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re `id`='13094' limit 1琼州探源之名镇篇——古镇府城人文冠琼_海南海口游记攻略_山水旅游黄页
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旅游攻略 > 琼州探源之名镇篇——古镇府城人文冠琼

琼州探源之名镇篇——古镇府城人文冠琼

海口琼山达成商旅服务中心 | 发布于2008-02-09 15:59:00 | 来源:转载 | 目的地:海口


府城鼓楼


  说起海南古镇名镇,海口市的府城镇应推之为首,它在宋、元、明、清都是琼州府所在地,也是海南岛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活动中心。
  
  关于府城镇何时置镇,成为琼州府治所在?历史记载和专家学者都有不同的看法。一说是在唐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另一说在宋开宝五年至雍熙四年(即公元972—987年之间)。
  
  府城镇溯源
  
  根据旧·《唐书·地理志》记载:唐贞观五年(公元631年)析崖州地置琼州,治所在琼山县。关于唐琼州州治在何处,史料说法不一,明正德《琼台志》记载说琼州治在琼山县南六十里的白石都(今海口新民乡白石村)。而清道光《琼州府志》和民国期间出版的《琼山县志》所说:唐琼州治故址在“今琼山县琼州镇。”而历史上琼山市无“琼州镇”之地,此说应所指是府城镇。1989年版《辞海》也称唐琼州治故址在琼州镇,也就是今府城镇。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在1985年所编的《中国历史地名辞典》上称:唐琼州治故址在“今琼山市东南琼山东”。琼山市南部新民乡白石都就位于“琼山”东。此说跟《正德琼台志》相近。唐琼州治故址是在新民乡的白石都,还是在今天的府城镇,两种说法长期并存,到底府城镇创建于唐代贞观年间,还是设镇于宋开宝年间,至今无人给一个明确答案。不过唯一一点可以认同的是,创建于唐代也好,设在宋代也罢,府城镇都年届千岁了。
  
  另据海南文史专家李勃先生考证,他认为府城镇是在“宋开宝五年(公元972年)至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设置的。”因为琼州治何时始迁到今府城镇,正史和全国性地理总志都没有明确记载。只有清道光朝《琼州府志》和民国《琼山县志》载:琼州“宋开宝五年始徙今治”。《太平环宇记》记载:琼州“北十五里极大海”。府城镇北至大海之里数相当,这说明在《太平环宇记》成书之时,琼州治已迁到今府城镇。从宋元明清至民国,府城镇都是海南岛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千年而不衰。
  
  200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原琼山市并入海口市,府城镇划归琼山区管辖,将原镇所属的薛村、大样村析出。
  
  今日府城
  
  府城镇位于海口琼山区北部,北至五公祠与国兴大道接壤,东至南渡江西岸,南与龙塘镇,龙桥镇交界,西接海口城西镇。全镇辖区总面积约45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12平方公里,农村面积33平方公里。
  
  府城镇现辖10个社区居委会,6个村民委员会,自然村41个,下设居民小组129个,49个村民小组。辖区总人口至2006年底统计有164657人,占整个琼山区人口的43%,常住人口32929户,132081人,流动人口32576人。其中城镇人口118570人,乡村人口13511人。镇属完全小学6所,辖区内省、市、区及机关事业单位343个,住宅小区77个,其中大中专院校8年,高级中学2所,初级中学2所,医院6所。
  
  府城镇是个交通发达的乡镇,海口城市主干道龙昆南路、红城湖路、琼州大道、凤翔路、新大洲大道和正在开工建设的滨江西路、绕城高速公路、货运大道贯穿该镇,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全镇41个自然村全面实现路面硬化,村村通汽车。41个自然村全部通水、通电、通邮、通电话,4个村委会接入城市自来水管网,创建文明生态村10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八千余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四千余元。
  
  从今年年初开始,琼山区政府着手打通府城朱云路,高登街东西断头路,以改变府城镇交通不便的半封闭状态,使它真正融入海口大交通网,成为省会城市的组成部分。
  
  进士举人的摇篮——琼台书院
  
  座落在府城中山路与文庄路交汇处的琼台书院,如今是琼台师专学校所在地,同时又是海南著名旅游景点,碧瓦、红廊、白墙,雕梁画栋,绿树成荫将琼台书院妆扮得格外令人垂青。
  
  琼台书院始建清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是由当时钦命广东分巡雷琼兵备道陕西人焦映汉赴任后,自献薪酬600两白银创建的。书院取“琼台”为名,有二层意思:其一,琼台是琼州的别号,以此命名,体现此乃是州府所立的书院;其二,琼台也是明代阁臣大学士丘浚的别号,以之为名,有景仰纪念丘文庄之意。
  
  焦映汉创建书院之初,建有课厅、讲堂、长廊、斋舍、奎星亭等建筑,后几经扩建逐渐形成斋舍齐全,藏书颇多的中等规模书院。现存的主体建筑奎星楼是在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由当时巡道发动捐款建造。
  
  琼台书院生源原由琼州府13县派送,后改为招考。每年在春节后举行招生考试,封闭阅卷,择优录取,张榜公布。每年农历二月初五至十二月初为童生在院课读时间,学习期间,童生享受官府膏火补贴。书院设掌教一人,负责全院教学和院务工作,号称山长,由道台聘请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名流学者担任,出身大多是进士举人。自琼台书院始建至改制为中学堂,见有记载的掌教至少24人以上,其中有探花一名,进士七名,举人十多人。第一任掌教为琼山知县进士出身的林储英,掌教5年。第二任为海南名贤进士出身的谢宝。清代海南唯一中探花的张岳崧也掌教3年。担任掌教最长时间的是文昌人进士云茂琦,他一共任掌教13年之久。《四库全书》总校官,曾任翰林院编修的吴典也掌教3年。
  
  名师出高徒。琼台书院自古以来被誉为琼崖最高学府,是海南人士登科的必经之门。清代进士及第,中式举人,大多出自琼台。较著名者如清乾隆朝皇太后万寿恩科,书院四名学子同科中举。乾隆十八年(1753年)书院奎星楼落成之际,又有四人中举,其中一人高居榜首,荣登解元。嘉庆十四年(1809年)恩科殿试,琼台学子定安人张岳崧以一篇《殿试册》,高中一甲三元,为探花郎,名登金榜黄甲、震惊中原。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廷诏令琼州知府,将琼台书院改为琼州府中学堂,设初等师范班。琼台书院从创立到改制,经历了197年,先后教化生徒一万余人,是清代海南岛唯一的府立书院。清代琼州府进士及第者22人,中举人178人,绝大多数都是出身于琼台书院。清道光朝曾任琼台书院掌教定安人进士莫绍德于道光元年撰写了一付楹联,现仍存在书院,上联:法三台以开基为国储林广罗英俊;下联:经百年而再造向离乘运大启文明。
  
  府城明代抗倭鼓楼
  
  府城镇曾长期做为琼州首府,历史文物众多,始建于明代的抗倭鼓楼就是其中的皎皎者。2008年1月9日,笔者几经打听,终于找到了府城的鼓楼街,从文庄路右拐内进鼓楼街约百米,巍峨的鼓楼城墙和门楼就呈现在笔者眼前。鼓楼上半部建筑大部已毁,有二户人家以旧鼓楼亭柱搭建了二间临时住房,鼓楼左边一处城墙已塌去一角,记录鼓楼四百年历史碑文仍立在鼓楼石阶梯旁,只可惜上面字迹已摸糊,令人辨认困难。鼓楼城墙和门洞还基本保持完好,只是在城墙缝隙之中生长出不少大树来,现已被人清理掉,硕大树根仍存。
  
  作为海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府城鼓楼如此衰败,令笔者始料未及。据《琼州府志》和《琼山县志》记载:府城鼓楼始建于明初洪武朝,至今已四百多年。因当时倭寇常从海上来登岸抢劫,搞突然袭击,为防倭寇,明海南卫所首建鼓楼,鼓楼坐北朝南,护城河和南渡江尽收眼底,凡有倭寇船只逆江而上,设在鼓楼上的了望哨就鸣钟报警,海南卫指挥就上楼指挥军民抗倭。
  
  史载:至明末崇祯朝,府城鼓楼城墙周长合1667丈,高3丈2尺,宽4丈8尺,城墙设有雉堞1843个,窝铺57个。至清康熙朝因受多次台风袭击,城墙毁坏严重,曾多次修葺。至海南解放初,城墙已基本坍塌,墙砖大多被人拾走,仅剩下鼓楼这栋古建筑。
  
  一九九四年海南省政府公布府城鼓楼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了三级保护区,如今鼓楼连同城门高约7.8米,占地约600平方米,上层建筑毁坏严重,城门部门还较完整,城门洞开过往市民络绎不绝。
  
  据鼓楼街当地老年人介绍,鼓楼上原有口大铜钟,现存在五公祠,据他们老辈人讲,铜钟早晚呜响,钟声传遍整个府城,为府城一景。笔者了解到,鼓楼创建之初是作为明海南卫抗倭指挥所,起到关键作用,当倭寇入侵时,鸣钟鼓响,全城众志成城,倭寇再不敢上岸抢劫了。府城鼓楼历四百年而不倒,作为府城现存的最古老建筑,作为历史见证者,抢救性修复是时不可待了。
  
  

  琼台书院大门

  
  人文冠琼州
  
  从北宋开宝五年(公元972年)算起,琼州州治移到今府城镇,以后直至清末,府城镇一直是海南岛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文化教育事业甲海南,从宋至清,历代兴办的书院,社学、义学,无论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一直居全岛之首。据史料载:从宋至清,全海南岛中举人785人,其中琼山县357人,占45%,登进士95人,琼山占53人,占56%。而这些人之中,又绝大多数出自府城和就读于府城相关书院。涌现出象丘浚、海瑞、吴典、谢宝举国闻名的先贤。
  
  作为琼州首府城镇,自北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就开始举办书院,至明代,书院、社会、义学达到鼎盛,民间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读书人蔚然成风。明代全海南岛创办书院21所,琼山占8所,府城还设有医学、射圃以及阴阳学等专科学堂。清代海南岛有书院19所,琼山占5所,并以府城的琼台书院最著名,为全岛童生肆业之所。据清《琼州府志》记载:建在府城县儒学大成西门的景贤祠,就祭祀历代乡贤53人。宋至清,琼山县籍进士有53人(其中宋4人,明43人,清6人),举人357人(其中宋5人,元1人,明299人,清53人),在这些进士举人中又来多来自府城。有“海南双璧”之称的明代阁臣丘浚和大臣海瑞,与另一名贤许子伟都是府城朱吉里人,“一里出三贤”就源自于此。
  
  府城文化底蕴厚,究其原因,一主要它占天时地利,长期为州府所在地,先进中原文化首先通过它再辐射到全岛。二是它紧靠大陆,交通方便,大陆人上岛最早卜居地当选府城。三是自唐至宋,朝中一些大臣学者被谪来琼,或多或少都在府城驻足过,到了明初,大批士子登岛,首选地就是府城,得中原文化风气之先,是府城人文鼎盛的重要原因。
  
  琼山福地和琼台阁
  
  府城是座历史文化名城,古籍众多,位于府城文庄路“琼台福地”就是其中的一处。如今的“琼台福地”由“福地轩、琼台阁、关帝庙、东西长廊、福泉古井”等建筑组成,整个建筑群错落有致,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从宋初开始琼台就成为海南岛的别称,相传海南岛地形似一只缩头神龟,宋太祖怕它伸头威胁到王朝的统治,便将州城迁来神龟头处建城。宋神宗熙宋六年(公元1073年),在府城设立琼管安抚司统管全岛政务,借此镇住龟头。因此,当时人们称此地为琼台。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海南卫指挥使杨义在山顶立“抱珥山”石碑一块,还在山南树立“琼台福地”石牌坊一座。明弘治初年(1488年),抱珥山被村民挖掉,建关帝庙一座。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巡道张介祺顺民意修复琼台福地。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时任琼山知县汪
  
  篆刻“琼台”二字勒石为记。
  
  琼台阁是座二层式建筑,琉璃瓦顶,廊柱环绕,气派壮观,上层为观景台,人从楼内出环廊四眺,四周景物尽收眼底。福地轩为单层仿古性建筑,门前有二龙盘柱,殿前还有一方戏台。在琼台阁后还存有一座圣母祠,终年香火不绝。沿福地轩石阶而上,两边栏墙上所雕的琼山古代名贤尽入人们眼底,人物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琼台阁进门处有付描金楹联:地灵人杰精英辈出留芳千古,神奇圣洁文化瑰宝永映中华。福地轩也有付楹联:琼台胜境方奇旎扬天下,福地丰碑峥嵘耀海南。
  
  参考书目:《琼州府志》《琼山县志》《海南史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