亲队伍的标志。另有德高望重的5人负责迎亲时之各种事情,其中有一人是对歌总指挥。
那天的女方家只需腾出空房子就行,男方早早派人来烧茶、做饭,所有吃喝都由男方带来。
  迎亲的人来到大门口时,男女家双方对阵,队前各放九堆石头,对歌时对倒对方一次就推倒一堆石头,双方互不示弱,有时对歌很长时间都分不出胜负。答题也是关卡,而且不止一关,答对一道题,才能进一道门,如此三次才能进得女家娶走新娘。现在过这一关没有那么严格了,出的题都能让人答出,答不出的可以通融换题,还有就是让众人取笑一回,自己狼狈一阵,反正新娘肯定能娶回家。
前来庆贺的人要带上哈达、酒和礼品,还有祝贺吉祥幸福的话语。正规仪式过去之后,部分人开始了对歌。男人一拨女人一拨,各选一代表,相互考。歌词内容很宽泛,从礼仪、生产技能、生活知识、爱情等等,所以代表一定得见多识广。对歌时众人非常关注,双方也很叫劲,遇到两个要强的,能对上一天两天的。晚上人们跳起“果谐”,无论是否有人伴奏,反正大家都唱起来,男女老幼手拉手,踏着节奏转圈跳,好不热闹。此时的主人,不但要跳,还要向大家敬酒敬茶。最要命的是临走时要喝的那一大碗酒。木质的包银碗很讲究也非常大,男用大海碗能装啤酒两瓶多。喝酒的人得守规矩――先敬天地神,如有人唱起酒歌须等人唱完才能饮酒,若有违反就得挨罚。
无论是娶还是嫁,都得请亲朋好友,全村的人都来祝贺,歌舞三五日不断。
悲剧——爱与希望
  藏族所说“出身不好”,传统上是指铁匠、屠户、天葬师三种家庭。他们儿女的婚配一般只限于圈内,其他阶层的家庭是不接受的。虽也有例外,但结局都很悲哀。
  英俊潇洒、勤劳朴实的丹增与聪明贤慧、美丽能干的曲珍相爱了,两家虽相距70里,他们的爱仍是那么难舍难分。这门婚事曲珍家坚决不同意,虽然她是大姑娘了,有自己的房间,但他俩却只能偷偷摸摸,丹增在天黑之前是不能露面的。一次天一擦黑丹增就扛着梯子从家出发,一路小跑到曲珍家时天就快亮了。爬梯进屋,二人相会不到半小时天就大亮了,匆忙中丹增跨出窗口,谁知梯子已被人撤走,踩了个空。从二层楼上掉下来的他,从此断了一条腿。
  曲珍也没有逃过被家里逼迫出嫁的下场,虽然嫁了人,却拒丈夫于厚厚的皮袍之外,每天都重复着逃回家――被接回来――再逃回家的痛苦之路,谁的劝告都不听。一段时间后,无奈的丈夫心灰意冷,只得做罢。曲珍一直没再结婚,却从未断过与情人丹增的爱。
  也有的小伙子为了夜晚与姑娘团聚,太阳还未落山就来到女家,藏身于畜舍内盼天黑。怀里揣着肉骨头防狗扑上来,默默地等姑娘一家人喝完“突粑”(稀糌粑糊)聊够天。这时小伙的心里可真是酸甜苦辣俱全,时间一分一秒实在难熬。
  扎旺有妻儿,过的却是夫妻“分居”的日子。他们恋爱过,经父母同意可以同居,但不举行婚礼。这种形式的婚姻,男方只在晚上才能到妻子房里过夜,第二天早早起来再往回赶。早出晚归辛苦是小,没有自己的家才是两人心里的疼。每到节日,家家团聚享天伦之乐时,想起自己远方的娇妻稚子,怎么高兴得起来?酒过半酣之后,决心去与家人相会,结果却醉卧冰天雪地。虽苦不堪言却不敢打破传统礼仪的禁忌。这种形式的婚姻生下的儿女,一般是儿子归男方,女儿跟母亲,谁都没有一个完整的家。
这都是因为财产惹的祸!因为家里兄弟姐妹多,又不能因分家使家产外流而造成的。随着时代的前进,人们观念的改变,旧有的禁锢逐渐会被新时代的青年所打破。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拉萨人结婚
  在旧西藏,拉萨聚居了众多的贵族,他们的婚姻带有浓重的门第观念,因此,婚俗显得格外繁褥。从择偶、求婚、定婚到举行婚礼以及婚礼后的规矩,各种礼仪、禁忌颇多,这为传统婚俗留下了典范。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原有的婚俗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如今在拉萨,青年男女基本上自由恋爱,自主婚姻,因而免去了求亲等各种仪式。只要两情相悦,做父母的一般都不会为难自己的子女。但一般来说,藏族家庭很重视婚礼,婚礼举行前,首先要备齐几样东西:挂有吉祥如意藏文幕布和幔帐的藏式帐篷、青稞酒、酥油茶以及牛羊肉,因为,这些是传统的象征,也是藏式婚礼的特征。婚礼这一天,不管是新郎新娘,还是来宾,只要是藏族,大都会穿上自己华丽的民族服装。在约定的时间,新人的亲朋好友会等候在帐篷旁接待来宾。待来宾到齐入座后,新娘新郎以及双方父母再入座。之后,是正式的结婚仪式:主持人宣布仪式开始-僧人或有威望的人诵经祝福-客人给新人及其父母献哈达、献歌舞-娱乐-新人给客人敬酒-煨桑-新人给客人献哈达。整个婚礼可短可长,短则一天,长则好几天。如果是好几天,则在最后一天才由新人给客人敬酒、煨桑、回献哈达等。
 
  虽然是传统的婚礼,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传统与现代如何在婚礼上结合。首先,举行婚礼的地点,有可能不是在新郎或新娘家,帐篷有可能是租来的,甚至以舞厅、酒店来代替其次,来宾的服饰也越来越随意,不一定非要穿藏装;第三,婚礼上的饮料,除了青稞酒、酥油茶,啤酒和白酒也充当了重要角色,自助餐的吃饭形式成为时尚;第四,婚礼上的娱乐方式也越来越现代化。除了传统歌舞也有现代歌舞,还有扑克、麻将,特别是麻将占去了婚礼的绝大部分时间,甚至于简化了传统的仪式。
  总之,西藏的婚俗异彩纷呈。从姑娘小伙恋爱到成亲虽说过程大体相同,但各个地方都各具特色。比如在一个名叫毛工村的地方,当冬天来临,年轻人就会聚集一起踢毽子。名义上这是在娱乐,实际上是互相挑选自己的意中人。选中了意中人,就会把毽子踢给他(她)。于是,小小的毽子作了媒,撮合成一桩桩姻缘。在扎囊县,新娘得骑上怀驹的母马嫁到新郎家,新娘到达新郎家,全家人不是起身迎接,而是端坐不动,否则,他们认为身下压着的福运就会跑掉。婚礼在保持传统礼仪的同时,其中的陈规陋习也越来越少,并且逐渐与现代方式结合,诸如以坐车代替骑马等,以现代歌舞代替传统歌舞等,使得这里的婚礼既简便又隆重,让我们通过婚姻这个小小的镜头,感受到西藏各民族的变化和社会的进步。
 
 
昌都康区藏民“一妻多夫”的幸福生活
  康区包括现在的西藏昌都、四川甘孜、青海玉树和云南迪庆的藏族地区。据仁真洛色的研究,甘孜18县,除泸定县外,其他17个县以前均存在过一妻多夫婚。在青海玉树,据解放前蒙藏委员会调查,当地“实际上多为一妻多夫制”。在云南迪庆的德钦县,解放前也有一妻多夫家庭。 
  在昌都地区,据直接和间接的调查,总体而言,昌都地区以前仍以一夫一妻婚为主,一妻多夫次之,一夫多妻极少,且一妻多夫家庭呈不均衡分布状态,有的村庄、部落比例超过一夫一妻家庭,有的较少,有的几乎没有。而且不仅牧区有农区也有。行一妻多夫婚的既有农牧民,也有部落(村落)头人。一妻多夫家庭最盛行的为昌都地区,甚至有可能是藏族这种婚姻习俗的中心地区。 
  藏族传统的一妻多夫家庭有兄弟共妻、朋友共妻和极个别的父子共妻几种形式。但在康区最主要、最普遍、占绝大多数的为兄弟共妻。       
  康区藏族的婚姻既有娶妻婚,也有入婚。但一妻多夫家庭均为娶妻婚,尚未发现可几兄弟入女方家的情况。其婚礼习俗与一夫一妻的娶妻婚相同。由于多夫,在提亲时,有的要明确说明是几兄弟娶妻,也有的不说明。举行婚礼时,有三种不同的情况,较多的一种是一人为代表参加婚礼,这种情况大多是长兄为代表娶妻,以后弟弟们逐渐长大后,与妻子发生性关系,从名誉上丈夫变成事实上的丈夫,完成共夫家庭。当然也有少数的例外,代表者不一定长兄。   
  传统习惯,婚礼一般连续三天至七天,在婚礼期间,新郎新娘不得圆房,均分开居住,几天过后,新娘返回娘家,然后十天半月,或一月、两月甚至半年一年(新娘回娘家居住的时间长短,视年龄大小、距离远近等,由两家商定,没特别的规定),再由男方家接回,开始长期的夫妻生活。一妻多夫家庭子女对父亲的关系,从称谓可见一斑。其称呼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称大哥为爸爸,其余为叔叔。在芒康还有称大哥为爸爸,其余的依次为大叔、二叔、三叔的。    
  如果大哥去世,则可称二哥为爸爸。另一种则不加区别,几个丈夫均被一概称作爸爸,这两种不同的称呼方法,有时还共存于同一村庄,如丁青县丁青村就是这样。不同的称呼方法仅仅是一种习惯,并不意味着子女真正是谁的。    
  在昌都调查过的几户家庭的父亲们没有设想过子女中谁是自己的,谁是其他人(哥哥或弟弟的),反正这个家庭的子女,均是自己的子女,一视同仁。反之子女也一样,对父亲们也一视同仁,也不知真正的生身父亲是谁。从这些家庭的情况看,子女的所属,主要是从家庭的角度看待的,而不是强调个人。这种习惯也有利于家庭的和睦。由于调查的家庭不多,这种情况是否有普遍性,还须更多的调查。   
  多夫家庭的夫妻关系也有特点。在昌都,对多夫家庭的妻子,社会上有一种普遍的评价标准,如果能搞好几兄弟的团结又孝顺父母,一家和睦相处,则认为很贤惠,受到舆论的称赞。反之,如果弟兄婚后闹着要分家,则说妻子偏心,会受到舆论的指责。这种观念根深蒂固,大家都知晓。女人在婚后会有长者告戒对丈夫们要一视同仁,不能偏爱某一人,如贡觉县丁卡村的松那讲,她与四兄弟结婚,婚后老人对她讲,对几兄弟要平等相待,搞好团结。 
  夫妻同房,以前的资料记载一般是丈夫在门口放置一个信物表示,其他丈夫就会自然回避,在昌都调查,则有一种新的方法。有的家庭,丈夫们之间有一种默契,并不需要任何明显的方法,自然而然就会知道兄弟中谁与妻子同房,如睡觉时兄弟不在,去了妻子房中或睡觉后兄弟离去等。因每天在一起生活,从一些细微的举动既可知晓,于是其他的丈夫自觉回避。     
  家庭经济主要由老父亲管理安排。如果老父亲去世回年老无力管理时,往往由大哥管理。在一妻多夫家庭,几个丈夫在务农、放牧或经商等生产经营活动中,往往有一定的侧重,但不严格。不同的家庭根据各自的特点,既有临时的分工,也有长期的侧重。大体还是妻子干家务活,带小孩子和做较轻的农牧活,而丈夫们主要是干较重的农牧活及出售农牧产品等对外经济活动,其分工的基础主要是根据年龄和性别特点进行的,并不特别歧视妻子,妻子也没有特别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