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re `id`='24929' limit 1拉萨印象·八廓街世相_西藏拉萨拉萨市游记攻略_山水旅游黄页
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旅游攻略 > 拉萨印象·八廓街世相

拉萨印象·八廓街世相

西部特色旅游网 | 发布于2011-03-12 12:53:00 | 来源:西部特色旅游网 | 目的地:拉萨
  
拉萨印象·八廓街世相——时光漫步·步行者天堂
千年拉萨城,源头在八廓。“先有八廓街,后有拉萨城”。上了年纪的拉萨人,只把八廓街地区称为“拉萨”。
拉萨市八廓街迄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藏语“八廓”是“环形朝拜路”的意思。穿梭在弯弯曲曲的狭窄小巷里,那一堵堵斑驳的石墙,就如同一张张满是皱纹的脸,饱经风霜,又独具味道。那一个个梯形带黑框装饰的窗户,如同一只只充满智慧的眼睛,淡定而从容,看你来我往,看云卷云舒。穿过拉萨城的阳光,细数着八廓街鲜为人知的记忆。
  冲赛康、娘容辖私塾、邦达昌、拉章宁巴、玛吉阿米酒吧……就像一个个珍贵的珠宝,容纳在八廓街的怀抱中,珍藏在老拉萨的记忆中。
八廓,藏语意为“中圈”。朝佛或游览,人们都是从大昭寺广场开始的。这里桑烟袅袅,法号轰鸣,磕长头的人们此起彼伏,寺顶上的“双鹿听经”熠熠生辉。拉萨为什么称之为圣城,我想大昭寺是很好的一个注脚。从大昭寺广场,沿着顺时针方向前行,八廓街在我们面前的一点点开启历史的记忆盒。
八廓街是旅游者的购物天堂。这里有藏银制作的项链、手镯、耳环,有造型奇特、图案多样的藏刀、经轮和地毯、挂毯等等。也有舶来品,如印度的宝石和香料,尼泊尔的项链、纸灯笼、手织布等等。
八廓街呈多角形、近似圆形,由八廓东街、八廓西街、八廓南街和八廓北街组成多边形街道环,周长约1000余米,有街巷35个。
 
时间·记忆·历史——八廓街的前世今生
要了解拉萨的性格,就必须看八廓街。要了解拉萨的文化,也必须看八廓街。 
公元7世纪,谙熟星象和五行说的文成公主刚到拉萨时,经常夜观天象,察看地形,认为应在拉萨城中心建大昭寺,以“镇妖免灾”。松赞干布亲自督建了大昭寺。
由于建寺工程的需要,工地四周建起了许多房舍,供藏王和臣相嫔妃居住。这就是八廓街周边最早的建筑。大昭寺建成后,四面八方的僧人和信徒纷纷前来朝拜,又相继出现了不少僧舍、贵族的楼宇、小寺庙及相应的货摊、商铺、作坊等等。经一千多年的发展,这里成了一个包罗万象的商品集散地,是藏族文化的“百科全书”。八廓街以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构成拉萨城市历史发展的缩影。
现在的八廓街,依然是藏族人心中神圣的朝拜之路。——同时,在千百年中,八廓街一直是西藏最大的贸易集散地。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和朝圣者的身影交织在一起,使熙熙攘攘的八廓街在浓郁的商业气息中又透着几分肃穆和凝重。 
   八廓街还是多文化、多民族融合的一个见证,充分体现了拉萨城开放和包容的性格。例如这里的标志性建筑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的建筑风格,成为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始建于十世纪,公元1716年扩建的清真大寺,大殿融藏、汉、伊斯兰等多民族特色于一体,见证着千百年来藏、汉、回等各个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如今的八廓街,居住着藏、汉、回等各族群众4万人。藏式庭院密布,处处街巷通幽,经声连绵,人头攒动。街两边造型独特、古色古香的藏式建筑时刻提醒你:这里是拉萨八廓街——古老与年轻、传统与现代和谐并存、完美融合。
 
八廓街·八廓人:诉说三十年的沧桑变化
在这里,有土生土长的藏族居民和商人,也有来自内地各省市的汉族、维族、回族、白族商人,更有远道而来的尼泊尔、印度、不丹等国商人,大家都称自己为“八廓人”。
几十年的沧桑巨变,几代人的相传承载,如今的八廓街已是集宗教、商业、文化、休闲、传统、现代为一体的古城街区,在这古老而悠长的石板路上,融合了不同民族、不同肤色的人们繁衍生息的足迹。八廓街是一道宗教的江,是一条生活的河,八廓街比世界上所有的街道都富于内容。它有值得骄傲的悠远历史,也有缤纷多姿的现代色彩。东方西方,内地外国,以及那永难磨蚀的藏民族风格,全都汇集其间。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老城八廓街接纳着四面八方的人们,他们带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使用着不同的语言文字,怀着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憧憬,伴随着欣欣向荣的古城街区,实现着各自的追求与梦想。
八廓街不仅游人、商人如织,也是信徒汇聚的地方。夕阳下,八廓街的转经道上依然人流涌动,历经沧桑的老人们或转经朝佛、或歇足饮茶、或谈笑风生、或载歌载舞。
 
八廓街全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贴上了“名牌商标”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首届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揭晓。拉萨市八廓街获选“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
  “八廓街是拉萨最著名的街道,其形成至今已有近1300年多年的历史。它是拉萨古城的核心区,连接起大昭寺、小昭寺等著名古迹29处,沿街密布包括旧西藏噶厦政府、拉萨地方政府等历史建筑和古院落54处,拥有近千座历代藏式建筑。”
八廓街是拉萨递给世界的一张名片。千年八廓街集宗教、文化、旅游、商业为一体,是全国乃至世界最具特色和魅力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成为西藏从古至今发展的历史缩影。
 
八廓街:时光·漫步
八廓街是一条围绕着大昭寺的古街,在这条由石块铺成的街道上,喜欢在附近的巷子里驻足、流连。站在那一栋栋紧密地连结在一起的藏式小楼前,看绣着吉祥八宝图案的门帘,被风一吹,便露出正在给女儿编辫子的藏族阿妈的身影。每户人家的窗台上方,几乎都有手工绘制的精美花卉图案。而那些紧密摆放的花草,被家庭主妇搁置在窗上,在拉萨的明媚阳光下开得格外灿烂。
在这里逛街,只想混迹在人流中,自由、随意地漫步。这条藏传佛教信徒的转经路上,每天都有磕着三步等身长头的人到大昭寺朝拜。在这条小街上走来的,是正在摇着转经筒的藏族阿妈,走路极快的小喇嘛,神采飞扬的康巴汉子,还有左顾右盼的藏族少女。姑娘们穿上精心制作的长袍,将祖上传下的和自己珍藏的饰物戴满全身,是街上最美的风景。
这就是八廓街,一个可以在热闹喧嚣处尽情发呆、想心事的地方,闲适而平和,“看穿了人间的悲喜,都融进灿烂阳光里”。
关于八廓街的话题,让人欲说还休,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八廓街。而八廓街缄默无语,躺在古城拉萨的怀抱里,穿越岁月的风尘,守望千年。
 
西藏八廓街:喧嚣和宁静中的和谐
  虔诚的信徒,用身体丈量着大地,从几千公里之外,一跪一叩首,其终极目的便是西藏八廓街的大昭寺。 
    欧洲的法国香水,尼泊尔的服饰,我国内地制作的工艺品,几乎可以在八廓街上任意一家商店都能买到。 
    这就是八廓街,一个因宗教而诞生,却因宗教和商业共同存在而繁荣的街道。 
    大昭寺始建于公元7世纪。如今供奉在内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便是当年藏王松赞干布迎娶唐文成公主时,公主自内地带来的。 
    可以设想,来自藏区各地的信徒为了朝拜释迦牟尼佛像,不辞万里而来,朝拜之后,围着释迦牟尼佛像以及大昭寺转经,于是便有了八廓(藏文意为转经中路)街原始的面貌。 
    每天清晨,随着大昭寺门前滚滚的桑烟燃起,店主们便忙着摆摊开门经营。讲究清心寡欲、淡泊名利的佛教和现代社会利益至上的商业就是在这里和谐共存。 
    手持转经筒,默念六字真言,脚步匆忙的转经老人偶尔也会驻足某个摊点前,为了自己中意的一件小东西与店家讨价还价;十年如一日地在八廓街做生意的藏族人,也可能在以比较中意的价格成交一笔生意后,便拿着佛珠匆匆走入转经的人群中。 
    “夏日里的八廓街俨然是一个地球村。”在夏季西藏旅游的黄金季节,八廓街接纳来自世界各地不同肤色的人种,他们说着不同的语言,抑或谈论着这条古老街道的今昔,抑或为了某件精美藏饰而激动不已,抑或在八廓街某个角落的小酒吧里品尝着拉萨啤酒,注视着街上的人群。 
    而此时,八廓街出现了一种独有的景象:卖饰品的藏族女孩,用半生不熟的英语跟外国人讨价还价,实在不行,双方便在计算器上你来我往地打出价格,完成交易,最后,大家都会露出满意的笑脸。 
    就如同在八廓街经营唐卡生意的巴桑所说:“不会点英语,还真是不好做生意!” 
“唐蕃会盟”的石碑依然挺立在大昭寺门前,磕头朝拜的信徒年复一年地在这里祈祷,而熙熙攘攘的人群总是八廓街白天的景象。
八廓街是一条感受西藏历史文化的捷径,一扇窥视高原民俗风情的小窗。在拉萨的日子里,我们一次次流连醉心于它独特的韵味。繁华而不失从容,宽厚中透着神秘。
 
八廓街:藏族手工艺品琳琅满目
  西藏最著名的转经道和拉萨的旅行商业中心。它集宗教街、观光街、民俗街、文化街、商业街和购物街于一身,商品充满藏族特色,随处可以看到藏族手工艺品和琳琅满目的旅游纪念品,既有老式首饰、宗教器具、藏帽、藏袍、藏刀、鼻烟壶等,又有从印度和尼泊尔远道而来的各种商品。八廓街上还分布着一些古老的艺术品店,经营传统唐卡绘画和手绢藏毯精品。特别是各类小饰物,有的小巧精美,有的大气粗犷,有着诸多时尚的元素,特别是女性游客,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也可在这品尝藏族风味的小吃;沿街的墙内会忽隐忽现的传来几段浓郁的藏族韵味的戏曲腔调;或许你会不经意地见到迎面而过的藏族美少女......。一切都会让你惊喜、令你感叹。
  喜欢去逛步行街,更喜欢这高原的八廓街,没有机动车的喧嚣、没有空气的污染,只留下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八廓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步行者天堂”。当你漫步在这有着浓郁藏族生活气息的老街时,你会滋生出许多好奇、惊喜和神秘的感觉,如同行走在历史的画卷中。
 
八廓街上的唐卡画师:游走在宗教、艺术与商业之间
唐卡是西藏特有的以宗教内容为主的卷轴画,色彩艳丽丰富,红黄蓝白各有寓意。其绘画颜料以天然矿物和金、银为主。唐卡与酥油花和堆绣并称为“藏族艺术三绝”。早期藏族先民过着游牧生活,唐卡便于收藏携带,主要用来瞻仰佛陀。如今,参观拉萨的大寺庙,可以见到据说有逾千年历史的精美唐卡。对于佛教信徒来说,唐卡是礼佛和修行的辅助工具;对于画师来说,唐卡是艺术灵感的表达。唐卡已成为最具特色的藏文化符号。 
2006年,藏族唐卡和包括唐卡在内的热贡艺术被列入首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唐卡绘制工艺在民间艺人手中代代相传,这一古老工艺历经千年而不衰。”
八廓街上七八家连成一排的唐卡画店前,总有神情或肃然或好奇的游客不时驻足。
 
驻藏大臣衙门——冲赛康
  冲赛康并不难找,在八廓北街最大的煨桑炉对面。最抢眼的标志就是墙头上那厚厚的边玛墙。
  冲赛康被一排排摊位包裹着,大门显得很隐蔽,全然没有想像中的衙门威武。门沿挂着白色的香布,在风卷下时舒时展。大门内是很深的廓道,左右两边都摆着小摊。径直往里走,越发觉得庭院深幽,有“一入侯门深似海”的感觉。抬头,大昭寺、布达拉宫就在不远处,蓝天白云下,多么像一幅妙笔丹青。低头,脚下就是八廓街,看着芸芸众生川流不息,勾起我对冲赛康另一段历史的记忆。
清朝时期,乾隆皇帝赐予珠尔墨特那木扎勒“郡王”封号和刻有汉,满,藏三种文字的“办理卫藏特那噶伦事务多罗郡王之印”的金印,并且保留了曾赐予其父的两枚红印,让他总理西藏事务。
这段历史就记载在冲赛康大门的那三块汉、满、藏3种文字的石碑上。
 
读书声依旧娘容辖
  玛吉阿米酒吧东侧,八廓街东孜苏路81号,有一座大院叫“娘容辖”,是旧西藏最出名的一家私塾。1959年前,拉萨有大小十多家私塾,包括达布林私塾、电报局私塾,娘容辖私塾。其中,娘容辖私塾是规模最大,名气最响的一家。
  娘容辖私熟与玛吉阿米一墙之隔,非常好找。拥紧的院内住着20多户人家,也是拉萨市文物管理局1998年登记、挂牌的92处“拉萨古建筑保护院之一”。
“娘容辖”是近代西藏著名的私人学馆,由西藏著名的医学家和民间教育家仁增班觉创办。仁增班觉是尼木县人,出生藏医家庭,从18岁就在拉萨跟十三世达赖喇嘛的御医欧西·强巴土旺学习藏医。出师后,渐有医名,于1929年始办私塾。
鼎盛时期娘容辖私塾有4个年级,200多名学生。学校教学以藏文书法为主,摹本是藏族传统文学名著《萨迦格言》、《水树格言》等。高年级教授文法,筹算等。所谓“筹算”,实际上是珠算的雏形,用小石子,小贝壳做筹码计数。娘容辖的特色教学是学习地方政府通告,契约等应用文体的写作。
现在,娘容辖虽然是个大杂院,但书香的气息依旧郁浓。
 
商贾府邸邦达昌
邦达昌位于绕赛巷,从大门到八廓南街入口仅20余步,是八廓南街上最醒目的建筑。
“邦达”是地名,“昌”,藏语是家族的意思。邦达昌指的是邦达·阳佩、邦达·热嘎、邦达·多吉三兄弟在西藏区内外、商业活动的总称。
我们从裁缝铺进入了邦达昌,宽阔的庭院,整齐的房舍,让人心生振撼,商贾巨宅不同凡响。雕梁画栋,廊环相连,不知有多少间屋子,转得人眼花瞭乱。
  据说,邦达三兄弟是西藏东部昌都芒康县人,三代前是萨迦在芒康的差户。1910年,十三世达赖喇嘛因川军事件逃亡印度。邦达兄弟的父亲邦达·疑布江,当时在印度经商,保护并资助了十三世达赖喇嘛。两年后,十三世达赖喇嘛返回西藏,为回报邦达·疑布江的资助,特准邦达家独家经营全藏羊毛和贵重药品。后来,十三世达赖喇嘛又任命邦达·阳佩为亚东总管(四品官)。
老大阳佩坐镇拉萨,老二热嘎坐镇噶伦堡,老三多吉坐镇昌都、丽江。他们主要从事西藏区内外、国内外的茶叶、食盐、粮油、副食品、畜产品、中药材、西药、日用工业品的批发经营。1953年,邦达昌拥有150万银元的商业资金。这些还不包括存在美国、英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无法估算的美金和其他外币。老百姓有一个传说,邦达昌在拉萨有一座小金库,里面装满了1000块一封的大洋,把厚厚的墙壁都撑得裂缝了。
  邦达昌拥有1000多名员工。他们有数队骡帮,每队骡、马、牦牛头数在200左右,每队骡帮有一名督管,其腰别长藏刀,肩挂英制枪,威风凛凛。另外,在拉萨市内,有一个由6辆6轮汽车组成的小车队,就在市区倒运货物。
从民国初年到上世纪50年代末,邦达昌是云、贵、川、藏著名的商号,在印度、缅甸、尼泊尔、不丹等国家都有名气。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邦达昌以其骡马商队开辟陆地国际运输线,有力地支援了大后方,功绩卓越,成为国内外的美谈。
 
旧寝宫与艺术库
八廓南街有一棵巨大的唐柳,拉章宁巴就掩隐在唐柳后面。
拉章宁巴外面是繁华的八廓街,连进门处也是一个生产藏饰的作坊,里面挂满了各种精制的服饰,让人觉得走错了地方。拉章宁巴就在作坊的后面,一个安静的四合院,有“闹中取静”的享受。
这里据说是黄教创始人宗喀巴住过的地方。公元17世纪,第五世达赖喇嘛和第司桑结嘉措也曾住过这里。后来大昭寺扩建,新建了达赖寝宫,达赖不在这里居住,但是八廓街这座建筑仍称为拉章宁巴(旧寝宫)。此后,拉章宁巴为大贵族吞巴的府第。
拉章宁巴是个和谐的小院,也是个充满艺术气息的院落。刚进四合院,一句“Welcom to MeLong”的醒目标语就闯进了视野,上面有行汉字“美隆艺术库”,窗台上抬满了花草,红的、绿的开得正艳。
 
玛吉阿米——世界上我最想去的酒吧
走进去才知道中西合璧的完美概念是什么,西方的简约、舒适设计风格占为主体,可古老东方的神韵却无时不刻的延伸到每个角落。毕竟那墙上、桌上,甚至随眼可见的都是些生动精致的饰物,足以让你的眼睛流连忘返。 
仓央嘉措,是西藏第六世达赖喇嘛,相传他曾在这里与一位月亮般娇美的女子不期而遇,于是写下了“在那东方高高的山尖每当升起明月皎颜那玛吉阿米的笑脸会冉冉浮现在心田。”诗中的“玛吉阿米”,意为圣洁母亲、纯洁少女、未嫁姑娘,或可引伸为美丽的遗梦......
在玛吉阿米,不仅可以喝到印度茶、奶茶、甜酥油茶,还可以品酒饮咖啡,别有一番风情。那里的印度茶略带有生姜 味,清口。奶茶和甜茶则和上海的乐口福差不了多少,还有热巧克力的味道倒是很好。如果细细地翻看留言簿,只见上面五花八门,各种语言、文字、符号交融在一起,不同民族的人们在体味这浪漫的同时,有的也留下他们自己的故事。还有留在上面各类冷热笑话,可以为不同心情的人提供最适合的精神饮品。
八廓街附近还有下密院、印经院、席德寺废墟,可以充分领略多种宗教文化。
 
囊廓:离佛祖最近的转经道
转经,藏族同胞一种延续了数千年的宗教行为。他们周而复始地用脚步、身体及虔诚丈量着拉萨城里的朝圣之路,一步一步或一步一个长头向心中的神默默祈愿。一天、一月、一年、一世……许多人一生就在这转经的日子中度过。庄严肃穆的转经行列,没有喧嚣,没有纷争,只有低声呢喃的六字真言诵经声和“嚓嚓嚓”或疾或缓的脚步声,直到转经道的尽头,甚至就是生命的尽头。
  大昭寺是藏传佛教徒心目中的金色圣殿,是圣城拉萨的心脏地带。大昭寺的地位之所以如此显赫,是因为其殿内的主供佛为全世界唯一的释迦牟尼在世时所塑、而且是亲自加持过的十二岁等身金像。
囊廓便是围绕着大昭寺内觉康大殿所形成的回廊转经道,该回廊被称为千佛廊,有380个转经筒。囊廓在藏语里是“内圈”的意思,“囊”也有“家里的”意思,所以“囊廓”也可以被称为自己家里的转经道。又因其离佛祖最近,所以囊廓也是拉萨城内最神秘、最吸引藏传佛教信众的转经道。
在这条幽深的转经道上,汇聚着来自各地的朝拜者,有沿公路磕等身长头来的,有坐卡车来的;有着红色僧袍的僧尼,也有头缠红色英雄结的康巴汉子……
大昭寺一共分4层,其中1至3层都有回廊,环绕着神变威灵大殿,形成3个立体的“圆圈”。进大昭寺后,信徒们转经、供佛,均按顺时针方向,从1层到3层螺旋式循序前进。寺内楼殿交错,回廊遍布,房门众多。每个小的殿堂又围绕主佛形成小的转经道。信徒们每到殿堂供佛时,行完添酥油、献哈达、参拜和布施的仪式后,再绕主佛转一圈,然后又回到囊廓继续转经。也有虔诚的信徒不止转一圈,但是转的圈数一定得是单数,3圈、5圈或者7圈、9圈……
主殿前这根立柱被称为“牙柱”,上面有很多缝隙,里面塞了很多人的牙齿。倒毙在路上的朝圣者临死前会敲下自己的牙齿,同行的人会把他的牙齿带来大昭寺,嵌进古老的“牙柱”里,表示死都要完成朝圣的愿望。
 
帕廓:传承千年的灵魂摆渡
在拉萨,乃至整个西藏,帕廓是最古老的转经道,同时也是最具风情的商业街,最有魅力的文化街。
在藏语中,“帕”是中间的意思,“廓”是转的意思,合在一起的“帕廓”意为中间的转经道,因其大于大昭寺内的转经道回廊,而小于绕着拉萨老城区的转经道而得名。“帕廓”也被称为“八廓”,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八角街,始于大昭寺正门,绕着大昭寺顺时针转行一圈,再次回到大昭寺正门时结束,总长约1500米。
在人群中,最醒目的始终还是手摇转经筒,口中呢喃有词,目不斜视的转经人,无论周遭发生什么,他们的转经生活始终一成不变,日以继夜,周而复始。还有一路磕着长头从四川、青海等地到拉萨来朝拜的藏族同胞,他们的额头上已经磨起了硬硬的茧块,但他们诵经的声音仍是那么高亢,磕头的身躯仍是那么舒展,成为帕廓街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线。
在这些磕长头的人群中,时而会有人驻足,为远道而来的信徒布施一两毛钱或者一两元钱,也有一些转经人会直接伸手向游客要。在藏族人来看,乞讨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有些人甚至磕着几千公里的长头,全靠沿途乞讨。如果您有零钱,不妨布施,如果没有,也请不要恶声相向。
【时间坐标】
早上5点多,天还未亮,沉寂了许久的帕廓街渐渐热闹起来,桑烟煨起来了,转经筒摇起来了,转经的人多起来了,帕廓街的一天正式开始了。
下午五六点钟,供奉在大昭寺释迦牟尼佛前的圣水因为要换水,换下来的圣水便被工作人员用一把铜壶提到了帕廓街上,本来目不斜视转经的人群瞬间骚乱起来,争相拥向提着圣水的人。据说,那圣水是用藏红花等珍贵药材调制而成,并且因为是供奉在佛前的水,被视为是可以带来吉祥、健康的圣水。抢到水的人如获珍宝般,小心翼翼地送到嘴边,并把剩下的水谦恭地抹到自己头上。
晚上9点,拉萨的太阳终于落山,随着最后一间店铺收档,帕廓街的游客们也相继退出,只剩下虔诚的藏族同胞默默地转着自己的经,有习惯晚上转经的老年人、刚刚收铺的店老板,也有刚下班不久的年轻人和放学不久的学生。正是在这样的转经中,帕廓街渐渐归为沉寂,沉入梦乡。
【门票】 
自由参观,无门票。只需记住:为了尊重地方传统,请以大昭寺为中心顺时针游览八角街。【开放时间】 
既无门票,当然也不限制参观时间。但如你想避开人群高峰,独自悠然自得地饱览那极具藏式风格的小巷,那就请赶早,在各摊主摆摊前跟随早起转经的当地百姓,感受那份虔诚、宁静的感觉吧。
【友情提醒】 
方向:转八廓街要按顺时针方向。到此顺时针方向“行大运”,为的是要通过转经摆脱轮回。 
旧货:由于某些不可知的原因,在八廓街上的摊主们坚信旧的东西一定能卖个好价钱出来。所以他们经常会拿着崭新的东西说:这是旧东西。其实这只是对于价值的一种肯定,并不表明他们的判断力有任何的问题。 
砍价:在八廓街购物,一定要学会和摊主砍价。同样的一件物品,不同摊主的开价经常能相差10倍。买时多问几家,别急。不同的东西水分也不一样,要价最离谱的东西一般就是天珠,买的时候一定要小心。 
特别优惠:根据古老的习俗,藏族摊主会对自己每天第一位买主和收摊前的最后一位买主比较优惠,并用从第一位买主那儿收来的钱在货摊的商品上拍打几下,以示招财进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