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re `id`='11906' limit 1江西婺源行游记_江苏南京南京市游记攻略_山水旅游黄页
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旅游攻略 > 江西婺源行游记

江西婺源行游记

南京东吴旅游有限公司 | 发布于2007-12-06 15:01:00 | 来源:转载 | 目的地:南京
第一次听到婺源的名字,我就对她充满了好奇与向往,也许是因为她有一个独特的名字--婺源。婺水之源,青山碧水,散落并保存着众多的古村落,是一个未被现代的钢筋水泥所占据的地方,是一个宁静祥和的福地,是一个透过她可以看到过去与未来的历史交汇点。
  
  登上4月30日19: 43的火车,我知道它将带着我越来越接近我的目的地--婺源。一生痴绝处,无梦至徽州。古人或为避难隐居,或为贬谪修身,或为逃逸战乱,或为躲避瘟疫,而我们这些城市中人,平时看惯了都市夜空的霓红灯火,听惯了车水马龙的嘈杂喧嚣,真的要到一个名叫婺源的地方,到底去追寻什么?
  
  我们一行9人,4女5男,我想先对他们作一个简单的白描。
  
  宋骥中,我们的发起人,是一个很有责任心的白面书生。
  
  刘诗奇, 是一个直爽,能干,充满活力的女孩子,作事果断,实显英武气盖。
  
  小哈,原名谢桂生,因‘谢’与‘蟹’同音,而‘蟹’在上海话里与‘哈’近似,因而得名,不过他的名字还多着呢,每个都有典故,一个比一个有趣,且听下回逐个儿分解。
  
  黄华是一个见多识广的女孩子,清清一句话,就能一针见血地点明,淡淡一笑,有很有韵味。
  
  劳延铭,据说有一点阿拉伯血统,其特点是他的大鼻子和小眼睛。玩话最多,是调节气氛的润滑油。
  
  小文,其实是他是我们这里较年长的,‘小’乃是心理年龄,而‘文‘则是他鼻梁上的眼镜。
  
  吕超,亦名驴超,是打牌高手,擅长算牌。
  
  章易,一个颇有中国古典气息的女孩子,柳叶眉,樱桃嘴,清秀可人。
  
  最后一位是本人—Lisa Xu,天生丽智,博古通今,号称“十万个为什么”和“睡神”,好打破沙锅纹(问)到底,遇事究其原由,有个性,求创意,酷爱玩杀人游戏,因功力深厚,在非常时候也能呼呼大睡。
  
  微笑荡漾在每个小组成员的脸上,旅程就这样开始了。到达中转站衢州,已是凌晨两点多了。天上飘着蒙蒙细雨,小哈和队长都热心地帮我搬行李,出站的时候,大家不时前瞻后望,左顾右盼,俨然是一个小小的团队。
  
  
  
  婺源行之二
  
  第一天的早餐是在衢州市的一个挺象样的小餐厅里对付的,有小笼包子,小米粥和绿豆粥,加上当地的笋干和咸菜。所谓小笼包子,不如说是厚皮小包,为了补充熬夜耗费的体力,勉强吃了一些。绿豆粥味道还不错,黑枣特甜;小米粥颜色好看,但据说口味不怎么样。大家嬉笑了一番,期待把胃口留到婺源去。
  
  以前我每次出游,总免不了他乡遇故知。这次也不例外,在长途汽车站,我又遇上了8位大学校友和老师,碰巧又和他们同车去婺源,又感叹,又高兴。好家伙,都到婺源来了,到时候,会不会满山遍野都是人啊!
  
  婺源现属江西省,而衢州仍是在浙江省,因此,搭乘长途车去婺源必须要出省证。一边与校友闲聊,一边耐心等候,一等就是一个小时,最后,我们的司机来了,说“对不起”,他刚才叫Taxi去取证件了,办出省证还需要到两个地方敲章,他已聪明地拜托一位同事去一处办理,约定在中途转接,以节约时间。我们算是等来了汽车的发动,同声说好,并激励他赶快赶上那几辆理应与我们一同出发的车。司机深感我们并无责怪,“士为知己者死”,超了近道,努力追赶。一路上,我们大家纷纷慷慨陈辞,谈论着出省手续简化的事儿,都认为在旅游旺季应该创造便利条件,优化手续办理流程。这样才会吸引更多的驴友来游玩。一车人,一路上,其乐融融,笑声不断。
  
  毕竟是长途汽车,开了两个小时,习惯了两边上斜的山岩,众人睡意渐浓,纷纷歪在椅子上睡着了。不知道有没有梦到婺源,只记得醒来时,一下子至身于一个青山环抱,秀水长流的美丽世界中。车行山中,不断改变着观察视角,一幅幅清雅的水墨画映入眼帘,忽浓,忽淡;忽疏,忽密;忽动,忽静;山间的矮簇浓密的茶树,临水轻摇的蒿草;层层梯田,疏落有致,如诗如画,那是天人合一的伟大创举;挺拔的翠竹和茂盛的松柏郁郁葱葱;不息的流水,逝者如斯,山头上矗立一角的古树,仿佛俯视世间数百年,依然沉默不语,又好象是山林守候神,守望着历史变迁的脚步。我这个“睡神”再舍不得闭上双眼,不愿意错过每一个刻的美景,生怕它们悄悄溜走,不复回还。
  
  
  
  婺源行之三(上)——婺源故事
  
  金牛宾馆是婺源紫阳镇最好的住宿地点,不过我们的住所,是当地公安局科长——詹老伯的家。他的家踞在半山上,是一栋三层高的房子,顶上有阳台,底层是水泥铺的天井,摆放着君子兰等花卉。有一对母子狗,乖乖地趴在门前,看我们跟着主人进屋,才没有吠叫。屋里装潢得十分考究,底楼是大厅,只有电视机柜,台式音响,木制沙发和茶几,宽敞而明亮。厅内还摆放着许多瓷器和古玩,吊着镶金的匾额,最引人注目的是詹老伯与某位国家领导人的合影。整栋房子分主楼和副楼,副楼倚山建造,是两层楼的空房子,每间房里有席梦思和椅子,是现成的旅馆,听主人介绍说,平时是留给访客或亲戚的。我们一行9人到他家时,已有一批北京驴人住下,因詹老伯的儿女出门在外,所以他又将他们卧室开放给我们。
  
  没等我们放下行李,好客的詹夫人就砌茶欢迎我们。第一次品大障茶叶,觉得清润提神,苦中带甜,回味无穷。如果说西湖龙井象大家闺秀般知书达理,那么婺源大障就是小家碧玉式的清婉自然。劳顿之余,还能捧着热茶,听主人讲婺源的故事,实在是人生之幸事。
  
  
  
  婺源行之三(下)——婺源故事
  
  婺源--顾名思义乃婺水之源,听詹老伯解释,“婺”字,原本是指美丽、文静的少女矗立在水中。但我觉得整个婺源就象是一个婷婷玉立的少女,青山是她的衣裳,碧水是她的裙服,那匆匆飘过的白云,是她头上美丽的纱巾。原来有如此佳人,在婺水一方。
  
  
  婺源享有“书乡”之誉,自宋至清,共有527为名人,加上其余仕人、秀才、进士、举人达2665之多。不过,詹老伯说,那个奸人秦桧也是婺源县人士,他也曾金榜提名,高中状元,只是心术不正耳 !这也应证了他自己的意愿,“不能名垂青史,也要遗臭万年。”人们永远记得他的所作所为。
  
  
  著名的南宋大理学家朱熹祖籍也在婺源,据考证,他的父母都是婺源人。相传他出生于福建建阳武夷山地区,7岁时得了软骨病,他母亲报着他回婺源看病,在山脚下歇息喝茶时,将留给朱熹吃的干粮给了一个乞丐,乞丐感恩,轻轻拍了小朱熹一下,他的病便奇迹般地好了,马上下地可以行路了。真是施善泽福,善因善缘啊 !
  
  
  接着,詹老伯又和我们聊起了婺源的四大特产——“红”“绿”“黑”“白”。哪四样,不用说,很多人都知道。红,为荷包红鲤鱼;绿,是婺源大樟绿茶;黑,是上好的龙尾砚;白,是素有“江南梨王”的雪梨,可惜我们去的时候,没有尝到。荷包红鲤鱼,许多当地人家中有在大水缸里饲养,而它在婺源的由来还与朝廷风云有关。追溯宋朝崇祯皇帝末年,各党派争权夺利,有一位清廉的尚书,因为所属派系的大臣犯死罪被凌迟处死,也遭人灌毒酒身亡。后其子孙来到婺源必祸躲灾,修身养性,在清朝乾隆年间,又有后世子孙高中榜首,但其不意为官,宁愿千里还乡;乾隆帝感其身事,特赐荷包红鲤鱼,并题词“千里虎豹,两袖清风”赠之,显其高洁廉正。此状元为答谢龙恩,又将御赐鲤鱼其带回家乡奉养。于是婺源的历史上又多了一位贤人雅士,多了一种象征中华民族正气的红鲤鱼。
  
  
  话过三旬,添了一回茶,詹老伯的茶杯又引起了我的注意。那是一个木制的老板杯,赫红色的原木和木刻工艺更显出它的与众不同。我好奇地询问,“是什么木头作的。”不料这一问,又问出一个源远流长的话题。
  
  
  
  婺源行之四(上)——婺源故事
  
  婺源县建于唐开元28年(公元740年),自宋至清,才人辈出,历史悠远。听詹老伯说,古时太原的晋商,因躲避北方黄河水灾,瘟疫战乱,南下迁至此地,生根繁衍,并栽下红豆杉和银杏树作为建村的纪念。红豆杉原本生长在古老的昆仑山上,木质紧密结实,是上好的木材。伟大的中华民族,历来有着落叶归根的传统,把“根”看得非常重要。因此,他们的足迹延续到哪里,往往就把这象征文明存在的红豆杉栽种到哪里。银杏树,又名白果树,白果,谐音北果,实际上是指北方的果子,其树叶、树根、树皮,结实都是宝。中华民族北部的发祥地是在黄河流域的半坡文化遗址(今陕西省省内),北族南下中原,栽下纪念家乡的银杏树,告诉后人不要忘记自己的根脉。而詹老伯的老板杯,竟然是1200年以上的红豆杉木制成的。暗红色的杯体,清晰的年轮,光滑的手感,还有特别的香气,拿在手上,仿佛就是一件珍稀的古董,令人啧啧称奇。据说在此杯中泡制的茶水,有抗癌健体的功效(不过,这一点令人质疑。)我禁不住暗想:“要能给老爸老妈买一对回去,那就帅呆了!”不过,我的想法注定是不能的,因为现在山上的古树都有户口,每年都要树口普查,健康体检的。若要砍伐,需打报告经当地林业局、旅游局等多重政府机构审批,证明此树确已寿终正寝,或妨碍重点建设工程才可能获准。唉,为了保存古迹,我只能选其他东西来孝敬老爸老妈了。
  
  听罢婺源四色特产,我又问起有何特色小吃,没想到詹老伯突然反问我今天是农历初几。我们几个都不知道,詹老伯揭开谜底,“四月初九,你们真有口福啊,365天里就是今天我们才会做这个东西吃。”哈哈,本人经常在旅途中有意外的好运,这次亦没有例外。到底是什么美味家肴呢?詹老伯让詹夫人从厨房里拿出来一个电饭煲的盛饭锅,好家伙,满满一锅黑糊糊的东西,这是什么作的,能吃吗?
  
  欲知此物为何,且听下回分解。
  
  
  
  婺源行之四(下)——婺源故事
  
  每年“四月初九”, 詹老伯家里到底煮的是什么呢?我好奇地朝那锅里瞧去,只见一大锅黑黑的米饭,夹杂着青绿的豌豆、老黄的油豆腐、深红的猪肉丁和鲜红的尖辣椒。乍看上去,色香可餐,但这黑黑的米饭倒着实令人望而生畏,不由得联想到了颜色红红的耗子药。詹老伯一语道破:“这叫‘乌饭’!”果然名符其实!可这并不是我们平日所见的血糯米或南京的黑米,而是经过特别染色的普通白米。接过詹夫人递过来的筷子,我看到大家都不敢轻易动筷,心想,带头入乡随俗吧。于是拿起木筷,从锅里随意地挑了一些尝尝味道。哇,不尝不知道,真的是太好吃了,饭粒儿有种莫名的清香,青豆甜嫩,肉丁鲜美,辣子爽口。而“乌饭”的由来又是一个动人的故事。
  
  相传故时占坑一带有个女孩子,后娘在其亲爹死后,不仅不分给她应有的财产,还对其百般虐待。后来女孩子出嫁的时候,偷了原本属于她的地契,藏在发髻里面,带到了公婆家。婆家的村里人,都十分感激她带来了良田。但是这件事让后娘知道了,就状告当地县官,把女孩子抓起来候审。村里人为她送牢饭,每次送,每次都被狱卒偷偷吃掉。于是,村里人采撷山上的一种树叶,浸在水里,使之吐出青黑色的树汁,以之煮饭,米粒呈黑色。他们在乌饭底下藏了其他的小菜,送到牢房。狱卒查看时,误以为是有毒的饭食,不敢偷吃,这才全部送到了女孩子那里。后来,因为后娘没有足够的证据,女孩子获得了当庭释放,再也不受后娘的欺负。村里人为了纪念她对整个村子的恩情,每年这个时候,都煮上香烹烹的“乌饭”,代代相传,延续至今。
  
  如同端午节的粽子一样,久而久之,乌饭在配料和做法上也不断变化,制作更精细、更道地,形成了独特的风味。我们那天尝到的乌饭,是用山蕨的叶子泡制而成的。一听到蕨类植物,自然想到三叶虫等原始的生物,那么乌饭的历史悠长,便可想而知了。它并非象婺源“四色特产”那样驰名中外,也许,到婺源来游玩的人们,没有多少人会知道它的存在,即使品尝过,也未必会追索它背后的故事。但我真得觉得,游山玩水的日子里,如果能更多地了解当地的文化底蕴,能更多地去感受中国人的勤劳与智慧,更多地明白历史的沉淀是需要如此漫长的时间去等待取舍,更多得体会到许多真善美就在身边,更多得去发问、发掘和发现,用我们真诚的心灵和坦诚的态度,那将是多么快乐的事情。
  
  
  
  婺源行之五
  
  第一天的晚餐,说来真有意思。婺源的饭店或餐馆都是没有菜单的。老板说,自己到厨房里去,看到有什么爱吃的,就吩咐下去准备。大家真的好开心,点了满满一桌丰盛的酒菜,还特地要尝一尝婺源名菜----清蒸荷包红鲤鱼,不过味道一般,实在令人失望。几个同伴,在路上屡屡看到肥美的山鸡,早就津津乐道,现在终于让大家一饱口福了。那几天,恰逢婺源第一届民俗风情节,街上商铺林立,货品充足,张灯节彩,热闹不比往常。我们选择的饭店,沿街而立,通过敞开的格窗,正好可以观赏到街上精彩的舞龙表演,和其他富有浓郁当地特色的节目。有歌舞助兴,美食相伴,哪怕是以茶代酒,也要开怀畅饮,庆祝我们相聚在婺源。
  
  晚餐结束时将近9点半,街上依然灯火通明,人头攅动, 我们也饶有兴致地走进人群中,去融入喜庆欢快的节日气氛。人流开始向街尾的戏台聚集,我们奋力拨开拥挤的人潮,朝前涌去。
  
  戏台搭得非常漂亮,上面有八色锦旗,飘逸风中;两边悬挂着丝丝彩带,随风起舞,台上的灯光效果也不错。我虽然不是票友,但对中国的戏曲很有兴趣,现在离舞台这么近,真是个绝好的机会。上演的是京剧,看不清是哪一出,只记得有个老生和几个跑龙套的在打斗,京鼓擂得正响,愈来愈快,台上打得难解难分,正时候,忽然钹子一震,京鼓顺势慢下,鼓声止时,众人已摆定一个很好的姿势,那个老生更是瞪大了眼睛,鼓足了精神。但我还是发觉,他立定时的脚步微微有颤,台上的瞬间精彩,原是台下十几年的苦功打造而成,而一个好的演员,不论台下如何,只要一上场,就应该把最好的状态展现给支持他,认可他的观众们。我想,这个扮老生的演员也是个戏德颇高的人吧。围观的人群连声叫好,我们也热烈鼓掌,以示感谢。此时的喝彩,对演员们来说,应该是最好的回报 !
  
  回首间,看到有些村民将小孩子举放在肩上,让他们也能过把戏瘾。我不禁联想到小时侯,父亲也是这样让我坐着,带我去看烟火和灯会,而我却没注意到,父亲常常累得满头大汗,还在逗我笑。也许这些看戏的小孩子,还什么都不懂,只是感受一下热闹的场面和花花绿绿的行头,不过我想儿时的记忆,哪怕只是点点滴滴的片段,都应该会铭刻在心里,陪伴一辈子吧。让他们幼小的心灵去接触中国古老的传统艺术,这样的言传身教,恐怕是文化和文明延续的最好最直接的方式。
  
  逛完灯会,回到詹老伯的家里,我们又玩了大半夜的“杀人游戏”。这个经典的游戏,我走到哪里,都要广而推之,而且每次玩都有新的体会和提高,不用说推理和分析的技巧越来越高超,“杀手”的作案手法也越来越高明了。我们虽然觉得意犹未尽,但还是决定为明天的旅程好好养精蓄锐。乡间空气清新,夜里寂静无声,一觉睡到天亮,第二天,九个人精神抖擞地乘上包车,婺源的旅行就此开始了。
  
  
  
  婺源行之六
  
  去婺源的第一个景点是秋口,车子刚离开紫阳镇时,还有一段很平整的路面,刚完工不久,但没过20分钟,就遇上了崎岖不平的小路。我想,要是来婺源的旅人再多一些,也许当地政府就会有更多的理由去修缮道路,将来的路况会更好。
  
  秋口,不是婺源著名的景点。是因为我们感到路上太热,才顺道下去,透透气,走一走。第一次看到真实的小村庄,觉得很有意思。走进秋口,感到它是几乎被荒废了,因为什么声音都没有,一切都是那么宁静,仿佛时间也停滞了。破落的马厩,空置在村口,顶棚还很结实,梁上和檐角微微露出一些雕刻的痕迹, 让人联想到,它也曾有过辉煌的好日子。下雨的时候,这个马厩兴许还能当个避难所吧。又或者是因为拆除需要花费人力、物力,才任之废弃,无人管理。
  
  我们走进村子里,看到每家每户的门上都贴有门联,词句工整,各有千秋,大都期盼五谷丰登和如意吉祥。院子里整齐地摆放着很高的柴堆,在我看来,这些不经意堆砌的农家之物,无不透露出纯朴的艺术气息,疏密相间中蕴涵着平常日子里的风风雨雨,错落有致中也不乏生活安排上的井井有条,其实,人生不正是这样日积月累的沉淀吗?
  
  我瞧见有一户人家的大门敞开着,便和同伴一起,想走进去看个究竟。在门外招呼了几声,都没人答应。我们想,这里可能真的没有人住吧,就斗胆闯了进去。不料,在昏暗的光线下,看到一张消瘦的、爬满皱纹的老妇人的脸庞,慢慢转过来,白发中夹杂着几根乌丝,凹陷的双眼直直地盯着我们,并不开口说话。现在回想起来,仍有点心有余悸的感觉。这样的镜头定格,是我们始料未及的。马上试图和她交谈,但是她说的话,一句也听不懂,于是只好打消原来的念头,赶紧离开。身后的一群鸡仔,欢快雀跃地向我们奔来,倒比他们的主人更欢迎我们呢 !
  
  这样的遭遇,使我对秋口的好印象大打折扣,和紫阳镇相比,一个是热闹的商业化的小镇,一个是冷寂的闭塞的小村,草草逛了一下,继续上车赶路。
  
  
  
  婺源行之七
  
  终于到了一个有名的景点----汪口。这是一个有相当规模的村落,著名的俞氏祠堂,就坐落在此。村里的房屋排列整齐,街道的名称颇有文采,例如:白云巷,听上去很悠然自得。
  
  由于婺源地处浙皖赣三省交界,历史上属徽州管辖,故其民居大都具有被称之为我国四大民居建筑之一的徽派风格。其典型的外部特征就是白墙灰瓦及马头墙(既房屋侧墙的上部,两边高高翘起,酷似马头而得名)。
  
  踏在瓦青色砖石铺成的小道上,左右两边就是当地居民的屋子,许多大门都敞开着(可见这里民风纯朴吧),可以瞥见,门边上挂着的一些辟邪的树叶和火红的辣椒串。有的院子里放有大水缸,会不会养着美丽的荷包红鲤鱼呢?没有机会考证过!小鸡和大狗是这里家家户户常有的,而且并没有发现“鸡犬不宁”的状况,可能是他们从小青梅竹马,已经学会和平共处,求同存异了。
  
  走过一排砖瓦房,忽然飘来一阵熟悉的歌声,打破了村落的安静,回响在狭长的小道中,显得特别有穿透力。我们寻声而趋,终于找到歌声的源头。在一家门户大开的人家里,一个小孩子,大约和桌子差不多高,正在很认真地唱着“鲁冰花”,只见他一手拿着话筒,一手放在背后,好象很专业的样子,对着电视机里播放的伴唱音乐,精神饱满得放声高歌: “啊~~,啊~~~~,夜夜想起妈妈的话,闪闪的泪花鲁冰花;啊~~,啊~~~~”“唱得真不错,”我对一旁的小哈(见《婺源行之一》中的人物介绍)说,“说不定将来又是一个廖昌永哦!”许是玩话吧,但他的嗓子真的很嘹亮,很厚实,以后可能大有培养前途啊 !据说廖昌永当年在一青山小城里寄宿念书,每天要走一座吊桥,经过一条水流湍急的大河。他每次走到桥上,眼望流水汹涌澎湃,心胸豁然开朗,不禁向远处高声大喊,宣泄心中的思乡之情,久而久之,居然练成了温润浑厚的世界第一男中音,不过其中当然天分和勤奋都是不可或缺的。由此可见,真的是人间福祗,钟灵毓秀啊!大凡俊杰辈出之地,多为山水秀美的丰饶之乡,并且蕴涵深厚的文化底蕴。
  
  
  
  婺源行之八
  
  又经过一条小道,俞氏祠堂还不见踪影,我们便停下来问路,当地居民的回答很有意思,“往上走,笔直。”我没觉着有上坡的路,明明是向前走嘛,不过对他们而言,可能是逆水向上的方向吧。曾经有一部影片叫《传教》,描写的是欧洲殖民扩张时期,虔诚的基督教徒们用传教的方式来感化美洲大陆上原始的印第安人,在土著的领地建造教堂,宣扬教义,传播福音。好象所有的宗教标志性建筑物都会选择在一个地势较高的重要地点。俞氏祠堂虽然不是佛堂和神庙,但却是当时俞姓宗族,聚会讨论重大决定,祭拜祖先,或训教授礼的神圣庄严之地,因此这一点也不例外。
  
   俞氏祠堂,果然气派非凡。宽阔的大门,精美的飞檐,结实的粱柱,传神的雕刻……,一切都让人可以想象,当时门庭的显赫和家族的荣耀。大门两侧镶嵌两面巨大的木鼓,是用天然的原木树墩制成的。听祠堂内的俞小姐(她也是俞氏后人)说,这两面木鼓称为“遮羞鼓”,古时宗族聚会,以辈分长为尊,于是就有,许多年老的长者向辈分高的小孩磕头行礼,为了避免下跪不便,就设计了“遮羞鼓”,可以让他们躲在鼓的后面,行注目礼,这样也避免了尴尬的处境。
  
  对了,若哪位俞姓驴友前往的话,可以凭身份证免门票一张,算是俞氏宗族对后代子孙的关爱吧。闻古人曰:“官宦人家门槛高”,现在亲眼所见,确实如此。那高高的门槛居然高到快要齐腰了,从木板的纹路和颜色来看,显然是保存善好的古木。不过听介绍说,更有甚者,门槛高至前胸,用爬的才能进去呢,想想不禁贻笑天下,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的封建等级观念还是非常森严的。
  
  历史上俞氏家族的子孙世代为官,受俸朝廷,官而廉洁,我想一方面是家训熏陶,从小习文读书的缘故,另一方面就是归功于这山青水秀的婺源福地了。其实望着这涌流不息的河水,会因自然的和谐而产生内心的平静,为官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这乐而乐。看到这开阔的山水景图,走出家门,便是满山遍野的浓翠欲滴,生机盎然,无论是吟诗还是作画,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灵感,怎能不为这方水土而发愤努力,怎能不为百姓的安居乐业而鞠躬尽瘁呢?
  
  
  
  婺源行之九
  
  离开婺源的前一天晚上,我和詹老伯----我们婺源之行的房主,聊了很久,直到深夜,许是因为我们要离开了,心里装满了淡淡的忧伤。虽然那几天我们总是早出晚归,平时也只是和詹老伯一家打声招呼问个好,但是,就是这样平淡普通的问候,却浸透了他们一家,对待我们如同儿女般的关照和友善,使我对这块美丽神奇的,充满文化底蕴的土地产生了特殊的感情和依恋。久久地,我无法入睡,万千思绪编织成离别的网,仿佛要将美好的回忆一同带走。
  
  我还记得,那满眼望去连绵不绝的青山,到处是错落有致的梯田。那是人类与自然环境抗争的明证,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历史不断延续的记录。在低矮葱郁的茶树林里,依稀可见顶着烈日,弯腰采茶的村民们,从这些普通人身上,可以感受到他们从未放弃的对生活的追求和执着。那清澈见底,汩汩涌动的流水,是婺源人祖祖辈辈的生活依靠,是他们连接各个村舍的疏纽,也确实是带给他们生活力量的源泉。而如今,婺源人在坚定地改变自己的命运,在飞速地学习外来的新事物,他们愿意以友好的微笑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来客,倾听对婺源建设有帮助的想法和主意,愿意以他们的不懈努力和实干,呈现给我们一个充满生机的、进步的、发展的婺源。我们要衷心祈祷他们的期望,会得到上天的庇佑,祝福婺源人的道路越走越宽,生活越来越好。
  
  还记得,彩虹桥边那巨大的水利装置,通过转轴和齿轮的作用,利用水能,来磨面和舂米,并且可同时完成几项工序。由此可见,明清时代的农业已有许多先进的耕作方式。中国人自古走的就是“天人合一”的理念,能与自然和谐的共存是他们毕生的追求和向往。
  
  我记得,虹关那棵著名的大樟树,历时三百年,依然苍劲有力,风采不凡,主干粗壮挺拔,巨枝舒展向上,枝叶繁茂连天,深深扎根于土地,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仿佛振臂高呼的巨人,守护着村落的和平与安宁。村民们习惯了聚集在大樟树下,享受荫凉,习风聊天,也不忘搬出一些所谓的古董字画和书拓来吸引游人的眼光和兴趣。
  
  还有那浙源的龙天塔,有7层之高,每层开有6扇小窗,我和队长、还有小哈都兴致勃勃地登高远望,拾阶而上,每一扇窗子,都为我们呈现一幅精致优美的风景画,是人为的取景所无法达到的,“秀水环山”、“山雾岚蔼”、“古村青山”、“袅袅炊烟”、“参天古木”、“斜阳稻田”、“野渡横舟”、“浣纱溪边”、“群鸭戏水”、“平步水堰”……要不是光线不够,我真想拍摄下所有的浓缩的图画,那将是多么美丽啊!摄影是需要技巧的一门艺术,但是首先需要从生活中去发现,找不到合适的构图或者素材,摄影是无法表现它无穷的魅力的。所以,如果我能有幸捕捉到特别的镜头,那真的是上帝的眷顾和恩赐,让它们在特定的时候和地方被我发现了。
  
  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事情,婺源人的家墓安放在北山坡上,与自家的坐南朝北的屋舍,遥遥相对而立,是亲人对逝者的牵挂和思念吧。坟墓的外观是仿效婺源村落依山傍水的特点建造的,中间是灰白色的墓碑,有的加以檐角装饰,远看外围还筑有环绕的水道,下雨的时候可以有助于排水。因为本人好奇,这是向当地人考问了解的,但毕竟不是专家的意见,仅供各位驴友参考。
  
  在婺源的最后一站是延村,“延”字,象征着延续,延展和延伸,从当年徽商迁居此地时命名至今,希望后代子孙繁衍,财运延达,繁荣昌盛,有着深远的意义。这里又有“富而不贵”的传统,所以门庭并不外显,但屋内却有难得一见的珍贵的石雕和木雕,何其精美绝伦,何其细致入微。村里的年轻人大都在城里做事,只有老人和小孩子留守在村中。在那里,我无意中亲耳听到一段长辈对小孩子的训教:“你以后长大了,上班做事要听老板的话,因为他给发你工资……”哇,果然是世代经商的教导,和其他的村落不大一样。居住在破落的白墙灰瓦下,婺源人的意识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落后和守旧。
  
  对了,婺源博物馆是一个本人极力推荐的地方。位于紫阳镇西隅儒学山上,博物馆为殿宇式三层建筑,有展厅6间。馆藏文物甚丰,有陶瓷器、铜铁器、玉器、漆器、金银器、牙骨和竹木雕刻、古砚、徽墨、印章、字画、刺绣等近万件,以唐宋名砚、两宋瓷器、明清字画和古代工艺品见优。不少为国家一、二级珍品,如明代百花金莲掌灯炬、翡翠鳌鱼佩、犀牛角杯;明代董其昌《溪山行旅图》、及祝枝山、文征明、冯梦龙等名人的书法真迹。每隔三个月,展品就会有部分更换,这次我们看到有一幅《百猴图》,神态各异,姿态传神,我还饶有兴趣地数了一下,确实有一百只,数到最后,是一只躲在母猴怀里,探出半个鬼脸的小猴子。参观婺源博物馆,就象是解读婺源的文化历史和民俗传统,加深了解,收益匪浅!
  
  我更感谢我们婺源之行的成员们,朝夕相处的5天里,相互扶持,相互关心,相互照顾,表现出真正的团队精神和协作共进。
  
  说不完,道不尽的婺源啊,终于要离开你了。我久久不愿睡去,是因为不忍与你挥手告别。但是我终究是要走的,因为本不属于这里的我,只是一个对你仰幕已久的游客。尽管对詹老伯说,以后还会再见,但是心里明白,也许这一生再也不会见到了。想到这里,我忽然哽咽了,泪水湿润了我的双眼,好象从小到大,离开一个短暂停留的地方,还是第一次哭。我好象是一个天真的幸运的孩子,总是得到上帝的恩宠,无论我到哪里,都会遇到关心我、鼓励我、指引我、帮助我的人。在此,真诚地感谢大家,无论有没有重逢的机会,我都为你们祝福和祈祷!
  
  别了,婺源!我深深热爱和眷恋的土地!
  很抱歉,写了这么久,婺源行游记到此终于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