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re `id`='1122' limit 1**与 父 母 同 游!**_内蒙古呼伦贝尔游记攻略_山水旅游黄页
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旅游攻略 > **与 父 母 同 游!**

**与 父 母 同 游!**

内蒙古敖包相会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海拉尔区分社 | 发布于2006-04-25 10:24:00 | 来源:赛马 | 目的地:呼伦贝尔

二、丹东忆当年

九月十二日。
这算出趟远门,俩老人找到这个,忘了那个,磨磨蹭蹭。又逢周一上班时间,等拉上妹妹(方便照顾父母),已经九点了。
不好意思,我们以65岁的平均年龄,也掺乎到自驾游的大潮中来。以战无不胜的阿Q主义精神,以大无畏的唐吉可德式的英雄气概,跨上这匹哈飞的赛马,向着东北,咳,出发!

走开发区,上黄海大道。到了庄河,转201国道,直赴丹东。据报道,庄河到丹东的高速公路再过半个月就可开通。
一路上,父亲喃喃自语,他很激动。

父亲出生在丹东。当时我的爷爷在这里做生意。“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了东北,爷爷带着全家回到了故乡——山东石岛
1946年初,国共即将开战,解放区向东北派遣大批干部,争夺阵地。父亲与一大批刚毕业的学生跨海来到丹东。驻扎在鸭绿江边的“安东纺织厂”,(后改名为“丹东纤维厂”)任守备队长。
时隔将近六十年,这是他第三次来到丹东,还能找到曾经生活、战斗过的地方吗?

天阴,有点闷热。下午一点到丹东。当然是先到当年“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那个地方——鸭绿江大桥。这大概是丹东唯一知名的旅游品牌。
江面宽阔,据说将近千米。
游人稀少,多少侃侃价,每人10元,登上小游艇,江中一游。
上溯到当年被美军炸断的大桥处(现被称为断桥),父亲说,当年这座桥中间有个地方是活动的,逢大船过来,以桥墩为轴,转一下,船过后,再转回来。
当年,林彪打四平,“掐不下来”,向后撤退,波及整个东北。父亲他们从这座桥上撤到对岸新义州,到平壤,再转到长白山打游击。
在新义州,见到从四平撤下来的伤员,躺在敞口的火车厢里,当时正下着小雪。好像要考虑什么国际影响,不准伤员下车。父亲他们把自己的行李都扔进了车厢,让伤员们保保暖。“当时很惨”。

江对岸就是朝鲜的新义州,与丹东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楼房稀少,旷野一片——环保合格。
江边也有游人在垂钓。一个平房上面有一条红色的大字标语,是用鲜族文字写着:“金正日,21世纪的太阳”。
这颗太阳打算照耀全世界。

回到岸上,寻找父亲的出生地——于家沟。
不很远,车子跑了不过十来分钟。车站名字改为“于家”,减少了点土气。
父亲七岁离开。21岁回来的时候,曾带着两个警卫员,找到了原来的房子。而今又将近六十年了。
六十年的变迁,还能找到当时的影子么?
虽然于家沟的上面还有一大片矮矮的红瓦房,还能依稀看出“沟”的模样,想找到曾经的住宅已经不可能了。只好以远远的平房区为背景,给父亲照了一张相,留下了父亲对出生地的怀念。

往回走,找猫盔山下的丹东纤维厂。
路人告诉我们,原来的厂子黄了。厂长贪了将近一个亿,跑到美国去了。现在这个厂子属于一个私人。
无官不贪,差别只在于得手与否,五十步与百步的区别。
是个大厂子,厂名改为“丹东化学纤维股份有限公司”。父亲在大门前看了半天,“改啦、改啦。”
当时能照射到鸭绿江上的探照灯没有了,父亲领人盖的碉堡没有了,那个位置现在是个收发室。只有那斑驳的围墙好像还是原来的。
走吧,多少看看就可以了。找谁也找不到,当年刚出生的婴儿,到现在也退休了。

离开丹东,向北到曾经住过的毛甸子镇找家旅馆住下。

三、 宽甸——通化——露水河

宽甸周围一直到吉林长白山一带,叫“甸子”地名的特别多。住在毛甸子,往宽甸进发,见过坦甸、大甸子、江甸子,地图上就更多了,有长甸子、永甸、二棚甸子、五里甸子、八里甸子等等,学生字典上的解释是“放牧的草地”,看来,古时起名的时候这里以牧业为主。

早早起来,五点半就出发。
出宽甸不远,经过一个收费站,左边一座大桥通往一条宽阔的大路,右边是贴山开的一条较窄的公路。我想都没想便向左边开去。
想当然经常会犯错误。路上一些模糊的路标好像没有错。跑了二十多公里,向右边通往桓仁的路口立着一块封路的通告。看看地名,这里是“灌水”,找来地图一查,我们从收费口处跑离了原国道。
想起来了,去年,我在这条线上跑了一趟,正逢国道修路,改为省道通行。大家跑来跑去,就把省道跑宽了。
回去,再找201国道。

距宽甸大约50来公里,是近几年突然有名起来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青山沟。
五年前的一个春天,同几位朋友来过。春风、春水,春光无限。途中有一段路,左侧是不高的山崖,右边是哗哗流淌的小河。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嫩绿的柳条空隙中,可以瞧见雪白的鸭鹅在河中欢快地戏水。我们拍了许多照片,感慨肯定会胜过许多收门票的景点。
季候对风景的影响力太大了。这里的秋天远远不比初春,给人一种冷落、空旷、寂寞的感觉。

青山沟是当代一位有名的画家在这里住过几年,通过他在这里许多画作的介绍,才逐渐被世人了解。听说当地领导曾向画家索赔——因为画得是他们村子的风景。
我们没去游览青山沟。在这条因为旅游业而繁华起来的街上吃饭时,一个小饭店的老板娘愤愤地告诉我们,青山沟因画家村而知名,乡政府却同画家们打起了官司。结果,画家们都走了,没人投资,现在远不及当年。
主持乡政府的大概都是农民。毛主席当年就说过:“重要的问题是教育农民。”问题是很难教育。

一早起来跑的一、二百公里都是山路,急弯挺多,但路面很好。
途经通化。父亲感慨,找不到原来的样子了。1947年,他领着一帮人来到这里,接收过苏联援助的40辆汽车和一大批汽油。现在是一点影子都看不出来了。
从通化开始,一条宽阔的大江陪伴着我们百来公里。地图上看不出是什么江,它向南流进桓仁水库,然后加入到鸭绿江里了。

到了抚松,当地人告诉我们,前面的201国道正在修路,只能走松江河,经泉阳、露水河,再转到二道白河镇,从北坡上长白山天池。
磕磕绊绊地,走一条地图上没有的路,天近黑了,到露水河镇住下