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re `id`='13845' limit 1杨柳青大宅门拾香_天津天津游记攻略_山水旅游黄页
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旅游攻略 > 杨柳青大宅门拾香

杨柳青大宅门拾香

天津顺达国际旅行社 | 发布于2008-03-28 19:02:00 | 来源:转载 | 目的地:天津

知道杨柳青,大约是因为小时侯过年时那张家家墙上都会挂着的,怀抱莲、鱼的胖娃娃——“莲年有鱼”(连年有余)的吉祥年画。长大以后就总会臆想着杨柳青一定拥有优美的环境、古色古香的历史建筑,那里的人们生活安居乐业、富甲一方。于是,寻得一个周末,决定前去一探杨柳青,去找寻那些辉煌过往的岁月沉香。


(杨柳青古镇商贸街牌楼)

天津西郊杨柳青,是座著名的千年古镇,古时被叫做太平庄,后又称为古柳口,直到清乾隆皇帝被“充军”江南时,这里才被正式更名为杨柳青。如今这里还广为流传着“先有杨柳青,后有天津卫”的说法。

在明清时期,杨柳青就是我国北方商贸、民俗文化集散地和漕运、航运业的主要地区。许许多多南北商贸往来、民间文化交流就是从这里起始的,也正是由那时起,杨柳青人就过上了真正的富庶、优越的居家生活。在今天我们依然可以看到的辉煌印记主要包括:“豪门大院”(数个)、“古运河”(御河)、“明清街”、“文昌阁”等主要历史遗存。

在杨柳青镇、在这条缓缓流动了千百年的古运河边的豪宅大院中,谁也说不清曾经发生过多少尘世因缘、多少人间悲喜……

惊艳百年大宅门:石家大院

说起“大院”,人们对山西的乔家大院并不陌生。在天津,提起杨柳青的石家大院,百姓也是如数家珍。这几年,随着一部部历史影视作品的热播,石家大院早已名声在外,已然成为津门旅游的重地之一。其实,早在百年前天津地区就曾流传有:韩、高、石、刘、穆、黄、杨、张等八大商家的说法。八大家的形成与出现,不得不说与明清时期天津海运的兴旺有着密切关联。粮米盐业的发展使得早先祖辈从事漕运的船工,先后逐渐发展、发达起来。石家是当年天津八大家之一,祖辈贩运粮棉,利润丰厚,置房买地,重利盘剥,一度财势显赫,声名遐迩。石家当时在杨柳青已有万亩良田,遂有“石万千”之名。

坐落在运河北岸的石家大院原系天津八大家之一石远仕的住宅,也称尊美堂大院,号称“津西第一宅”、“华北第一宅”。石家大院始建于1875年,至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全宅共18个院落,278间房,修建时耗费白银30多万两。石家大院以精美的砖、石、木雕特色最为精绝,在全华北也称为“三绝”,这也是清代津沽豪富住宅常见的做法。目前,石家大院是迄今华北地区最好,规模最大的民宅建筑之一,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近代优秀建筑。

甬道错落深远门楼风格各异

入得大门,绕过影壁,透过门楼,一条幽长的青石甬道便呈现在眼前。几座风格不同的门楼又把甬道逐段隔开,显得甬路深远而有层次,踏在甬道上的双脚仿佛正穿行于时空里一样。

据说,从前杨柳青几乎每个宅院门前的正上方都悬着一块刻砖,且刻砖图案各不相同,似乎这刻砖是“门徽”一样。人们只要对门前的刻砖看上一眼,就立刻会说出这家主人的姓氏来。应该说,杨柳青的确是一个风俗民居与大院艺术完美结合的一方宝地。这里的甬道和石府的戏楼,最受影视剧制片人、导演的青睐,包括《刀、剑、笑》、《非常公民》等44部影视作品都特意在石家大院取景。电视剧《非常公民》里,蒋雯丽饰演的“婉蓉”出嫁时,就是在甬道门楼取景拍摄的。

石宅中的一座西式建筑风格门楼尤显突兀。门楼两侧的门柱上连接比较简单的弧形雕刻,而门楼顶端一改中国传统的瓦砌斜坡式风格,而是采取西洋建筑中多见的花瓣式弧形圆顶。更令人称绝的是,门楼顶端的图案是两面小旗交叉,依稀便是民国时期较为常见的五色旗和十八星旗交汇的图案。在一条甬道上,同时展现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建筑风格,不同内容的影视剧组根据剧情,都能在石府找到自己需要的场景。

美观实用集一体,几多京剧名家汇于此。大戏楼

石家大院戏楼:建于1875年,主要用做办堂会,整个建筑为全木构造,建造时没有使用1根铁钉,这也堪称“华北民宅一绝”。值得一提的是,石家大院戏楼是一处集南北建筑风格为一体的古建筑。它“冬天暖,夏天凉”、“楼里唱戏,马路上叫好”(因为它有回音壁),相比较而言,在全国来说中式戏楼当中也是保存比较好的一个。

从甬道一侧的小门进入,一间百十平米、两层楼高的大厅里,摆满旧式方桌、靠椅,这里就是石家办堂会的戏楼,它可以同时容纳200个人在这里听戏饮宴。此大戏楼建筑之巧妙,布局之合理,功用之完备,堪称石家大院精绝所在。办堂会,是旧时风俗,也是豪门大家夸耀财富的一种方式。

步入戏楼内,依稀还能体会到些许往日的华贵、热闹气息。戏楼整体色调以黑、红为主,辅以富贵的金色,戏楼内一应家什装饰仍是按当时的规矩摆设。戏楼分上下双层的中空式结构,全部是砖木抬梁结构。

南北两个双脊大厅与中间大厅连在一起,立柱为上圆下方的通天柱,取其“天圆地方”之意。上层为回廊,也叫跑马廊,是唱堂会时看家护院站立的地方。下为厅堂,分前后堂,设桌椅百余,均为古式见方桌椅。厅堂前部为男眷桌位,后部为女眷桌位,前后部之间设薄纱帘幕相隔。

戏台上、下场门内为演员休息间,现存放有戏袍、头冠若干,一侧供奉着与“梨园行”颇有渊源的唐玄宗李隆基像。

穿过红彤彤的大红灯笼向窗外望去,仿佛还能在空中寻得一丝悠远的喧嚣。感受整个大厅,似乎也弥漫着旧时封建大家族生活奢靡的气息。戏台正中木椅上的坐客此时也显得有些寂寥,因为偌大的戏楼只有我们几个看客。

当年孙菊仙、余叔岩、谭鑫培等著名京剧艺人都曾在此献艺,场场必是灯火辉煌,热闹异常。影视剧组在这里不但可以拍摄堂会的场景,也可以作为家庭大厅堂全景的拍摄场景。《金粉世家》中就有一组传统结婚习俗的“婚宴”戏在这里拍摄完成。

(石家大院古戏楼内)

名门豪宅 庭院深深

穿过戏楼的侧门,眼前豁然开朗——假山、翠竹、小路、红烛走廊映入眼帘,站立此处能给人苏州园林的错觉。一阵青烟罩在园林之上,恍惚中自己不禁构想着发生在大院中的那些故事,我想关于她的故事讲也讲不完……

整个石家大院,院落布局和功用配套建筑设置相当齐全、合理,如:帐房、戏楼、佛堂、私塾、主寝房、客寝房、会客厅、花房、花园、闺房、后宅家眷起居房、车马厩等等私家配套建筑一应具全。由此可以看出,石家兴盛时期阔绰奢靡的居家生活状态。

津门民俗大开眼界

石家大院内一个个“商俗”、“反腐”展览室;灯箱画展室;年画展品陈列厅;影视剧拍摄展厅;漕运展厅;婚俗展厅;砖雕展厅……更是让来此的游客目不暇接、一饱京津地区民俗文化精要。

其中,当地有着“请娃娃哥”的民俗传统。凡新人婚后两年内无子者,家里将恭请一个“娃娃哥”来到家中,以求能给新人带来子嗣香火,再有小孩出生时,当初请来的“娃娃哥”将行大,而新生小孩只能行二。

在石家大院最北面那套砖雕展厅又展示了“尊美堂”的一大特色——精湛的砖雕技艺。那些砖雕设计精巧,别具匠心,其外形多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福禽瑞兽,偶尔也有兼具实用的作品,譬如一座花篮状的砖雕,细看竟是烟囱,着实令人拍手叫绝。此类砖雕作品在整个石家大院中的建筑中为数不少。

出得石家,仍对大院的欲望未能尽兴。从商业、文化聚集的角度考虑,石家大院在当时不可能一枝独秀,类比于山西乔家大院,其不远就会有曹家大院。杨柳青想必也不应该只有石家一枝独秀。询问路人,方知安家大院、董家大院、邹家大院等。安家大院与石家大院隔路而望,探之。

赶大营第一人宅第:安家大院

安家大院建于清代同治年间,已有150年历史。宅院主人安文忠(1852-1942年),祖籍浙江绍兴,是杨柳青“赶大营”第一人,也是古镇杨柳青“小八大家”之一,是他带动了“民助军需”,以全新理念支援清军左宗棠部远征新疆平定叛乱,以维护中国统一。据说,至今,新疆尚有3万余杨柳青人的后人生活在那边。

(安家大院)

安文忠后来回到杨柳青建起了安家大院。安家大院占地1345平方米,共三进三出,院院相通。院内房屋建筑工艺精湛,房屋内部融合了南北部、东西方建筑风格特点,整套院落是一座很典型的北方四合连套格局的大宅院:精美灵秀,人文气息浓郁。

如今,此院为天津收藏家刘女士所有。院内藏有大量精美、价值非凡之古物珍品。集中展示了百年前中国北方豪宅的盛景。其中清代家居陈设、海派家居陈设,以及欧式、日式陈设让人回到百年之前的天津。

“赶大营”展全国惟一

所谓“赶大营”者,即随清末左宗棠远征新疆的商人。

而在清朝后期出现的“赶大营”,就成为天津杨柳青人蜚声国内的重要标志之一,更是杨柳青人走出天津,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勇敢睿智之举,这不仅在百年前有创新意义,在今天仍具有时代精神。

安文忠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带动杨柳青人走出了清代的一条“丝绸之路”。大量军需日用品支援了左宗棠统率的清军,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同时也使华北文化风俗穿越了万里之遥的戈壁滩,到达了新疆;更重要的是通过“赶大营”,滚滚的银两也源源流进了这座千年古镇——杨柳青。

天津仅存最完整的“金银库”

在整修安家大院时,意外发现了旧宅地下遗存——金银库。金银库,天津人亦称作银库,是旧时有钱人家藏匿珍宝金银的地方。安家大院“金银库”为地窖式建筑,高2.2米,面积10平方米,顶部为清砖拱型,无一木石支撑,有通气孔。至今封存最少60年以上,挖开后内中无水,干燥,是天津地区豪宅中仅存的一座金银库。个人觉得这金银库不应该这么小,说不定摸摸哪里,还会闪出一个密室或通道也说不定,呵。

扇骨精粹全国首家

折扇扇骨是文人书画家及工艺匠人逞才斗智的物件。收藏者在千余把扇骨中择其精要,像竹骨中的玉竹、棕竹、梅箓竹、湘妃竹、佛肚竹等;木质的红木、紫檀、鸡翅木、乌木、檀香木等;材质包括象牙、兽骨、玳瑁、玉石、料器等。在雕刻的手法上有留黄、留青、贴竹黄及透雕、深雕、浅雕以及立体雕等。总计展有二百余柄扇骨,集扇骨精品之大成。

佳五矢疋。顿悟

在前大院中央地上嵌有“佳五矢疋”四字,让人费解。然而您若带“口”一念——唯吾知足。恍然大悟,人生若能从恍然中顿悟乃至彻悟,实乃人生一大境界。整个院落宛如一件阳刻作品,主人座右铭居中,还以这种含蓄的方式,将中国的儒雅发挥到极致。

历代名家“安”字闲印

安家大院的安字,乃居家生活之本。家安人心安,心安万事安。院中有历代名家闲章二三十枚,每枚印中皆含一“安”字在其中,刻于木石之上,散落各处,供人赏玩。词句得人生哲理,蕴生命理趣,藏世理玄机,倘能细而品之,必得益无穷。回味无穷,畅游其中,如沐春风。

墨水瓶·煤油灯

18世纪到20世纪初叶的墨水瓶、煤油灯,也是安家大院的珍宝。来自欧美、中国等各地各式墨水瓶、煤油灯、灯具、桌椅、缝纫机等家居家什品种繁多、各具特色。其中有的已经有一两百岁了,而最年轻的也有七八十岁了。

见证历史与今天:杨柳青明清商贸街

石家大院东侧高高竖立着杨柳青镇的代表性古建筑——牌坊,上书三个精妙优美的大字“杨柳青”。牌坊的后面便是杨柳青明清街(又称民俗风情旅游街)。

明清街采用长街和葫芦罐式相结合的建筑模式,依照“明清营造法”设计建设,东高西低,整体二层局部三层。街内主要建筑为砖木结构,青砖青瓦,磨砖对缝,整个建筑群错落有致,让人赏心悦目。明清街街面宽处不足十米,窄处7米,折线曲街,为求得聚财之意,并参照明式建筑特点,大部分古建筑以彩绘附面,其余建筑则保持了棕粒、紫窗门的清式风格。明清街东西长156米,南北宽50米,类似于中国北方商贸老街风格。

从前,每逢初一、十五日,整条街都充斥着叫卖吆喝和百姓的欢笑声,一派繁忙商贸交易景象,而今天这里依旧是熙熙攘攘、人流不绝,但走在这条街上的人,更多是来自各国各地的观光游客,这里的风味小吃、民俗货品的摊位前缺更是人头攒动。

(古商贸街的特色木建)

功名源泉。文昌阁

杨柳青“三宗宝”之一,运河明珠文昌阁,位于杨柳青运河南岸的文昌阁,始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年),现存建筑为清咸丰八年(1858)修建,与石家戏楼、明清街牌坊合称为杨柳青“三宝”。此阁上下三层,阁顶呈六角形,阁中供奉有孔子、文昌帝君和魁星等古代文人学士敬畏膜拜的人、神,尤其是手握朱笔的魁星,相传更是掌管着读书人的富贵和前程。故而如今,逢香火日和中、高考前,这里都会吸引众多的文人雅士和莘莘学子前来凭吊拜祭、祈求金榜提名。

镇里老人说,文昌阁是杨柳青代代人才辈出、知书明理的源泉。数百年间,杨柳青无论清平盛世,还是战乱纷争,从没出过土匪强盗,但却出过两位翰林、数位进士和二十多位举人。

杨柳青文昌阁结构灵巧,造型别致,飞檐高翘,檐角各坠铜铃,风吹作响。尤其当细雨霏霏之时,“崇阁朦雨”更像空中楼阁。杨柳青文昌阁是目前中国北方保留最完好、最有特色的明代建筑之一。如有闲情雅致的游客,推荐登顶文昌阁远眺杨柳青与古运河,妙事也。

追忆。一去不返的古漕运御河

杨柳青镇前这条河就是著名的京杭大运河,河边有个乾隆御赐园。沿着河边走了走,环境不错,只可惜,那条昔日热闹繁华、曾经昌盛千百年的运河漕运盛况早已一去不返,而今天只有那静静的河水、白色的拱桥和忽忽悠悠的人工码头还在那里静立不动。

看那河水依然悠悠地流淌着,这清清的河水,记载了杨柳青过去的繁华与今天的胜景。虽然少了船来舟往、帆樯如林的场面,但却多了许多已经富裕起来的杨柳青人的欢声笑语。

昨日的杨柳青,有数不胜数的民间艺人,将年画、剪纸、风筝、砖雕、石刻、民间花会等民俗文化瑰宝一代代传承下来,使今天的杨柳青成为“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独具传统魅力的千年文明古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更多原汁原味的古代民宅将呈现在这座饱经千年历史沧桑的魅力名镇之中。

Tips

自驾路书:

北京——京津塘高速(天津宜兴埠出口)——外环线(西行)——津同桥出口下外环——向杨柳青方向——西青区城关杨柳青镇(单程136公里)。

公车信息:

从天津火车站乘开发区至杨柳青的小公汽(3元/人),下车步行十五分钟即到;或从天津西站乘公共汽车153路至杨柳青,票价:2元/人。

其他:

1、石家大院门票20元,安家大院门票20元;

2、杨柳青镇除石家大院、安家大院以外,还有董家大院、邹家大院和曹家大院,也即将向游客开放游览;

3、杨柳青周边景点:报恩寺、关帝庙、御河人家、安氏祠堂、峰山药王庙、平津战役天津前线指挥部旧址陈列馆等;

4、杨柳青民俗纪念品:除杨柳青年画以外,杨柳青的剪纸和风筝同样是这里著名的民俗特产,在明清街上有售,且价格不贵,推荐关注;

5、欲前往杨柳青游览,推荐以2日游计划为佳。杨柳青旅游中心宾馆(停车场),双人标准间:120元/天,住宿标准:有空调、热水、可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