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re `id`='2853' limit 1丽江行走_云南游记攻略_山水旅游黄页
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旅游攻略 > 丽江行走

丽江行走

yanzi | 发布于2006-08-01 09:10:00 | 来源:转载 | 目的地:
来到丽江的那天下着小雨,这似乎给了我一个观察丽江的别具韵味的视角。雨天的丽江是宁静的,带着些许的忧郁,当我第一次踏过青石板和红石板铺就的老街的时候我觉得整个天地都澄澈了,仿佛最美丽的景色一下子就拉到了我的面前,我开始意识到我所面对的是一个神奇、古老、却又新奇的世界。 

 
  从来就不敢想象城市中的流水也会这般清澈,即使让我这样去过湘西凤凰的人都忍不住一阵窃喜,自己选对了地方。这里的小桥竟如此古朴;那温柔和顺的垂杨如薄妆的纳西族少妇轻轻抚慰这顽童般哗哗欢唱的小溪;又如豆蔻年华的少女微微急促又不失娴静与矜持地翘首盼望雪山情郎。 

  我住的是一个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一开窗,烟雨朦胧的玉龙雪山就出现在眼前。窗外是环城的小溪水潺潺的声音。一出门所走的皆是长长的巷子。它是一条十字型的街道,十字街的街石都是花雨石板,不知经过多少日子的踏磨,青色的石板已经光滑无棱。然而岁月的久远磨灭了它的颜色,只有在这样的雨后,石板上的泥土被洗刷一净,古老的石板才会湿漉漉地显出它微红的颜色。石头上的小凹坑积着浅浅的雨水,每隔一段便有个圆圆的排水口,是在石板上凿出的铜钱形状,与这古老的小街配得恰到好处。清凉的石阶从门头一直延伸到远远近近的古城深处,这里宁静平和的气氛让你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身边的人们经过时都以同样的满足的表情,缓慢、轻柔地走动,似乎每一个人都害怕古城的宁静会被自己的脚步所惊扰一般。 

  站在被雨水洗礼过的街上,感觉就是站在一百年甚至几百年的历史中。一阵夹带着水煮粑粑味道的风吹过,宛如时光倒流,而自己则仿佛穿透了历史的帷幕,亲眼目睹了丽江古城的曾经。偶尔看着江水和小楼,静静感受历史和边陲的故事,仿佛自己也成为了故事中的角色。 

  如果在早上一个人慢慢踱在古城的小巷中,很少的早起的人也在慢慢的走着,所有的店铺都还没有开门,我终于拾回一点记忆中的古城了。 

  步入丽江古城,变热闹开来。两旁是与古城极不搭配的水泥人行道,中间是五花石板路,走久了脚都会疼。路旁是许多淋漓满目的商店。 

  不知觉中钻进一个小巷子,看到黑色和黄色的家养小狗在巷间跑来跑去,不时被屋檐坠下的大水滴砸在头顶,缩缩脖子躲开了。街边的老屋,一例是青瓦灰砖墙,高高的房顶,雕花的翘檐像鸟儿一样展翅欲飞,老人叼着烟斗坐在半掩着的木板门里,带着一脸安详的神气,并不会对外来的游人多打量几眼。穿行在古城的老街,我莫名地就有种亲近和熟捻的感觉,仿佛已来过这里多时,没有一点初到陌生地方的惶恐和不安。 

  在这窄石板路上会和许多人擦身而过,两边石头垒起来的纳西族屋子和仿古的新一代深宅大院;如果不是浮光掠影地到此一游,很难明白许多到此旅游过的人为什么说自己永远活在丽江的印象里。在石板街到上行走,即使在很多却算不上拥挤的人群中。你都可以感受到远古的呼唤,小溪里流淌着不知雪山上孕育了多少年的水;不知被多少文人雅士踩过的石板;多少被那群正在写生的大学生画过的建筑;还有那个那个艺人吹奏的玄妙的洞经音乐,都在一瞬间让每个茫然的灵魂有了前进的方向。让我有幸欣赏到丽江美的同时也品味了美的极致。 

  在大石桥和四方街附近有许多酒吧和饭馆,临水而筑,窗外小溪潺潺。夜晚屋里灯光摇曳。昏黄的灯光下,来到这里的旅客脸色柔和。街道上不时会会走过踽踽的纳西妇人,一色齐整的白蓝黑服饰,她们在古城的深巷里无处不在。而走在东大街上,纳西古乐会是十分醒目的一所民居,据说已有多年的历史。 

  丽江古城似乎因为我们的到来而在一夜之间成了人的海洋。到处都是游客,街上的游客比本地人还多。带着各地口音的游客以好奇的眼光打量着古城,以各种的语言评论着古城,然后匆匆掠过,又随即离去。留下的也只有那一个个背着画夹慢慢行走的写生少年。 

  丽江的街道尽管古朴,但是也有着繁荣的商业,现在已经很难看到古时挑担,牵马,背背篓的乡土风情;不见缠着头巾的苗家男人;也看不到年轻的苗家女孩子穿着绣花鞋在林中嬉戏。但是那种市井的情趣依然随处可见。街道的两旁几乎是淋漓满目的铺子:玉器行,银号,纳西族,摩挲族服装店……不少铺面仍保留着各式的格子窗,雕花窗,以及屋檐象征着图腾檐角。具体代表着什么,我们就不是非常的清楚了。一家挨着一家,这些与眼前古老建筑和谐地交织着的生活,真正让我们感觉到古城的古朴和协调。 

  我特别喜欢这座古城,不光是因为它的古城韵味,能给我带来新的思考以及宁静平和的心情。还因为喜欢那些古色古香的小店,其中有一个是在来之前就在一本旅游杂志上看到的左岸咖啡店,可惜总没有看到故事中的女主角。 

  每天完成当天的作业之后,我和几个好动的朋友便会跑到街上,看着那里的人各种各样的表情;或是站在一旁看一位年轻的小伙子用火烧融玻璃棒制作优美精巧的工艺品或是坐在布衣号里看老板在一块白布上一针一线缝出要染的花色或是去逛银铺,这里的小礼品似乎缝出的便宜,且制作的民族工艺品非常的漂亮和独具品味,让到此游过的人仍不住都要带几件回去。 

  两旁店铺非常多,花花绿绿的挂满的商品。具有民族特色的蜡染画、蜡染服饰,纳西族人家手工刺绣的红肚兜、背包、钱包等都很漂亮,价钱也不贵。在一个店子里,我们买了一幅蜡染画。深蓝色底子,画面上女人衣袂飘飘,腰肢纤细,舞姿妙曼;男人俊美挺拔,或吹笛,或唱歌,一幅栩栩如生的苗家男女联欢图。 

  傍晚时分,巷边的人家已经准备吃晚饭了,有人索性就端着碗蹲在门口,惬意地边吃边张望。走进最热闹的十字街,我们随便选一家小食店坐下,大铁锅里翻炒的是香喷喷的社饭,再叫几盘野菜,酸肉和酸汤,都是丽江的特色,吃好了再买一袋酸萝卜或是姜糖,当作零食消神。 

  街灯昏黄地亮着,石板路反射着些微的光,如梦如幻。一排排的六合门关着,似关着一个古老的传说。夜晚的水是亮的,在微亮的天光映照下,显得更加的柔和。仿佛他在唱一首唱了千万年的歌。 

  长长的青石板街道洁净如洗。古色古香的门屋前,都挂着两只红艳艳的大灯笼。巷子深处有一座独立的小院,院墙外并立着两面三刀棵挺拔的桂花树,被桔红色的夕阳点缀得绚丽多姿。在这里,古老城池的沉静空气,被精巧灵秀的丽江刻画得错落有致。倘若是月色溶溶的夜晚,摇一把芭蕉扇,坐在那门口的石凳上,静静地听隐约传来的纳西族乐曲,那该是怎样地令人陶醉呀! 

  来丽江像我们这样的寻梦者多了,古城里的丽江人日子过得自然愈发殷实,但他们不张扬、浮躁,依然质朴无华,依然在门楹上帖着工整的春联;在作坊里默默加工蜡染、织锦、等土特产;在店铺里守侯着不远千里的寻梦者。丽江人做生意,没有喧哗,少有欺诈,一般不喊高价,对于客人出的价钱能买则买,不行也不费口舌加以纠缠体现。在这种平和的市场中,客人自由自在的去选购自己钟爱的物品,将大把的钞票甘心情愿地贡献给丽江,然后又义无返顾地把丽江“精神”传播到世界各地。 

  夜渐渐深了,小店就要打烊,但是还是有些沉醉在丽江古城夜色中的旅客在街上游走,似乎想把夜间的古城也要带走。 

  我们走回客栈那条巷子,暗黄的灯光照着石板街,显得格外静谧幽长。只听得见自己的脚步声,却丝毫不觉寂寥,心里反而浮起一片温暖,就象踏在回家路上。对古城没有了色彩和远近的判断,让你不知身在何处。从古街上传来的人声越来越远,好象已经不知不觉走到了古城的边缘,到处是一片深邃的漆黑,隐隐约约听到了从亮着灯光的木板门窗后,传来低低的耳语。 

  到了这个时候,夜幕严严实实地罩下来了。仔细想想,这是个没有月亮但却让你充满奇想的夜晚。 

  忍不住了,年30在跑丽江小住几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