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re `id`='20692' limit 1蜜月地理之看节——2010西藏藏历铁虎年_西藏拉萨拉萨市游记攻略_山水旅游黄页
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旅游攻略 > 蜜月地理之看节——2010西藏藏历铁虎年

蜜月地理之看节——2010西藏藏历铁虎年

西部特色旅游网 | 发布于2009-11-13 14:20:00 | 来源:转载 | 目的地:拉萨
 

蜜月地理之看节——2010西藏藏历铁虎年

                                         来源:华夏地理

  海拔4000米,他们在雪域高原上,开始了一年中最大、最隆重的节日--藏历新年。炸“卡赛”、酿青稞酒、打扫卫生、摆放供品、画吉祥符、朝拜神灵……

  祈求在新的一年里幸福吉祥、人寿年丰。

  如果你也感兴趣的话,就请带上心爱的恋人,让神山作证,记录下你们海誓山盟的爱情吧!

  西藏的冬天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寒冷,晴天的几率多于一年中其他任何季节。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夏季已成为西藏旅游的旺季。然而,鲜为人知的冬天,还隐藏着西藏更具魅力的另一面。在摄影师的镜头里,你会发现一个白雪覆盖下的火热的西藏。

  出行时间:2010214日藏历新年之前到达即可

精彩看点:藏历新年

  看藏历新年要从“古恰”开始,被打扫一新的屋子里,梁、门、壁、柱和木斗拱上全是用土碱或糌粑画上的吉祥图。藏历三十晚上,跟男主人一道打鬼,请狗吃饭。初一参加“抢水”;和藏民一起迎接“折嘎”;带着青稞、糌粑、酥油花和五彩麦穗做成的“切玛尔”和青稞酒相互拜年,载歌载舞,亲身体会浓郁而欢乐的藏式新年庆典。

  瞻仰大昭寺:大昭寺在藏语中是“经堂”的意思,它是拉萨最古老的寺庙和藏区地 位崇高的中心寺。藏历初一,可以感受藏民在大昭寺绕着八角街转经的盛况,整个八角街响彻着“嗡嘛呢呗嘛”六字真言的声音,气势宏大,甚为壮观。

  八角街:这里是拉萨乃至整个藏区人文景观的缩影,汇聚着来自各地的朝拜者。八角街不仅是一条转经道,还暗藏着众多藏文化古迹,同时也是拉萨最大的商业街,商品充满西藏、尼泊尔及印度特色。

2010西藏藏历铁虎年--声色盛宴指数排行榜

  NO1 新年“古恰”:用土碱或糌粑画上表示吉祥的宝伞、金鱼、宝瓶、妙莲、右旋海螺、吉祥结、胜利幢、金轮等八吉祥图。   
  NO2 咖喱土豆饭--香寨:藏历初一晚上吃,是用酥油炒熟羊肉块,加上热酥油拌好的咖喱及土豆块一起煮。
  NO3 面疙瘩--古突:“古突”是用面疙瘩里分别包进石头、羊毛、辣椒、木炭、硬币等物品。谁吃到这些东西必须当众吐出来,预兆此人命运和心地。
  NO4 赶鬼:藏历 1229日,晚上由男主人点着火把屋内的各个角落转一圈,嘴里不停地喊着“滚出去,滚出去……”然后将火把与事先准备好的鬼食一起丢到十字路口,以示将一年的不顺或晦气全赶出家门。
  NO5 请狗赴宴:赶完了鬼,家家户户请狗吃饭。他们把过年的食物,端端正正地摆在木盘里,或放在长长的木板上,很有请狗赴宴。
  NO6 到江河源头背水:“抢水”是藏历年初一的第一节目。深更半夜,许多地方的藏胞们要到河边,等待破晓时分。习俗认为谁舀到第一桶水,就意味着能够获得最好的运气。
  NO7 祭丰收女神:背回新年第一桶水,倒进神佛前的净水碗里,再用它伴糌粑做成供果,兑好青稞酒。带上贡品来到自家最好的一块庄稼地里,祭祀丰收女神。
  NO8 折嘎艺人的呼喊:“折嘎”意为“白发苍苍的老人”。每逢大年初一破晓时分,当他发出吉祥欢乐的一喊,家家户户都敞开大门,把他当作贵客迎进庭院,献哈达、敬青棵酒,在他身上撒雪白的糌粑和预祝丰收的麦粒。
  NO9 树经幡:藏族居民清晨就在房顶或山顶之上树起新的经幡,以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人丁兴旺,合家平安。再摆上青稞酒、炸面果等供品,燃起香草,然后边舞边歌。
  NO10 朝佛:老百姓清晨就赶到一生膜拜的大昭寺点酥油灯、朝佛、转经,气势宏大,甚为壮观!
  NO11 拜年:青稞、糌粑、酥油花和五彩麦穗做成的吉祥斗“切玛”和青稞酒走出家门,相互拜年,即互相祝愿。
  NO12 酥油塑彩羊头--隆过:用酥油雕塑一个彩色羊头,藏语称为“隆过”。它一般摆设在佛龛前面所贡之品的中央,是因为藏族认为“羊”为吉祥之物,同时也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NO13 油炸面供品--德嘎:由各种形状的油炸面做成,垒成四层,供在藏柜中央,它是藏历新年最重要的供品。
  NO14 酥油花--孜卓:酥油花,藏语称为“孜卓”,讶由酥油制成,图案各异,图案内容多以猴子、寿星、鹿、大象、鱼、太阳、月亮、法轮、莲花等主的图
形捏成,以表祥瑞。
  NO15 纵情歌舞:在广场或空旷的草地上,男子身穿各色藏袍,妇女戴上耳环、宝石等首饰,大家围成圆圈跳锅庄舞、弦子舞。在六弦琴、钹、锣等乐器的伴奏下,手拉手,人挨人地踏地为节,欢歌而和,孩子们则燃放鞭炮。

韵味:爱她的N个理由

  穿  拉萨的中年妇女,在过年的日子里,外面爱穿一件无袖长袍,罩着里面的皮袍,领口、袖头则翻出里面天蓝、紫色等素色衬衫。腰上围一条彩虹般的“帮典”,脚上蹬一双自家做的高腰氆氇镶呢藏靴(松巴拉姆)。头上戴着红珊瑚做的“巴珠”、耳环、戒指、“口乌”,全副“武装”,煞是好看。老年妇女不戴首饰,却要穿上大红的衬衣。不论中年还是老年妇女,一概都梳着两根系着“扎秀”的辫子。年轻的未婚姑娘不围“帮典”,编独辫,“扎秀”颜色更鲜,衬衣的花色也五花八门。城里的姑娘不仅爱穿“松巴拉姆”,她们还要穿一双式样较好、擦得铮亮的皮鞋。

  男人们喜欢头戴“次仁根果”(前后各有一大沿,顶上是绣花缎子的藏式帽子)或解放皮帽,身穿大袍。只不过随年龄的增加加深袍子的颜色罢了。过支时兴男人扎辫子时,他们还带的黑色金丝绒靴。

   二十九号晚上,每家都要吃一顿面疙瘩,藏语叫“古突”。“古”是九,“突”是粥。面疙瘩里要包上九种东西,有面做的日、月,表示至高无上的尊严;有磁片(“嘎玉儿”),表示好吃懒做;有辣椒,说明长着刀子嘴;羊毛,意为吃到的人是个懒人;还有带角的面包,不难想象,那是说吃到它的人爱发脾气等等。无论谁吃到什么都要当场吐出,引起哄堂大笑,以助雅兴。

  初一清晨,女主人提来新年的第一桶水,给全家吃过“观颠”(用热青稞酒加上奶渣、人参果、红糖拌好后,徐徐加上糌粑、炒麦粒和人参果的斗,上面插上青稞穗和酥油制作的彩花板)敬大家。吃时先抓上几粒向天上撒去表示祝福的话。仪式过后,吃羊肉煮的麦片土巴,藏语叫“卓突”,这是早饭。

  中午,可以吃菜、面条或手抓羊肉、抓糌粑。晚上吃“香寨”,即用酥油炒熟羊肉块,加上热酥油拌好的咖喱及土豆块一起煮,连汁放在米饭上吃。这种“咖喱饭”是藏族群众最喜爱的食品之一。饭后,大家互敬青稞酒,喝酥油茶或甜茶,吃油炸果子。

    克朗球。有些像康乐球,但“球”是扁圆的木块,且是用手弹,规则也完全不同。藏族群众,无论老少,都很爱玩。

  扑克牌。花样较多,有七张、四张、三张牌等多种玩法。

  下棋。藏语叫“明玛”,与象棋棋盘相似,但对手分别是国王和兵。

  甩骰子。“骰子”和内地“色子”一样,但玩法不同,且用贝壳计数。

  踢毽子,跳绳。多是女孩子玩。讲究的。毽子用老鹰腋下毛做,在汉式铜钱下挂小铃铛。踢起来“蹭蹭”作响。

  “博力”,鞭炮。多是男孩子玩。“博力”是将铜钱投进固定距离上挖好的窟窿中的游戏,但玩的规则颇不简单。

特色小吃:打开尘封的心房

  香寨:藏历初一晚上吃,是用酥油炒熟羊肉块,加上热酥油拌好的咖喱及土豆块一起煮,连汁放在米饭上吃,是藏族群众最喜爱的食品之一。

  古突:用面疙瘩分别包进石头、羊毛、辣椒、木炭、硬币等物品,全家一起吃,谁吃到这些东西必须当众吐出来,预兆此人命运和心地。

  其他:洋芋糍巴、奶渣包子、节日美食“切玛尔”,虫草炖雪鸡、蘑菇炖羊肉和人参果拌酥油大米饭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