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re `id`='16178' limit 1老辈冲古村遗址酷似古桃花源境_湖南凤凰游记攻略_山水旅游黄页
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旅游攻略 > 老辈冲古村遗址酷似古桃花源境

老辈冲古村遗址酷似古桃花源境

凤凰古桃花源风景区 | 发布于2008-08-19 13:25:00 | 来源:转载 | 目的地:凤凰
老辈冲古村遗址酷似古桃花源
文/谭必友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写道:“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短短数百字的小记,给中国人增添了一块理想空间,同时也终于给历史留下一个千古之谜,世上真的曾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世外桃花源吗?回答是,世上也许没有桃花源,但我们今天却可以肯定地说,存在一个与陶公笔下的桃花源相仿佛的古村遗址。这就是凤凰县吉信镇都吾村1000米处的老辈冲古村遗址。我们不妨先将桃花源做出一个对比,即可发现,这个古村遗址与陶公笔下的桃花源多么一致。
两者的地理位置一致。历汉至南朝宋,皆设武陵郡或武陵太守。武陵郡辖五溪流域,郡治在现今的沅陵城西。因此所谓“武陵人………缘溪行”当指沿着五溪上行。桃花源当在五溪上游某支流源头处无疑。凤凰都吾东出30公里到峒河,再100公里到沅陵,与此吻合。
两者的地形特征相仿佛。桃花源是一个很隐蔽的世外村落。这个地方既便于居住者隐而不出,也便于防止外人知晓。其实说起来神秘,若将其具体化,则毫无神秘可言。首先,它必定是一个高山盆地。此盆地连类似于小峡谷的通道都没有,以一条较长的不能通光的山洞为唯一进出通道。正如《记》中所说:“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这样的地形才既便于隐居,又便于水往外流,而且外人不易进入。若不是封闭性的盆地,那很容易被外来者溯水源而发现。凤凰都吾村老辈冲正是一个封闭性的盆地,四面高山相拥,地势东高西低,所有水源都得汇于西端的石洞,自石洞流往盆地外的小溪。可以想见,古代第一批居民征服自然的能力极低,不可能劈山开路进入此地,他们只好沿溪行,然后穿越山前石洞进入此地。其次,这个盆地要有一定的开阔度,土地肥沃且平整,至少能养活上百人口。因为《记》中说“土地平旷……有良田美池”。如果没有这么大的开阔度,桃花源人隐居于此,以何为生?老辈冲古村遗址约2平方公里,土地平整而肥沃,有数百亩良田,在古代就完全能养活数百口人。最后,进这个盆地之前,应先经过一个狭长的山谷,谷底要平缓,有水时宜于行舟,水落时宜于行路。因为《记》中说“忽逢桃花林,夹岩数百步……林尺水源,便得一山”。苦果进盆地之前为较深的河,则又不对。因为如此一来,桃花林便无处可放,哪来林?!老辈冲盆地出洞后系都吾溪,溪流长约5公里,夹岸数百步,与桃花源地形也相吻合。
两者的人文历史过程相仿佛。桃花源人系秦时入桃花源,至南北朝约600余年历史,繁衍约30代人。现代种姓科学告诉我们,由于长期与世隔绝,只能族内通婚,这一族人在30代人后已是其人种衰落的边缘了。到南北朝时,他们快灭族了。南北朝以后,此地若还有居民,就应是另一族人。这大致是桃花源人的人文历史过程模型。都吾村现在的居民中田姓人来得最早,约在南宋末。田姓人之前是罗、谭、向等族人,至今尚有“谭家场”、“罗家场”等遗址。罗、谭等族人之前的居民居住在老辈冲,亦不知他们姓什么,但从居住区的规模推测,不过100—200口人。现在的人统称此地为老辈冲居住的地方,所以此地叫“老辈冲”。田姓人居此地约800余年,罗、谭、向等族人居此地约600年,再之前即为老辈冲的居民了。也就是说,再北朝时,老辈冲的居民即在此活动了。以此看来,都吾老辈冲古村遗址与桃花源的人文历史过程模型也大致套得上。
凤凰都吾老辈冲古村遗址与桃花源如此相象,是一个极有趣又极具诱惑力的现象。也许,人们寻找了1000多年的古桃花源正是此地也未可知。目前,已有感兴趣的学者前往考察,也有爱好者前往观光,有趣极了!读者诸君若有雅兴,不妨亲临其地考察一番,自有心得。
旅游线路推荐
暂无内容
酒店预订推荐
暂无内容
旅游景点推荐
凤凰古桃花源遗址38

元起

南方长城45

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