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re `id`='2398' limit 1白洋淀前生今世_河北保定游记攻略_山水旅游黄页
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旅游攻略 > 白洋淀前生今世

白洋淀前生今世

白洋淀黄金假日旅行社 | 发布于2006-07-23 16:11:00 | 来源:网络 | 目的地:保定
 


 

这是一片记忆的淀水,记载了无数历史兴衰;浩荡的芦苇是英雄的故乡,诞生了无数荡气回肠的传奇故事;盛开的荷花是不朽的奇葩,无数文学作品使白洋淀闻名天下。

记忆中的白洋淀

马长友老汉头顶草帽,吸着烟斗,安详地坐在一条小木船上,10只凶猛的鸬鹚陪伴着他飘荡在水上。

老汉住在白洋淀边的任丘市李广村,一条木船、10只鸬鹚,便是他生存的来源,在老汉的记忆里,从他太爷爷起,便是依靠喂养鸬鹚为生。这些鸬鹚是他谋生的工具,一只鸬鹚好的时候可以给他捕七八斤鱼,不捕鱼的时候,他就把船停在码头边,给外地的游客照相收取一两元的费用。

“过去的白洋淀,清着哩,比现在卖的矿泉水都清凉。”马长友老汉这样叙述他记忆中的白洋淀。

“比矿泉水都清亮”是白洋淀人共同的记忆,不仅仅属于年迈的老者。

安新县圈头乡圈头村是淀中最大的村落,9800人世代生活在这个淀中的岛屿上。圈头村的夏石路今年54岁,是个在淀中长大的中年人。夏石路对记者描述说,从前的白洋淀,一眼可以望得见底,在水中睁开眼睛,可以看得清三五米外的游鱼。那时村里没有水井,大家都是清晨从淀边挑一担淀水回家做饭……

过去的水更纯,过去的芦苇更绿,过去的鱼虾更多,过去的荷花更鲜艳,说起过去的白洋淀,白洋淀人有着共同的记忆。

赵文虎,安新县委宣传部干事,今年26岁,他也是在淀中长大,在这个年轻人的记忆里,他很小的时候,白洋淀还是一个纯净的童话世界,拿一只手电,夜里潜到芦苇荡中,不一会儿就能捕获一桶螃蟹,跟随大人们出去打鱼,口渴了就捧一捧淀水。

一汪浩渺的淀水,滋养了无数水乡人的记忆,白洋淀总面积366平方公里,淀区被3700条沟壕,12万亩芦苇分割成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143个淀泊,其中属于安新的区域最大,占到了百分之85%,10万人居住在水乡,依靠白洋淀而生存。

安新养路工区职工周玉卿今年42岁,是一位业余作家,他是县城东码头人,他对记者说,我们淀边人与白洋淀是唇齿相依的关系,如果让我们一天看不到水,我们就觉得这一天没滋味。周玉卿有一首在当地传唱的歌《白洋淀人》,生动地描述了白洋淀以及白洋淀人的生活:“日出一天金,日落满淀银;鱼子千年情依旧,莲子万年不变心……”

承载了历史的淀水

乘坐一艘摩托艇在无垠的淀里游弋,眼望浩淼淀水,不禁思接千载。记者心中的疑问是,极度缺水的华北平原上,这汤汤的大水从何而来?

史料记载:早在7500年前,古黄河一直取道河北平原,白洋淀区域是它的必经之路,然后东流入海,这为白洋淀区域的存水提供了水源保证。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黄河在河北平原的地上河崩溃,改道南移。自此,白洋淀流域脱离了古黄河的冲积,水势变小,但黄河派生的一些支流盘踞于此,仍源源不断地经白洋淀东流入海。

公元前314年,燕召王沿着古黄河流经白洋淀的北岸,筑起了一道500余里的长城,称为“燕长城”,从此奠定了白洋淀自古至今的北界。

在西汉时期,白洋淀曾出现了多年枯水期,1985年在王家寨、赵庄子两地均发现大片的汉墓群,出土了“五株钱”等大量文物。

西晋时白洋淀流域由枯水变为多水,出现了大量的游移淀泊。文学家左思(250-305年)在《魏都赋》中写到“掘鲤之淀,盖节之渊”。

宋代为防辽兵的入侵,沧州节度使何承矩于公元993年,发诸州镇之兵挖掘修建了自边吴淀至泥古海口,绵延七州郡,屈曲九百里,“深不可行舟,浅不可徒步”东西走向的“塘泺防线”。

此后,莫县县令唐介修筑了一南北走向的唐堤,这道堤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淀水东溢任丘,无意间它成了白洋淀的东界。

在其后的岁月中,白洋淀几经干枯,明代弘治(1488年)前,白洋淀淤积,并可耕种,中间(北淀)辟为牧马场,到了正德年间,杨村河(潴龙河)决口,水患巨大、民田尽没,白洋淀重新蓄水,出现了“汪洋浩淼,势连天际”的景观。清代水患时有发生,顺治、康熙皇帝十分重视白洋淀的治理,修筑了不少堤防和闸涵。白洋淀出现了诗情画意,美不胜收的景观,康熙帝在位61年,来白洋淀40次,打水围29次,先后建行宫4处。雍正年间,派怡亲王允祥总理京畿水利,对白洋淀进行了大规模治理,曾出现航运发达、商贾云集的盛况。乾隆皇帝仿效先王之举,曾五次来白洋淀游览,督修水利。今端村、圈头等地仍有行宫遗址留存。

晚清朝政腐败,无暇顾及,白洋淀的水灾频繁,周边百姓水深火热。

近几十年间,由于气候变迁等因素,白洋淀一度干涸,1984-1988年曾干淀长达五年。1988年,在各界重视下,白洋淀重新蓄水,使濒临荒废的白洋淀焕发出勃勃生机。

神出鬼没的雁翎队

进入白洋淀,记者感觉如驶进了一座巨大的迷宫,沟汊交错,芦苇密不透风,使人难辨南北。当地人介绍,白洋淀总面积366平方公里,淀区被3700条沟壕、12万亩芦苇、5万亩荷花分割成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143个淀泊。

“就是这迷宫一样的白洋淀,让当年的鬼子吃尽了苦头。”一个当地人自豪地说。

抗战时期,这里是保定通往天津的水路,鬼子的大批物资的运输由此而过。为了巩固这一战略要地,鬼子在白洋淀周边修建了大批炮楼,烧杀奸掠,激起了白洋淀人愤怒的火焰。

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白洋淀人举起了手中的猎枪,他们的武器以传统的猎枪为主,为了防止枪膛中火药受潮,经常在信口(点火处)插上一支雁翎,另外,他们以往围雁打猎时小船行驶多呈“人”字形,如雁群飞舞,雁翎队由此得名。

白洋淀边安新镇大张村的孙革老人今年已85岁,但仍眼不花、耳不聋,头脑清晰,老人是1937年的老革命,曾担任雁翎队副队长。说起当年,老英雄依旧豪气满怀。

夏天使用的是一叶小舟,可以灵巧地钻进芦苇丛中,冬天使用的是冰爬子,在冰面上行驶如飞。打群雁的大抬杆就是他们打鬼子的重武器。

雁翎队最后发展到一百多人,成了白洋淀地区抗击日军的有生力量。他们锄奸除恶、端炮楼、打伏击,与敌交战70余次,毙日军25名,俘30名,毙伪军250名,俘500余人。

打了大小70余次战斗,雁翎队却仅伤亡了8个人,浩荡的淀水,冬天里的冰面,迷宫一样的芦苇和荷花,都成了他们打击敌人的有利武器和屏障。他们头顶荷叶、口衔芦管潜伏在芦苇丛荷花淀里的形象也成为中国革命史中的不朽经典。

孙革老汉自豪地说,“我们白洋淀1944年就解放了,鬼子的炮楼都让我们给端了!”

文学的白洋淀

走进白洋淀,不能不想起《荷花淀》,这篇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就是孙犁先生的《白洋淀纪事》中最富有代表性的一篇。孙犁先生于1936年到白洋淀边的同口镇完小教书,三年的时间里,孙犁与白洋淀结下了不解之缘。没有白洋淀里的生活,也就没有《荷花淀》这篇不朽的名作。没有《荷花淀》,白洋淀也许没有这么著名。

孙犁当年的学生陈树唯今年已82岁,说起老师依旧满怀深情。他说,先生书教得好,思想进步,用讲故事的形式上课,学生们最爱听,下了课他喜欢和织席的妇女们唠嗑,和打鱼的老乡聊天,这一切都成了他日后的创作源泉。

当地一位干部告诉记者,白洋淀人视孙犁先生为亲人,孙犁先生也把白洋淀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他去世时,安新人去得最多,县领导特意代表白洋淀人民为先生献上了荷花。

不久前,电视剧《小兵张嘎》热播,这部反映白洋淀人民抗日生活的英雄故事再一次吸引了观众。老作家徐光耀现任河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抗日战争时期,他就是转战在白洋淀附近的一个小兵,他曾对记者说,张嘎子的顽皮、机智就是他少年时的经历和梦想。

曾风行一时的袁静、孔厥的《新儿女英雄传》也取材于此。这些影响了几代人的文学作品,使白洋淀闻名天下。

行进在荷花丛中,听得耳边渔歌唱晚。一声叹息,一切都过去了。芦苇、荷花以及清清的淀水,它们永恒地留下来了,与它们一起在时空里长留的,还有英雄的故事,动人的文字。

转自都市时讯   记者:祁胜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