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re `id`='16636' limit 1西行记--莫高窟_甘肃敦煌游记攻略_山水旅游黄页
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旅游攻略 > 西行记--莫高窟

西行记--莫高窟

酒泉康辉国际旅行社敦煌分社 | 发布于2008-10-16 16:26:00 | 来源:转载 | 目的地:敦煌
回来的路上,大家不约而同地谈到了人,就是王圆箓王道士。石窟的对面有许多的塔,多是僧人的坟墓。离莫高窟入口处不远就是王道士的塔。对此,余秋雨还专门写过一篇文章《道士塔》。 
王道士是早已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在车上,我开玩笑地说,我们还得感谢王道士,否则就不会打老远跑到这儿来了。同行的一位老者表情严肃地说,“小伙子,可不能这样说!”“反正是敦煌人民应该感谢他,不然,敦煌人就不会有现在的滚滚财源了。”“话也可以这样说。”老人点头说道。 
王圆箓,湖北黄麻人。早年读过私塾,后来当兵流落到敦煌,出了家。在一次清理第三世界号窟中的流沙时,偶然发现了墙壁上的一条裂缝,于是,一个天大的秘密被发现了。这就是有名的藏经洞。一座价值连城的宝藏就这样在一个错误的年代被一个错误的人发现了。莫高窟文物陈列厅里有王圆箓的照片,身材瘦小,形容猥琐,全无军人的英武之气。在前后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斯坦因、伯希和等外国探险家先后数此从王圆箓手中以数百枚大洋买(骗?盗?)走了两三万卷经卷,并且大多都是其中的精华。另有少部分流落到当场官员或商人手中。现存经卷还不及原来的三分之二。 
藏经洞阔不过三四个平方,高不过两三米。所藏经书品类繁多,有佛教经卷、典籍文书、诗书绘画、医书乐谱,有汉语、梵文、吐火罗语、阿拉伯语……多是绝世珍品。是研究古代社会生活的一把把金钥匙。 
可惜啊可惜,听着导游的叙述,同行人莫不痛心疾首,皆曰王道士可恨可恶,王道士可杀可刮。要是王圆箓殒命沙场,要是王圆箓乞讨他乡,要是王圆箓瞎了一只眼,跛了一只足,要是他有起码的文物保护意识,要是他有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一切的一切,唉,王圆箓啊王圆箓,我该怎么说你呢? 
王圆箓本是千千万万普普通通中国人中的一个。他转征万里,亡命天涯,为的是衣食裹腹,苟延此生啊。一九○○年代的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呢?列强入侵,内乱频仍,国不能自保,民赖何聊生。藏经洞就是在这种情势下选择了王圆箓作为他的掘发人。王圆箓曾经将此事报告当时的敦煌知县汪宗瀚和安肃道台廷栋,结果碰了钉子。后又报告给当时号称金石学家的甘肃学台叶昌炽,结果同样不了了之。当官的只知升官发财,强取豪夺那些做学问又不知躲何处。一个无知无识的王圆箓该有多少选择的余地呢?弱国无强民,王圆箓背后站着的其实是一个愚昧的群体,一个同样落后无知的民族! 
单从保留人类文化遗产的角度讲,这些文物散落到国外实在是它的大幸。虽然它暂时不能物归原主,但总算没有毁掉(而遗留下来的经卷相当一部分或被贪官污吏据为已有,或在运往北京的途中遗失了),况且就此在世界上诞生了一门敦煌学。 
游客们还谈到一个人,就是在中国画坛享有盛名的张大千。张大千曾在1940至1942年于莫高窟临摹写生,并对洞窟进行了清理编号。三年后,其画风亦由近似石涛、朱耷而变为晋唐宋元风范,其作品日趋瑰丽雄奇,终成一代画坛巨匠。然而,在敦煌也流传他虽意剥损了部分壁画,给莫高窟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不过此说尚无定论,有人为其辩解说是自然剥落,或他人剥落。谁是谁非,相信历史会自有公论。 
一个王圆箓,一个张大千,我们该如何评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