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re `id`='23393' limit 1游阳朔古镇,品绝味历史_广西桂林阳朔县游记攻略_山水旅游黄页
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旅游攻略 > 游阳朔古镇,品绝味历史

游阳朔古镇,品绝味历史

桂林市风情旅行社 桂林吧旅游网 | 发布于2010-09-16 11:52:00 | 来源:转载 | 目的地:桂林
     风景如画的阳朔,是怎样得名的.相传隋朝设县治时,以“阳朔”作县名,是取羊角山“羊角”二字的谐音。后人又把羊角山叫阳朔山,究竟是县因山得名?或山因县得名?这个问题须得从头说起。

 

    三国吴甘露元年(256年)设熙平县干兴坪狮子威,是阳朔县的前身。隋开皇十年(590年),迁到现在的县城,县令想改县名,一时未定。

    县衙后面的廖家岂外,有对山峰直插青山。当时有个孤苦的孩子,给财主放羊,人们叫他羊娃。每天赶着羊群到这对山峰下放牧,眼看双峰并峙,很像羊角,就起名叫羊角山。羊娃长得很聪明,他的羊栏搭在财主家的私塾旁边,财主年年请塾师教自己的儿女。借此机会,羊娃暗中学到不少知识,往往随口成歌,应声作对,因此牧童们很爱和他玩。他给羊角山编了一首歌:“羊角尖,羊角尖,羊角尖上九重天”,牧童们把它当作口头禅,每日早出晚归,经过县衙后面,总是歌声琅琅。
县令为了改县名,绞尽脑汁,总想不出一个恰当的。有一天傍晚,他到后花园散步,听到墙外牧童们的歌声,越听越出神。不过他把“羊角尖,羊角尖,羊角尖上九重天”,误会为“阳朔迁,阳朔迁,阳朔迁上九重天”。他为何引起误会呢?因为他是农历十月初一日迁县的,十月为阳月,初一为朔日,所以他自认为“阳朔迁”是指他迁县的时间,至于“迁上九重天”,那当然是预兆将来官运亨通,扶摇直上了。于是决定呈报上司,用“阳朔”为县名。还出布告示众,说明“阳朔”为县名,是根据童谣改的。 

    村民看了布告,纷纷议论,有的说:“什么童谣,分明是羊娃编的羊角山歌”;有的说:“羊角”与“阳朔”音同字不同,那能以声取义?县令听了这些老百姓的议论,心里有些不安。 

    一天,县令改换便装,骑着小马,只带一名衙勇,直奔羊角山下。这时羊娃和牧童们正在山边的树荫下休息)谈笑风生。县令突然问道:“谁是羊娃?”羊娃应声答道:“是我”。县令下得马来,慢漫他说:“羊角山歌是你编的吗?”羊娃满口承认。县令将信将疑,想考他一下,接着说:“有人说阳朔是取羊角的谐音,有那么凑巧?你能编歌,定能作对,现在我出两个字给你对,既要取阳朔的谐音,又要对仗工整。”羊娃点点头。县令挥动手上的鞭子说:“马鞭”,羊娃对道:“羊索”。绚羊的索对赶马的鞭,对仗可算工整,况且“羊索”与“阳朔”字音完全相谐。县令想了一下,摇摇头说:“不行”,你不该重用羊角的羊字,美中不足,我再出两个字给你对来。县令指着衙勇的腰刀说:“佩刀”,羊娃对道:“扬架”。扬槊对佩刀对得更加工整,同时“扬槊”与“阳朔”字音一点不差。县令再找不出漏洞了,内心暗暗佩服。从此,县名与山名就分不开了,传为千古美谈。

    兴坪古镇
    古街是一条长1公里多的石板街。从古镇东南至漓江榕树潭、古渡码头,便于居民、客商来往,各省的会馆建筑于古街的两旁,现各类砖瓦结构的古建筑大部分保存完好。古街的东南侧狮子旦为熙平县城遗址。现城墙轮廓尚清,随处可见古砖瓦陶瓷残片,只是原来“车马来往人看人”的繁华县城,现呈现出一派青山幽幽、村舍几座的肃静氛围。令人不解的是,传说为建县时所种的一株8人方可合抱的古榕树,现仍枝繁叶茂,其根须竟将5尊菩萨、一块重约20吨的大石头吞进树里,仿佛是在向人们诉说着古镇一千七百三十多年来的历史沧桑…….

    古街边的关旁庙,始建于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距今也有260年的历史了,现存偏殿及戏台。庙内的“万年戏台”,为桂北地区较为古老又保存完好的清代戏台,对广西的戏曲史及沿革衍变很有研究价值。戏台台口两柱因演戏所留叉眼痕迹20多个,尚依稀可见,台缘横贯着四幅木雕,图中人物栩栩如生,手法生动明快,经鉴定乃是四出传统戏曲浮雕图。即《五代荣封》中的“仙姬送子、满门荣封”,《古城会》中的“关羽斩蔡阳”,《聚子会》中的“姚通金殿举狮”,《活捉子都》中“颖考叔金殿举鼎夺帅”。戏台内左侧有一面四幅一体可折叠木质屏风,均为楠竹浮雕图,下端落款为“乾隆乙丑年板桥赠”,是否出自怪杰郑板桥之手,有待专家考证。

    古街临江段有乾元桥,由于历史变迁,桥两头已不到桥下水,但桥面路上的石板光滑平整,昔日廊桥檐口滴水形成石板面上的个个小坑,极清晰可见,站在桥面上,不由得让人们缅怀它悠久的历史。在榕潭古渡码头边,仍见到横倒在石基上的大石条,石条上浮雕着龙凤这便是古渡口的六角亭遗址,沿石阶拾级而上,可见古代三层八角亭和北帝庙遗址,现已由日本友人建成和平亭。

    兴坪古镇旅游交通:从阳朔有班车到兴坪,车费5.5元/人。

 福利古镇
    福利古镇位于阳朔县漓江下流东岸,依山傍水,为阳朔有名古镇。有1000多年历史,福利老街的房子都是清末年间建造的,都是青砖砌成,每间房子的屋檐上都是泥塑,雕刻而成花花鸟鸟栩栩如生。房子还有一个共同点:每间房子都有一个大头门,每个头门都对准其前面一所房子的后门,因此整条街几十间房了基本上都是连通的,一家连一家,街内的小巷甚多,故有九井十八巷之称。该镇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素有“三山环古镇,一水抱绿州”之雅誉。福利镇也是在祖国内地惟一一个有妈祖文化的地方,海边的神在这里香火很旺,每年的五月初八,镇上就举行盛大的庙会。河边有大光亭、三姑石、天后宫奎星楼、龙母亭等名胜古迹,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专程到此考察。古镇对岸为渡头村,绿竹掩隐、幽雅可人,电影《刘三姐》诸多外景在此拍摄。福利几乎每家每户都能画画,这里是全国最有名的国画镇之一,被称为“中国画扇之乡”,因此也是全国最大的画扇生产基地之一。

    福利古镇旅游交通:阳朔汽车站乘阳朔至福利的小型面包车或骑自行车,10公里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