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re `id`='18422' limit 1古镇安昌寻江南之梦,潇湘的女子在哪里?_江苏苏州游记攻略_山水旅游黄页
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旅游攻略 > 古镇安昌寻江南之梦,潇湘的女子在哪里?

古镇安昌寻江南之梦,潇湘的女子在哪里?

苏州牵手可心旅行社 | 发布于2009-04-03 10:30:00 | 来源:转载青竹 | 目的地:苏州
文□/青竹
    本来根本不知道有安昌这个古镇,有次在网站上看到有个帖子“江南水乡古镇一网打尽,寻梦江南不用愁”,排行第十名,他是这样说的—“这个地处文化名城绍兴附近的小镇,已经度过了漫漫千年的历史。错落有致的翻轩骑楼、曲折幽深的石板小巷……无一不告诉你这里的古老”
    周庄同里木渎都去过,但都是走马观花,有的景点与我小时候生活的河边差不多,只是现在的风景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水泥高楼,大厦林立。我们是生活在大城市,建设的快,当我们意识到的时候,小桥流水没有了,小街深巷没有了、青石板路没有了……现在我们需要返朴归真了,我们要修旧如旧了,要传统了,要凭悼已经失去的、要去寻找、要去怀旧……我不禁期待这样排行第十的古镇会是什么样。
    于是,我们几个朋友来到了安昌。天气有点阴沉,下着下雨,但是我正喜欢这样的天气里,走在古镇的青石板路上。走在古朴的石板路上,看着乌篷船在街河中悠闲地飘着,在这样江南的烟雨蒙蒙里,感受着古镇的居民纯朴的生活,确实有一种不一样惬意的感觉——历史的再现。
    安昌不大,过了大牌坊,牌坊上好象写着“古镇安昌”, 一段连廊架在水上,进去就是保存完好镇子了,不过看上去有点破旧,站在桥上一眼望去,都是低矮的木结构建筑,沿河而建,可能有二、三里长,有廊棚,廊棚下挂着一只只的大红灯笼,使老街有点古朴而喜气。
    镇子口子上有一个戏台,赶好有戏班在唱戏,台下坐了一群老太太老公公,听得很是入迷。我们站着听着咿咿呀呀的戏文,不懂。还是填饱肚子要紧,快往里走吧。幽暗的石板路,两边有卖小东西的杂货铺,有饭摊子,有卖水果的,这些房子都是二层楼高的木建筑,属于我家乡已经被拆迁殆尽的那种明清老屋。再进去一点,路的左边就没有屋了,是均匀间隔着的立住,这是典型的江南廊棚。路的右边还有些小巷,巷子两侧皆是石墙,虽不高,但因为巷子太窄,石墙又古老的斑斑驳驳,人站立中间还是有一种幽深压迫的感觉。 
    继续前行,又有一座很漂亮的石桥出现了,太平桥。桥身跟纤道靠的很近,另一端是延出去的石板道。像台阶一样一级级的低下去,石板下面是空的,可以各自通过不同大小的船只。就在我们观望之时,便有一之小机动船突突的开过,散开一圈涟漪。平静的水面倒影着这桥,这船,还有岸上的小屋,大树。我们看到了一个小小的石亭子,里面立着一块石碑,上书“古纤道”。亭子边几个渔民在整理渔网,我们跨过重重渔网,再往前走了几百米,路就彻底断掉了。 
    转过身看看走过来的路,我们都搞不清到底有多远,走了多久了。曾经纤夫们流汗的地方已经失去了它的工效,甚至也没有人来凭吊。它的不为人知,它的荒凉,在我的愤怒过后使我感动。它是最简单的建筑,用最简单的建筑语言,书写了最简单的水乡生活。
    廊棚内到处是江南特色的腊味挂在廊柱下、边上就是手工作坊,大盆的鲜肉正待加工。还有手捻糖加工、箍桶店、竹编店、小百货店、理发店……总之都是有门坎的传统木板房,因为年代久远,有点东倒西歪的感觉,当然不可能一下子会倒,如果不好好保护我看就难说了。     
    这里的居民很安适、在冬日的阳光里悠闲地干着不大的买卖,我们沿着长廊边走边看,脚下是破损开裂的青石板路,绝对有年头了,女儿不停地拍摄,什么都觉得好奇,就连别人坐在河边石条凳上,悠然地用特制酒器烫着黄酒、用很小的酒盅喝着黄酒都羡慕不已。没有办法,我们也依样画葫芦,故作风雅,其实我们都不会喝酒,女儿就是要拍照留念,很注重形式。当然在安昌的千年的古桥边,在暖暖阳光里,亲人们在一起游玩、喝酒、聊天、也真是韵味无穷。
    我们拣了间很有亲切感的饭铺子,要了简单的青菜面条。这个铺子很像我幼时姑妈家的堂屋,只不过多了几张原木色的方桌和长凳子罢了。连墙边的那个碗橱都很相似。开铺子的大妈微笑着给我们张罗着。不一会,热气腾腾的面条就上来了。说不上美味,但我吃得很舒服,因为有一种熟捻的感觉,我只当自己是在家里了。 
    我们的脚步又停留在了有着油漆剥落的招牌的茶馆前。两扇木门半开着,屋内有些黑暗。厚实的泥地,极其简陋的茶桌,结着蜘蛛网的屋顶,被油烟熏得发黑的灶头,一个悠闲喝茶的老人,无不打动了我们的心。相比于窗明几净门庭若市的肯德基,这是生活的另一个方面,另一个有着更多文明内涵的方面。跨进屋里,五十左右的老板娘淡淡地问“喝点什么还是吃点什么?”我看到了用兰色桌纱布罩罩着的几味小菜,有盐水花生,毛豆,扣肉。
    吃玩饭,我们沿着水,慢慢的走着。水边,我看到一个美丽的女孩子,有着水乡的灵气,就像这个小镇一样,打着油纸伞,平静却又端庄,完全就如戴望舒笔下的雨巷。我想按下相机的镜头,可是又觉得这样有些不妥。
    轻轻的,一艘乌蓬船靠到我们行走的岸边来,头戴乌毡帽的老大爷仰着被岁月侵蚀饱浸风霜的脸,邀我们上船。来过绍兴,没乘过乌蓬船,是否太丢脸?我们小心翼翼地下了石阶跨上船。船身微微的摇晃着,大爷直安慰我不用怕。等我们盘腿坐好,大爷边用桨撑开了船,悠悠的滑行在平滑的水面上。大爷指点我们拿搁在船壁上的相片看,呵,不少,都是过往游客留下的。我们看过照片,又看两岸。一座座形态各异有名或无名的石桥,传统的绍兴民居的台门,当年的师爷馆……让我真正体会了什么叫船在画中游。为了向我们展示绍兴船夫的脚上工夫,面对我们坐在船头的大爷干脆把双手摇桨改为了双脚摇桨。正对大爷那张慈祥的脸,我甚至想到如果我有一天也是这般老了,却还有如此硬朗的身体,还能每天开开心心的自己养活自己,我的一生是否就此圆满了? 
    船儿送我们到了古镇口,看到我们安安稳稳的踏上了石阶,大爷又轻轻的把船摇走了。我走上最口子上的一座石桥,掏出了我的相机,用黑色的镜头留住这份安逸,心中期待那个姑娘能够再次出现。
走出镇子,戏台上的戏还在继续。看了一天的戏的老人没有一丝疲倦,脸上还是写满热切和醉心。我回头了好几次,有点留恋。
    这几年“水乡古镇热”风靡一时,周庄的喧嚣、西塘的热闹、乌镇的浓郁、南浔的繁忙,一如幅幅色彩艳丽的油画,在媒体、在荧屏、在无数游客的心里、嘴上缤纷开放着;然而惟有安昌,似一帧淡墨疏笔的小品,在江南水乡、在古城绍兴一隅,小家碧玉素面青丝,将日子打发得流水一样平常。
 
那场雨下在心里
这么多年未曾淡去
一面之缘的相遇
决定来世今生的宿命
青石板上远去的马蹄
他日约定在青春中慢慢燃尽
你多情无心的一笔
把我葬在等待里
花儿开在雨季
心碎在手里
那叫潇湘的女子在哪里
花儿开在雨季
心碎在手里
那瞬间足够用一生去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