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re `id`='1130' limit 1**与 父 母 同 游!**_内蒙古呼伦贝尔游记攻略_山水旅游黄页
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旅游攻略 > **与 父 母 同 游!**

**与 父 母 同 游!**

内蒙古敖包相会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海拉尔区分社 | 发布于2006-04-25 10:39:00 | 来源:赛马 | 目的地:呼伦贝尔

十一、再走大兴安岭

幸亏昨晚在阿尔山市找到一个修车厂,让一小师傅将赛马的暖风调整了一下,否则今天都不太好开车——非常冷,玻璃上是一层厚厚的霜。
打着了车,吹起暖风,霜很快就化了,车里也暖融融了。

阿尔山市是在大兴安岭的西麓,我们要向东翻越大兴安岭,先到乌兰浩特。
坡陡弯急的路面并不很多。大清早的,路上的车辆也少。草地上、树梢上是浅浅的一层白霜,多少有些朦胧。高大的、成片的落叶松叶子开始发黄了,要准备卸妆过冬了。白桦树照样头顶着一片金黄。高山草甸上的草也像呼伦贝尔一样,已被牧民收割,现在只剩一片枯黄。牛羊成群地点缀在山坡上。

为了满足城里人大周末或长假时寻找田园呼吸点新鲜空气的那点可怜愿望,各地建有许多民俗村。捡拾起尘封已久的锣鼓面具,夸大着他们自己也差点忘记的古老风俗,努力表现着小农时代或许存在的愚昧,以取悦于游客,捞取着大把的银子。
离阿尔山不远的一个山深林密的地方,出于同一目的,却起了一个雅致的名字——白狼林俗村。大批木栅栏、木墙、木屋掩映在成片的林间。因地制宜、出奇制胜,想来更胜一筹。

身处烦躁喧嚣氛围中的城里人,何不到大兴安岭里面潇洒地走一回?带着你的帐篷,带着你的干粮,开着你的宝马来。别再去那游人拥挤的风景“点”了吧:刻意装饰的遗址、令人生厌的瓜果皮核、围追堵截的小贩子、巧舌如簧的导游员、让游客永远占不到便宜的旅行社-------
这条路上险峻的山岭并不很多,山岭间还有许多大片的平地,村庄比较集中。以农业为主,河流细小而浑浊。
经过连续三个以“小”字起头的村子:小民主、小振兴、小白音。村里大部分是泥土砌筑的平房。也可能墙体是用泥抹的,反正外观看起来,泥里咕几,极像儿童画册里的那种小泥屋,颜色却是灰黑的。平屋顶,也铺着这种黑泥。院子都很大,院墙同样用这种黑泥堆砌。同所有的北方乡村一样,在收获的季节里,屋檐下挂着一串串的红辣椒、金黄色的玉米穗。
整体看来,这一带还是比较贫穷和落后的。

索伦镇向南不远,左侧有十几个坍塌的半圆形水泥构筑物,那是日本侵略者留下的飞机窝子。有两个尚未完全毁坏的水泥盖上用白石灰水写着日本一个什么牌子的摩托车广告——过去用于军事,如今改为经济服务。路的右侧过去是日军的飞机场,现在生长着大片的玉米。可以远远望见西面的几十座蒙古包(帐篷的、还是水泥的看不清楚),路边的牌子上写着“蒙古大营”。村民告诉我们,里面可以骑马、划船、餐饮、住宿。大概是个休闲山庄。

乌兰浩特有一个号称内蒙旅游之最的成吉思汗庙,门票20元,老年人半价。打听了一下,是1940年修的。不太古老,算了吧,没去参观。

离开乌兰浩特市,也基本上算是离开了大兴安岭,远远近近的地面多少有些起伏,大兴安岭的余威已经不再。

今天共跑了620公里,交过路费4次,每次10元。
第一个收费站是距阿尔山100多公里的五岔河,整个大兴安岭地区只有这么一个收费站,大概连收费员自己也莫名其妙。
快进入乌兰浩特市了,路面突然宽敞明亮起来,按惯例,要有收费站了。
距乌市还有大约十来公里,一个崭新的收费站赫然出现。小窗里坐着收费员,却没站起来敬礼。一辆轿车嗖的一下过去了——不可思议:没有放杆、没有收费!
前有车,后有辙,我也往前开。呀,收费站没有杆。原来是刚整起来的收费站,收费的设施已经一应俱全,但就是一个拦车杆没有做好,所以暂不收费。
再跑几公里,快进市了,又一个收费站。同刚才一样,里面有人,却不收费。
两个收费站如此接近,可能第一个收的是国道通行费,第二个是进城费。
离开乌市,有一个收费站,收去了10元的“乌市大桥费”——实际是出城的一个不大的立交桥。
一直到通辽市,才有了两个收费站。
没有收费站的路面,跑起来真是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