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re `id`='12367' limit 1蒙古族民俗_内蒙古呼伦贝尔游记攻略_山水旅游黄页
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旅游攻略 > 蒙古族民俗

蒙古族民俗

海拉尔金桥国际旅游有限公司 | 发布于2007-12-25 11:41:00 | 来源:王兆伟 | 目的地:呼伦贝尔

蒙古族民俗

蒙古族人民居住蒙古包,有着待人热情诚恳的传统美德,以粗犷豪放、胸怀坦荡、诚实热情而著称。
饮食:以粮、乳、肉、奶茶为主。其中奶豆腐、奶茶、黄油、奶酒最具特色,全羊、手扒肉是招待贵客的宴席,独具民族特色。
(一)奶品:黄油、奶豆腐、酸奶、奶皮、奶酒、奶酪等等,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食品,也是招待远方客人的上好佳品,一碗醇正绵喉的马奶酒,让远方的客人感受到草原人好客的盛情。草原上的奶食品都用牛、马、驼、羊奶制成,是牧民一年四季的主要食品,蒙古语叫“查干伊德”。
(二)炒米、奶茶、手扒肉:奶茶是蒙古族人民每日必需的饮料,早晨起来,喝上一碗乳香飘溢的炒米奶茶,再加上几块奶豆腐、几片手扒肉,便开始了一天的牧人生活。到草原做客,主人会给你端上奶茶,奶茶旁摆着一盘炒米,手抓炒米放入奶茶,外加盐或糖调和,再放上几块奶豆腐,饮起来非常可口。
(三)肉类:肉类是蒙古族牧民自古以来游牧生活的主要食品,通常通过煮、涮、烤后进食。其中“手扒肉”为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客人到蒙古包内作客,通常会遇到边喝酒、边吃“手扒肉”,马头琴声悠扬、草原长调奔放的场景。传统肉食中比较讲究的还有“烤羊腿”、“烤全羊”等。(烤全羊是蒙古族人民最考究的烹调技艺,其色、香、味、形驰名中外,尤其是乌珠穆沁肥尾羊更是让人喜闻乐道,赞不绝口。)
服饰蒙古族男女老幼皆穿长袍腰带,穿高腰靴子。
(一)长袍:长袍是蒙古族人民自古以来所喜爱的服饰,袍子肥大、不开叉,尤其是牧人放 牧时,可以暖身御寒。
(二)腰带:穿蒙古袍必须扎腰带,一般用布或绸缎制作,颜色和袍子要协调一致,多为丈二长。
活动:祭敖包、那达慕、射箭、博克等。
(一)祭敖包:那达幕是蒙古族的传统活动和特有的民族风情。
   每年农历5月13日举行祭敖包。祭敖包是蒙古族的传统祭祀活动,敖包在蒙古语中是“石堆”或“鼓包”的意思。在游牧地域分界之处或在辨识方向上垒石为记,谓之敖包。敖包通常设在风景优美、视野开阔的草原高丘上,堆积石头为台,台基上面分大、中、小三层,由三个低平的圆柱体重叠而成。有单个的,也有敖包群。敖包上插杆子挂旌旗。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敖包逐步演变成为祭祀祖先和神灵的地方。每年春夏之交或是秋季,牧民们便举行祭敖包活动,将经文写在纸条或布条上,展挂于树枝,插在敖包上。有条件的地方会请上活佛和喇嘛,由喇嘛吹奏法号、焚香、诵经,祭祀人群自左向右绕包走三圈,祈神降福。

    祭祀活动结束后,一般要举行传统的赛马、射箭、摔跤、唱歌、跳舞等娱乐活动,人们三三俩俩围坐一起开怀畅饮,交谈。有的青年男女借此机会避开人群,溜到草丛中谈情说爱,相约再见日子,即成所谓的“敖包相会”了。
(二)草原盛会——那达慕:那达幕是蒙古族的传统活动和特有的民族风情,蒙古族语意为娱乐游艺,是蒙古族传统的群众性集会。
那达慕始于13世纪初,当时那达慕只举行射箭、赛马或博克的某一种比赛。如今的那达慕除了传统的男儿三艺博克、赛马、射箭比赛之外,还增添了乌兰牧骑文艺演出、放映电影、篝火晚会等等新内容,同时开展经贸活动,进行物资交流,还要表彰劳动模范,其内容和形式都有了很大的丰富和发展,那达慕这一古老的活动正焕发出新的活力,已成为融文体、经贸、旅游于一体的草原盛会。
那达慕盛会传统的项目为男儿三艺比赛,即博克(摔跤)、赛马、射箭。 充分展示了灿烂的马背民族文化。
1、赛马:蒙古族素有“马背民族”之称,赛马是蒙古族传统的娱乐项目。草原上的赛马活动场面十分隆重,数百名少年骑手身着华丽的服装,头缠鲜艳夺目的头巾,扬鞭跃马,欢呼声和马蹄声响成一片,激荡着蓝天、白云下的绿色草原。
2、射箭:射箭是蒙古族最古老的体育项目之一。
蒙古族一向以高超的善射技艺而著称。蒙古族的射箭比赛分骑射和静射。射手身穿窄袖紧身短袍,身背弓箭,策马到起跑线,令发后,射手起路,抽弓搭箭,瞄准射靶。静射一般皆规定距离,比赛时射手立于固定地点发射。三箭射完,以中靶箭数评定优胜,并颁奖。
3、博克:博克是蒙古族最喜好的体育娱乐活动。
蒙古族的博克(摔跤)起初具有很大的军事体育性质,主要用以锻炼力量、体魄和技巧。而现在的博克主要成为蒙古族男子比力量、技巧与本事的体育娱乐活动。蒙古族博克具有独特的比赛规则,胜者有优厚的奖品。根据那达慕的规格参赛选手的数量不同,旗级那达慕博克参赛先锋为512名。跤手参赛时,上穿“照德格”(镶有铜钉的皮坎肩),下着白色跤裤,腰系彩绸做成的围裙,脚蹬蒙古靴或马靴,坦胸露背,有的跤手脖子上还挂着五颜六色的布条制成的“姜嘎”(在历次比赛中获胜的象征物),像即将出征的武士。在比赛开始时,跤手们在粗犷的蒙古族乐曲中,跳着雄健的“鹰步”列队上场,一队跤手比赛完毕后,双双再跳着“鹰步”面向观众示意退场。
劳动习俗:蒙古族在养牧、围猎方面有独特风俗。
(一)养牧:蒙古族自古以来为游牧民族,"逐水草而迁徙,无城廓常居"。故养牧为其主要生产方式。
解放前纯牧区驻牧之地有冬夏营盘之分。冬营盘则寻山谷的阳坡、沙丘柳林的避风处住扎,以避风雪;夏营盘择水草丰美之地,结帐于平原,游移自由。营盘转换,春在五月,秋在十月前后。对牲畜的饲养,通常是男主外,女主内。日间放牧为男人活,马牛羊驼皆结群,出牧时有头畜(羯羊、公牛、公马)带领圈敛,日落归牧后,入圈、接羔、挤奶、烧茶皆女人负责,因此牧区劳动强度女人要大于男人。
牧畜抓膘也有季节性,《东斋纪事》记载:"牛马有熟时,一如南人养蚕也。有雪而露出草一寸些,此时牛马在熟;如无雪或没草,则不熟"。这一习俗迄今牧区仍保留。即牛马羊只有吃了着霜或落雪之草膘才成熟。
  牧畜去势(公畜阉割),是畜牧业生产一重要活动,各地均在春季选固定吉日进行。牛马羊多在农历四月初五、十六两日,驼则入冬后的九天进行,公马去势多在3~4岁间。一村集中割势,由当家人执刀,睾丸割除后,用烧红的烙铁烙焦伤口止血,并敷以鹅毛灰消毒。割出的牛马羊睾丸,煮熟给儿童或老人吃,以滋补强身。一村去势结束后,还要摆宴饮酒,以示庆祝。
  牲畜"烙印"也是一种生产习俗,俗称"招福"。烙印开始前,将牛马赶在山脚下平坦的草地上,弄起杏木疙疸火,将带有标记的长柄铁印子在火里烧红,将刚成年的牛马顺序赶过,持印人将铁印在牛角或马的后胯上,留下终生不褪的印记。旧时有印记的牲畜,丢失易辨认。
(二)围猎:围猎是蒙古族古老的生产方式和风俗习惯。
清代及民国初年,赤峰地区仍有虎、狼、黄羊、野猪、狐狸、兔等围猎。其规模有联旗猎、地区猎、屯乡猎、单独猎等。数旗联合一起要有几千人参加,称"阿巴"。"阿巴"活动集约性很强,原昭乌达盟阿鲁科尔沁、翁牛特、巴林、奈曼等旗传统的三大"阿巴"分别在农历四月十六、五月十七、五月二十五日在格斯尔、杏仁台、好力宝(皆在阿旗)三地进行。"阿巴沁"(猎手)从遥远的家乡用勒勒车带上帐蓬、食物、猎具到指定地宿营,翌日日出前到围点集合,成千上万的"阿巴沁"同时出动,在方圆数十里的猎场上,顿时喊声如雷,尘土飞扬,被惊起的动物四处奔跑。"阿巴沁"们纵马驱犬,抡枪张弓,投掷布鲁(猎具),争先恐后扑向猎物。最先扑到者,须用缰绳套住猎物的脖子,后到者均以先后次序把定猎物的四足、胸肋、脊尾,宰杀后循惯例将各自所得部位一一分割。小型、分散狩猎活动称"固若勒乎",三五猎手徒步行围,用火枪、布鲁或绳套扑杀猎物,猎毕合理分配所得,老幼优先,公平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