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re `id`='17069' limit 1阳春三月 带着风筝去郊游_陕西西安游记攻略_山水旅游黄页
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旅游攻略 > 阳春三月 带着风筝去郊游

阳春三月 带着风筝去郊游

西安旅游在线 | 发布于2008-11-25 16:53:00 | 来源:西安旅游在线 | 目的地:西安
春季郊野,万木吐翠,芳草茵茵,百鸟争鸣,空气清新……在这欣欣向荣的景象面前,你是否也渴望着与这世界融在一起,在春天里撒个欢儿?
  “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阳春三月,恰是放风筝的好时节。若和着春光美景一起,无疑会更添美好情趣。西安的郊外就有不少地方适合放风筝,喜欢自然的你,不妨带着风筝去郊游。
  ■青龙寺门前放风筝
    
西安人都知道青龙寺是赏樱花的最佳地,却不知道青龙寺外的广场也是放风筝的不错场所。
    
青龙寺是中国佛教密宗寺院,位于西安城南郊西影路附近的乐游塬上,这里地势很高,寺门口的西边和南边有十余亩的空地,没有多少装饰,形成了天然的土地广场。由于地势高,广场周围的楼房、民宅都仿佛在它脚下,广场显得极其空旷。这里风比较大,离公路也比较远,因此这里是放风筝的理想之地。228日,记者经过时就看到不少男女老少在此放风筝。
    
刘女士放风筝的感受:“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那天心情不好才去青龙寺门口散步,没想到竟看到那里有不少放风筝的,便买了一个,因为风很大,我居然一下子就放了起来,这是我第一次将风筝放飞上天。
    
温馨提示:去青龙寺很方便,可乘19路、44路、308路等公交车前往。
  ■杜陵脚下放飞心情
    
到西安南郊杜陵附近放风筝,感觉也不错。杜陵位于今西安市三兆村南,陵区南北长约4公里,东西宽约3公里。杜陵封土作覆斗形,底边长170多米,顶边长50多米,高近30米。杜陵附近比较空旷,春风不被阻隔地在空地上吹拂着。西安皇家上林苑就依着杜陵而建,附近有不少农家乐,在放风筝之余还可以品尝农家风味小吃。229日,几名年轻人驱车来这里放风筝。
    
陈先生放风筝的感受:我是专门驱车来这里放风筝的,工作劳累,来这里主要是呼吸新鲜空气,放松一下。在这里风筝没有障碍物,会飞得很高,烦恼和压力仿佛也被带到九霄云外,感觉超好。
    
温馨提示:南门有不少南去的小中巴,到三兆村下车。
  ■白鹿塬上风筝飞得高
    
白鹿塬是个不错的放风筝的目的地。白鹿塬位于西安城东,浐灞两河之间呈东西走向,西安人想去放风筝,只需要到纺织城以东的思源学院附近即可。沟坎旁边的梯田一层层,非常壮观。在这里可以远眺西安市区,高楼大厦和民宅尽收眼底,那种开阔的感觉会让人心情舒畅。这里塬高风大,风筝也飞得格外高。
    
杨同学放风筝的感受:我是来思源学院看同学的,却看到了这里的空旷和春色。在这里放风筝,不怕遇到电线、树木,还真是享受。
    
温馨提示:可乘坐240路、901路公交车到达。
  ■浐灞河边 风筝和雁儿比高低
    
西安是个缺水的地方,看到波光粼粼是一种享受,去浐灞三角洲放风筝就可以感受到似南方的水界。浐灞三角洲附近的灞河做了拦河坝,那里如今已经拥有宽阔的水面。此时去那里,可看到鸥鹭在水面觅食,偶尔仰望空中,还可看到北归的大雁排着队从空中经过。这里,没有任何树木、电线的阻隔,是个比较好的放风筝的目的地。
    
刘先生放风筝的感受:在这里放风筝,我感到了南方般的水美。不但放飞了心情,也和自然做了最亲密的接触,好像我的风筝要和天上的雁儿比高低。
    
温馨提示:可驾车沿东湖路一直东行即可。 本报记者 张那
城里放风筝惹车祸
    近日,西安街头各大广场上空也飘满了风筝。美丽的风筝带给大家接近自然的机会,有时也会惹出一些祸!
    
近日,西安市各个广场上放风筝的人越来越多,钟鼓楼广场、大雁塔南广场、南门广场……到处可见放风筝的老人、年轻人,还有孩子。风筝给人们带来了欢笑和青春,也点缀了西安的天空,充满浪漫。然而,近日风筝也惹出了一些“祸”。
    2
28日下午,在西安小寨汉唐书城门口的树梢上,不知何时落在上面的断线风筝在一阵风吹过后突然栽了下来,正好掉在一位路过的骑电动自行车的男士头上,他吓了一跳,一个急刹车,车头一拐碰到了路边一位女士。
    
同样的事情,市民李先生也曾遇到,李先生说,一周前他开车路过张家堡广场附近的路上,突然一只风筝落在他前面那辆车的挡风玻璃上,前面车子司机一个急刹车,他也急忙刹车,但已经来不及了:两车发生追尾。
    
每年春天,当你走在钟鼓楼广场附近、环城公园等地方,你便会看到很多树上挂着风筝,不少树都成了挂着风筝的垃圾树,有些风筝长期挂在树上,风吹雨打显得格外破旧,给本来美好的环境添上败笔。
    
你是否也喜欢放风筝,其实市区本身不仅地方小,而且多树、多电线,是不适合放风筝的地方,如果你喜欢放风筝,不如去郊外,一边旅游一边放风筝。 本报记者 张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