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re `id`='24927' limit 1西藏地标小镇13站:路走多远_西藏拉萨拉萨市游记攻略_山水旅游黄页
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旅游攻略 > 西藏地标小镇13站:路走多远

西藏地标小镇13站:路走多远

西部特色旅游网 | 发布于2011-03-12 12:51:00 | 来源:西部特色旅游网 | 目的地:拉萨
  
西藏地标小镇13站:路走多远、心才释放
 
盐井:沧海桑田 恍若一梦  
盐井盐田这道人文景观现在是“茶马古道”上唯一存活的人工原始晒盐风景线。盐井也是一个在西藏迄今唯一有天主教教堂和信徒的地方。纳西族和藏族的本土文化、纳西族的东巴教、藏族的藏传佛教和19世纪传入的天主教文化,和谐地共存在这个横断山的峡谷古镇里。 
澜沧江畔深邃的谷地,高耸的雪山,汹涌澎湃的水流,郁郁葱葱茂密森林,形成澜沧江大峡谷的高山峡谷景观。盐井的盐田称之为“阳光与风的作品”,至今仍完整保留着古老制盐术。盐井分为上下盐井,仅有一条沟相隔,但却存在不同的宗教文化。上盐井信仰天主教,下盐井信仰藏传佛教。盐井的两种宗教和平共处,除信仰外,生产生活一切相同,成为当地独特的人文景观。
 
柔艳察隅:绝代山水 隐世桃源
从川藏、滇藏线进藏的人,到了然乌湖,便可到察隅观光一番。漫山遍野的奇花异草,森林尽头的雪峰,巨大而晶莹的冰川随着沟谷延伸……能生活在这里不知是几世修来的福气。
察隅,在西藏高原的东南部,是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脉交界的地方,由于地势北高南低,河流密布,雨量充沛,所以察隅又称为“水乡”。这里有肥沃的平原,有层层梯田,水稻、蔬菜、水果等,应有尽有。察隅像一支红花、一幅剪贴画,镶嵌在雪域高原之上。
察隅境内崇山峻岭,峡谷深切,高差达千米以上,海拔最低还不到1400米。由于这里受印度洋暖湿气流季风的影响,气候温和潮湿,年平均气温都在5度以上,年降雨量更是高过100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7%,气候,生物等自然条件的垂直变化十分显著,优越的自然条件给察隅地区带来了一派江南风光。闻名的西藏珠峰茶就是首先在这里培植的。
 
爱上林芝,因为波密看上去很媚  
波密,古称“博窝”,藏文意思为祖先。历史上的波密曾长期脱离西藏地方政府管理,成为藏东南高度自治的一个独立王国。一部波密古代文明史,便是一部千年藏族部落史。
3、4月份为桃花盛开的季节,四周高耸的雪山包围着波密小村庄,大片的桃花、油菜花、青稞把田野染得红、黄、绿一片。这种韵味独特的美,令人欣喜若狂。素来享有“西藏的瑞士”、“绿海中的明珠”、“雪域的江南”、“冰川之乡”的美誉。
到了波密就一定要去然乌,这里雪山环绕,湖泊众多,是帕龙藏布江的发源地,有“西藏的瑞士”之称;也有“西天瑶池”之誉。湖的北面是一座长列雪山,众多的冰川从山上一直延伸到湖中,湖面海拔3800多米,湖中小岛长满一片云杉,与雪山遥相呼应。太阳升起时,晶莹透绿的湖水变得深蓝,如明镜将雪山、白云和周围的森林倒映在湖面上,绕湖走一圈,仿佛回到了梦中的童话世界。波密另一好去处就是岗乡自然保护区,位于帕隆藏布江边,被雪山、冰川包围,森林垂直分布在峡谷中。每当云海出现,雪山下的村庄如同天外仙境,此时、此刻,你的心灵会有触电的感觉。
 
天堂隔壁的孤岛——墨脱  
墨脱位于西藏东南角,地处雅鲁藏布江下游,面积30550平方公里,森林面积3200万亩,总人口0.92万。墨脱意为“隐秘的莲花”,被誉为西藏的“西双版纳”,境内的居民主要为门巴族和珞巴族。生态保存最完好的地方。 
墨脱平均海拔1200米,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西藏高原,它的周围砌着高耸的雪山,切断了它的视野,并把它降到了井底。 
墨脱是中国大陆2100多个行政建制县中,至今唯一一个不通公路也不通邮的地方。人力背夫是这里唯一的运输方式;当地人过着几乎与外界隔绝的原始生活。
因为地势隐蔽,墨脱被称为“隐藏在云雾、雪山、密林中的人间绝域”、“地球上的最后秘境”。去墨脱,必须翻雪山、攀峭壁、穿密林,用自己的双脚长途跋涉、步步丈量。
 
米林:远离尘世的清寂与柔情
米林境内群山环抱,森林茂密,青山黛绿,雪山绵延起伏;奔腾的江河,纵横交错,一泻千里,沿江怪石险滩引人入胜;陡峭险峻的高山峡谷,秀美独特。这里有被称为人类最后一处秘境的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有美丽神话传说,终年云遮雾绕,难以征服的世界十五高峰——南迦巴瓦峰;有雅鲁藏布江与尼洋河汇合后形成的倒流景观;有祛病养身的格嘎天然温泉;有保护完好的南伊扎贡沟原始森林和植被。
著名的扎西绕登、羌纳寺两大宗教文化景观,当地“工布节”、“萨嘎达瓦节”等民族传统节日、民族舞蹈、民族服饰、民族饮食等虚拟边界的“工布藏族文化博物苑”、“意境田园休闲地”。
那里是千山祖、万水源。那里的文化色彩斑斓、那里的风情无与伦比、那里的资源举世瞩目。那里就是传说中的人间仙境--米林,“香巴拉”的故乡。但是,香巴拉并不遥远。
 
拉萨老城·巷子中的拉萨故事  
以大昭寺为核心、八廓街为环线的老城区,方圆1平方公里,总占地面积超过两万平方米。从这条街道叉网状辐射出35条小街巷。那一片旧式的、有着浓郁藏族生活气息的街区。每天来自西藏各地的购物者及海内外旅游者摩肩接踵,川流不息。 
漫步拉萨古城,鳞次栉比的藏族建筑风格鲜明,八廓街古转经道上桑烟袅袅、人流如织、店铺林立,使人在古老与现代的交融中感受到,八廓街早已成为西藏人通向现代文明的大道。
 
悸痛江孜:聆听《红河谷》的地老天荒  
第一次看电影《红河谷》是在7年前,影片中头人的女儿丹珠在歌声中与敌人同归于尽的片断,惹得泪流满面。如今,站在这方英雄的土地上,回想片中每一个感人的镜头,竟产生了想再看一遍电影并寻访它的拍摄场景的念头。她用油画般浓厚,雄壮的镜头,展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无比神奇“谜"一样的西藏高原的风光。
江孜,藏语意为“胜利顶峰,法王府顶”。建城已有600年,比日喀则稍早,由于地处萨迦、后藏经亚东通往锡金、不丹的路上,为西藏一大重镇。
 
藏南亚东:守望的眼睛和灵魂  
在藏语里是“漩谷”或“急流的深谷”的意思。从地图上看,亚东县就像一个手指头,突出于西藏的南部,它的东面是不丹,南面是印度,西面是锡金,位于四国交界处,既是商埠,又是军事要地。从地形上看,整个亚东县是一个大山沟,海拔从4360米急降为3000米。再往南,进入印度、孟加拉境内的平原地带,海拔更是急剧降低。这就在横亘东西绵延数千米的喜马拉雅山脉上打开了一个缺口,使得印度洋暖流能够源源不断地吹进来,造就了亚东以至于康马江孜日喀则年楚河谷的富饶美丽,被人们誉为“天然花园”。
与许多小巧的边城一样,这里也只有一条南北向主要街道,一头通往锡金的首府甘托克,另一边则朝向印度大吉岭和尼泊尔的加德满都。每逢风和日丽的日子,南亚各国的商人像工蜂一样聚集在这里,各国俚语方言嗡嗡地响成一片。这座漫山遍野全是杜鹃花的边陲小城亚东就在这种奇异的融合中宁静安祥地微笑着。
 
屋脊行迹:边境特区樟木  
  樟木口岸是目前中国通向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开放口岸,位于喜马拉山中段南坡东、南、西面与尼泊尔接壤,是中尼公路之咽喉。
  樟木地处中尼边境喜玛拉雅山中段南麓沟谷坡地上,海拔2300米,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小镇。周围自然环境很美,现代化建筑和一些古老的木结构房屋依山交替地散落在盘山而下的公路两侧。
  这一带属于亚热带,气候潮湿,风景宜人。作为一个非常繁忙的通商口岸,车水马龙,常常水泄不通。公路两旁,商店密密麻麻约有几百家,经营着各种各样的物品,能看到不少印度、尼泊尔等地的泊来品。街上常能见到五颇六色的尼泊尔TATA货车,除藏族和汉族外还有很多印度人和尼泊尔人,各种肤色的游客、商人来来往往。樟木口岸离中尼边界友谊桥13公里,从友谊桥过境,向南不到90公里,就可到达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
 
吉隆:永不厌倦的梦中情人
  吉隆,藏语为“幸福之乡”、“欢乐之乡”之意。吉隆之得名,传说是在公元8世纪后期赤松德赞从印度迎请莲花生大师入藏时,大师途经吉隆沟见此地山青水秀,风景明媚,欣然命名此地为“吉隆”,以表其无限赞誉之情,“吉隆”之名,遂流传至今。她地处中尼边境,为珠峰自然保护区中面积最大、环境最美的森林景区,拥有悠久丰富的民族文化、雄伟的央然康日峰、朗邦康日峰及原始森林、并具有神奇的冲堆摩崖造像、《大唐天竺使出铭》摩崖石刻等自然、人文景观和文物古迹。重要寺庙有查嘎尔达索寺和帕巴寺,噶举派第二代祖师米拉日巴就出生的吉隆的扎龙地区;查嘎尔达索寺是米拉日巴修行的主要圣地之一。
  汽车行驶在沟壑纵横的山道上,合抱的大树参天,奇松、怪石尽收眼底,奇珍当属红豆杉、长叶云杉。四山树木荫翳,桃柳争华,芭蕉大如席,棕树粗如柱,野葡萄、山菊花布满山腰,像是进到了生物王国的迷宫。山顶皑皑冰雪云雾缭绕,山腰茫茫林海,山麓湍湍流水,山衬着水、水倒映着山,山路悬在峭壁上,构成了一幅风景绝美的奇特景观。此时此刻,我不禁诗意满怀:“虽不曾看见吉隆美,梦里常神游吉隆水;虽不曾听见吉隆壮,澎湃汹涌在梦里”。
 
藏族诞生地:体悟厚重泽当
  相传在西藏的神山“贡布山”上有三个仙洞,分别住着一位菩萨、一只因犯了戒律而由神仙变成的猴子和一位美丽的妖女,后来猴子在菩萨的授意下娶了妖女,生下了六只猴子,猴子一代一代繁衍下去而进化成为今日的藏族。贡布山的猴子洞是藏族的发源地,而它的具体位置就在拉萨东南约200公里的泽当。
在泽当,不仅有刻满经符的猴子洞,而且还有藏族的第一块田和第一间屋。第一块田座落于泽当的北面,相传这块田是天神送给猴子种植食粮的,所以每逢播种时,人们都会在神田里抓一把土撒在自己的田上,祈求丰收;第一间屋位于泽当附近的乃东县,相传是藏民为他们的赞普修建的第一座房屋“雍布拉岗”,也是第一代赞普的王宫。雍布拉岗虽然已经破败,但昔日虎踞龙盘,雄伟壮丽之势依然可辨。在泽当,吃着飘香的糍粑和酥油茶、青稞酒,看着目光虔诚的身着氆氇长袍的藏民潜忍而过,想起自己此刻就在藏族的繁衍地雅砻河地区,心中更增添了一份对西藏的神奇感受。
 
错那:让人心碎的美丽  
错那藏语意为“湖的前面”。错那县城的海拔是4370米,比“世界高城理塘”还高。
错那边境生态景区属于亚热带山半湿润、湿润气候,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森林植物茂盛、种类繁多,涵盖了从海拔1000米的热带常绿寸林和半常绿雨林到海拔4000多米的喜马拉雅冷杉和林芝云杉亚高山针叶林带。错那边境生态景区茂盛的森林,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林下资源,有黄连、天麻等天然药材,有孟加拉虎、金钱豹、雪豹、小熊猫、藏野驴、野牛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猕猴、棕熊、獐子、四不像、黑熊、秃鹫、藏雪鸡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错那边境生态景区,堪称天然药材宝库和野生动物乐园。
 
天界雪山环绕的地方——阿里普兰
    普兰是青藏高原这片高大陆的西南门户,因其有众多雪山环绕的缘故,又被称为雪山环绕的地方。这里有著名的神山——冈仁波齐峰,圣湖——玛旁雍措,鬼湖——拉昂措,古迹——科迦寺、贤伯林寺,边境小城---普兰县城,中外古商道——国际市场。编织起普兰社会历史经济的细而密的经纬。到普兰就象到了世外桃园一般,到处是牧场,遍地有牛、羊、马群,野生动物野牦牛、野驴、黄羊、羚羊、岩羊、盘羊、狼、狐狸、猞猁、山豹、旱獭等。 
毗邻印度、尼泊尔的普兰,自古以来就是高原西部的重要对外贸易通道,是我国通向南亚的重要通商口岸,边民互市贸易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衣着艳丽的尼泊尔姑娘堪称普兰一道亮丽的风景。在普兰既能看到印度、尼泊尔有钱的朝圣人,也能看到衣衫褴褛的尼泊尔的尼泊尔背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